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四: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四: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可以,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生态红线区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四种类型。下图示意1988~2017年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四种类型RSEI变化趋势占比统计。RSEI为通过遥感影像提取湿度、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RSEI上升越明显,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提高速度越快。据此完成1~3题。
1.南京市四类陆地生态红线区中生态环境改善最快的是( )
A.风景名胜区 B.森林公园
C.生态公益林 D.自然保护区
2.下列关于南京市生态红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
B.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是维护南京市生态安全的底线
D.决定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3.下列关于南京市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B.增加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C.利用遥感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D.严禁扩大城区面积,修复生态环境
(2024·河南郑州校考)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促销活动,加大补贴和优惠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也能够提升农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4~5题。
4.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可以( )
A.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空间布局
B.减少汽车销售环节
C.带动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
D.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5.目前,企业销售到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小型、微型车,其主要原因是( )
①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可以满足出行需求 ②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长 ③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 ④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广东中山联考)2023年5月,就在我国某地小麦即将喜获丰收之际,该地区发生部分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该地区与小麦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 春小麦 B.西北 冬小麦
C.华北 冬小麦 D.东北 春小麦
7.“卖青苗”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及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农民收入,降低生活水平
B.破坏植被,导致风沙危害加剧
C.破坏熟制,影响下期农业生产
D.任其发展可能危害粮食安全
8.要避免“卖青苗”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处理好( )
A.养殖业规模的合理安排问题
B.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C.针对农民进行粮食安全教育
D.政府监管和农民自种的关系
(2024·甘肃兰州模拟)深中(深圳至中山)沉管隧道采用一体船进行浮运安装,浮运时船管间使用刚性拉索连接。下图为“沉管及一体船连接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沉管浮运过程中,若海水密度下降易造成( )
A.船体上浮 B.船速加快
C.沉管断裂 D.船管脱离
10.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 )
A.优化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运输销售到成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被称为“隐含空气污染物”。下面图1示意2005~2015年中美两国商品贸易概况,图2示意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显示,2005~2015年( )
A.两国贸易规模不大
B.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减少
C.b国是隐含空气污染物的净出口国
D.a向b出口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
12.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排放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
B.a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b国
C.b国煤炭能耗占比远大于a国
D.a从b进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2024·广西南宁联考)“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表示意2010年我国鄱阳湖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t)。据此完成13~15题。
13.能够增加碳汇的自然过程是( )
A.岩石圈的沉积过程
B.大气圈的受热过程
C.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
D.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14.鄱阳湖地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5.为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
B.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C.增加化石能源的比重
D.集约化利用建设用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3·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 kW/m时为可用,但波高大于4 m、风力大于7级时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易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下图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
(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3分)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理由。(6分)
(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我国东北地区接壤,两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产区,但80%的耕地近20年处于撂荒状态。在我国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大批中国企业到该地区投资农场种粮再返销国内,返销粮食因其品质高深受国内消费者热捧。下图示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地理位置。
材料二 2015~2021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与进口额呈增长态势,进口量由2015年的301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977万吨。在全球应对不利于小麦生长的极端天气背景下,对小麦的采购需求大幅增长。2022年2月23日,中国海关总署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允许俄罗斯全境优质小麦进口。
(1)分析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小麦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2)简述全境进口俄罗斯小麦对我国的积极影响。(4分)
(3)为有效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简述我国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的措施。(3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生态需水量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若流域河道内可下泄的生态水量大于生态需水量,则表明生态需水有盈余;反之,则亏缺。永定河(下图)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廊道。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及上游截流,三家店拦河闸以下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见下表)。近几年随着流域生态水量的调度,永定河逐渐恢复生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成效显著。
(1)结合材料,计算下表中空缺处的数据。(3分)
三家店拦河闸某时期观测水量表(单位:108m3)
(2)为构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在其修复治理过程中,某专家给相关部门提交了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建议的提案。结合相关资料,补写完善该专家的提案。(12分)(要求:补写全面,思维清晰,表述准确)
19.(2024·陕西汉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成为“热词”,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选择是确保碳排放多少的重要保障,也是全国碳市场平稳顺利运行的前提。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主要分布在发电、铁、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
(1)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分)
(2)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4分)
(3)说明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模块检测四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生态红线区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四种类型。下图示意1988~2017年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四种类型RSEI变化趋势占比统计。RSEI为通过遥感影像提取湿度、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RSEI上升越明显,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提高速度越快。据此完成1~3题。
1.南京市四类陆地生态红线区中生态环境改善最快的是( )
A.风景名胜区 B.森林公园
C.生态公益林 D.自然保护区
2.下列关于南京市生态红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
B.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是维护南京市生态安全的底线
D.决定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3.下列关于南京市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B.增加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C.利用遥感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D.严禁扩大城区面积,修复生态环境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森林公园显著增加比例最高,故森林公园应是南京市四类陆地生态红线区中生态环境改善最快的,B正确。第2题,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环境保护不应当落后于经济发展,A错误。划定生态红线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划定城市边界,B错误。简单来说,生态红线就是指一个地区最低的生态环保要求,是维护南京市生态安全的底线,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态红线区不能决定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D错误。第3题,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并不是要严禁扩大城区面积,A、D错误。增加耕地面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被覆盖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错误。保障生态安全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实时监测生态环境,C正确。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题点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2024·河南郑州校考)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促销活动,加大补贴和优惠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也能够提升农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4~5题。
4.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可以( )
A.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空间布局
B.减少汽车销售环节
C.带动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
D.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5.目前,企业销售到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小型、微型车,其主要原因是( )
①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可以满足出行需求 ②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长 ③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 ④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4.C 5.C
解析 第4题,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能够增加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对相关充电配套设施需求增加,因此可带动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C正确。 第5题,农村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小型、微型车可以满足出行需求,同时,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使得小型、微型车销售量大,①④正确;小型车电池续航里程较短,②错误;农村道路并不狭窄,③错误;选C。
第4部分第2章 考点2:能源安全 题点6: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2023·广东中山联考)2023年5月,就在我国某地小麦即将喜获丰收之际,该地区发生部分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该地区与小麦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 春小麦 B.西北 冬小麦
C.华北 冬小麦 D.东北 春小麦
7.“卖青苗”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及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农民收入,降低生活水平
B.破坏植被,导致风沙危害加剧
C.破坏熟制,影响下期农业生产
D.任其发展可能危害粮食安全
8.要避免“卖青苗”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处理好( )
A.养殖业规模的合理安排问题
B.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C.针对农民进行粮食安全教育
D.政府监管和农民自种的关系
答案 6.C 7.D 8.B
解析 第6题,5月(春末夏初)小麦即将收获,说明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故选C。第7题,大规模“卖青苗”会影响我国小麦的产量,从而影响我国现有的耕地规模下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D正确;“卖青苗”不会减少农民收入,A错误;华北地区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初春,且小麦种植对防治风沙作用较小,B错误;“卖青苗”提前收割,缩短了小麦的生长期,有利于下期农业生产,C错误。第8题,“卖青苗”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与农民成本、收入问题,所以协调好粮食价格,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B正确;控制养殖业规模、粮食安全教育、政府的监管都不是处理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4部分第2章 考点3: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题点2:中国的粮食安全
(2024·甘肃兰州模拟)深中(深圳至中山)沉管隧道采用一体船进行浮运安装,浮运时船管间使用刚性拉索连接。下图为“沉管及一体船连接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沉管浮运过程中,若海水密度下降易造成( )
A.船体上浮 B.船速加快
C.沉管断裂 D.船管脱离
10.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 )
A.优化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沉管浮运过程中,通过刚性拉索使船管连接,若海水密度下降,沉管下沉幅度增大,会存在船管脱离的风险,D正确;海水密度下降船体会下沉,A错误;海水密度的变化对船速影响不大,B错误;图中显示沉管与船体使用刚性拉索连接,整体浮运,不会存在断裂风险,C错误。第10题,深中沉管隧道有利于优化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A正确;沉管隧道建设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B错误;深中通道是城际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不影响城市内部交通,C错误;深中沉管隧道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体现对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D错误。
第4部分第2章 考点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题点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运输销售到成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被称为“隐含空气污染物”。下面图1示意2005~2015年中美两国商品贸易概况,图2示意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显示,2005~2015年( )
A.两国贸易规模不大
B.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减少
C.b国是隐含空气污染物的净出口国
D.a向b出口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
12.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排放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
B.a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b国
C.b国煤炭能耗占比远大于a国
D.a从b进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答案 11.D 12.B
解析 第11题,图中显示,a、b两国贸易规模很大,A错;由图1可知,两国贸易总额总体呈增加趋势,B错;由图2可知,国际贸易中,a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出口国,b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进口国,C错;由图2可知,2005~2015年间,a对b出口的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D正确。第12题,据材料可知,a、b两国指的是中美两国,a对b出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高,a从b进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可推断a为中国,b为美国,由于中国技术水平相对美国较低,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加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高,B正确。由图1可知,a国对b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贸易顺差大不是隐含空气污染物差距较大的决定性因素,A错误。根据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可知,b国煤炭能耗占比小于a国,C错误。b国技术水平更高,a从b进口商品多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D错误。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题点2:污染物跨国转移
(2024·广西南宁联考)“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表示意2010年我国鄱阳湖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t)。据此完成13~15题。
13.能够增加碳汇的自然过程是( )
A.岩石圈的沉积过程
B.大气圈的受热过程
C.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
D.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14.鄱阳湖地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5.为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
B.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C.增加化石能源的比重
D.集约化利用建设用地
答案 13.A 14.B 15.D
解析 第13题,岩石圈的沉积过程能够固定一定的二氧化碳,增加碳汇,A正确;大气圈的受热过程不会吸收二氧化碳也不会释放二氧化碳,B错误;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会排放二氧化碳,C错误;土壤有机质分解会释放二氧化碳,D错误。第14题,据表格可知,正值为碳源,负值为碳汇,林地吸收的碳含量是最多的,是“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故选B。第15题,据表格可知,碳排放量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建设用地,因此集约化利用建设用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D正确;耕地碳排放量较大,增加耕地面积不利于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A错误;建设用地碳排放量最大,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利于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B错误;增加化石能源的比重,会增加碳的排放量,不利于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C错误。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题点1: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题点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3·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 kW/m时为可用,但波高大于4 m、风力大于7级时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易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下图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
(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3分)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理由。(6分)
(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可利用程度高。
(2)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从国土观念上,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具备。理由: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地投入使用,用于发电;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且靠近市场。
或不具备。理由: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波浪能发电设施安全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第4部分第2章 考点2:能源安全 题点6: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我国东北地区接壤,两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产区,但80%的耕地近20年处于撂荒状态。在我国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大批中国企业到该地区投资农场种粮再返销国内,返销粮食因其品质高深受国内消费者热捧。下图示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地理位置。
材料二 2015~2021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与进口额呈增长态势,进口量由2015年的301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977万吨。在全球应对不利于小麦生长的极端天气背景下,对小麦的采购需求大幅增长。2022年2月23日,中国海关总署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允许俄罗斯全境优质小麦进口。
(1)分析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小麦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2)简述全境进口俄罗斯小麦对我国的积极影响。(4分)
(3)为有效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简述我国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的措施。(3分)
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化肥使用少,作物品质好;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小麦生长。
(2)距离俄罗斯近,扩大俄罗斯小麦的进口数量能有效降低成本,平稳国内小麦价格;俄罗斯小麦品质高,出口量大,来源稳定;有利于拓宽我国小麦进口来源,实施小麦进口多元化战略;有利于促进中俄经贸合作。
(3)提高国内粮食的市场竞争力,避免给国内粮食生产带来冲击;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建立定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避免对外依存度过高;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海外农业投资(如租地种植、订单农业),培育我国的国际粮商。
第4部分第2章 考点3: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题点2:中国的粮食安全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生态需水量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若流域河道内可下泄的生态水量大于生态需水量,则表明生态需水有盈余;反之,则亏缺。永定河(下图)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廊道。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及上游截流,三家店拦河闸以下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见下表)。近几年随着流域生态水量的调度,永定河逐渐恢复生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成效显著。
(1)结合材料,计算下表中空缺处的数据。(3分)
三家店拦河闸某时期观测水量表(单位:108m3)
(2)为构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在其修复治理过程中,某专家给相关部门提交了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建议的提案。结合相关资料,补写完善该专家的提案。(12分)(要求:补写全面,思维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 (1)
三家店拦河闸某时期观测水量表(单位:108m3)
(2)存在生态需水的亏缺情况,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削减地表水开发利用量、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永定河缺水问题;修建治污工程,治理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推广节水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19.(2024·陕西汉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成为“热词”,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选择是确保碳排放多少的重要保障,也是全国碳市场平稳顺利运行的前提。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主要分布在发电、铁、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
(1)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分)
(2)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4分)
(3)说明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答案 (1)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增加了农作物产量的不稳定性;加剧了水资源的竞争和冲突;疾病传播、空气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等。
(2)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3)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碳排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重,通过出售配额,提高企业效益;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题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4部分第3章 考点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题点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排放总量
43.10
-28.19
-0.13
-10.78
1 190.41
-0.03
1 194.38
拦河闸
频率
天然径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可下泄生态水量
亏缺量
三家店
多年平均
14.43
1.31
1.29
75%年份
11.26
1.9
95%年份
6.74
0.17
关于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的建议
[案由] 永定河作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目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
(一)生态水量调配思路
针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以及河湖生态功能要求,按照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利用引黄水量和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在合理调控河道外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生态水量调配措施
1.管理措施: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分配,既要兼顾永定河流域生态用水,也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措施:因地制宜进行全流域生态修复,涵养水源,调节永定河水量。
通过本提案建议的实施,可使永定河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和河道内生态用水关系趋于协调,保障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提案人:×××
联系方式:×××
日期:×××年5月20日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排放总量
43.10
-28.19
-0.13
-10.78
1 190.41
-0.03
1 194.38
拦河闸
频率
天然径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可下泄生态水量
亏缺量
三家店
多年平均
14.43
1.31
1.29
75%年份
11.26
1.9
95%年份
6.74
0.17
关于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的建议
[案由] 永定河作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目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
(一)生态水量调配思路
针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以及河湖生态功能要求,按照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利用引黄水量和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在合理调控河道外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生态水量调配措施
1.管理措施: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分配,既要兼顾永定河流域生态用水,也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措施:因地制宜进行全流域生态修复,涵养水源,调节永定河水量。
通过本提案建议的实施,可使永定河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和河道内生态用水关系趋于协调,保障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提案人:×××
联系方式:×××
日期:×××年5月20日
拦河闸
频率
天然径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可下泄生态水量
亏缺量
三家店
多年平均
14.43
2.6
1.31
1.29
75%年份
11.26
0.7
1.9
95%年份
6.74
0.17
2.4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二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中M、N代表的数值分别约是,“大食物观”视角下,我国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检测: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