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02N·s,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共6页,共两大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高考真题改编)
1. 渔船常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探测水下鱼群与障碍物。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若探测器发出频率为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列声波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干涉
B. 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波长不会改变
C. 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m的被探测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 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有关
【答案】D
【解析】A. 两列声波相遇时,当两列声波的频率相同时才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
B. 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由波的公式
频率不会发生改变,波速变小,所以波长变小,故B错误;
C. 由公式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者略小时,会产生明显衍射现象,所以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m的被探测物时不会发生明显衍射,故C错误;
D. 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2. 如图是密立根于1916年发表的钠金属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实验曲线,该实验直接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第一次利用光电效应实验测定了普朗克常量h。由图像可知( )
A. 钠的逸出功为
B. 钠的截止频率为
C. 图中直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D.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答案】A
【解析】A.根据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有
根据电效应方程有
当结合图像可知,当为0时,解得
A正确;
B.钠的截止频率为,根据图像可知,截止频率小于,B错误;
C.结合遏止电压与光电效应方程可解得
可知,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C错误;
D.根据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关系式可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比,D错误。
故选A。
3. 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如图为高空坠物的公益广告,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刚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的科学性:设一个50g的鸡蛋从80米的窗户自由落下,鸡蛋与地面撞击时间约为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刚与地面接触时重力的功率为10W
B. 该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约为1000N
C. 与地面撞击过程,鸡蛋的动量改变量为2kg·m/s
D. 鸡蛋下落过程(从开始下落到与地面刚好接触过程)重力的冲量为0.02N·s
【答案】B
【解析】A.由自由落体公式
鸡蛋落地的速度为
鸡蛋刚与地面接触时重力的功率为
A错误;
B.由动量定理得
得
故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约为1000N,B正确;
C.与地面撞击过程,鸡蛋的动量改变量为
C错误;
D.鸡蛋下落过程用时为
故鸡蛋下落过程重力的冲量为
D错误;
故选B。
4. 如图所示,图甲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关系曲线,图乙为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曲线,根据两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甲可知,He核的结合能约为28MeV
B. 根据图甲可知,比更稳定
C. 根据图乙可知,核D裂变成核E和F的过程中,生成的新核E、F的比结合能减小
D. 根据图乙可知,若A、B能结合成C,则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甲可知,核的比结合能约为7MeV,He核的结合能约为
故A正确;
B.根据图甲可知,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比结合能略小,所以比更稳定,故B错误;
C.根据图乙可知,核D裂变成核E和F的过程中,核子平均质量减少,放出核能,比结合能增大,C错误;
D.根据图乙可知,若A、B能结合成C,核子平均质量减少,结合过程一定要放出能量,D错误。
故选A。
5.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液体密度均为,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B. 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C. 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D. 丁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答案】A
【解析】A.甲图中取AB高度的液柱进行分析,如图所示
有
解得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故A正确;
B.由A选项同理解得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故B错误;
C.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故C错误;
D.根据等液面法解得丁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故D错误。
故选A。
6. 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两分子从相距r=r2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r=r2到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在增加
B. 从r=r2到分子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 从r=r2到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从r=r2到分子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A.根据分子力的变化规律,从r=r2到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在增大,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从r=r2到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反向增大,故B错误;
C. 从r=r2到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C错误;
D. 从r=r2到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7.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k为常量,则图中半径为R的单匝圆形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磁场的变化率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
故选A。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图上从a到b的线段所示。在此过程中( )
A. 气体一直对外做功B. 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
C. 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D. 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对外做的功
【答案】BC
【解析】由图像可知,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满足
可知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则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状态a变化到状态b,温度逐渐升高,则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内能的增加量。
故选BC。
9.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eV
B. 跃迁到放出的光子动量最大
C. 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
D. 用0.85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不能吸收该光子跃迁到激发态
【答案】BD
【解析】AB.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也最大,能量为
E3-E1=(-1.5leV)-(-13.6eV)=12.09eV
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E3-E1-W0=1209eV-2.29eV=9.8eV
频率大的光子波长小,根据,可知跃迁到放出的光子动量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释放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释放的光子能量为
E3-E2=(-1.5leV)-(-3.4eV)=1.89eV<W0
该光子不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释放的光子能量为
E2-E1=(-3.4eV)-(-13.6eV)=10.2eV>W0
可知有2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如氢原子吸收0.85eV的光子,则吸收后能量为
-1.5leV+0.85eV=-0.66eV
没有对应的能级,可知氢原子不能吸收0.85eV的光子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故D正确。
故选BD。
10. 如图所示,水平面的区域内存在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边界的夹角为30°,距顶点为的点有一粒子源,粒子在水平面内垂直边向磁场内发射速度大小不同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质量为、电荷量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边界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都相同
B. 粒子离开磁场时到点最短距离为
C. 垂直边界射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D. 垂直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答案】AB
【解析】A.粒子竖直向上进入磁场,轨迹圆心一定在bc边上,若粒子能从边界bc射出,粒子的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故方向均相同,故A正确;
B.当轨迹恰好与ab边相切时,粒子从bc边离开磁场时到b点的距离最短,由几何关系可得
离b点的最短距离为
联立解得
故B正确;
C.垂直边界ab射出的粒子,轨道半径为
由洛伦兹力作为向心力可得
解得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为
垂直边界ab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故D错误。
故选A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11. 某小组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为α,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1、2、3、4分别是四条直线:
(1)在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___________线上(选填“1”、“2”、“3”或“4”);
(2)实验中画出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并测得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为β,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
(3)若描出玻璃砖两边界线、后,不小心将玻璃砖沿OA方向平移了一些再进行实验,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1)2 (2) (3)不变
【解析】(1)[1]由折射定律得知,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后光线向一侧发生侧移,由于光线在上表面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出射光线向左侧偏移,即可能在2上
(2)[2]由题可知
折射率为
(3)[3]不小心将玻璃砖沿OA方向平移了,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12.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
(1)本实验中做了三点理想化假设: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______________;油酸分子是紧挨在一起的;
(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溶液中有纯油酸,用注射器测得上述溶液有1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m;(此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油膜,如果按此油膜来计算分子直径,你认为测量结果相对真实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系统误差”)
【答案】(1)油酸分子形成单层分子膜 (2)## (3)偏大
【解析】(1)[1]本实验中做了三点理想化假设: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油酸分子形成单层分子膜;油酸分子是紧挨在一起的。
(2)[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为
按照超过半格的算一个,不足半格的舍去原则,可得油酸膜的面积为
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3)[3]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痱子粉撒太多,油膜未能充分展开,此时所测油膜面积偏小,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结果相对真实值偏大。
13. 质量为m的薄壁导热柱形汽缸,内壁光滑,用横截面积为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下述所有过程中,汽缸不漏气且与活塞不脱离。当汽缸如图(a)竖直倒立静置时。缸内气体体积为V1,。温度为T1。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大气压强为p0。
(1)将汽缸如图(b)竖直悬挂,缸内气体温度仍为T1,求此时缸内气体体积V2;
(2)如图(c)所示,将汽缸水平放置,稳定后对汽缸缓慢加热,当缸内气体体积为V3时,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答案】(1);(2)
【解析】(1)图(a)状态下,对汽缸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当汽缸按图(b)方式悬挂时,对汽缸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对封闭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2) 当汽缸按图(c)的方式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
14. 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5m2,共100匝,线圈的总电阻为1Ω,外接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当线圈以300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时.问:
(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3)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s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是多少?
【答案】(1)e=50sin10πt V(2)31.86 V;3.54 A(3)C
【解析】(1)转速n=300r/min=5r/s,故频率f=n=5Hz
ω=2πf=2π×5rad/s=10πrad/s.
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100××0.05×10π=50V,
因为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所以感应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
e=Emsinωt=50sin10πt V
(2)电动势的有效值为V≈35.4 V,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
U=IR=3.54×9 V=31.86 V.
(3)内线圈转过的角度θ=ωt=×2π×=.
该过程中,△Φ=BS﹣BScsθ=BS,
C.
15. 某个小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kW,发电机的电压为250V。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V。要求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控制在5kW(即用户得到的功率为95kW)。请你设计两个变压器的匝数比。为此,请你计算:
(1)降压变压器输出的电流为多少?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是多少?
(2)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多少?升压变压器输出的电压是多少?
(3)两个变压器匝数比各应等于多少?
【答案】(1);;(2);;(3)
【解析】远距离输电原理如图所示
(1)降压变压器输出的电流也就是用户得到的电流,有
因为
所以
(2)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因为
所以
(3)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期末]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文件包含物理期末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docx、物理期末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物理][期末]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