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62076/0-17312460362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62076/0-17312460363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62076/0-17312460363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精品AB卷】(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原卷版+解析),共19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2. 【2023北京真题】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自备购物布袋 B. 按需取餐不浪费C.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 教室人空未关灯3.净水滤芯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絮凝4. 【2023辽宁铁岭真题】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体现了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 )A. 质软 B. 导电性 C. 可燃性 D. 常温稳定性5.金刚石、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 )A.还原性 B.导电性 C.颜色(都是黑色)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7.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动车用电作动力。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8.关于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似 B.硬度、导电性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元素组成不同9.某小组同学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B.反应结束后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C.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D.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撤出10.“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11.“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用火法炼镍,其原理是:C+2NiO2Ni+CO2↑。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A.C B.NiO C.Ni D.CO212.北京冬奥会,石墨烯发热产品广泛应用,创新性地解决了低温环境下大型户外场馆的温暖保障这一世界领域的难题。如图为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石墨烯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由分子构成 B.石墨烯是混合物 C.石墨烯是碳单质 D.石墨烯是化合物13.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有关的是( )A.活性炭净水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 D.冬天用木炭烤火14. 【2023湖南衡阳真题】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B. 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C. 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15.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B.金刚石、石墨硬度都很大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16.对比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中,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性质:CO2有还原性;CO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1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8.下列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都能冶炼金属 C.都有可燃性 D.都可用于灭火1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C.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氧化性 D.利用木炭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20. 【2023北京真题】下列关于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1.如图分别是两种碳单质的微观结构图。(1)图①所示物质的名称是 。(2)理论上可通过改变 将图②转化为图①,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2.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图一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图二单质的名称是 ,图三单质的名称是 。(2)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3)如图五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1)“碳”排放:减少CO2排放,你还有哪些做法 (写一种)。(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①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CO2。②海水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 (写名称)。③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利用:①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它是混合物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②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通过十步反应制得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二氧化碳、氢气、淀粉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下列说法在确的是 (填序号)。a.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b.能够合成淀粉,将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24.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CO2的性质。①甲中的现象是 。②乙中现象是 。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25. 【2023湖南衡阳真题】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通过检测发现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如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四、分析与计算(共1个小题,共12分)26. 【2023辽宁营口真题】某兴趣小组拟选用鸡蛋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否满足实验要求,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捣碎后准确称量15.0g,全部投入足量稀盐酸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 (说明:①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假设其它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1)捣碎鸡蛋壳的目的是_______。(2)根据图示判断:蛋壳中的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根据此数据计算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写出计算过程; (3)对此计算结果,兴趣小组认为满足实验要求。但有同学认为该结果有可能偏低,理由是_______。 A.制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方法D.检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答案】D【解答】解: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其硬度是最大的。故选:D。2. 【2023北京真题】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自备购物布袋 B. 按需取餐不浪费C.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 教室人空未关灯【答案】D【解析】A、自备购物布袋,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B、按需取餐不浪费,可以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D、教室人空未关灯,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故选D。3.净水滤芯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絮凝【答案】B【解答】解: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滤芯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B。4. 【2023辽宁铁岭真题】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体现了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 )A. 质软 B. 导电性 C. 可燃性 D. 常温稳定性【答案】D【解析】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与质软无关,与碳的导电性无关,与碳的可燃性无关,体现了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常温稳定性。综上所述:选择D。5.金刚石、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 )A.还原性 B.导电性 C.颜色(都是黑色)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答案】A【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所以都具有还原性,说法正确;B、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说法错误;C、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的,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都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答案】D【解答】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该选项正确。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该选项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正确。D、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该选项不正确。故选:D。7.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动车用电作动力。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答案】C【解答】解: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源,使用石墨制作电刷不仅因为石墨能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滑腻感,还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与碳单质的还原性无关,故选:C。8.关于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似 B.硬度、导电性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元素组成不同【答案】D【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硬度、导电性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元素组成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某小组同学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B.反应结束后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C.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D.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撤出【答案】D【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结束后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碳过量,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撤出,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0.“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C【解答】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A错误;B、C60单质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C。11.“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用火法炼镍,其原理是:C+2NiO2Ni+CO2↑。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A.C B.NiO C.Ni D.CO2【答案】A【解答】解:工业上用火法炼镍,其原理是:C+2NiO2Ni+CO2↑,碳夺取了氧化镍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A。12.北京冬奥会,石墨烯发热产品广泛应用,创新性地解决了低温环境下大型户外场馆的温暖保障这一世界领域的难题。如图为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石墨烯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由分子构成 B.石墨烯是混合物 C.石墨烯是碳单质 D.石墨烯是化合物【答案】C【解答】解:A、由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石墨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石墨烯的结构模型,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墨烯的结构模型,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碳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石墨烯的结构模型,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3.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有关的是( )A.活性炭净水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 D.冬天用木炭烤火【答案】B【解答】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净水剂,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B、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正确;D、单质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可以作冬天烤火的燃料,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故选:C。14. 【2023湖南衡阳真题】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B. 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C. 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碳的单质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故A说法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将CO2转变为O2,故B说法正确;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说法错误;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B。15.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B.金刚石、石墨硬度都很大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答案】C【解答】解:A、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呈深灰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质软,故选项说法错误。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6.对比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中,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性质:CO2有还原性;CO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答案】A【解答】解:A、CO2、CO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CO2不具有还原性,CO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可用于灭火,CO不能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D、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O会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答案】B【解答】解:A、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没有毒,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说法错误。选:B。18.下列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都能冶炼金属 C.都有可燃性 D.都可用于灭火【答案】A【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故A描述正确;B、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于冶炼金属,故B描述不正确;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C描述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于灭火,故D描述不正确。故选:A。1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C.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氧化性 D.利用木炭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答案】D【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碳酸,所以CO2不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故A错误;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C、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故C错误;D、木炭具有吸附性,利用木炭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故D正确。故选:D。20. 【2023北京真题】下列关于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1.如图分别是两种碳单质的微观结构图。(1)图①所示物质的名称是 。(2)理论上可通过改变 将图②转化为图①,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1)金刚石;(2)碳原子排列方式;化学。【解答】解:(1)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图①所示物质的名称是:金刚石;(2)图①所示物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②所示物质的名称是:石墨;理论上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改变碳原子排列方式将图②转化为图①;在转化的过程当中,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这个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2.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图一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图二单质的名称是 ,图三单质的名称是 。(2)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3)如图五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答案】(1)4;金刚石;石墨;(2)吸附;(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解答】解:(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碳单质的微观结构,图二单质中碳原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名称是金刚石。图三单质中碳原子呈层状,呈名称是石墨。(2)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1)“碳”排放:减少CO2排放,你还有哪些做法 (写一种)。(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①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CO2。②海水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 (写名称)。③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利用:①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它是混合物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②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通过十步反应制得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二氧化碳、氢气、淀粉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下列说法在确的是 (填序号)。a.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b.能够合成淀粉,将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答案】(1)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合理即可)。(2)光合作用;碳酸;CaCO3+H2O+CO2=Ca(HCO3)2。(3)①BD。②H2;ab。【解答】(1)减少CO2排放,倡导低碳生活,做法有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等,故答案为: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合理即可)。(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海水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故答案为:光合作用;碳酸;CaCO3+H2O+CO2=Ca(HCO3)2。(3)①A.超临界CO2流体是纯净物,故A错误;B.超临界CO2流体与普通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超临界 CO2流体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故B正确;C.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D.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故D正确。故答案为:BD。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二氧化碳、氢气、淀粉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H2。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能够合成淀粉,将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故a、b正确。故答案为:H2;ab。24.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CO2的性质。①甲中的现象是 。②乙中现象是 。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答案】(1)纸花颜色由紫变红;(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解:(1)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甲中的实验现象是纸花颜色由紫变红;(2)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时,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下面蜡烛先灭上面的后灭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25. 【2023湖南衡阳真题】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通过检测发现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如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2KMnO4K2MnO4+MnO2+O2↑ ②.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3)①. C ②. b (4)CO2+Ca(OH)2=CaCO3↓+H2O【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E装置采用的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也可能是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故填:2KMnO4K2MnO4+MnO2+O2↑;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3)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活塞开关,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填:C;b;(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四、分析与计算(共1个小题,共12分)26. 【2023辽宁营口真题】某兴趣小组拟选用鸡蛋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否满足实验要求,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捣碎后准确称量15.0g,全部投入足量稀盐酸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 (说明:①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假设其它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1)捣碎鸡蛋壳的目的是_______。(2)根据图示判断:蛋壳中的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根据此数据计算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写出计算过程; (3)对此计算结果,兴趣小组认为满足实验要求。但有同学认为该结果有可能偏低,理由是_______。【答案】(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2)①. 4.4 ②. 66.7% (3)盐酸具有挥发性,4.4g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了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4.4g【解析】(1)捣碎鸡蛋壳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60g+15g-170.6g=4.4g;解:设参加反应的CaCO3的质量为x,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66.7%;故填:4.4;66.7%;(3)盐酸具有挥发性,4.4g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了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4.4g,因此实际CaCO3的质量分数有可能偏低,故填:盐酸具有挥发性,4.4g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了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4.4g。 A.制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方法D.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