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1.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强酸的酸式盐,其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 ,故A错误;H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水合氢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B正确;一水合氨是弱碱,部分电离出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分两步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HN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和,HNO3属于强电解质,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H+和CH3COO-,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A项正确;Na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Na+和Cl-,NaCl属于强电解质,NH3和CO2都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BaSO4和H2SO4都属于强电解质,C2H5OH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盐酸属于混合物,盐酸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H2O属于弱电解质,D项错误;
答案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TiCl4制备TiO2•xH2O时,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
B. NaF溶液应保存在带胶塞的玻璃瓶中
C. 分别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D. 配制SnCl2溶液,用冷水溶解SnCl2固体即可
【答案】A
【解析】TiCl4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促进TiCl4的水解,使水解趋于完全,用TiCl4制备TiO2∙xH2O的反应可表示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A项能达到目的;NaF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H2O⇌HF+OH-,HF能腐蚀玻璃,NaF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B项不能达到目;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由于HCl的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lCl3完全水解成Al(OH)3,灼烧时Al(OH)3分解成Al2O3,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为Al2O3,Al2(SO4)3溶液中虽然也存在水解平衡,但水解生成的H2SO4不挥发,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为Al2(SO4)3,C项不能达到目的;SnCl2溶于水发生水解使所配溶液浑浊,应将SnCl2固体先溶解在浓盐酸中,浓盐酸抑制Sn2+的水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同时Sn2+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O2氧化,故还需向溶液中加入锡粒,防止Sn2+氧化变质,D项不能达到目的;
答案选A。
4.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 ①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②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C. ③除去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④测漂白精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①中只有CaCO3的表面积不相同,其它外界条件相同,可用于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在烧瓶中存在NO2与N2O4的可逆反应,反应的起始状态相同,气体颜色相同,然后一个烧瓶放入热水中,一个放入冷水中,看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冷水中气体颜色变浅,可知对于可逆反应:2NO2(g)N2O4(g),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正确;③中图示符合碱式滴定管中气泡排除方法的操作要求,C正确;漂白精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氧化使其褪色,因此不能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5. 下列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①②
【答案】A
【解析】
①电解熔融NaCl可得到Cl2,Cl2与Fe加热反应得到FeCl3,符合题意;
②直接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FeCl3水解得到氢氧化铁,得不到无水FeCl3,不符合题意;
③KMnO4与浓盐酸反应得到Cl2,Cl2与石灰乳反应得到漂白粉,符合题意;
④电解MgCl2(aq)得到Mg(OH)2、H2和Cl2,得不到Mg,不符合题意;
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6. 盐类水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应用或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NH4Cl溶液可用于除铁锈
B. 用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C. 用稀硫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
D. FeCl3溶液的配制: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答案】C
【解析】氯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导致其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为:。酸和锈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以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与盐类水解有关,A不符合题意;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利用了水解原理,离子方程式为:,所以制备得到胶体,与水解有关,B不符合题意;用稀硫酸除去铜器表面铜绿,离子方程式为:,与水解无关,C符合题意;配制溶液,由于水解,离子方程式为:,会引起溶液部分沉淀,为抑制其水解,应该溶于盐酸,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再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有关水及水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s),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变小
B. 常温下,pH=4的草酸与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95℃时,pH=13的NaOH溶液中,
D. 稀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s),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只受温度影响,不变,A错误;常温下,pH=4的草酸中水电离出的c(H+)=c水(OH-)=10-4ml/L,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4ml/L,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正确;95℃时,不等于10-14,pH=13的NaOH溶液中,,C错误;稀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稀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大,但减小,D错误;
故选B。
8. 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 曲线I是氢氧化钠溶液,曲线II是氨水
C. 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 a点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b点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答案】D
【解析】稀释之前,两种溶液导电能力相等,说明离子浓度相等,由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大于NaOH浓度,故A错误;开始时两种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同,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所以氨水中离子浓度大于NaOH,则稀释后导电能力强的为氨水,所以曲线Ⅱ表示的是NaOH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故B错误;导电能力越大,说明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则a、b、c三点溶液的pH大小顺序为c>a>b,故C错误;a点离子浓度大于b点离子浓度,a点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则a点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b点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故D正确;
故选D。
9. 合成氨反应是人工固氮的重要形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放出的热量,生成的分子数目为
B. 与足量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 25℃时,的氨水中所含的数目为
D. 完全溶于足量稀盐酸后所得的数目少于
【答案】B
【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放出的热量,生成的分子数目为,A项正确;
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与足量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B项错误;25℃时,的氨水中,所以该溶液中所含的数目为,C项正确;会水解,所以的数目少于,D项正确;
故选B。
10. 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
B. b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6ml•L-1
C. d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Fe3+、NO大量存在
D. T℃时,0.05ml•L−1Ba(OH)2溶液的pH=11
【答案】D
【解析】a、d两点温度不同不同,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不能从a点到d点,A错误;b点对应的溶液,、,醋酸抑制水电离,b点对应的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 B错误;d点溶液中,溶液呈碱性含有大量的,与NH、Fe3+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T℃时,c点溶液中,,溶液中,,pH=11, 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不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A. 25℃时,溶液pH大于7
B. 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C. 1 溶液中
D. pH=2的溶液稀释100倍后,pH约为3
【答案】B
【解析】25℃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亚硝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所以能说明亚硝酸为弱酸,故A项不符合题意;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只能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不能说明亚硝酸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证明亚硝酸为弱电解质,故B项符合题意;0.1ml•L-1HNO2溶液的,说明亚硝酸不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亚硝酸为弱电解质,故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pH=2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说明亚硝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则亚硝酸为弱电解质,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水电离出的c(H+)=1×10−12ml•L-1的溶液中:、、、
B. 的溶液中:、、、
C. 加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a+、CN-、、
D. 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溶液中:K+、、、
【答案】D
【解析】水电离出的c(H+)=1×10−12ml•L-1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与氢氧根反应或氢离子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加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高锰酸根离子、K+、、、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3. 室温下,相同条件下如下的四种溶液。①pH=2的乙酸溶液;②pH=2的硫酸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烧碱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B. 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C.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 V1L④与V2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答案】A
【解析】氨水是弱碱只有部分电离,所以c(NH3·H2O)>c(OH-),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其溶液中c(HCl)=c(H+),c(NH3·H2O)>c(HCl),故若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所得溶液显碱性,故溶液中c(OH-)>c(H+),A错误;①、②的氢离子浓度相同,③、④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相同条件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定值,无论酸还是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B正确;根据稀释定律可知,强酸强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近1个单位,弱酸弱碱每稀释10倍pH向7靠近小于1个单位可知,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分别为:大于2小于3,等于3,大于11小于12,等于12,故pH的值大小为:③>④>②>①,C正确;V1L④与V2L①溶液混合后,若V1=V2即CH3COOH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由于CH3COO-水解使得溶液显碱性,故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D正确;
故答案为:A。
14. 向稀氨水中分别加入①蒸馏水、②氨气、③氯化铵,并维持室温,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①之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得到促进,c(OH-)增大
B. 加入①之后,c()增大,c(NH3·H2O)减小、增大
C. 加入②之后,氨水的电离平衡正移,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D. 加入③之后,c(NH3·H2O)增大,维持不变
【答案】D
【解析】在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OH-,然后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在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OH-,加入①蒸馏水,对溶液起稀释作用,导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后溶液中c(OH-)减小,A错误;在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OH-,加入①蒸馏水后,对溶液起稀释作用,导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NH3·H2O)减小,n()增大,溶液导致溶液体积增大,且稀释使溶液体积增大的倍数大于平衡移动使、OH-离子浓度增大的影响,因此溶液中c()减小,c(OH-)减小,c(NH3·H2O)减小,=,温度不变,Kb不变,所以增大,B错误;在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3+H2ONH3·H2O,向溶液中通入NH3,c(NH3·H2O)增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移动趋势是微弱的,最终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C错误;在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OH-,向其中加入NH4Cl,NH4Cl电离产生,使c()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Kw、Kb不变,所以就不变,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 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pH=3的H2SO4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加入酚酞溶液为无色
B. 25℃时,1L pH=5的氯化铵溶液,由水电离出c(H+)=10-5ml•L-1
C. 的CH3COONa溶液与的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用pH计测得饱和NaX溶液和饱和NaY溶液的pH:NaX>NaY,则酸性:HX
【解析】25℃ pH=3的H2SO4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氨水有剩余,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为红色,A项错误;25℃ 1L pH=5的氯化铵溶液,c(H+)=10-5ml·L-1,氯化铵为盐,本身不产生H+,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于水,故由水电离出n(H+)=10-5ml/L,B项正确;CH3COONa溶液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H3·H2O溶液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更大,C错误;二者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同,故无法比较,D错误;
答案选B。
二、完成下列各题(4个小题,共55分)
16.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1)常温下,0.1 ml/L的HCN溶液中,c(H+)约为___________。
(2)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以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____。
A. HCOOH+NaCN=HCOONa+HCNB. NaHCO3+NaCN=Na2CO3+HCN
C. NaCN+H2O+CO2=HCN+NaHCO3D. HCOOH+CO=HCOO—+HCO
(3)c(NH)相等的①HCOONH4溶液、②NH4Cl溶液、③NH3·H2O溶液④NH4HSO4中,溶质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NaHCO3溶液的酸碱性,某同学用___________(填“广泛pH试纸”或“酸度计”)测得 25℃0.1ml/L溶液的pH为8.3,说明HCO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水解程度(填“>”或“<”)。
(5)向2支盛有 10mL1.0m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3mL0.1ml/L的CaCl2、FeCl3溶液, 现象如下表:
说明 CaCl2溶液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的电离;请写出FeCl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7.0×10-6 ml/L (2)B
(3)③>①>②>④ (4)①.酸度计 ②.<
(5)①.促进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常温下,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 4.9×10-10。对于0.1 ml/L的HCN溶液,假如溶液中c(H+)为m ml/L,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可知Ka== 4.9×10-10,解得m=7.6×10-6 ml/L,即c(H+)=7.0×10-6 ml/L;
【小问2详解】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OOH>HCN,所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强酸可以制取弱酸的规律可知:反应HCOOH+NaCN=HCOONa+HCN能够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N>,所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知:反应NaHCO3+NaCN=Na2CO3+HCN不能够自发进行,B符合题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2CO3>HCN,所以反应NaCN+H2O+CO2=HCN+NaHCO3可以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OOH>H2CO3>,所以反应HCOOH+CO=HCOO-+可以自发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小问3详解】
①HCOONH4溶液发生双水解,②NH4Cl溶液正常水解、③NH3·H2O溶液是电离产生铵根离子,电离是微弱的,④NH4HSO4中氢离子抑制铵根的水解,故铵根离子浓度相等溶质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小问4详解】
pH为8.3,应该使用酸度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到整数;碳酸氢根电离先酸性,水解呈碱性,pH=8.3,呈碱性,说明水解大于电离。
【小问5详解】
加入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钙离子与碳酸氢根电离的碳酸根结合,促进碳酸氢根的电离;三价铁离子与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___________。
(2)已知:二元酸的电离方程式是:,,若溶液的,则溶液中___________(填“<”、“>”或“=”)。
(3)室温下,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请依据下表完成填空。
①等浓度的、和CH3COONa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E.
③25℃时,若测得与的混合溶液的,则溶液___________。
④常温下,将的弱酸HA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___________。
⑤当时,将的溶液a L与的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则___________。
【答案】(1)1.0×10-5ml/L
(2)< (3)①.>> ②.BD ③.1.8 ④.0.1 ⑤.9:11
【解析】
【小问1详解】
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pH为9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为1.0×10-5 ml/L,故答案为:1.0×10-5 ml/L;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H2R在溶液中的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会抑制第二步电离,则H2R第二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NaHR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所以0.1ml/LH2R溶液中氢离子小于(0.1+a) ml/L,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CN>HCO,由盐类水解规律可知,三种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小顺序为Na2CO3>NaCN>CH3COONa,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则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CN>CH3COONa,故答案为:Na2CO3>NaCN>CH3COONa;
②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醋酸根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的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A.由分析可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错误;
B.由电离常数可知,溶液中=,由分析可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减小,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则溶液中和的值增大,故正确;
C.由分析可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不变,故错误;
D.由分析可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不变,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和的值增大,故正确;
E.由分析可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不变,故错误;
故选BD;
③由电离常数可知,25℃时,pH为5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1.8,故答案为:1.8;
④常温下,将0.2ml/L的弱酸HA溶液与0.1ml/L的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得到KA和HA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HA)+c(A—) =2c(K+)=2×=0.1ml/L,故答案为:0.1;
⑤由题意可知,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01ml/L,解得a:b=9:11,故答案为:9:11。
18. 时,三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1)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溶液和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
①曲线I代表溶液___________(填“”或 “”)。
②图中,点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点水的电离程度。
(2)某学习小组用0.1000ml/L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进行滴定时,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该仪器中溶液读数如图所示,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操作(其他操作均正确),其中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液面读数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1)①. ②.大于
(2)①.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
(3)当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AE (5)0.1044
【解析】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采用“归因法”,根据,若V(标)偏大,则c(测)偏大;若V(标)偏小,则c(测)偏小;
【小问1详解】
①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则的酸性大于,酸性越强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越大,则曲线I代表溶液。
②图中,a点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b点,氢离子抑制水电离,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水的电离程度。
【小问2详解】
某学习小组用0.1000ml/L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进行滴定时,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滴定管的精度为0.01mL,该仪器中溶液读数如图所示,滴定前读数为0.00mL、滴定后读数为26.10mL,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6.10-0.00)=26.10mL。
【小问3详解】
酚酞在盐酸中显无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当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小问4详解】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润洗,氢氧化钠浓度偏低,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选A;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不影响HCl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测定结果无影响,故不选B;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润洗,盐酸浓度偏低,所取待测液中HCl的物质的量偏少,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不选C;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液面读数,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不选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选E;
选AE。
【小问5详解】
依据表中数据,第二次实验数据超出正常误差范围,舍去不用,根据第一次、第三次实验数据,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9. 工业上有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此流的第I步反应为CH4(g)+H2O (g)=3H2(g)+CO(g) ΔH =+206kJ/ml。
①已知断开1ml相关物质所含化学键需能量如下表:a=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_____p2(填“<”“>”“=”)。
③标况下,若反应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到20s时生成氢气33.6L,则甲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所示: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放”)热反应。
(3)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CO(g)+H2O(g)=H2(g)+CO2(g),①在1000℃时,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H2O、H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l/L、2ml/L、1 ml/L 、1ml/L,此时反应朝___________(“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4)一个绝热固定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₂正)=v(H2O逆)
【答案】(1)①.1660 ②.< ③
(2)①. ②.放
(3)正反应 (4)①④⑤⑥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ΔH =a+930-3×436-1076=+206kJ/ml,解得a=1660;
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H4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由图可知在 P2时CH4转化率较小,则 P1<P2;
③标况下,若反应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到20s时生成氢气33.6L,则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75,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甲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75=0.0125;
【小问2详解】
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表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小问3详解】
10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0.6,浓度商Q===0.25,Q<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小问4详解】
①第Ⅱ步反应气体计量数相等,该反应的压强始终不变,则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平衡,故①错误;
②固定容积,体积始终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判断平衡,故②错误;
③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判断平衡,故③错误;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为平衡的特征,能判断平衡,故④正确;
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故⑤正确;
⑥v(CO2正)=v(H2O逆),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故⑥正确;
故答案为:④⑤⑥。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HNO3
NaCl
BaSO4
盐酸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2SO4
Fe(OH)3
非电解质
C6H12O6(葡萄糖)
CO2
C2H5OH
H2O
化学式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4
Ka=4.9×10-10
Ka1=4.3×10-7 Ka2=5.6×10-11
加入CaCl2溶液
加入FeCl3溶液
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红褐色沉淀、气泡产生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名称
醋酸
亚硝酸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滴定次数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25.00
0.06
26.17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1ml 物质
H2
H2O
CH4
CO
断开所有化学键所需能量(kJ)
436
930
a
1076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