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四平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四平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水中桥的倒影B.水中“弯折”的筷子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雨后的彩虹
2.(2分)如图所示,试电笔上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笔尖B.笔壳C.弹簧D.笔卡
3.(2分)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B.水的导热性好,沙石的导热性差
C.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D.水吸收的热量多,沙石吸收的热量少
4.(2分)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人的身高170dmB.洗澡水的温度60℃
C.呼吸一次的时间1minD.成年人步行速度1m/s
5.(2分)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使用铡刀可以省距离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6.(2分)计算机鼠标内装有自动控制传感器,其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左右移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滑动变阻器滑片P左右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变化可反映出物体M移动的距离。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2分)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从是否可再生角度看,煤炭属于 能源;为判断煤炭的优劣,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8.(2分)夏天的清晨绿叶上形成露珠是 (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9.(2分)蓝牙耳机是利用内置蓝牙芯片,以蓝牙连接取代传统导线连接的音响设备。蓝牙耳机与手机连接时是通过 来传递信息的。小明在佩戴蓝牙耳机跑步的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耳机是 的。
10.(2分)傍晚,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此时水面上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 反射。
11.(2分)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对着话筒说话时,声带 产生的声音带动膜片,进而使线圈在磁场中做 运动,产生电流,从而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12.(2分)国产大型客机C919已成功载客飞行,飞机选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减小了质量,这是因为材料本身的 较小。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快速滑行,因为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从而受到升力的作用。
13.(2分)甲、乙两个灯泡分别标有“220V,40W”、“220V,60W”字样,并联在220V电源上,通过灯丝电流大的是 灯泡;若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较亮的是 灯泡(均填甲或乙)。
14.(2分)如图所示,用15N的力握住装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和水总重力为6N,则杯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大小将 。
15.(2分)小明在测量木块重力时,将木块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竖直向上缓慢提升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重力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上升9cm的过程中对木块所做的功为 J。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6.(5分)有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里面盛有400g水,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面高度为12cm,瓶盖的内表面积为7cm2。求:(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1)水对瓶盖的压强;
(2)水对瓶盖的压力。
17.(5分)如图所示,R1=50Ω,R2=25Ω,并联接在电源上,电流表示数为0.2A。求:
(1)R1的电功率;
(2)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8.(2分)北方冬天的室外非常寒冷,淘气的小明伸出舌头去舔铁栏杆,结果舌头被“粘住”了。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19.(2分)如图所示,是小红在学习滑雪的情景,她穿着宽大的滑雪板,用力向后撑雪杖,身体就向前滑行。请你指出此情景涉及的两个物理知识。
20.(2分)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能用铜丝代替吗?为什么?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
21.(2分)如图,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2.(2分)图中,将家庭电路补充完整(虚框内一处接保险丝“”,另一处用导线连接)。
23.(2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刚用平板车运送货物,使货物与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以O为作用点,画出该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24.(3分)小帅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安装烧杯和温度计时应先确定两者中 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图乙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25.(3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调整 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
(3)在(2)的基础上,保持各元件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光屏向 移动适当距离,屏上才会出现清晰的像。
26.(3分)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车,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小车静止;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
(2)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砝码质量相等,使小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到小车转回到原来位置,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
(3)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 的砝码进行实验。
27.(5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4)如果滑片P滑到端点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仍大于2.5V,应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比原来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要 些。
28.(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A为圆柱形小桶。
(1)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是 N;
(2)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 桶A受到的浮力;
(3)小明往桶A中加入沙子继续进行实验,加入的沙子越多,桶A漂浮在溢水杯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就越 ;
(4)根据多次实验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小明进一步探究,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种液体中,桶A均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种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 (用字母表示)。
2024年吉林省四平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
(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解答】解:A.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水中“弯折”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正确;
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2.【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解答】解:笔壳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笔尖、弹簧、笔卡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辨析,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3.【分析】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小,白天,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夜晚,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温度下降的多,气温较低,据此回答产生这种气候的原因。
【解答】解: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吸收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热量后,沙子的温度下降的多,气温较低;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比热容知识”的一个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的身高在170cm=17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0℃,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时间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5.【分析】(1)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的杠杆是等臂杠杆。
(2)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解答】解:A、刀刃很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错误;
B、铡刀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可以省力,费距离,故B错误;
C、甘蔗放在a点的阻力臂更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短,越省力,所以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故C正确;
D、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F2的力臂更长,手沿F2方向用力比沿F1方向更省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增大压强的方法和杠杆的分类;会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左侧部分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大小、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的大小。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左边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ABC、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阻上的滑片右移,R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P点左侧部分变长,左侧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左侧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B错误、C正确;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是认识到滑动变阻器起不到变阻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分析】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热值是燃料的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从是否可再生角度看,煤炭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明该煤的热值越大,即是优质煤炭。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热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能源分类的认识,对热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属基础题。
8.【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此过程放出热量。
【解答】解:夏天的清晨,绿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中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点评】此题考查了液化及液化放热的特点,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9.【分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蓝牙耳机与手机连接时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小明在佩戴蓝牙耳机跑步的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耳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静止。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10.【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据此可求出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解答】解: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
此时水面上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60;镜面。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和镜面反射,属于基础题目。
11.【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对着话筒说话时,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带动膜片,进而使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从而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故答案为:振动;切割磁感线。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动圈式话筒的基本原理。
12.【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知,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体质量小;
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知,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体质量小,选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减小了飞机的质量,这是因为材料本身的密度较小;
飞机的机翼呈流线型,飞行时,上方空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向上的压强差,这是飞机获取升力的原因。
故答案为:密度;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3.【分析】(1)由灯泡的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然后由功率公式P=UI的变形公式求出灯泡的电流,然后比较两灯的电流大小;
(2)由灯泡的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由欧姆定律求出两灯的电阻,然后比较两灯电阻大小关系;两灯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P=I2R就可以比较出两个灯泡的亮度。
【解答】解:(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流过甲的电流I甲==≈0.18A,
流过乙的电流I乙==≈0.27A,
则通过灯丝电流大的是乙。
(2)灯泡甲的电阻R甲===1210Ω,
灯泡乙的电阻R乙===806.67Ω,
两灯电阻较大的是甲;如果两灯是串联在220V电源上,通过的电流是相同的,根据P=I2R可知,甲灯泡的亮度较大。
故答案为:乙;甲。
【点评】由灯泡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熟练应用功率公式变形公式及功率公式进行计算,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用15N的力握住装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受力平衡,重力与竖直方向的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杯和水总重力为6N,则杯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为6N;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重力减小,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仍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重力,则杯子所受摩擦力大小将变小。
故答案为:6;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应用与摩擦力的大小,属于基础题。
15.【分析】(1)当缓缓提木块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木块所受重力大小;
(2)当缓缓提木块离开桌面后,拉力才对木块做功,根据拉力的大小和木块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解答】解:(1)用测力计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竖直向上缓缓提升,木块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木块所受重力大小;
根据图乙可知,木块所受的重力为4N;
(2)当缓缓提升木块离开桌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木块通过的距离:s=9cm﹣5cm=4cm=0.04m,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所做的功:W=Fs=4N×0.04m=0.16J。
故答案为:4;0.16。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和功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图像的转折点和物体实际上升的高度,不能粗心弄错。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6.【分析】(1)根据p=ρgh可求出此时水对瓶盖的压强;
(2)根据p=可求出水对瓶盖的压力。
【解答】解:(1)水对瓶盖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2)由p=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力为:
F=pS=1200Pa×7×10﹣4m2=0.84N。
答:(1)水对瓶盖的压强为1200Pa;
(2)水对瓶盖的压力为0.84N。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17.【分析】(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R1、R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根据P=UI=I2R求出R1的电功率;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根据Q=I2Rt=t求出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R1、R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
则R1的电功率:P1=U1I1=R1=(0.2A)2×50Ω=2W;
(2)由I=可知,R1两端的电压:U1=I1R1=0.2A×50Ω=10V,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U1=10V,
则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Q2=R2t=t=×1×60s=240J。
答:(1)R1的电功率为2W;
(2)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240J。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以及焦耳定律的应用,是一道电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8.【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解答】答:铁栏杆的温度较低,舌头温度较高,舌头舔了铁栏杆后,水迅速降温至凝固点,并继续放热从而发生凝固,结果舌头就被“粘住”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是基础题。
19.【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答:(1)宽大的滑雪板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用力向后撑雪杖,身体就向前滑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度不大。
20.【分析】①当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时,会使导线发热而引发事故,故要有能自动切断电路的装置,这就是要安装保险丝的原因,保险丝在电流过大时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解答】答:不能;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铜丝的电阻较小,产生的热量较少,同时铜的熔点又较高,所以在电路出现电流过大的故障时不易熔断,起不到及时切断电路的保护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保险丝的作用即材料的选择,掌握安装保险丝的原因和铜丝的性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一定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
2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22.【分析】家庭电路中,为了保证安全,开关、保险丝应该安装在火线上,保证断电时切断火线。
【解答】解:家庭电路中,为了保证安全,开关、保险丝应该安装在火线上,保证断电时切断火线。根据灯泡的右侧开关与火线相连,确定上方的导线是火线,保险丝应该安装在火线上,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组成与安装,属于简单的基础题。
23.【分析】首先分析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到了平衡力,即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来作图。
【解答】解:货物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货物与车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只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图如下: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作图的关键是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4.【分析】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应先明确分度值,再观察液柱所指的刻度;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物理实验器材的组装过程中,若为竖直方向的实验装置,需要从下往上逐步组装,因此应先确定烧杯。
图甲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读数为94℃。
由图乙图像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烧杯;94;不变。
【点评】本题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难度不大。
25.【分析】(1)为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更强,据此分析。
【解答】解:(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时,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
心在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保持各元件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更强,成像靠近凸透镜,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屏上才会出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烛焰;(2)放大;(3)左。
【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
26.【分析】(1)(2)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拉力与摩擦力差值大,实验中能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答】解:(1)两边的托盘中砝码质量不同时,则两边拉力不相等,小车运动;质量相等时,则两边拉力相等,小车静止,说明二力平衡需要两个力大小相等;
(2)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了,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所以不能保持平衡状态,说明二力平衡需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若实验中砝码质量越大,即拉力与摩擦力差值大,实验中能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故答案为:(1)大小相等;(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过程,在该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平衡,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探究其中的一个条件时,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这也是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目的主要依据。
27.【分析】(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接通,电压表无示数,则电压表所测量的元件短路;
(3)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选用的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滑片移动的方向;
(4)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灯泡两端电压始终大于额定电压,说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所以需要更换更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
【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不是断路,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定值电阻短路;
(3)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2.7V;
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示数为2.7V大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减小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增大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A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
(4)如果滑片P滑到端点位置时(即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压表示数仍大于2.5V,说明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过小,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过小,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比原来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大一些。
故答案为:(1)断开;(2)短路;(3)2.7;A;(4)大。
【点评】本题用“伏安法”测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考查了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电压表读数、操作过程等。
28.【分析】(1)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小桶A排开的水重:G排=G总﹣G桶,由(1)知小桶A所受浮力F浮,即可比较F浮和G排;
(3)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增大,浮力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密度不变,浮力变大,则排开液体体积变大;
(4)因装有沙子的桶A在水中和在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故两次受到的浮力相等,都为桶A和沙子的总重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推出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GA=2N,由图丙可知A在溢水杯中漂浮,故F浮=GA=2N;
(2)由图乙丁可知,小桶A排开的水重G排=3.6N﹣1.6N=2N,故F浮=G排;
(3)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加入的沙子越多,重力越大,故浮力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排开液体体积增大,即桶A漂浮在溢水杯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就越深;
(4)设桶A的横截面积为S,已知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
则桶A和沙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ρ水gV排水=ρ水gSh1,
桶A和沙子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ρ液gV排液=ρ液gSh2,
因装有沙子的桶A在水中和在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两次受到的浮力相等,即ρ水gh1=ρ液gh2,则ρ液=。
【点评】本题来源于课本,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应熟练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四平第三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名校调研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