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五9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六0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六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六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六4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课件 1 次下载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六1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六1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三部分第二章课时61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x、第三部分第二章训练61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docx、第三部分第二章课时61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师版docx、第三部分第二章课时61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1)资源枯竭型地区资源枯竭型地区是指原来依靠本地 作为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的地区。
思考 有人说“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资源已经开采殆尽的城市”,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不对。有些优势资源并没有开采殆尽,但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这类城市也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2)鲁尔区的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 部,欧洲的十字路口。②水陆交通发达: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③煤炭市场竞争力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 高。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59页 图2-25“鲁尔区煤炭资源分布及铁矿石来源”,指出鲁尔区铁矿石的来源。
答案 主要进口自法国、瑞典、俄罗斯、荷兰等国。
(3)鲁尔区的繁荣①逐渐发展成为以 、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②形成内部联系密切、布局高度集中的工业 。
(4)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传统工业兴衰的三个“共同点”(1)共同的兴起条件:丰富的煤炭、铁矿、水等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2)共同的衰落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经济重心转移到新兴工业区;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共同的综合整治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美化环境。
2.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1)鲁尔区的转型发展①第一阶段:改造 产业,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抓紧改善 和公共服务。②第二阶段:改造钢铁、煤炭、化学等 企业,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 产业。
③第三阶段:引进和发展 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 。(2)鲁尔区的新面貌:成长为以 和现代服务为引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63~64页“活动2”的表格“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指出鲁尔区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传统的煤炭、钢铁、化学等产业地位下降,新兴的电子、新能源、物流、高科技等产业地位上升。
1.资源枯竭型地区(1)资源型地区的生命周期
(2)资源枯竭型地区①特点: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
2.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措施(1)合理开采资源,延长开采年限。(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3)寻求替代资源,或引进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状况。(4)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5)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6)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7)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8)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支持力度。
(2022·山东地理)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1~3题。1.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
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 D.劳动力3.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
答案 1.____ 2.____ 3.____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请简要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答案 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考向1 通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兴衰”考查“区域认知”
(2024·江西吉安模拟)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右图示意淮北市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美城”,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其具体措施包括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C.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D.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2.在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特征体现明显的有A.大力发展煤电,增加煤炭附加值B.精细化采煤,提高采煤效率C.承接长三角纺织业、服装业转移D.发展新材料、高端材料产业
考向2 通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考查“综合思维”(2023·河南信阳统考)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失速”、投资下滑等原因,人口不断流失,成为我国城市收缩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据此完成3~4题。3.东北地区收缩型城市多为A.资源枯竭型城市 B.地理偏远型城市C.被动虹吸型城市 D.产业变迁型城市
(2023·河南信阳统考)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失速”、投资下滑等原因,人口不断流失,成为我国城市收缩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据此完成3~4题。4.收缩型城市今后发展的关键是A.加大资源开发,推动工业发展B.改善交通,构建立体交通运输网C.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2024·湖南株洲模拟)在20世纪中期辽宁曾经撑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但遭遇了市场化危机后辽宁经济停滞不前,GDP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为打破窘境,政府作为“促进者、指引者和激励者”为辽宁今日和未来发展谋划战略。2019年,众多重大项目落户辽宁。曾经步履蹒跚的辽宁重现经济活力。据此完成1~3题。1.辽宁经济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A.矿产资源枯竭 B.产业结构失衡C.大量人才外流 D.城镇化水平低
(2024·湖南株洲模拟)在20世纪中期辽宁曾经撑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但遭遇了市场化危机后辽宁经济停滞不前,GDP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为打破窘境,政府作为“促进者、指引者和激励者”为辽宁今日和未来发展谋划战略。2019年,众多重大项目落户辽宁。曾经步履蹒跚的辽宁重现经济活力。据此完成1~3题。2.2019年,多项重大项目落户辽宁的最主要原因是A.土地价格低廉 B.交通通达性高C.工业基础较好 D.高校人才云集
(2024·湖南株洲模拟)在20世纪中期辽宁曾经撑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但遭遇了市场化危机后辽宁经济停滞不前,GDP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为打破窘境,政府作为“促进者、指引者和激励者”为辽宁今日和未来发展谋划战略。2019年,众多重大项目落户辽宁。曾经步履蹒跚的辽宁重现经济活力。据此完成1~3题。3.下列叙述中符合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方向的是A.培养科技人才 全力向高精尖方向转移B.采用清洁生产 培育规模化资源型工业C.从制造到智造 运用高科技装备老工业D.积极产业转型 发挥旅游辐射带动作用
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右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5.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C.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2024·安徽合肥调研)“精明收缩”是在部分城市出现经济衰退、人口流失、房屋空置等背景下提出的,推行“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利用”的发展理念,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美国的扬斯敦是实行“精明收缩”的先锋城市,通过重新界定扬斯敦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缩减大量的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将其置换为生态绿地,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据此完成6~8题。6.“精明收缩”理念限制了城市的A.服务职能 B.人口密度C.城市规模 D.服务种类
(2024·安徽合肥调研)“精明收缩”是在部分城市出现经济衰退、人口流失、房屋空置等背景下提出的,推行“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利用”的发展理念,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美国的扬斯敦是实行“精明收缩”的先锋城市,通过重新界定扬斯敦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缩减大量的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将其置换为生态绿地,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据此完成6~8题。7.扬斯敦通过“精明收缩”方案的实施,可以A.优化城乡用地结构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镇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2024·安徽合肥调研)“精明收缩”是在部分城市出现经济衰退、人口流失、房屋空置等背景下提出的,推行“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利用”的发展理念,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美国的扬斯敦是实行“精明收缩”的先锋城市,通过重新界定扬斯敦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缩减大量的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将其置换为生态绿地,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据此完成6~8题。8.下列城市中,宜将“精明收缩”理念用于实践的是A.重庆 B.大庆 C.三亚 D.上海
9.(2023·辽宁沈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有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铜矿石生产基地,小型采矿企业众多。大冶市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道路。右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指出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5分)
答案 有色金属矿床多、储量大;靠近三峡水电站,电力供应充足;消费市场广阔;靠近长江,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矿产品外运。
(2)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6分)
答案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x、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工业40-未来工厂是怎样的mp4、波鸿鲁尔大学mp4、首钢滑雪大跳台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_百度百科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7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知识体系导学,自然资源,清理改造,基础设施,电子信息,高科技,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背景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教材导读,知识体系,思路点拨,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