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情调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用温度计玻璃泡接触0℃的冰和0℃的水,测量结果是( )A.水的示数更低因为水是湿的B.示数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C.冰的示数更低,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D.可能水更低也可能冰更低,因为温度计玻璃泡对冷热敏感程度不一样2.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和“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B.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两个实验均应进行多次实验C.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D.甲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3.周末小亮帮妈妈用茶壶烧水时,看到壶嘴处冒出了“白气”。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B.壶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C.壶嘴处的腾腾“白气”,实际上就是高温的水蒸气D.壶嘴处“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错误是( )A.检查口腔前,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B.水烧开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高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是为减慢水的蒸发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5.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变)( )A. B.C. D.6.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今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雪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C.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汽化现象7.去年冬天哈尔滨旅游火爆全网,哈尔滨的美景有飘在空中的雪和挂在枝头的雾凇等,下列语句中加点字对应的物态变化形成过程与雾凇相同的是( )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B.“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D.“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约为47℃C.BC过程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没有吸热D.该物质在CD段处于液态9.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固体的熔化或凝固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A.丙、丁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乙、丁是非晶体,甲、丙是晶体C.乙、丁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丁是凝固图象,甲的熔点比乙高10.2024年2月1日,安徽宿州降了一场“针状”雪,如图所示。据气象专家介绍,这种雪学名叫“冰针”,它是在水汽条件较好、温度又不太低的情况下形成的针状雪花。下列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冰针”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冬天,窗玻璃上美丽的冰花C.秋天的清晨,小草上晶莹的露珠 D.樟脑球自然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________(能/不能)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13.“制冷”涉及很多物理知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冰鉴是我国的“原始冰箱”,如图所示,是一件双层器皿,鉴内有一缶,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冰鉴是利用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达到保鲜效果的。(2)可利用干冰从周围环境中吸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3)二氧化碳制冷,曾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制冰。气态的二氧化碳通过降低温度和______两种方式变为液态;液态二氧化碳进入热力学循环系统后从水中吸热变为气态,使水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冰。14.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可分析出该固态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a到b阶段的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选填“不变”或“增加”),由图看出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时的图线陡,说明_________。15.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知识的运用。图甲中,晾晒衣物时,把衣服晒在太阳照射的地方更容易干,这是提高液体的__________来加快蒸发的;图乙中,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干手机下吹风容易干,这是加快液体__________来加快蒸发的。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智造“超薄玻璃”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经过测试,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在受到一辆小汽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击时仍完好无损。(1)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12mm,合___________km;(2)制造超薄玻璃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已知铁的熔点为1538℃)(3)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点)17.请阅读《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并回答问题。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作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作为冷凝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其制冷原理是基于它的低沸点和高蒸发热。下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冷凝剂”应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A.沸点低 B.沸点高 C.熔点低 D.熔点高(2)在循环过程中,液态冷凝剂流经部件______时吸收热量变为蒸气。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3)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中通过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氟利昂液化。(4)生活中还有什么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工作原理类似?请你举出一个实例: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33分)18.(8分)小东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小东选择初温为30℃的水进行实验,当水温加热到90℃时,他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计时5min后水沸腾。水沸腾后又持续加热了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小东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小东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判断水是沸腾的;(2)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沸腾前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水沸腾时_________;(3)若想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19.(12分)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盐和糖的外观非常像,除了尝味道几乎分辨不出来。小聪想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分辨出两种物质,查阅相关资料如表所示:(1)小聪找来A、B两个相同的勺子,均装满一平勺不同样品。用天平测得A勺总质量为16.2g,B勺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可知________(选填“A”或“B”)勺中样品为盐;(2)小聪从学校借来实验器材,组装了如图乙所示装置,在 C、D 管中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盐和糖,通过对烧杯中的水加热两种样品。试管D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为________℃,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C、D管中物质的温度,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3)根据图丙可知,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多的是________(选填“C”或“D”),进而判断出试管D中样品为________(选填“糖”或“盐”);(4)小聪发现利用乙图实验器材无法根据熔点知识辨别两种物质,原因是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表示问题的冷热程度,与干湿和敏感程度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说明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用温度计测量时,它们的示数一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A.图甲中,使用水浴法对物质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两个实验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可以得到普遍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探究“晶体熔化规律”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物质的状态,探究“液体沸腾规律”需要记录不同时间水的温度,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多数金属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甲实验装置不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B解析:A.烧水过程是通过热传递增大水的内能的,故A错误;B.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B正确;C.壶嘴处的腾腾“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壶嘴处“白气”的形成是液化,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B。4.答案:B解析:A.检查口腔前,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小镜子上,看不清口中的情况,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B错误,B符合题意;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是为了减小水的表面积来减慢水的蒸发,从而应对干旱的环境,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在较低的温度下容易凝固而导致无法使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A解析:酒精蒸发吸热,能使温度计表面的温度下降,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示数不再上升,故A项图像与事实相符合。6.答案: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雪熔化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错误;C.雪是小冰晶,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B.“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符合题意;C.“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结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在BC段,此物质一直吸热,但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物体温度约为47℃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在47℃,所以该晶体的熔点约为47℃,故B不符合题意;C.物质在BC段时,该晶体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D.该物质在C点时,已经全部熔化成液体,所以在CD段处于液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丁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10.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冰针”是针状雪花,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这与窗玻璃上美丽的冰花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11.答案:吸收;汽化;液化;凝华解析: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由气态变成固态,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12.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不能;; 37.8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远高于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所以体温计不能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线以下,故读数为-2℃;乙温度计为体温计,分度值为0.1℃,故读数为37.8℃。13.答案:(1)熔化;吸热(2)升华(3)压缩体积;降低;凝固解析:(1)冰鉴是利用中间夹层的冰熔化吸收热量,使缶内温度降低,起到保鲜食物的效果。(2)干冰是固体,从周围环境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需要从水中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变成冰是从液态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14.答案:晶体;增加;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小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在固态时是晶体。a到b阶段是该物质的熔化阶段,温度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由图像可知,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时的图线陡,即相同的时间内固态升高的温度大于液态升高的温度,由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Δ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小。15.答案:温度;表面空气流速解析:晾晒衣物时,把衣服晒在太阳照射的地方,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快蒸发,衣服更容易干。当洗手后把手放在干手机的下方,气体就会吹出来,加快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16.答案:(1);(2)不能;(3)非晶体;(4)强度大、韧性强解析:(1)超薄玻璃的厚度为(2)制作玻璃时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而铁的熔点为1538℃,铁已经熔化,故制造超薄玻璃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3)从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可知,玻璃没有凝固点,故它是非晶体。(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强度大、韧性强等特点。17.答案:(1)A(2)D(3)降低温度(4)空调解析:(1)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故选A.(2)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热量,故选D.(3)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态氟利昂液化。(4)生活中空调和电冰箱的原理相同。18.答案:(1)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2)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保持不变;(3)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解析:(1)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在水面破裂,判断水是否沸腾,主要是看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2)由图像可得,0到5分钟,是水在沸腾前,加热时间变长,温度不断升高。由图象可知,5分钟以后,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加热时间变长,温度保持不变。(3)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从而减小水达到沸腾所需要吸收的热量,使水尽快沸腾。19.答案:(1)A;(2)56;(3)C;盐;(4)本实验装置无法加热到盐和糖的熔点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B勺的总质量为根据可知,糖和盐的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A勺为盐样品。(2)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当前的示数为56℃。(3)由图可知,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较多的是C物质,说明C物质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所以D物质是盐。(4)因为采用水浴加热,当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温度无法达到盐和糖的熔点,盐和糖均不熔化,所以无法通过熔点辨析。20.答案:沸点;汽化;液化;液化;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盐水的蒸发降低温度,加快水蒸气液化的速度;把不锈钢杯换成口径更大的,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合理即可)解析:暂无物质密度/熔点/℃比热容/盐2.17801糖1.6618520.(13分)项目主题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项目情境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生命的基本要素,地球上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球水资源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量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海水淡化作为海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下面请你和晓豫一起用蒸馏法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活动任务一用实验室中的简单仪器设计出一套蒸馏装置,练习基本实验操作——蒸馏。驱动性问题1晓豫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烧杯、海水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蒸馏装置图。(1)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______(填“熔点”或“沸点”)不同,使淡水与其他成分分离。(2)对试管进行加热,海水中的淡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玻璃导管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然后用另一支试管把水收集起来。通过以上实验,晓豫知道海水淡化装置包含蒸发装置、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活动任务二寻找生活中可以替代蒸发装置、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材料。晓豫利用太阳充当加热装置,不锈钢杯替代蒸发装置,塑料瓶替代冷凝装置,玻璃杯替代收集装置。活动任务三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食盐),在没有海水的条件下,可以取适量的食盐和水来模拟海水)驱动性问题2晓豫画出如下图所示设计草图,并按照设计图制作实物图。【操作步骤】(1)将盐水倒入不锈钢杯中,上面套上挖空的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前部开口连接玻璃杯。(2)将制作好的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暴晒。(3)一天后,晓豫发现矿泉水瓶、玻璃杯中有少量的水珠出现,这是不锈钢杯中的盐水蒸发,遇到矿泉水瓶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装置改进】为了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晓豫对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用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使用冷水浸湿的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老师看了晓豫改进后的装置,提出晓豫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装置,请你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情调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用温度计玻璃泡接触0℃的冰和0℃的水,测量结果是( )A.水的示数更低因为水是湿的B.示数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C.冰的示数更低,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D.可能水更低也可能冰更低,因为温度计玻璃泡对冷热敏感程度不一样2.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和“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B.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两个实验均应进行多次实验C.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D.甲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3.周末小亮帮妈妈用茶壶烧水时,看到壶嘴处冒出了“白气”。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B.壶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C.壶嘴处的腾腾“白气”,实际上就是高温的水蒸气D.壶嘴处“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错误是( )A.检查口腔前,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B.水烧开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高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是为减慢水的蒸发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5.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变)( )A. B.C. D.6.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今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雪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C.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汽化现象7.去年冬天哈尔滨旅游火爆全网,哈尔滨的美景有飘在空中的雪和挂在枝头的雾凇等,下列语句中加点字对应的物态变化形成过程与雾凇相同的是( )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B.“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D.“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约为47℃C.BC过程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没有吸热D.该物质在CD段处于液态9.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固体的熔化或凝固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A.丙、丁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乙、丁是非晶体,甲、丙是晶体C.乙、丁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丁是凝固图象,甲的熔点比乙高10.2024年2月1日,安徽宿州降了一场“针状”雪,如图所示。据气象专家介绍,这种雪学名叫“冰针”,它是在水汽条件较好、温度又不太低的情况下形成的针状雪花。下列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冰针”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冬天,窗玻璃上美丽的冰花C.秋天的清晨,小草上晶莹的露珠 D.樟脑球自然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________(能/不能)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13.“制冷”涉及很多物理知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冰鉴是我国的“原始冰箱”,如图所示,是一件双层器皿,鉴内有一缶,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冰鉴是利用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达到保鲜效果的。(2)可利用干冰从周围环境中吸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3)二氧化碳制冷,曾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制冰。气态的二氧化碳通过降低温度和______两种方式变为液态;液态二氧化碳进入热力学循环系统后从水中吸热变为气态,使水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冰。14.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可分析出该固态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a到b阶段的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选填“不变”或“增加”),由图看出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时的图线陡,说明_________。15.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知识的运用。图甲中,晾晒衣物时,把衣服晒在太阳照射的地方更容易干,这是提高液体的__________来加快蒸发的;图乙中,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干手机下吹风容易干,这是加快液体__________来加快蒸发的。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智造“超薄玻璃”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经过测试,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在受到一辆小汽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击时仍完好无损。(1)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12mm,合___________km;(2)制造超薄玻璃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已知铁的熔点为1538℃)(3)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点)17.请阅读《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并回答问题。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作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作为冷凝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其制冷原理是基于它的低沸点和高蒸发热。下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冷凝剂”应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A.沸点低 B.沸点高 C.熔点低 D.熔点高(2)在循环过程中,液态冷凝剂流经部件______时吸收热量变为蒸气。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3)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中通过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氟利昂液化。(4)生活中还有什么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工作原理类似?请你举出一个实例: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33分)18.(8分)小东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小东选择初温为30℃的水进行实验,当水温加热到90℃时,他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计时5min后水沸腾。水沸腾后又持续加热了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小东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小东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判断水是沸腾的;(2)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沸腾前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水沸腾时_________;(3)若想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19.(12分)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盐和糖的外观非常像,除了尝味道几乎分辨不出来。小聪想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分辨出两种物质,查阅相关资料如表所示:(1)小聪找来A、B两个相同的勺子,均装满一平勺不同样品。用天平测得A勺总质量为16.2g,B勺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可知________(选填“A”或“B”)勺中样品为盐;(2)小聪从学校借来实验器材,组装了如图乙所示装置,在 C、D 管中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盐和糖,通过对烧杯中的水加热两种样品。试管D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为________℃,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C、D管中物质的温度,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3)根据图丙可知,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多的是________(选填“C”或“D”),进而判断出试管D中样品为________(选填“糖”或“盐”);(4)小聪发现利用乙图实验器材无法根据熔点知识辨别两种物质,原因是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表示问题的冷热程度,与干湿和敏感程度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说明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用温度计测量时,它们的示数一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A.图甲中,使用水浴法对物质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两个实验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可以得到普遍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探究“晶体熔化规律”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物质的状态,探究“液体沸腾规律”需要记录不同时间水的温度,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多数金属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甲实验装置不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B解析:A.烧水过程是通过热传递增大水的内能的,故A错误;B.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B正确;C.壶嘴处的腾腾“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壶嘴处“白气”的形成是液化,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B。4.答案:B解析:A.检查口腔前,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小镜子上,看不清口中的情况,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B错误,B符合题意;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是为了减小水的表面积来减慢水的蒸发,从而应对干旱的环境,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在较低的温度下容易凝固而导致无法使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A解析:酒精蒸发吸热,能使温度计表面的温度下降,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示数不再上升,故A项图像与事实相符合。6.答案: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雪熔化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错误;C.雪是小冰晶,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B.“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符合题意;C.“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结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在BC段,此物质一直吸热,但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物体温度约为47℃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在47℃,所以该晶体的熔点约为47℃,故B不符合题意;C.物质在BC段时,该晶体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D.该物质在C点时,已经全部熔化成液体,所以在CD段处于液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丁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10.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冰针”是针状雪花,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这与窗玻璃上美丽的冰花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11.答案:吸收;汽化;液化;凝华解析: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由气态变成固态,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12.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不能;; 37.8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远高于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所以体温计不能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线以下,故读数为-2℃;乙温度计为体温计,分度值为0.1℃,故读数为37.8℃。13.答案:(1)熔化;吸热(2)升华(3)压缩体积;降低;凝固解析:(1)冰鉴是利用中间夹层的冰熔化吸收热量,使缶内温度降低,起到保鲜食物的效果。(2)干冰是固体,从周围环境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需要从水中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变成冰是从液态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14.答案:晶体;增加;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小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在固态时是晶体。a到b阶段是该物质的熔化阶段,温度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由图像可知,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时的图线陡,即相同的时间内固态升高的温度大于液态升高的温度,由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Δ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小。15.答案:温度;表面空气流速解析:晾晒衣物时,把衣服晒在太阳照射的地方,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快蒸发,衣服更容易干。当洗手后把手放在干手机的下方,气体就会吹出来,加快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16.答案:(1);(2)不能;(3)非晶体;(4)强度大、韧性强解析:(1)超薄玻璃的厚度为(2)制作玻璃时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而铁的熔点为1538℃,铁已经熔化,故制造超薄玻璃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3)从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可知,玻璃没有凝固点,故它是非晶体。(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强度大、韧性强等特点。17.答案:(1)A(2)D(3)降低温度(4)空调解析:(1)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故选A.(2)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热量,故选D.(3)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态氟利昂液化。(4)生活中空调和电冰箱的原理相同。18.答案:(1)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2)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保持不变;(3)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解析:(1)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在水面破裂,判断水是否沸腾,主要是看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2)由图像可得,0到5分钟,是水在沸腾前,加热时间变长,温度不断升高。由图象可知,5分钟以后,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加热时间变长,温度保持不变。(3)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从而减小水达到沸腾所需要吸收的热量,使水尽快沸腾。19.答案:(1)A;(2)56;(3)C;盐;(4)本实验装置无法加热到盐和糖的熔点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B勺的总质量为根据可知,糖和盐的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A勺为盐样品。(2)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当前的示数为56℃。(3)由图可知,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较多的是C物质,说明C物质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所以D物质是盐。(4)因为采用水浴加热,当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温度无法达到盐和糖的熔点,盐和糖均不熔化,所以无法通过熔点辨析。20.答案:沸点;汽化;液化;液化;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盐水的蒸发降低温度,加快水蒸气液化的速度;把不锈钢杯换成口径更大的,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合理即可)解析:暂无物质密度/熔点/℃比热容/盐2.17801糖1.6618520.(13分)项目主题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项目情境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生命的基本要素,地球上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球水资源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量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海水淡化作为海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下面请你和晓豫一起用蒸馏法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活动任务一用实验室中的简单仪器设计出一套蒸馏装置,练习基本实验操作——蒸馏。驱动性问题1晓豫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烧杯、海水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蒸馏装置图。(1)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______(填“熔点”或“沸点”)不同,使淡水与其他成分分离。(2)对试管进行加热,海水中的淡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玻璃导管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然后用另一支试管把水收集起来。通过以上实验,晓豫知道海水淡化装置包含蒸发装置、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活动任务二寻找生活中可以替代蒸发装置、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材料。晓豫利用太阳充当加热装置,不锈钢杯替代蒸发装置,塑料瓶替代冷凝装置,玻璃杯替代收集装置。活动任务三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食盐),在没有海水的条件下,可以取适量的食盐和水来模拟海水)驱动性问题2晓豫画出如下图所示设计草图,并按照设计图制作实物图。【操作步骤】(1)将盐水倒入不锈钢杯中,上面套上挖空的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前部开口连接玻璃杯。(2)将制作好的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暴晒。(3)一天后,晓豫发现矿泉水瓶、玻璃杯中有少量的水珠出现,这是不锈钢杯中的盐水蒸发,遇到矿泉水瓶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装置改进】为了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晓豫对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用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使用冷水浸湿的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老师看了晓豫改进后的装置,提出晓豫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装置,请你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