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25 环境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5 环境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例文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环境描写的分类和几种形式。
2、结合经典语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能在写作中灵活进行环境描写,突出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在写作中灵活进行环境描写,突出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两个图片反应的主题都是“上学路上”,然而环境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就不同。今天我们围绕环境描写来谈一谈。
二、认识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区分下面语段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②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③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④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都德《最后一课》)
小弗朗士上学晚了,被韩麦尔老师骂,就不去上学,去野外玩儿。环境描写中“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些属于自然环境;“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表明普鲁士已经入侵了法国,“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表明那里现在动荡不安,这些都属于社会环境。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骆驼祥子》(老舍)片段作用解析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从这段环境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夏天(季节),天气情况非常炎热,人的感受非常难受。
(二)《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片段作用解析
①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这两段环境描写节选于作品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出:第①处环境描写时“我们”的心情愉快,第②处环境描写时,“我们”的心情失落。前后两处环境描写形成了一种对比。
(三)《十里长街送总理》(吴瑛)片段作用解析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句中环境描写,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小结】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烘托人物形象
(2)“渲染”:渲染氛围
(3)“交”:交代故事背景
(4)“推动”: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主题”:深化文本主题
四、如何进行环境描写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 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乳交融。
孙犁的《荷花淀》一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将夜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只是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静、安乐的心境。由于景物描写的恰当运用, 于是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分伤感悲凉。
一位学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不直接写内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说:“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 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这样的句子含蓄有情,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不同。
3、对比式描写:
衬出深刻的主题,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在《初三的烦恼》一文中,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文中写道:“这是一个太阳特好的春日, 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枝头绽放的新绿,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 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一望无垠。”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在这时,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写,不过,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写出的是秋天的萧条与孤寂。文章通过春秋景物的不同,鲜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
在文章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虚衬实”的写法,就是用虚幻的景物来衬出现实社会,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感受或期待。
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文中三次出现描写梨花的句子,开头和结尾都是实写,中间写梦境中的梨花是虚写:“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美丽的梨花姑娘。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
五、例文剖析
翻过那座山
清晨,天空被染成淡淡的蓝色。东边的天空上,鱼鳞似的薄云层层叠叠,远方的楼群边际透出一道淡淡的金红色,朝阳即将喷薄而出。
此时,操场上,八百米“长征”,哀鸿遍野。望着长长的跑道,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这个体育“困难户”,该怎样面对这漫漫征途?
东方,天际间的薄云仿佛燃烧起来,橙金色的云朵顺着天际向西绵延。身边的同学们奋力向前。渐渐地,体力不支的我越来越落后,身后只有几位掉队的同学步履维艰地缓慢移动着。我咬了咬牙,尽力迈开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的双腿。
咸涩的汗水顺着我的脸颊滑入嘴角,我的腿一软,膝盖重重地磕在跑道上,整个人一下子跪了下来。
唉,不行了。我揉了揉疼痛的膝盖,干脆坐在地上,望着东方的天空发呆。原以为阳光越来越明亮,仔细看,却发现云朵的色彩黯淡了许多。原来天地交界处是一层厚厚的云,刚探出身子的太阳顿时被云层覆盖,但它似乎不甘心,仍努力挥洒光芒,使云层染上一圈淡淡的金红色。
向前方望去,发现自己早已被甩到最后。同学们大多已筋疲力尽了,却仍坚持着摆动双臂继续向前冲,有的实在跑不动了,迈着缓慢的步伐一摇一晃地前进。
我又站起来,摆动双臂,将全身力量集中在双腿上,奋力向前追赶。四周的景物模模糊糊地晃动着,我的脑子里只剩一句话:“很快就到终点了!”
的确快了,眼前只剩二十多米了。可这二十多米是那样难以逾越!“加速,加速冲过终点!”远远地,站在终点线旁的老师大声为我加油。
我仰起脸,一道金光猛然闯入我的视线,太阳已有半个身子穿越了厚厚的云层,耀眼的光芒向我传递着喜悦的心情。大家仍旧坚持着,谁愿意比别人落后?
跨过醒目的终点线时,我踉踉跄跄地跪坐在地上,觉得双腿已经不属于自己了。温暖的阳光泼洒在一张张溢满汗水的脸上,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后的轻松与喜悦。回望洒满阳光的长长跑道,那里曾洒落多少汗水?
要翻山越岭,莫半途而废。
一次体育课的长跑训练,让小作者的心中充满紧张和焦虑。这些情绪成为阻碍她前行的“那座山”,一座看起来无法翻越的“山”。作文选材的重点高度集中,小作者抓住长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细致描绘,尤其融入环境描写,画面感强烈,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文章情节充实丰满,结尾简洁巧妙,意味深长。
【构思方法】
第一段: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独立成段,两三句话,50字左右为宜)
第二段:主人公出场。交代清主人公在干什么,同时作必要的弱点交代,让主人公一开始就“陷入困境”。
第三段:故事开始,主人公开局不是很顺利;同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注意环境描写与开头的相比,要有点变化。
第四段:故事发展,主人公进一步陷入困境,侧重于动作、心理描写,可以用周边人的描写进行反衬,同时用黯淡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烘托。
第五段:故事转折,当主人公陷入困难无法自拔时,另一个人物出现,或一种力量出现,让主人公清醒,或自省,或奋起,或改变方法等等,拯救了自我。同时用明亮的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第六段:升华主旨,50字左右为宜,重点谈所获启示,或总结意义,或感激之情,或展望未来,或思考人生,同时用简洁的环境描写进行烘托,照应开头。
写作实践
1.将下面的作文的空白处加入环境描写。
那一幕
冬天的早上,因为起晚了,我又跟爸爸赌气,没吃早饭,没穿毛衣就去了学校。叮铃叮铃,下课了,我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一阵风吹来,我全身都瑟瑟发抖,真是饥寒交迫啊!
这时有一位同学走过来说:“你爸爸在楼下传达室,你快去。”我二话不说马上像风一样跑了过去。这时我看见风雪中站着爸爸,简直成了“雪人”。爸爸的衣服边边角角都湿了,那双大手已经冻得通红。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纸包着的东西,原来是早点。我打开饭盒盖,是几个大包子,还冒着热气呢!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爸爸又从包里掏出一件毛衣,笑着说:“还愣着干嘛?来来,快把衣服穿上,别感冒了。再把早点吃了,别饿着肚子。”爸爸急忙把衣服给我穿上了。我一抬头,看见爸爸那白色的发丝,心里不禁酸酸的。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说:“快去上课吧!”他背上包,向雪中走去。看着他的背影,我很感动,想到早上还跟爸爸赌气,我真是太可笑了。
我至今无法忘记,冬天早上的那一幕情景。在生活中,不管我们与父母发生怎样的不愉快,但父母永远惦记着我们,不管何时与何地!
“如果”是一个表假设的连词。借助“如果”,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插上翅膀,大胆想象那些没有发生或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请以“如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不要套作或仿写。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所给的信息非常少,只有一个词“如果”。“如果”表示假设,与“假如”“假使”“倘若”等意思相同或相近。“如果”与“那么”是一对亲兄弟,二者常一起出现,前者假设条件,后者推导出结论或提出建议。比如“如果你读了这本书,那就不会一问三不知”“如果你犯了错,那么一定要主动承认”。
题面限制越少,补题的空间就越大。补题时,既可围绕自我进行,比如“如果,那次我认了输”“如果,我能再坚持一下”;也可以针对他人进行,比如“如果,你不改正缺点”“如果,他考了第一”;此外,还可着眼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类和平等方面补题,比如“如果,大家都不讲诚信”“如果,地球不堪重负”“如果,人类没有战争”等;甚至可以展开幻想,比如“如果,真有外星人”“如果,我去外太空旅行”等。
补好题目后,要根据所补入的内容,推导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也就是把“如果”后面的“那么”想清楚,再构思和写作。既可写人记事,也可扣住某个观点议论,还可写成想象作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30 神态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神态描写,跟着课文学作文,人物神态描写经常片段,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9 外貌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外貌描写剖析,改写训练,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8 心理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习作剖析,例文赏析,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