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时练)(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61932/0-17312449598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时练)(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61932/0-17312449598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时练)(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61932/0-17312449599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课时练)(附答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形近字组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根据语段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蝙(biǎn biān)蝠 即(jì jí)使 系(jì xì)绳子
敏锐(ruì duì) 障碍(zhàng zàng) 荧(yíng yín)光屏
2.形近字组词。
架( ) 航( ) 楚( ) 僻( )
驾( ) 船( ) 禁( ) 避(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 ;雷达的接收装置就像蝙蝠的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不是……而是 B.即使……也 C.无论……都
D.不仅……还 E.不是……而是 F.因为……所以
(1)飞机上装上雷达, 夜晚多么黑,它 能安全飞行。________
(2)飞机上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________
(3)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________
(4)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________
(5)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________
(6)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________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6.阅读语段,判断下面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A.针对写作方法 B.针对课文内容 C.联系生活实际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
(2)猫头鹰夜间活动时也是靠超声波吗?( )
7.根据语段内容,完善思维导图。
8.下列对于语段中的加点词语“终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之艰难,研究时间之长
B.说明科学家很没有耐心
C.说明科学家的知识不够,技术不好,所以进展较慢
9.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生活中还有许多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受到了启发而发明的,根据你的了解连一连。
猫 夜视仪
萤火虫 抗荷服
长颈鹿 人工冷光
青蛙 蝇眼照相机
电鱼 电子蛙眼
苍蝇 伏特电池
10.小练笔
正如人们模仿蝙蝠探路发明了雷达一样,人们还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模仿苍耳类植物发明了尼龙搭扣,等等。这种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学科就叫仿生学。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仿生学发明的东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iān jí jì
ruì zhàng yíng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能力,读音要正确标准,要注意一字多音的现象。
蝙蝠:biānfú。
即使:jíshǐ。
系绳子:jìshéng zi。
敏锐:mǐnruì。
障碍:zhàngài。
荧光屏:yíngguāngpíng。
2. 书架 航行 清楚 偏僻 驾驶 船只 禁止 躲避
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组词。
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架可组词:吵架、框架、架势等。
航可组词:航行、航空、航班等。
楚可组词:清楚、楚国、楚楚可怜等。
僻可组词:偏僻、僻静、孤僻等。
驾可组词:驾驶、驾校、驾照等。
船可组词:小船、船夫、船长等。
禁可组词:禁止、禁用、禁用等。
避可组词:避开、避免、避难等。
3.嘴超声波 雷达天线 无线电波
耳朵 荧光屏
嘴超声波耳朵
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4. 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小花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
(1)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要先找出句子里的主动者和被动者进行调换顺序,再把“把”和“被”互换,其他内容则不变。此句中的“他们”是主动者,“蝙蝠的眼睛”是被动者,这两部分进行互换位置。再把“被”换成“把”,可改为: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比喻句:用浅显、形象、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如:蝙蝠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3)本题考查造句。
“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的的关联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可以造句同时做两件事。
如:小明一边扫地,一边唱歌。
5. C B D E F B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1)“夜晚多么黑”和“能安全飞行”是条件关系,故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都……;
(2)“在漆黑的夜里”和“能安全飞行”是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3)“能在夜里飞行”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是递进关系,故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还……;
(4)“眼睛”和“嘴和耳朵”是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5)“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和“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是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6)“一根极细的电线”和“它能灵巧地避开”是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6. B C
7.超声波 耳朵
8.A
【解析】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选文,结合文章内容“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这是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所以“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文章并没有提及猫头鹰,所以“猫头鹰夜间活动时也是靠超声波吗?”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选文,结合文章内容“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可知“嘴”右边的空填写“超声波”,结合文内容“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可知最后一个空填写耳朵。
8.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语段中的作用。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中“反复”看出了科学家不是一次两次做这样的实验,而是很多很多次,工作态度很严谨。“终于”说明了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需要反复做实验,反复研究,非常不容易,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之艰难,研究时间之长。
9.
【解析】略
10.模仿青蛙的眼睛制造了电子蛙眼,可以像蛙眼一样,看活动自东西很敏锐,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敏锐迅速地跟踪飞中的真目标。
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时要注意围绕仿生学知识进行介绍,不能想当然,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表达时要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示例: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6 夜间飞行的秘密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写出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阅读,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关联词语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6 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夜间飞行的秘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