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能赏析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求亲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间小茅草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刚盖起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写的是诗人栖身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知识链接
歌行体:篇幅可短可长;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句式比较灵活,即长短句兼有,一般是七言,可穿插三、五、九言的句子;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具有“行”的动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2.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长林梢(cháng) 沉塘坳(à)
布衾(qīn) 大庇(bì)
怒号(há) 突兀(wù)
广厦(shà) 见此屋(xiàn)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朗读指导
1.读准节奏,选择一节划分节奏,并试读。
【交流点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江对岸。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粗布被子盖了许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一下雨屋顶就漏水,床边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漏下的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自从遭受安史之乱之后,我睡觉的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那时候,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二)整体感知
请给这首诗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交流点拨】每节为一层。
第一节:秋风破屋。
第二节:群童抱茅。
第三节:长夜难眠。
第四节:直抒感慨。
四、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朗读第一节诗,思考问题:
(1)作者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交流点拨】“怒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体现了风之大、猛烈和无情。
(2)“卷”和“吹”“掀”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掀”字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卷”字则既写出风的迅猛,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更形象,更有力。
(3)“卷”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使用这些动词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飞”“洒”“挂”“飘转”“沉”,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态画面。
2.研读赏析第二节,思考下列问题:
(1)当看到茅草屋被秋风摧毁后,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着急、无可奈何。
(2)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写此诗时,杜甫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交流点拨】没有不准确。“老”字是写心境,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3)“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
【交流点拨】一叹天公无情,吹破诗人栖身的茅屋;二叹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难;三叹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第三节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交流点拨】示例一:“雨脚如麻”中的“麻”字说明雨点密密麻麻,很形象。示例二:“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旧,很脏,说明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无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作者的生活很困窘。
4.第四节诗中,漫漫长夜,诗人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点拨】诗人在想天下和自己一样受冻的贫苦人民,希望大家都能住上不惧风吹雨打的房子。
5.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交流点拨】诗人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奉献情怀。
五、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拓展延伸
找一找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交流点拨】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③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3.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eq \(\s\up7(茅屋为秋),\s\d5(风所破歌)) eq \b\lc\{\rc\}(\a\vs4\al\c1(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沾湿,推己及人)) eq \b\lc\ \rc\}(\a\vs4\al\c1(叙事,抒情)) eq \(\s\up7(忧国忧民),\s\d5(心怀天下))
教学反思
在这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也有不足: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本诗的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杜甫带着崇高理想的生命状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介绍背景,解题,读出韵律,感受情境,理解文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背景介绍,研究题目,获取信息,初读诗歌,感受韵律,译读诗歌,读懂大意,品读诗歌,析词悟情,小结,作业及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