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五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五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二部分第四章课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x、第二部分第四章训练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练习docx、第二部分第四章课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师版docx、第二部分第四章课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区域发展战略。
1.交通运输(1)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 的过程。(2)作用: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化古代:我国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南方以 为主。现代:公路、铁路、 、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形成了 、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2)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①大幅度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 ,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②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 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③高速铁路不仅影响我们的 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 观念,使区域间的 效应逐渐显著。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回归教材 读必修第二册教材第92页“活动1”,简述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差异,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 差异:东部地区交通线路类型多样、里程长、密度大,形成了网状格局,通达度高;西部地区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势、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需求等。
1.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及合理选择(1)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具体如图所示: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因此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即现有交通条件;尽量减少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重复运输。
2.交通运输线选择的一般步骤(1)分析修建原因:当地人口、资源开发、城市、工农业、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增大。(2)选择运输方式: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3)确定线路走向:遵循成本低、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大、环境破坏小的原则确定线路走向。
3.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4.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1)港口区位因素图解
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港阔、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2)航空港①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地基稳定。②少云雾、少暴雨、风速小、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③距城市较远(地价、烟雾、干扰);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3)汽车站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2023·新课标全国文综)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2.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等级过低 ②线路过长 ③车流量过大④路口过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推测新国道通车后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D.县城商业萎缩
答案 1.____ 2.____ 3.____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请指出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
考向1 通过“交通运输方式”考查“综合思维”(2024·吉林白城模拟)据报道,某运输技术公司日前正在试验建设世界首列胶囊超级高铁车厢。作为第五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设想,胶囊超级高铁车厢将会在空气被几乎抽干、几乎毫无空气阻力的近真空状态下的封闭管道中移动,速度可高达1 223千米/小时,超过飞机飞行速度,并且耗能极低。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胶囊超级高铁叙述正确的是A.与公路运输相比,灵活性强B.与铁路运输相比,对环境污染大C.与航空运输相比,连续性强D.与海洋运输相比,受天气影响大
(2024·吉林白城模拟)据报道,某运输技术公司日前正在试验建设世界首列胶囊超级高铁车厢。作为第五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设想,胶囊超级高铁车厢将会在空气被几乎抽干、几乎毫无空气阻力的近真空状态下的封闭管道中移动,速度可高达1 223千米/小时,超过飞机飞行速度,并且耗能极低。据此完成1~3题。2.如果胶囊超级高铁技术成熟并引入我国的话,下列哪两个城市间最有可能率先建设A.北京—广州 B.兰州—乌鲁木齐C.上海—乌鲁木齐 D.广州—深圳
(2024·吉林白城模拟)据报道,某运输技术公司日前正在试验建设世界首列胶囊超级高铁车厢。作为第五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设想,胶囊超级高铁车厢将会在空气被几乎抽干、几乎毫无空气阻力的近真空状态下的封闭管道中移动,速度可高达1 223千米/小时,超过飞机飞行速度,并且耗能极低。据此完成1~3题。3.城市间胶囊超级高铁的建设通车,将有利于A.缓解城市内部交通运输压力B.加强城市间通信交流C.缩短城市间的空间距离D.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
考向2 通过“交通运输布局”考查“区域认知”(2023·重庆南开中学质检)在南非客运交通体系中,私人汽车发挥主导作用,小型公交次之,大型公交车及铁路的作用较小。未来南非将规划建设4条高速铁路,标号分别为N1、N2、N3、N4,其中N1和N3优先建设。下表为南非各高铁的基本情况,右图为“南非高铁规划图”。据此完成4~6题。
4.N1高铁开普敦至布隆方丹段交通布局主要考虑的原则是A.因地制宜 B.平衡地区发展C.尽量少占土地 D.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5.优先建设N3高铁的主要原因是A.连接沿海各大城市 B.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C.方便矿产资源出口 D.单位面积运输需求大
6.关于南非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国西部高铁线路密度高于东部B.高铁的开通将缓解道路拥挤状况C.N2高铁利于沿海与内陆的人口流动D.N4高铁开通后服务周边国家旅客少
(2024·河南开封统考)北海道岛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位于日本群岛北部,面积约83 453平方千米。下图为“北海道岛航空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北海道岛对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是A.跨海公路和铁路 B.航空与海运C.海底隧道和公路 D.管道运输
2.北海道岛航空港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说明该岛屿A.沿海地区视野开阔,净空条件较好B.沿海地区景色优美,游客熙来攘往C.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D.岛外人口最先到达沿海地区
(2024·甘肃玉门联考)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有效接驳可以扩大轨道交通站点的覆盖范围。下图示意我国某超大城市郊区新建轨道交通站点的主要接驳方式规划。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图示区域公交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距离远近 B.出行人口数量C.速度快慢 D.能源消耗多少
4.针对图示区域接驳方式的特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应规划建设A.超市 B.停车场C.学校 D.公交售票点
(2023·湖南岳阳模拟)高铁的发展会对航空运输产生严重冲击,研究表明692 km是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界点。下图分别为“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分布与沿线机场受京沪高铁影响程度图”。据此完成5~7题。
5.京沪高铁沿线高铁站布局主要取决于城市的A.土地面积 B.科技水平C.环境质量 D.人口规模
6.京沪高铁的开通,导致沿线机场飞往其他沿线城市客流量流失比重最大的是A.天津 B.徐州 C.无锡 D.南京
7.为应对竞争,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航空运输需要A.压缩部分长途航线 B.发展短途航线C.开通高铁盲区航线 D.减少直线飞行
(2023·广西梧州模拟)1980~2001年美国经济每年以5.1%的速度增长,运输量年均增长率也达到2%。而货运强度逐年降低,即单位GDP实际完成运输量在减少。在这一时期,美国的运输出现了多式联运、智能交通以及现代物流等新的运输理念。读“1980~2001年美国国内运输系统里程表(单位:千英里)”,回答8~10题。
8.关于美国国内运输系统里程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气管道运输里程增长较快,表明美国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普通铁路运输里程的减少,表明轨道交通正在退出美国市场C.内河航道运输里程无变化,表明内河运输不适应经济的发展D.公路客货运输快速发展,表明公路长途运输创造的收益高
9.1980~2001年,美国的货运强度变化说明A.货物周转运输量大幅度减少,运输品包装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B.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运输品由大宗向高价值方向转变C.工农业产品定点运输量增加,运输品中转路径站点数大量减少D.互联网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运输品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减少
10.智能交通的发展依托A.发达的运输网 B.运输里程的增加C.港口的吞吐量 D.先进的信息技术
11.(202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目前亚欧大陆贸易快速发展,基于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建成通车,科学家构想的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四个国家)。将通过AMBDC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下的泛亚铁路西线,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安全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部分 第四章 真题专练(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二部分第四章真题专练pptx、第二部分第四章真题专练教师版docx、第二部分第四章真题专练练习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五0 工业布局(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50工业布局pptx、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50工业布局练习练习docx、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50工业布局教师版docx、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50工业布局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四5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二部分第二章课时4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第二部分第二章训练4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练习docx、第二部分第二章课时4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师版docx、第二部分第二章课时4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