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6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6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71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76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78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2-173119405380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训练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1-17311940079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训练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1-17311940079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3-1731194058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3-17311940581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3-17311940581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0-1731194006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0-17311940070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56322/0-17311940070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真题专练(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6 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8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9 喀斯特地貌(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二0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7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17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7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7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流水作用(1)水蚀作用①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河床变深;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切侵蚀作用减弱,河床变浅。
凹凸岸、牛轭湖(1)河流曲流的内弯环抱处叫凸岸,外弯处叫凹岸。河流曲流的凹岸、凸岸是以河岸为参考点,陆地向内凹为凹岸(如图中乙岸、丙岸),陆地向外凸为凸岸(如图中甲岸、丁岸)。
(2)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称之为牛轭湖。
思考 影响流水侵蚀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①径流量的大小。②水流速度(落差、坡度、径流量)。③地面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如岩性较软、流经断层或软硬岩层的互层,易被侵蚀)。④植被覆盖度(植被可以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具有固土功能,提高抗侵蚀能力)。⑤人类活动(如修建堤坝)。
(2)沉积作用①概念: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②特点:河流流速越大,沉积物的颗粒越大,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变 。③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构造沉降区,河流可形成 、三角洲等。
2.流水侵蚀地貌(1)形成:在 或半湿润山区,流水 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字形。(2)河谷横剖面结构:下图为“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写出图中1~3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写出2和3的特点。
答案 图中1为河床;2为河漫滩,是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3为河流阶地,是河谷两侧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其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肥沃。
冲积扇和三角洲可从两方面区分: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1.常见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侵蚀基准面(1)概念
①(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不再向下侵蚀,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最低基准面,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海平
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但对于不入海,终止于内陆盆地的河流而言,盆地最低部分就是它们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②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体表面,如湖泊洼地、主支流汇口处的水面等为其侵蚀基准面,称为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2)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①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河源距离原侵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加大,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壳下降,侵蚀基准面则相对上升。②气候变化:冰期时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存在,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终极)侵蚀基准面降低;间冰期时降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增加,海平面上升,侵蚀基准面上升。
(3)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变化
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由于河流纵坡降的减小,将导致挟沙能力的降低和河床的淤积。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从而导致挟沙能力的增强和河床的侵蚀。
3.河流袭夺(1)概念: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2)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溯源侵蚀强烈;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4.河流堆积地貌的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5.常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6.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 ①水流挟沙能力>上游来沙量,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②水流挟沙能力<上游来沙量,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③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洪水期一般挟带了大量泥沙,涨水期间,来水流速快,挟沙能力大于来沙量,冲刷侵蚀为主;退水期间,河水流速降低,挟沙能力降低,挟沙能力小于来沙量,泥沙淤积为主。
(2)冲淤平衡原理流水地貌的发育取决于该区域的冲淤平衡:①冲刷>淤积,表现为净冲刷,堆积地貌面积缩小,河床加深或加宽;②冲刷<淤积,表现为净淤积,堆积地貌面积增加,河床变浅或变窄;③冲刷=淤积,地貌稳定不变。
(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
(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
(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答案 1.______ 2.______
河谷的演变写出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作用的含义及对河谷的影响。
答案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向河岸两侧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考向1 通过“河谷”考查“综合思维”(2024·湖南永州调研)右图为“我国长江上游通天河某河段景观图”。完成1~2题。1.该河段A.高寒草甸广布B.河谷农业发达C.位于东部季风区D.位于湿润、半湿润区
(2024·湖南永州调研)右图为“我国长江上游通天河某河段景观图”。完成1~2题。2.该河段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 冰川侵蚀C.地壳下沉 流水侵蚀D.地壳下沉 冰川侵蚀
考向2 通过“冲积扇”考查“区域认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3~4题。3.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A.河流季节变化大 B.植被覆盖率低C.河流、沟谷众多 D.地势落差较大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3~4题。4.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A.持续变湿 B.持续变干C.冷暖交替 D.干湿交替
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3.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1)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2)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小,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3)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4)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2024·陕西延安模拟)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判断河流阶地的标志是A.砾石层 B.古土壤层C.红黏土 D.风化壳
(2024·陕西延安模拟)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对于黄土层来说A.形成时代越早,厚度越大B.不同阶地上的黄土沉积物形成时代 一致C.形成时代与河流阶地无关D.其底部年代可代表河流阶地的形成 年代
(2024·陕西延安模拟)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3.估算河流下切幅度与速度,最可靠的高程差是A.甲乙之间 B.乙丁之间C.甲丁之间 D.丙丁之间
(2023·广东梅州模拟)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4~5题。4.据材料判断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化特点是A.T1至T4年龄变新B.T1至T4年龄变老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
(2023·广东梅州模拟)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4~5题。5.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A.由侵蚀转为沉积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型河床C.比较稳定D.下蚀仍在持续进行
(2024·甘肃金昌模拟)河流阶地一般高于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通常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右图为“金沙江中游地区某河段河谷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河流阶地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T1 B.T2 C.T7 D.T8
(2024·甘肃金昌模拟)河流阶地一般高于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通常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下图为“金沙江中游地区某河段河谷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7.与其他河流阶地相比,T2阶地含有粉砂层,说明该时期该流域可能A.降水较少,河流流速较慢B.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C.地震多发,地壳断裂下陷D.气候寒冷,冰川堆积
地质时期,新疆喀什河中游发育了4级阶地(如图T1、T2、T3和T4),呈两侧不对称分布。2015年在河谷T3阶地上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下图为喀什河谷断面与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布。据此回答8~9题。8.推测T3时期,古人类选择该遗址生存主要是由于A.沿河而居,便于捕鱼B.水草丰茂,宜于放牧C.土壤肥沃,利于农耕D.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地质时期,新疆喀什河中游发育了4级阶地(如图T1、T2、T3和T4),呈两侧不对称分布。2015年在河谷T3阶地上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下图为喀什河谷断面与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布。据此回答8~9题。9.喀什河谷两侧阶地的不对称发育,反映本区经历了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B.基岩差异性风化C.人类翻耕表层土地 D.地壳差异性升降
(2024·海南海口模拟)越江河全长2.3 km,位于四川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1 000~1 300 mm,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砂岩与泥岩,砂岩坚硬且垂直节理发育,泥岩岩性较软。该河中游河谷近似“U”形,谷坡250米处有众多岩洞。下图示意越江河中游某段河谷剖面。据此完成1~2题。1.河床两侧的堆积物棱角分明、大小不一,该堆积物可能来源于A.河流堆积物 B.砂岩崩塌物C.冰川堆积物 D.泥岩风化物
(2024·海南海口模拟)越江河全长2.3 km,位于四川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1 000~1 300 mm,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砂岩与泥岩,砂岩坚硬且垂直节理发育,泥岩岩性较软。该河中游河谷近似“U”形,谷坡250米处有众多岩洞。下图示意越江河中游某段河谷剖面。据此完成1~2题。2.该河流上游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A.牛轭湖 B.江心洲C.瀑布 D.溶洞
(2024·四川西昌模拟)河流沉积物是水系变化最直观的证据,不同河段其沉积特征差异明显。距今94万年前,受构造、地貌、气候共同影响,佳依(佳木斯—依兰)分水岭两侧河流发生溯源侵蚀,最终导致佳依分水岭被切穿,出现河流袭夺现象,现代松花江水系逐渐建立。下图1示意切穿前的东北水系,图2示意切穿后的东北水系。据此完成3~5题。
3.能够证明松花江水系曾发生袭夺现象的有力证据是A.甲处沉积层颗粒上细下粗B.乙处沉积层颗粒上粗下细C.丙处的沉积物中有的来自甲处D.丁处的沉积物中有的来自甲处
4.松花江水系贯通的有利条件是A.大兴安岭的海拔升高B.三江平原地壳下降C.海平面升高下蚀增强D.东北地区降水减少
5.现代松花江水系建立后A.甲河段含沙量明显增加B.乙河流域面积减小C.古湖变为外流湖后消失D.流域的结冰期变短
(2023·上海模拟)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下图示意沣河中下游某段发育状况。据此完成6~8题。6.推测形成图示废弃河道的主要原因是河流A.受气候影响逐渐干涸B.搬运作用增强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溯源侵蚀加剧
(2023·上海模拟)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下图示意沣河中下游某段发育状况。据此完成6~8题。7.该河流在演化过程中的流速变化是A.没有变化 B.先慢后快C.逐渐变快 D.趋于缓慢
(2023·上海模拟)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下图示意沣河中下游某段发育状况。据此完成6~8题。8.图中M地貌可能是A.冲积扇B.三角洲C.“V”形谷D.决口扇
瑞典北部的拉帕河三角洲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最令人惊叹的三角洲”。该地曾被冰川覆盖,约9 000年前气候转暖,拉帕河发育形成。拉帕河有30余条冰川补给,每年搬运约18万吨泥沙到莱托雷湖。拉帕河谷成为很多珍稀动物的家园,从空中俯瞰拉帕河,两侧峭壁陡立,三角洲面积广阔。冬季,拉帕河三角洲成为狗拉雪橇运动胜地。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拉帕河三角洲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右面图1示意拉帕河流域水系分布,图2为拉帕河三角洲景观图。
9.(2023·湖北武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说明拉帕河三角洲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 9 000年前气候转暖,冰川退缩,其融水汇集形成拉帕河;拉帕河挟带大量泥沙到莱托雷湖;受湖水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拉帕河三角洲。
(2)有学者预测拉帕河三角洲未来会加速扩张,请说明理由。(6分)
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更高海拔处的冰雪融化,地表碎屑物质出露,增加了泥沙供应;夏季冰川融水量增加,拉帕河流量增加;拉帕河侵蚀、搬运地表物质能力增强,在入湖口沉积速度加快;莱托雷湖是外流湖,水位上升不显著,难以浸没三角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二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二0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0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20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0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0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一9 喀斯特地貌(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9喀斯特地貌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19喀斯特地貌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9喀斯特地貌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19喀斯特地貌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