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答案)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含解析与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含解析与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一、单选题
下图为“阴山山脉不同地段垂直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自然带,正确的是( )
A.甲—草原化荒漠带B.乙—山地荒漠草原带
C.丙—典型草原带D.丁—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阴山东段阴坡、阳坡自然带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阳坡土层厚B.阴坡湿度大C.阳坡降水多D.阴坡坡度小
来自新疆开都河的神奇之水在广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流过,形成九曲十八弯。下图示意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九曲十八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河曲主要形成于河流的( )
A.上游B.中下游C.入海口D.出山口
4.随着河曲发展,该地最容易形成的地貌是( )
A.牛轭湖B.堰塞湖C.冲积扇D.沙丘链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咖啡品种的出现,某热带地区咖啡种植模式由甲改为了乙。图示意该地区的两种咖啡种植模式。据此完成下题。
5.图中植被a的特点是( )
A.垂直结构复杂B.多革质叶片
C.春发芽,秋落叶D.树叶为针状
6.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咖啡自然生长条件明显变化的是( )
A.光照增强B.热量减少C.地形趋缓D.土层变厚
7.若不考虑人为因素,该地种植模式的改变将导致土壤( )
A.钙含量增加B.腐殖质层变薄
C.淋溶层逐渐消失D.母岩层裸露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也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可可托海相比,那拉提适合“追花酿蜜”的时期( )
A.出现较早,时间较长B.出现较迟,时间较短
C.出现较早,时间较短D.出现较迟,时间较长
9.温带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多为森林植被。那拉提的年降水量可达880毫米,其植被却是草甸,仅在其周围山地才有森林分布。推测那拉提未能形成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时间过长B.土壤养分过少C.冬季气温过低D.土壤水分过多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问题。
10.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11.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
读天山北坡针叶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针叶林分布在天山北坡半山腰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比较优越B.北坡为阳坡光照足
C.海拔高度大蒸发弱D.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13.天山仅在北坡出现针叶林体现了( )
A.地方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森特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处农场(47°N)内见到了奇特的埋木种植床。于是,他绘图记录了埋木种植床的排列和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该地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是由于该地( )
A.地温较低B.森林广布C.地表起伏大D.土壤养分少
15.该地埋木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采用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
A.保水B.排水C.保温D.防风
下图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牛轭湖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17.下列关于②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岸河水较深B.河谷呈现“V”型
C.乙岸侵蚀作用明显D.多出现在河流上游
内蒙古河套平原是我国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130~220mm,60%以上集中在7、8月份。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当地启动了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图示意该地改良工程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份B.5~6月份C.8~9月份D.11~12月份
19.秸秆隔层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土壤盐分B.改良土壤质地
C.阻断盐分上移D.减少水分下渗
20.该地实施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意义是( )
A.保障国家环境安全B.保障淡水资源安全
C.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通常情况下,在山地垂直带谱中,落叶阔叶林带位于针叶林带下方,内蒙古阴山山脉北坡出现了阔叶林与针叶林带倒置现象,落叶阔叶林带下方为温性针叶林带(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形成阴山北坡阔叶林与针叶林带倒置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光照D.风速
22.寒温性针叶林带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是( )
A.枯枝落叶多B.降水量大C.微生物活动弱D.土壤肥沃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及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3.与泰加林形态特征相符是( )
A.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C.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D.全年深绿色常有板根、茎花现象
24.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推测其原因是( )
A.北坡是阴坡,蒸发较弱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C.南坡是阳坡,光照较强D.南坡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新疆乌恰地区位于西南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
25.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最有可能是( )
A.草地I草地Ⅱ草地Ⅲ草地IVB.草地I草地IV草地Ⅱ草地Ⅲ
C.草地Ⅱ草地IV草地Ⅲ草地ID.草地Ⅱ草地I草地IV草地Ⅲ
26.图中M地附近出现荒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B.蒸发C.地形D.土壤
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两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下图示意贵州高原旺草盆地阶地剖面和绥阳盆地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芙蓉江T1阶地形成时( )
A.地壳下沉幅度较小B.河流含沙量较大
C.河流流量较大D.河流流速较慢
28.与芙蓉江阶地相比,洋川河阶地( )
A.地壳抬升幅度较大B.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C.地壳抬升幅度较小D.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29.两个盆地边缘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应为( )
①旺草盆地—深切峰丛
②绥阳盆地—深切峰丛
③旺草盆地—平缓丘丛
④绥阳盆地—平缓丘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某科考队对新疆艾比湖(图左)湿地中的胡杨林进行了考察。下面是科考队员收集的资料和考察后绘制的统计图。
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先从植物的主干周围融化,并以植物主干为核心,形成不规则的漏斗状溶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图中示意某胡杨的林冠地表形状,图右示意该胡杨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单位为cm)。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会导致冠下土壤养分的差异。土壤养分逐渐流向冠内,造成冠内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冠下“肥岛效应”。
(1)指出胡杨冠下融雪漏斗距离树干较近的方位并说明原因。
(2)简述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对胡杨树主干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析艾比湖湿地胡杨林冠下“肥岛效应”形成的原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浸型水稻土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通常地下水位离土层表面50cm以内,土壤长期浸水。多年实践证明,采用石砌深窄沟技术(下图)使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提高了水稻产量,其影响范围以距沟25m范围较为显著。
(1)推测可能有冷浸田分布的地形部位。
(2)说明亚热带冷浸田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3)分析石砌深窄沟技术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地在某些年份因降水异常增加,短命植物竞相绽放,俨然成为花的海洋。
(1)甲处的自然带类型为热带荒漠带,请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
(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图中甲地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原因。
(3)分析图中山脉的隆起及走向对自然带Ⅲ分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阴山山脉东段受夏季风影响比西段大,降水较西段多,水分差异较大,中段基带为荒漠草原带,则西段基带应为较干旱的草原化荒漠带,东段基带为典型草原带,A正确,D错误;乙位于阴山东段和中段阴坡温性针叶林带以上,由于处于阴坡,热量条件较差,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可以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出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错;甲为草原化荒漠带,丙地水分条件比甲好,应为山地荒漠草原带,C错。故选A。
2.答案:B
解析: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阴山东段阳坡自然带类型少,阴坡自然带类型多样,原因是阴山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降水量较少,蒸发作用强烈,阳坡蒸发量大于阴坡,因此阴坡土壤湿度大,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3.答案:B
解析: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B正确。河流上游以山地为主,流速较快,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河流出山口常见冲积扇(洪积扇)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随着河曲发育,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最终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A正确;堰塞湖是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的,B错误;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沉积地面,C错误;沙丘链是风力沉积形成的,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某热带地区咖啡种植模式,热带植被a垂直结构复杂,A正确;多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特征,B错误;春发芽,秋落叶是温带植被特征,C错误;树叶为针状为亚寒带植被特征,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咖啡自然生长条件明显变化是缺少了高大乔木,使得茶园获取的光照增强,A正E确;热量、地形、土层都未发生改变,BC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该地种植模式减少了乔木,从而减少枯枝溶叶,使得腐殖质层变薄,B正确;植被的变化不会影响钙含量与淋溶层,AC错误;乙模式土地上种植茶树,不会使母岩层裸露,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与可可托海相比,那拉堤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因此植物开花时间较早、结束的晚,而且花期持续的时间较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那拉堤位于伊犁河谷东端,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地表河流众多,水流缓慢,而且海拔高,蒸发弱,因此多沼泽湿地,土壤水分过多,不适合树木生长,D正确,B错误。森林、草甸光照时间差异不大,森林、草甸光照冬季气温差异不大,AC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值的大小,可知耕地、林地、水体等日蒸发量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小,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选C。
11.答案:B
解析:根据该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的数值关系,可知该河干流区草地比重最大,其次是未利用地,结合四个选项,该河最可能是松花江,塔里木河草地很少,淮河耕地比重大,珠江林地和耕地比重大。所以选B。
12.答案:D
解析:天山位于新疆中部,呈东西走向,山体的北坡为阴坡,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南坡差,AB错误;天山南北坡海拔高度没有差别,但北坡受来自北大西洋水汽的影响,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弱,北坡水分条件优于南坡,C错误,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天山仅在北坡出现针叶林,是受水分条件影响形成的地方性分异规律,A正确;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B错误;垂直分异规律是指山体不同海拔高度因水热的组合不同,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呈现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C错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水分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D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47°N,纬度位置较高,地温较低,为了减少较低的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在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A正确;森林面积广布是能够提供大量的原木的条件,而不是埋设大块原木的原因,B错误;埋设原木会增大地表起伏状况,地表起伏大不是埋设原木的原因,C错误;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机质来源丰富,微生物分解作用较慢,土壤养分含量较高,D错误。所以选A。
15.答案:B
解析:该地位于47°N,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种植床的走向与等高线平行,会拦蓄地表径流,不利于排水,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排水,A错误,B正确;埋木种植床的走向对保温和防风的作用较小,CD错误。所以选B。
16.答案:C
解析:牛轭湖是在河流的弯曲处因为河流侵蚀的原因,弯曲度越来越大,最后在流水冲刷的作用下裁弯取直,废弃的河湾就成了牛轭湖。所以从③到①再到②,河道越来越弯曲,最后到④,河流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所以形成过程为③①②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②阶段河流弯曲度比较大,流速较慢,以侧蚀作用为主,地形较平坦,多在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型,BD错误;甲岸地处河流凹岸一侧,水速更快,侵蚀能力更强,河水较深,A正确;乙岸地处河流凸岸,堆积作用明显,C错误。故选A。
18.答案:B
解析:5-6月份农业灌溉需水量大,地下水位较浅:雨李尚未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土壤水分蒸友旺盛,导致盐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间可能是5-6月份,B正确;1-次年2月份,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中盐分较低,AD错误:8-9月份,有一定的降水,能起到淋盐的作用,C错误。故选B.
19.答案:C
解析:底部铺设秸秆可以形成隔盐层,防止地下水向上运移带来盐分,阻断盐分上移,C正确;改良土壤质地和减少水分下渗不能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含量,BD错误;秸秆隔层是枯草,沒办法吸收土壤盐分,A错误。故选C。
20.答案:C
解析:河套平原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实施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意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与针叶树种相比,阔叶树种叶片面积大,蒸腾耗水多。较低海拔处由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无法满足阔叶树种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形成温性针叶林带。故选B。
22.答案:C
解析: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慢,积累最多。故选C。
23.答案:C
解析:读图,泰加林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一侧,根据所学,属于针叶林,应该是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C正确:叶面多星革质,表面光滑,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A错误;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B错误;全年深绿色常有板根,茎花现象,这应该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D错误。故选C。
24.答案:A
解析:大兴安岭西坡处在夏季东南季风的肖风坡,降水较少,因此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向西延伸的山脊北侧是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条件比山脊南侧好,因此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山脊南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D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西南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草地Ⅱ所在的地区坡度较缓,有泉水出露,潜水位高,因此土壤含水量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草地I靠近积雪区,水分条件较好;草地IV下水沉积岩,水分较好;草地Ⅲ位于砾岩层,土壤水分最差;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最有可能是草地Ⅱ草地I草地IV草地Ⅲ,D正确。故选D。
26.答案:C
解析:由上题可知,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地形剖面图可知M地坡度较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地表水缺乏,因此M附近出现了荒漠化,C正确;结合图片可知,图中M处海拔较高,蒸发并不强,B错误;降水不是M处为荒漠区的主要原因,A错误;结合图片可知,M处的岩石与草地I处的岩石类型一致,因此土壤并不是形成荒漠的原因,D错误。故选C。
2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才能使原来的河漫滩出露形成河流阶地,A错误;该阶地的沉积层薄,说明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误;河流流量较大会使河流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大,不符合沉积层薄,C错误;该阶地是唯一没有沉积砾石层的,说明河流流速较慢,沉积物细,D正确:故选D。
28.答案:C
解析:对比两幅图的海拔和阶地数量,可知与芙蓉江阶地相比,洋川河阶地地壳抬升幅度较小,A错误,C正确;同样是河流阶地,形成作用都是河流堆积和河流侵蚀交替形成的,BD错误;故选C。
29.答案:B
解析:结合第二问,平缓丘丛地势较为平缓,说明抬升幅度较小,应为绥阳盆地,③错误,④正确;深切峰丛地势起伏大,说明抬升幅度较大,应为旺草盆地,①正确,②错误;综上,排除ACD,故选B。
30.答案:
(1)西北或北。
该地常年以西北风为主,西北(北)为胡杨树的迎风向,积雪厚度大,融化更慢;西北(北)枯枝落叶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温作用弱,融雪慢;西北(北)阳光照射时间短,温度较低,融雪更慢。
(2)有利:融雪后,水分下渗增强,地下水位升高;积雪融化,土壤水热条件好,生物数量增加。不利:积雪融化,病虫害概率增加。
(3)植物冠内郁闭度高,对降水、地表径流等具有截留作用,增加土壤水分;植物冠内郁闭度高,可以降风滞尘,增加土壤养分;植物冠层可以遮蔽光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外力对土壤的侵蚀,加快养分循环;冠下动植物遗留物丰富,土壤表层养分积累多。
解析:
(1)方位:题目中提到新疆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并且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西风会向右偏转,即向东南方向偏转。因此,在胡杨的南侧和西侧,由于背风坡效应,积雪会比较厚。原因:背风坡效应:南侧和西侧为背风坡,风力较弱,积雪不易被吹散,因此积雪较厚。太阳辐射:南侧为阳坡,太阳辐射强,积雪融化快,容易形成融雪漏斗。
(2)土壤湿度:融雪漏斗内的积雪融化后,水分被土壤吸收,增加了土壤湿度,有利于胡杨树生长。土壤温度:积雪融化时,会释放潜热,增加土壤温度,为胡杨树提供温暖的环境。风力侵蚀:融雪漏斗的存在减少了风力对胡杨树干的直接侵蚀,保护树干。土壤肥力:由于融雪漏斗内土壤湿度增加,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3)降水截留:胡杨林冠层能够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使冠下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温度调节:冠层能够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进一步增加冠下土壤水分,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条件。风力保护:冠层能够减少风力侵蚀,保护土壤,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生物活动:冠下土壤湿度和温度适宜,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根系生长,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积累,形成“肥岛效应”。
31.答案:(1)谷底地势低洼处;山间盆地。
(2)冷浸田位于低山丘陵区,雨季山洪多发,坡面径流量大;冷浸田地势低洼,地下水在此汇集;海拔较高处的农田排灌水顺地势流入冷浸田。
(3)石砌深沟深度大、沟底窄,沟面由块石砌成,侧面垂直,排水效果好;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增加了土壤透气性;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上升;土壤水分含量下降,地表温度上升。
解析:(1)材料中提出,冷浸型水稻土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通常地下水位离土层表面50cm以内,土壤长期浸水。因此,冷浸田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易积水的地形部位,如谷底地势低洼处、山间盆地等。
(2)从材料中可知,冷浸型水稻土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主要分布在山垅谷底的低洼处。冷浸田地势低,坡面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易在此汇集,使土壤含水量上升。除此之外,海拔较高处农田的排灌水也会在此汇集。
(3)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砌深沟深度大、沟底窄沟面由块石砌成,侧面垂直,对地下水、山洪水排水效果好;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会增加土壤透气性,利于作物根系呼吸;土壤透气性增加会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上升;土壤水分含量下降,地表温度上升,改善作物生长条件。
32.答案:(1)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晴天多;受沿岸寒流影响,易形成逆温现象,抑制空气上升运动,水汽难以凝结。
(2)甲地西侧海水异常增温,向大气传递热量增多,蒸发的水汽增多,大气受热上升,随高度增加,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短命植物获得水分,发芽、开花、结果。
(3)山体高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地西侧形成东南信风雨影区,出现荒漠带;地形阻隔,荒漠带东西狭窄,难以向东扩展。
解析:(1)图解如下:
(2)由材料“甲地在某些年份因降水异常增加”可知,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甲地西侧即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导致向大气传递热量增多,蒸发的水汽增多,位于太平洋东部的甲地大气受热上升,盛行上升气流,随高度增加,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短命植物迅速发芽、开花、结果。
(3)随着山脉的隆起,一是对东南信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越来越显著,二是在山脉西坡形成背风坡,雨影效应越来越明显,气候呈现干旱化。另外,山脉的形成阻挡了沙漠向东部内陆延伸,使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含解析与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含解析与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