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第1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第2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丹霞山岩体的成因是,丹霞山自然地带的基带是,丹霞梧桐落叶的主要原因是,该山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广西南宁调研)垂柳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落叶乔木,开花前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日数(指日均温低于5 ℃的日数)并达到一定的积温。研究发现,垂柳开花的积温需求量与年低温日数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年低温日数与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近几十年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济南 D.杭州
    2.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 )
    A.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大幅减少
    B.年低温(低于5 ℃)日数显著减少
    C.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
    D.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明显增多
    (2023·山东济南模拟)英德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荒漠草原区,盛行西北风。1950年英德海湖泊面积为2.1 km2,至1990年,湖泊完全干涸,流沙侵入湖床。为研究内陆湖盆植被(注:马蔺草地覆盖度、高度均好于赖草草地)空间分异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英德海湖盆东西两侧分别选取了样带(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湖盆西侧土壤粒径大于东侧的位置在( )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底部
    4.湖盆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受地表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深刻,主要是因为沉积物粒径影响土壤的( )
    A.热量 B.水分
    C.矿物质 D.有机质
    (2024·浙江温州联考)丹霞梧桐是多年生落叶阔叶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海拔180米左右、坡度超过60°、土壤较贫瘠、节理较发育的广东丹霞山崖壁上。右图为“丹霞梧桐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丹霞山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6.丹霞山自然地带的基带是( )
    A.热带季雨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
    7.丹霞梧桐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低 B.降水少
    C.光照弱 D.风力强
    (2023·四川德阳模拟)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 600 km,南北跨度200 km。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 000 m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地带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与T1阶段相比,T5阶段图示秦岭两坡( )
    A.降水量差异减小 B.自然地带类型增加
    C.年均温差异减小 D.植被覆盖率上升
    9.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
    B.北及较低海拔移动
    C.南及较高海拔移动
    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
    (2024·陕西汉中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山脉东段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山脉是( )
    A.阴山山脉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脉 D.祁连山脉
    11.该山脉东段下列植被类型分布区中,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是( )
    A.山地草原 B.高寒草原
    C.高山灌丛草甸 D.山地荒漠
    (2023·湖南平江模拟)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2021年7月19日,受西伯利亚南下湿润气流影响,新疆轮台县普降暴雨,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了“水乡”,给当地造成了极大损失。据此完成12~13题。
    12.西伯利亚气流较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伯利亚降水丰富
    B.沼泽冻土解冻蒸发
    C.高山冰雪融化蒸发
    D.西伯利亚湖泊广布
    13.沙漠环境干旱,很少出现洪涝,形成本次“沙漠水乡”的原因除突发暴雨外,还有( )
    A.固定、半固定沙丘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
    B.沙漠面积广大,汇水速度较快
    C.盆地边缘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汇水量比较大
    D.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
    (2023·山东淄博模拟)广东省佛山市飞鹅山地层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风化强烈,裂隙发育。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增多,雨季时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2008年6月,飞鹅山Ⅲ号滑坡(下图),造成了巨大危害。与一般滑坡不同,此次滑坡形成了主、次两个滑坡体。据此完成14~15题。
    14.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主、次两个滑坡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雨量更多,强度更大
    B.坡体存在强风化带
    C.裂隙发育加剧坍塌
    D.坡体地形异常陡峻
    15.通过“削坡+锚杆+抗滑桩+植草绿化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飞鹅山滑坡治理效果良好。下列关于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坡体上部建设锚杆和抗滑桩
    B.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
    C.坡面人工削坡减轻载重量
    D.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 ℃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材料二 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2020年1月)。
    (1)描述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的特点。(2分)
    (2)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4分)
    (3)简析火灾对澳大利亚桉树的影响。(4分)
    (4)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4分)
    17.(2023·福建漳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盆地内分布了大面积的沼泽和草原。若尔盖盆地曾经是一个内流湖,周边水系如贾曲、白河、黑河等皆以古湖泊为终点。欧拉—柯生河段所处区域曾是分水岭,古黄河源头位于分水岭西北侧,欧拉—玛曲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古湖泊。随着构造抬升运动,古黄河源头逐渐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致使古湖泊湖水外泄。古湖泊消亡后,若尔盖盆地在末次冰消期经历了多次来自上游的大洪水事件。根据野外调查,盆地内黄河河岸剖面的下层为典型的古湖相沉积层,上面覆盖的风沙层物质性质与洪水沉积物相近。图1为若尔盖盆地区域示意图,图2为若尔盖盆地黄河某河段河岸剖面示意图。
    (1)分析古黄河源头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的原因。(6分)
    (2)说明古湖泊湖水外泄后原古湖区自然环境的变化。(5分)
    (3)推测黄河河岸剖面风沙层的形成过程。(4分)
    18.(2024·海南海口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某山地2 000 m以下的自然植被在东坡和西坡从山麓到山顶大致呈水平状态依次更替,2 000 m以上东西坡植被分布有所差异。下图示意哥伦比亚沿赤道附近某山地绘制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布,图中山地顶部有降雪现象,但没有永久性冰雪带。
    (1)简析西坡高山森林分布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4分)
    (2)该山地山顶有降雪现象,但没有雪线分布,请说明原因。(4分)
    (3)指出东坡海拔1 000~2 000 m和3 500 m以上的草地类型,并分析成因。(4分)
    19.(2023·福建福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整体形变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某沟谷范围,甲地的基岩上常覆有深厚的碎屑物质堆积体。在气候变暖湿的背景下,2018年甲地曾出现了大规模滑坡现象,并产生碎屑流。碎屑流远距离流动后,阻断乙河道,形成堰塞体(类似大坝的挡水体),并在堰塞体的上游出现一个堰塞湖。
    (1)结合地形特征,简述甲地碎屑物质堆积体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气候变化对2018年甲地滑坡及碎屑流形成的影响。(6分)
    (3)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分阶段阐释堰塞湖形成后湖水水位的变化。(4分)
    单元检测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灾害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广西南宁调研)垂柳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落叶乔木,开花前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日数(指日均温低于5 ℃的日数)并达到一定的积温。研究发现,垂柳开花的积温需求量与年低温日数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年低温日数与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近几十年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济南 D.杭州
    2.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 )
    A.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大幅减少
    B.年低温(低于5 ℃)日数显著减少
    C.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
    D.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明显增多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近几十年来,站点年低温日数越少,积温需求增加幅度越大。四城市中杭州纬度最低,年低温日数最少,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D正确。第2题,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上升幅度较小,对东北地区的年低温日数(指日均温低于5 ℃的日数)影响小,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变化不大。但气候变暖可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故选C。
    第1部分第6章1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1:植被 题点1:植被与环境
    (2023·山东济南模拟)英德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荒漠草原区,盛行西北风。1950年英德海湖泊面积为2.1 km2,至1990年,湖泊完全干涸,流沙侵入湖床。为研究内陆湖盆植被(注:马蔺草地覆盖度、高度均好于赖草草地)空间分异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英德海湖盆东西两侧分别选取了样带(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湖盆西侧土壤粒径大于东侧的位置在( )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底部
    4.湖盆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受地表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深刻,主要是因为沉积物粒径影响土壤的( )
    A.热量 B.水分
    C.矿物质 D.有机质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湖盆西侧顶部处于盛行风上风向,强劲的西北风吹蚀西侧地表的细颗粒物质,而粗颗粒物质残留。材料信息“马蔺草地覆盖度、高度均好于赖草草地”,说明湖盆西侧中部土壤水分条件好、颗粒细;据图可知,湖盆东侧、湖盆西侧的上部和底部均分布草地,说明土壤持水性好、颗粒细,从而推测湖盆西侧土壤粒径大于东侧的位置在顶部。故选A。第4题,“湖盆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受地表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深刻”,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沉积物粒径会影响土壤的水分,进而引起植被的差异。故选B。
    (2024·浙江温州联考)丹霞梧桐是多年生落叶阔叶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海拔180米左右、坡度超过60°、土壤较贫瘠、节理较发育的广东丹霞山崖壁上。右图为“丹霞梧桐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丹霞山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6.丹霞山自然地带的基带是( )
    A.热带季雨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
    7.丹霞梧桐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低 B.降水少
    C.光照弱 D.风力强
    答案 5.B 6.B 7.A
    解析 第5题,图中岩层呈层状构造,且丹霞地貌产生的基础多为红色砾石,属于沉积岩,受沉积作用形成,与火山喷发、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关系不大,故选B。第6题,丹霞山位于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地带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热带季雨林带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山地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针叶林气候区。第7题,丹霞梧桐落叶主要在秋季。秋季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植被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落叶,主要原因是热量低,A正确;广东秋季降水并不少,B错;光照不是导致植被落叶的主要因素,C错;如果风力强,植被多匍匐生长或树冠呈旗状,风力不是导致植被落叶的根本性因素,D错。
    (2023·四川德阳模拟)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 600 km,南北跨度200 km。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 000 m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地带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与T1阶段相比,T5阶段图示秦岭两坡( )
    A.降水量差异减小 B.自然地带类型增加
    C.年均温差异减小 D.植被覆盖率上升
    9.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
    B.北及较低海拔移动
    C.南及较高海拔移动
    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与T1阶段相比,T5阶段秦岭海拔高,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大,A错误;由于海拔高,垂直地域分异明显,自然地带类型增加,B正确;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变大,南北两坡受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差异变大,年均温差异变大,C错误;随海拔升高,水热条件会变差,植被覆盖率可能会有所下降,D错误。第9题,T1至T5时期该区域海拔升高,受山脉阻挡,夏季风向北深入受阻,使得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南移动,A、B错误;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向南深入,阳坡热量条件更好,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较高海拔移动,C正确、D错误。
    第1部分第6章1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4:整体性 题点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要素联系)
    第1部分第6章2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考点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题点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第1部分第6章2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考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题点1:垂直带谱
    (2024·陕西汉中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山脉东段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山脉是( )
    A.阴山山脉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脉 D.祁连山脉
    11.该山脉东段下列植被类型分布区中,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是( )
    A.山地草原 B.高寒草原
    C.高山灌丛草甸 D.山地荒漠
    答案 10.D 11.C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该山脉有东北坡和西南坡,可以判断该山脉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阴山山脉、天山山脉为东西走向,A、B错误;横断山脉为南北走向,C错误;祁连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故选D。第11题,据上题分析,该山脉是祁连山脉,其东北一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随海拔升高在一定高度达到最大,然后减少。读图中东北坡的垂直带谱可知,山麓地区为半灌木类荒漠带,往上依次出现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寒温性针叶林带,土壤水分开始增加,植被由荒漠到针叶林,土壤水分含量越来越高,到寒温性针叶林带,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最大值;随海拔继续增加,水分逐渐下降。高山灌丛草甸位于寒温性针叶林上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高,C正确;山地草原、山地荒漠分布海拔较低,气温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A、D错误;高寒草原大部分位于山脉的西南背风坡,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少,B错误。
    (2023·湖南平江模拟)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2021年7月19日,受西伯利亚南下湿润气流影响,新疆轮台县普降暴雨,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了“水乡”,给当地造成了极大损失。据此完成12~13题。
    12.西伯利亚气流较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伯利亚降水丰富
    B.沼泽冻土解冻蒸发
    C.高山冰雪融化蒸发
    D.西伯利亚湖泊广布
    13.沙漠环境干旱,很少出现洪涝,形成本次“沙漠水乡”的原因除突发暴雨外,还有( )
    A.固定、半固定沙丘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
    B.沙漠面积广大,汇水速度较快
    C.盆地边缘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汇水量比较大
    D.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据材料可知,2021年7月为北半球夏季,气温升高,沼泽冻土开始解冻,提供了大量可蒸发的水源,导致西伯利亚气流湿润,B正确;西伯利亚降水较少,湖泊也较少,冰川融化提供的水汽有限,排除A、C、D。 第13题,沙漠地区固定、半固定沙丘透水性较好,下渗较多,汇水速度较慢,排除A、B;受西伯利亚南下湿润气流影响,新疆轮台县普降暴雨,盆地边缘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汇水量较大,排水条件较差,形成本次“沙漠水乡”,C正确;本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排除D。
    第1部分第7章 考点1:气象灾害(含防灾减灾) 题点2:洪涝
    (2023·山东淄博模拟)广东省佛山市飞鹅山地层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风化强烈,裂隙发育。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增多,雨季时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2008年6月,飞鹅山Ⅲ号滑坡(下图),造成了巨大危害。与一般滑坡不同,此次滑坡形成了主、次两个滑坡体。据此完成14~15题。
    14.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主、次两个滑坡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雨量更多,强度更大
    B.坡体存在强风化带
    C.裂隙发育加剧坍塌
    D.坡体地形异常陡峻
    15.通过“削坡+锚杆+抗滑桩+植草绿化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飞鹅山滑坡治理效果良好。下列关于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坡体上部建设锚杆和抗滑桩
    B.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
    C.坡面人工削坡减轻载重量
    D.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
    答案 14.B 15.A
    解析 第14题,飞鹅山Ⅲ号滑坡体表层的残坡积层、强风化带遇水易崩解,坡面岩土软化,诱发滑坡,形成主、次两个滑坡体,B正确。第15题,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护坡,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加强排水,减少地表水下渗;人工削减坡体重量,加固坡下支挡;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保持水土,B、C、D合理。坡体上部建设锚杆和抗滑桩会增加山体重量,且效果不大,A不合理,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 ℃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材料二 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2020年1月)。
    (1)描述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的特点。(2分)
    (2)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4分)
    (3)简析火灾对澳大利亚桉树的影响。(4分)
    (4)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4分)
    答案 (1)主要分布在北、东、南沿海;呈半环状分布。
    (2)桉树油脂高温下易自燃,容易引发火灾(增加了火灾发生频次);桉树富含易燃油脂,易加大火势(增加扑灭难度);桉树会传播火源,促进了火灾的蔓延和扩散。
    (3)大火会烧死部分桉树;桉树的休眠芽在火灾后迅速生长,而其余植被恢复慢,大火为桉树的恢复生长扩大了生存空间;(经过多次演化,)桉树占森林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4)变化:火灾频次上升。原因:全球持续变暖,澳大利亚气候会变得更加炎热干燥;森林中桉树的比例越来越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频率。
    17.(2023·福建漳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盆地内分布了大面积的沼泽和草原。若尔盖盆地曾经是一个内流湖,周边水系如贾曲、白河、黑河等皆以古湖泊为终点。欧拉—柯生河段所处区域曾是分水岭,古黄河源头位于分水岭西北侧,欧拉—玛曲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古湖泊。随着构造抬升运动,古黄河源头逐渐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致使古湖泊湖水外泄。古湖泊消亡后,若尔盖盆地在末次冰消期经历了多次来自上游的大洪水事件。根据野外调查,盆地内黄河河岸剖面的下层为典型的古湖相沉积层,上面覆盖的风沙层物质性质与洪水沉积物相近。图1为若尔盖盆地区域示意图,图2为若尔盖盆地黄河某河段河岸剖面示意图。
    (1)分析古黄河源头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的原因。(6分)
    (2)说明古湖泊湖水外泄后原古湖区自然环境的变化。(5分)
    (3)推测黄河河岸剖面风沙层的形成过程。(4分)
    答案 (1)构造抬升运动加大了地势落差;古黄河源头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古黄河最终切穿分水岭并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
    (2)古湖泊湖水外泄后,古湖泊消亡,湖床大面积裸露;湖区逐渐发育成沼泽和草原;陆生环境替代了水生环境。
    (3)末次冰消期大规模的冰雪融水造成洪水事件,洪水在盆地内泛滥,将古湖床出露的松散湖相沉积物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洪积物沉积层;洪水事件后,在强劲的高原风力作用下,洪积物被风力侵蚀、搬运、堆积,在盆地内形成风沙沉积层。
    18.(2024·海南海口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某山地2 000 m以下的自然植被在东坡和西坡从山麓到山顶大致呈水平状态依次更替,2 000 m以上东西坡植被分布有所差异。下图示意哥伦比亚沿赤道附近某山地绘制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布,图中山地顶部有降雪现象,但没有永久性冰雪带。
    (1)简析西坡高山森林分布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4分)
    (2)该山地山顶有降雪现象,但没有雪线分布,请说明原因。(4分)
    (3)指出东坡海拔1 000~2 000 m和3 500 m以上的草地类型,并分析成因。(4分)
    答案 (1)西坡处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太阳辐射强,地温、气温高,森林带上延;东坡处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地温、气温较低。
    (2)冬季山顶附近气温低于0 ℃,有降雪现象;夏季山顶附近气温高于0 ℃,积雪融化,难以形成永久积雪带。
    (3)类型:1 000~2 000 m是热带稀树草原; 3 500 m以上是高山草甸。 成因:1 000~2 000 m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降水量较少; 3 500 m以上海拔较高,气温偏低,降水量较多。
    19.(2023·福建福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整体形变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某沟谷范围,甲地的基岩上常覆有深厚的碎屑物质堆积体。在气候变暖湿的背景下,2018年甲地曾出现了大规模滑坡现象,并产生碎屑流。碎屑流远距离流动后,阻断乙河道,形成堰塞体(类似大坝的挡水体),并在堰塞体的上游出现一个堰塞湖。
    (1)结合地形特征,简述甲地碎屑物质堆积体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气候变化对2018年甲地滑坡及碎屑流形成的影响。(6分)
    (3)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分阶段阐释堰塞湖形成后湖水水位的变化。(4分)
    答案 (1)甲地位于沟谷(盆地),四周山地海拔高,坡度大,风化作用强,大量碎石崩落;在冰川、流水作用下,碎屑物质向低处搬运;甲地地势低平,搬运力减弱,碎屑物质大量堆积。
    (2)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气降水增多,甲地的碎屑物质堆积体持续吸水、增重;堆积体沿基岩表面整体滑动,出现滑坡现象;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向低处流动,形成碎屑流。
    (3)阶段一:堰塞湖形成后江水无法下泄,上游来水持续注入堰塞湖,堰塞湖水量收入大于支出,水位升高。
    阶段二:湖水漫过堰塞体,湖水开始溢出,堰塞湖水量收支平衡,水位基本稳定。或阶段二:堰塞体溃决(被冲刷侵蚀),湖水快速下泄,水位降低,堰塞湖消失(达成新的水量收支平衡),水位恢复稳定。
    第1部分第7章 考点2:地质灾害(含防灾减灾) 题点3:泥石流
    第1部分第4章 考点1:水循环 题点2:水平衡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前冲刺练习(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前冲刺练习(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冻土环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与甲地相比,乙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