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春望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春望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听读全文,再读全文,整体分析,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理解文意,整体感知,分析诗句,望与家人团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ā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文:国都已经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茂密的杂草树木。
    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些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破”字用的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诗人触目惊心。
    “深”字用的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首联句子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首联在内容上交代了写作背景,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首联中作者“望”到什么?
    一个 满目疮痍、荒芜衰败 的长安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一联在上联描写的基础上,诗人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从而抒发了对离别的伤感,字字痛彻心扉,悲伤之情跃然纸上。
    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一是诗人落泪,一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赞成第一种。这里是触景生情的写法,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赞成第二种。运用拟人,移情于物的写法,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表现了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其实都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伤别(恨别家人)”之悲。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译文:战乱持续了几个月,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本联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连三月”极言战争的时间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透过颈联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望早日结束战乱、国泰民安
    望收到家人报平安的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怎样理解“搔”“不胜簪”?
    “搔”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是一处细节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
    “不胜簪”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
    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
    “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忧国思家。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是抓、挠的意思,表现心烦意乱,是对诗人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通过挠头叹息的动作描写和头发脱落、无法梳髻插簪的细节描写。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 忧国思家的情怀。
    尾联中你“望”见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望见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思考:为何诗人写《春望》而不是《秋望》呢?
    因为春天不仅突出了诗人在春日里的所见所感,也蕴含着诗人内心所盼,所谓春望更深层上是“望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殷切期盼,期待着国家早日迎来繁荣稳定的春天,期待着百姓不再受战争流离之苦,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期待着自己能够早日与家人团聚。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25《望岳》《春望》公开课ppt、《春望》音频朗读2mp3、《春望》视频朗读1avi、《望岳》视频朗读avi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中所见,见中所感,情景交融,家书珍贵,夸张写愁,融家愁国恨于一炉,情景交融深沉含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读清诗意,分析文意1,分析文意2,表情达意,分析文意3,分析文意4,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