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本课文的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重点品读第3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品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发现作者独特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2、通过迁移运用,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积累语言。
2、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2、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难点】
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积累语言。
2、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呢,老师想让你们猜两个谜语,谁来说说答案?
师:时间。
看不见,摸不着;
没有脚,却能跑;
永远往前走,从来不回头。
何物无声,何物无色,何物无情,何物无价?
二、品读课文,揣摩情意
过渡语: 时间是抽象的,但在作者的笔下,时间又是可感的,甚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时间写形象的,他又把时间写成了哪几个形象?
(1)品一品
学法提示:1.自由朗读,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时间的句子;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并在旁边做批注。
2.请分别从“已经过去的八千多日子”和“正在流逝的一个日子”中找。
3.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4.汇报方式:我找到句子是 ,这里用了 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 。
品读 已溜走的“八千多日子”
第2自然段: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找句子的是 ,这里用了 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 。
(明确:比喻。时间流逝的匆匆,作者将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让时间变得具体形象、真实可感。)
品读:已溜走的“八千多日子”
第4自然段: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找句子的是 ,这里用了 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 。
(明确:比喻。时间流逝得悄无声息。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过渡语:八千多日子汇成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儿的溜走了。那作者又是如何将正在经历的“一个日子”写的生动具体的呢?请分享你的品读成果。
品读:正在流逝的“一个日子”
3自然段: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我找句子的是 ,这里用了 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 。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时间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明确:排比。突出强调了时间流逝匆匆的特点。)
过渡语:作者除了运用丰富的修辞让时间具体可感,其实在用词上作者也是相当的独具匠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来感受下作者的用词精妙。
(2)想一想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我从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 。
明确:“伶伶俐俐”----机灵、灵活。时间流逝非常快。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我从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 。
明确:“跨过”“飞走”——时间流逝快。
“溜走”“闪过”——时间过得快。
评:你真会读书,读得细、读得深,你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3)议一议
“洗手、吃饭、睡觉”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为什么会选这些生活中及其平常的小事情来变现时间的匆匆而逝呢?
明确:作者之所以借助生活中的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就是要写出时间的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以及逝去的习以为常,给人一种无声的震撼。
过渡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小事:吃饭、洗手、睡觉、沉默时,赋予时间以生命,一细腻独特的笔触,形象地表达出时间的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的时间都在什么时候,从哪里溜走的?
(4)说一说
作者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悄悄地过去了,你还能想到其他方面吗?
聊天的时候, ;
玩耍的时候, ;
晒太阳时候, ;
……
三、思考探究,领悟匆匆
过渡语:面对已经溜走的八千多日子,,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在一个日子流逝时,作者掩面叹息,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度过八千多日,是不是真如文中所说不曾留下痕迹。
思考:朱自清的这24年,是不是真的无所作为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课前老师搜集了一部分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朱自清部分资料补充:
作者出生于1898年11月22日,《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也就是24岁,相当于八千多个日子。
18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21岁,发表了新诗《睡罢,小小的人》。
22岁,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中学教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24岁,和著名作家俞平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背景介绍:
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落潮期,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狂热,随着军阀政府和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作者感受着时代脉搏,内心充溢着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苦闷。但是坚强的他并不甘心沉沦,发出一连串的质问,这也反映了当时大部分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朱自清先生对时间流逝的惶恐和不安,正是他对时间的珍惜,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当一个人觉得时光匆匆的时候,就会寻找生命新的意义和价值。
25岁,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四、思考探究,领悟匆匆
过渡语:作者一声长长的叹息穿越时空,幽幽地回响在我们的耳际。朱自清先生感叹岁月匆匆,时光无情,悔平生无为。在《匆匆》中,你们是否悟到作者心中所想,是否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请思考: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想告诫我们什么?
明确: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告诫我们珍惜时光,不要白走一遭。
五、自我思考,自我表达
过渡语:朱自清的《匆匆》里写到时间流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写珍惜时间的诗歌。 一起朗读《明日歌》
明日歌
作者:(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uō tuó)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六、作业布置
过渡语:作者用如此生动的描写刻画了时间的流逝,优美的语言、丰富的修辞让我们感慨不已,现在请同学们自己也来写写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请仿照第3自然段把你的感触写出来。
总结:一节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时光匆匆、生命匆匆,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每一个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板书设计
8 匆 匆
如轻烟 如薄雾 时光 珍惜
跨过 飞去 溜走 闪过 匆匆 时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8 匆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品读感悟,体会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