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图文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工业革命,商业发展,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产生的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工人运动兴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九上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变化
新课标: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了解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的人口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大众教育发展等影响;(史料实证)2.知道城市化的概念,了解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的加剧等问题;(历史解释)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唯物史观)
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材料: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
【问题探究】阅读图表及材料,说出工业革命前后劳动力结构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变化①:农业劳动力减少,工商业劳动者人数增加。
2. 劳动力结构变化:
材料2:(1839年大不列颠工业企业工人)在棉纺织工厂里,女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里占7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变化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影响: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③加速了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1)目的:(2)表现:(3)意义: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①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②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③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在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王旭《美国城市史》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关史事】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美国大城市处理污物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
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环境差。
3. 城市环境的改善: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人们开始用砖块、石子铺设城市的街道。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马车曾经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材料: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人生活愈加贫困。例如工人每天要劳动15到16个小时,没有星期天等节假日,工资却少得可怜,难以维持一日三餐……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样悲惨,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岁就被迫给资本家当童工,任其宰割。——纪录片《马克思主义诞生》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影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材料研读】结合材料,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一方面,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工业革命也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①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长;②社会劳动力结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③促使妇女角色转变,为妇女地位提高创造条件;④推广大众教育,提高欧美各国大众文化水平;⑤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①环境污染;②贫富分化加剧;③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1.1869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来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这些铁路的修建( )A.促进经济全球化 B.消除了种族歧视C.有利于关税降低 D.加速了经济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工业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人阶级,工业和商业,工业化,大众文化,资本家,社会矛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工业革命,劳动力,社会地位,大众教育,工业化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大众文化,农村人口,世纪中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