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实践:眼睛》教学设计2 教案 0 次下载
-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设计2 教案 0 次下载
-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 教案 0 次下载
-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2 教案 0 次下载
-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3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教科版(2024)2 物质的密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物理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用“ 比值定义法 ”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经 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 1cm3 物体的质量,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熟悉 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初步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探究活动,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思
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教学难点
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和 换算。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 C919 国产大飞机首航的视频资料,讲述 C919 的主体结构、部件及所 使用的材料,让学生了解铝合金、钛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航空结构材料中占较大 比重。
为此,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采用产量高的钢铁材料?铝一定 比铁轻吗?
(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直接说“铁比铝重 ”合理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小学科学课程的知识储备,容易想到“物体体积越大, 质量越大 ”,那么要比较谁重,要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进行。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设计实验时选取相同体积的 物体进行比较,如 1cm3 、1dm3 、1m3 等单位体积。
1. 实验探究——1cm3 物体的质量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及要求:
①学习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②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
③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铁块、铝块、铜块及木块的尺寸,根据长方体体积公 式计算体积并记录;
④分别计算出 1cm3 物体的质量并记录。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其 1cm3 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材 料组成的物体其 1cm3 的质量是不同的。
教师拓展: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
以体积 V 为横坐标,以质量 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出铝块和铁块的数 据点,再分别把各自的点连起来。结合适当的推理,想一想这分别是两条怎样的 图线?
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 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2. 密度的定义及单位
教师引导:根据上述探究,我们知道了相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也就是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 有关。
1cm3 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能够反映其对应物质 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
的密度。
学生交流总结(类比速度的概念)。
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表示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符号ρ表示。
计算公式:ρ=m/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单位换算:1g/cm3= 103kg/m3。
3. 密度表
学生查阅教科书中的表格“常见固体的密度 ”“常见气体的密度 ”“常见液体 的密度 ”,比较一下有哪些规律。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 1 :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生 2 :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次大,气体的最小。 生 3 :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
生 4 :水的密度是 1×103kg/m3 ,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 ,说明同种物质的 状态不同时,密度也不同。
归纳总结密度相关规律:
(1)水的密度ρ水= 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是 1m3 水的质量是 1.0×103kg。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时还受物质的状态影 响,温度、气压等因素对气体的密度影响较大。
(3)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个别特殊情况除外,如密度表中的冰和蜡、 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的数值是相同的。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 ,表示 1m3 铜的质量为 8.9×103kg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4. 密度的应用
交流讨论: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一瓶封口膜略下陷的酸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数小 时后酸奶瓶将发生什么变化?在我国北方,室外的自来水管在冬天为什么容易胀 破?请用今天所学的密度知识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交流。
生 1 :冷冻后,酸奶瓶的封口膜会稍微凸起来。
生 2 :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但这个过程质量不变。
生 3 :根据密度公式可以知道,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就把水管胀破了。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与密度相关的其他应用。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密度公式完成教科书中的例题。 师生共同思考、总结密度公式的变式及应用:
(1)利用公式ρ=m/V 测算物质的密度,查找密度表,看跟哪种物质的密度 相同,便可初步判断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2)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体积,利用变形公式 m=ρV 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质量。
(3)对于难以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质量,利用变形公式 V=m/ρ 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我们能运用密度知识计算物质的密度(并根据密度表鉴别物质),了解了 一些生活中的密度知识,知道了密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四、课后反思
本堂课属于概念教学,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要注
意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 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现实生活的情境创建方便且操作性强的 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 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深刻领悟密度的物理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 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772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教学背景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772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关键,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