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课时三7 水平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课时三7 水平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水平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ppt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训练37水平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水平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水平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水平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点1 水平分异规律
考点2 地方性分异规律
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__________,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 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
(2)地域分异规律: 表现出一定的 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其中,水平分异规律如下:
2.主要陆地自然带(1)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写出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或气候类型。
答案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亚寒带针叶林带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④热带季雨林带 ⑤热带草原带 ⑥温带海洋性气候 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⑧苔原气候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123页图5-1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举例说明自然带和气候类型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 ①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自然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形成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
水平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自然带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 洋流 B.地形 洋流C.纬度 大气环流 D.地形 大气环流
答案 1.______ 2.______
水平分异规律写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①~⑩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答案 ①热带雨林带 ②热带草原带 ③热带荒漠带④亚寒带针叶林带 ⑤寒带苔原带 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⑨温带草原带 ⑩温带荒漠带
考向1 通过“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考查“综合思维”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右图)。据此完成1~3题。
1.研究人员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武夷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研究人员发现,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三个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存在明显不同,这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3.造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考向2 通过“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考查“区域认知”(2024·山西运城模拟)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右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A.印度半岛 B.新西兰北岛 C.马来群岛 D.马达加斯加岛
(2024·山西运城模拟)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右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据此完成4~5题。
5.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光照 C.地形 D.热量
1.地方性分异规律(1)地方性分异:在地方 、地方气候、较大范围 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 发生变化的规律,是 尺度的地域分异。(2)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常表现出_______和重复性的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_____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_____。②重复性:有相同__________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_____出现。
(3)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地貌部位、岩性、 等。2.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1)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2)要求:因地制宜部署 ,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 。(3)目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 ,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2023·全国文综甲)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1~3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答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
地方性分异规律列举影响地方性分异的因素。
答案 地形、水分、土壤质地、地理位置等。
考向1 通过“地方性分异规律”考查“区域认知”某科考队于11月份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荒漠广布,河流却以外流河为主。科考队员遇到当地牧民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右图为“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图”。据此完成1~3题。
1.荒漠地区的河流一般多为内流河,而该地区外流河较多,与其相关的是A.地下水补给较多 B.地形平坦C.陆地东西方向狭窄 D.流域面积广
2.巴塔哥尼亚荒漠广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洋流C.地形 D.海陆位置
3.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定期迁徙的时间和方向,最可能的是①大约11月,由安第斯山地迁徙到大西洋沿岸②大约11月,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③大约5月,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④大约5月,由安第斯山地迁徙到大西洋沿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2 通过“地方性分异规律”考查“综合思维”(2023·浙江精诚联盟联考)位于江西境内的武功山,最高海拔1 918 m,1 600 m以上的山顶附近罕见分布着起伏和缓、广袤连片的高山草甸(周边山地同海拔分布的是森林),草甸下方约10~30 cm深度为形成于古生代志留纪的花岗岩。据此完成4~5题。4.武功山的高山草甸反映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浙江精诚联盟联考)位于江西境内的武功山,最高海拔1 918 m,1 600 m以上的山顶附近罕见分布着起伏和缓、广袤连片的高山草甸(周边山地同海拔分布的是森林),草甸下方约10~30 cm深度为形成于古生代志留纪的花岗岩。据此完成4~5题。5.武功山山顶附近分布的不是森林而是草甸的最主要原因是A.土壤为花岗岩发育而成,土层薄,肥力低B.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C.气温较低,地下多冻土,森林难扎根D.人为伐木,使森林退化
(2023·湖南郴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带分布,自然带Ⅲ东、西部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差异较大,大西洋是该区域的主要水汽源地。据此完成1~3题。1.图示自然带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 B.太阳辐射C.地形 D.土壤
(2023·湖南郴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带分布,自然带Ⅲ东、西部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差异较大,大西洋是该区域的主要水汽源地。据此完成1~3题。2.导致图示自然带Ⅱ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太阳辐射C.地形 D.土壤
(2023·湖南郴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带分布,自然带Ⅲ东、西部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差异较大,大西洋是该区域的主要水汽源地。据此完成1~3题。3.导致①②区域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太阳辐射C.地形 D.土壤
(2024·湖北荆州模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海拔1 000~2 000米,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景观多样,自然带分异明显。下图为“黄土高原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甲、乙、丙、丁自然带分别是A.亚热带森林带 温带森林带 温带森林草 原带 温带草原带B.亚热带森林带 温带森林带 针阔混交林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森林带 温带森林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荒漠带
5.图示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A.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6.图示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2024·广东广州模拟)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高山区,坡向和海拔对高寒山地草甸植被分布影响较大。某科研团队选取青藏高原东段的巴卡台农牧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平均海拔3 700米,平均坡度为6°~9°。图1为不同样地物种累积曲线,图2为不同样地植被功能群相对多度。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不同样地物种累积的比较,正确的是A.阳坡>阴坡>山脊 B.阳坡>山脊>阴坡C.阴坡>山脊>阳坡 D.阴坡>阳坡>山脊
8.图2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植被可能为(注:禾本科多数为草本植物,少数为木质植物;莎草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A.禾本科植物 莎草科植物 杂草类B.莎草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 杂草类C.杂草类 莎草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D.杂草类 禾本科植物 莎草科植物
9.关于影响巴卡台农牧场小尺度山体植被分布格局特征的因素,正确的是A.海拔只是影响土壤热量的变化B.河流和气候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C.坡向只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D.海拔和坡向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
10.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东西两侧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海南岛西部分布有喀斯特地貌,拥有一些溶洞、石林等自然景观。这里还有中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专家认为这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里的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为干旱。材料二 利用海水晒盐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海南岛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年产食盐可达30万吨。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雨量、日照时数表
(1)海南岛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 (纬度低),终年气温较高;四周被海水环绕,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明显;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
(2)海南岛西部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这体现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判断依据。(4分)
答案 地方性分异规律。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应为热带季雨林,而这里却出现了热带稀树草原植被。
(3)从盛行风、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海南岛西部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加干旱的原因。(6分)
答案 海南岛西部旱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水汽含量较少;受中部山地的阻挡,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下渗强烈,加剧了地表的干旱程度。
(4)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在莺歌海开发盐场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 莺歌海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强烈,海水易于蒸发;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课时三8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8垂直地域分异规律ppt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训练38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专题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8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8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学生版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课时三7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ppt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训练37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专题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六章第2讲课时37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学生版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6章第3讲课时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物质迁移和能量,温度带,自然带,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