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化学式、化合价和第五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3湖南益阳真题】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B. +1C. +3D. +5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物质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③⑤
    3.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CaOB. Ca(OH)2C. H2CO3D. CO2
    4.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5. 【2023江苏扬州真题】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6. 【2023山东临沂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D.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7.将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表中a的值为3.8
    D.若O2的质量是15.4g,则a的值为5.4
    8.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而铜绿受热易分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来分析,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uOB.H2OC.CO2D.CuCl2
    9.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质量为m1,引燃红磷,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2,m1=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红磷一定要过量
    B.m1为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胀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m2中P2O5的质量一定等于m1中红磷与氧气的质量和
    10. 【2023湖南衡阳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甲可能是单质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11.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12.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4g氢气与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③反应的的微观过程④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速率。不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④⑤⑥
    14.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H4+O2CO2+2H2O
    B.2CO+O22CO2
    C.2H2+O22H2O
    D.2Mg+O22MgO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O2CO2B.2HgO2Hg+O2↑
    C.4Fe+3O22Fe2O3D.P+O2P2O5
    16.【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丁的化学式是H2O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17.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常会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产生了Cl2:2KClO3+2KCl+2MnO22X+2Cl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KMnO4 B.MnO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D.Cl2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18.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9.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B.28C.30D.32
    20. 【2023山东聊城真题】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化学式为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以下有关唾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 睡液酸由40个原子构成
    C. 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D. 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1.某物质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确定物质甲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若测得3.2g甲完全燃烧后共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是 g。
    22.【2023重庆B真题】 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一氧化铅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氧原子______。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
    (3)一氧化铅(PbO)中Pb的化合价______。
    (4)O2、H2O、Cu、X共同作用生成铜锈【Cu2(OH)2CO3】,X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3.某物质在密闭容器内隔绝空气加热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由_________元素组成,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__元素,8gA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2gCO2和18gH2O,则该物质由_________元素组成。
    24.填空:
    (1)下图是 CO 与 O2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数字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请填空: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______关系;
    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______关系;
    ③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______关系。
    25.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Cl2)、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6.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或“不符合”)。若改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来验证质量守恒,用甲装置 (填“能”还是“不能”)验证,两者反应的现象是 。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前一种情况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总质量
    四、分析与计算(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7. 【2023湖南株洲真题】偶氮甲酰胺(化学式为C2H4N4O2)是一种在工业中常用到的发泡剂,可用于瑜伽垫、橡胶鞋底等生产,以增加产品的弹性。偶氮甲酰胺也是一种常用的面粉改良剂,在面粉中使用可以使面包更筋道、有弹性,从而改善面包的口感,也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1)偶氮甲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偶氮甲酰胺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8.2022年5月4日中午,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假如每名队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若在实验室中用双氧水(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4.8k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化学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化学式、化合价和第五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3湖南益阳真题】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B. +1C. +3D. +5
    【答案】B
    【解析】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NaClO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化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答案:B。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物质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③⑤
    【答案】D
    【解答】解: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原子数目、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故选:D。
    3.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CaOB. Ca(OH)2C. H2CO3D. CO2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4.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答案】A
    【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间的质量关系,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与微观过程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项说法正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5. 【2023江苏扬州真题】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2023山东临沂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D.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3g=17g,故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6g-15g=21g,故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43g-5g=38g,故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
    A、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0g-3g):(36g-15g)=17:21,故C说法错误;
    D、由于不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具体种类,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7.将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表中a的值为3.8
    D.若O2的质量是15.4g,则a的值为5.4
    【答案】A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丙醇的质量减少了6.0g,故丙醇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为6.0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为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的质量为6.0g+12.8g﹣7.2g﹣8.8g=2.8g,故表中a的值为为0g+2.8g=2.8g。
    A、丙醇中的氢元素质量是6.0g×=0.8g,水中氢元素质量是7.2g×=0.8g,因此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该选项正确。
    B、a=6.0+12.8﹣7.2﹣8.8=2.8,因此X是生成物,该选项不正确。
    C、a是2.8,该选项不正确。
    D、根据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2C3H8O+9O26CO2+8H2O,质量关系为:
    2C3H8O+9O26CO2+8H2O
    120 288 264 144
    6g 14.4g 13.2g 7.2g
    6.0克丙醇完全反应,所需氧气的质量为14.4g,则若氧气的质量是15.4 g,则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则a的值为15.4g+6g﹣7.2g﹣13.2g=1g,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8.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而铜绿受热易分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来分析,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uOB.H2OC.CO2D.CuCl2
    【答案】D
    【解答】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反应物中不含有氯元素,所以不能生成氯化铜。
    故选:D。
    9.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质量为m1,引燃红磷,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2,m1=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红磷一定要过量
    B.m1为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胀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m2中P2O5的质量一定等于m1中红磷与氧气的质量和
    【答案】C
    【解答】解:A、实验中红磷不一定要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m1为红磷、和装置内空气、装置的总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实验过程中气球胀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D、m2中P2O5的质量一定等于m1中参加反应的红磷与氧气的质量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 【2023湖南衡阳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甲可能是单质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0+3+5+3=3+3+x+11,解得x=1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20g-3g=17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
    A、由分析可知,x=14,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所以甲不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g:8g=9:8,若生成的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不能确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1.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6g﹣4g=2g,故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2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4g=6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X的值为3。
    A、X的值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不知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4g氢气与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2H2+O22H2O可以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2H2+O22H2O可以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分质量的水,所以4g氢气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36g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③反应的的微观过程④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速率。不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④⑤⑥
    【答案】B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①能够体现反应条件;②能够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③不能体现反应的微观过程;④能够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⑤不能体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不能体现反应速率。
    故选:B。
    14.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H4+O2CO2+2H2O
    B.2CO+O22CO2
    C.2H2+O22H2O
    D.2Mg+O22MgO
    【答案】B
    【解答】解:A、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不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56:32:88=7:4:11,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属于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选项不合题意。
    D、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8:32:80=3:2:5,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O2CO2B.2HgO2Hg+O2↑
    C.4Fe+3O22Fe2O3D.P+O2P2O5
    【答案】B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是点燃,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丁的化学式是H2O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丁的化学式是H2O。A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12+1×3+16+1):(1×2+16)=16:9。C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变。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7.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常会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产生了Cl2:2KClO3+2KCl+2MnO22X+2Cl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KMnO4
    B.MnO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D.Cl2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答案】D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钾、氯、氧、锰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氯、氧、锰原子个数分别为0、4、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钾原子、2个锰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钾原子、1个锰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K2MnO4,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2KClO3+2KCl+2MnO22X+2Cl2↑+O2↑,MnO2为该反应的反应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中有MnO21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Cl2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8.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答】解: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4g=1.6g,恰好等于某物质的质量,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B.28C.30D.32
    【答案】B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33g﹣21g=12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B2=2C
    2x 32
    21g 12g
    x=28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故选:B。
    20. 【2023山东聊城真题】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化学式为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以下有关唾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 睡液酸由40个原子构成
    C. 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D. 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解析】A、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
    B、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睡液酸由睡液酸分子构成,一个睡液酸分子由11+19+1+9=40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 ,故C说法正确;
    D、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19):14:(16×9)=132:19:14:144,所以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1.某物质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确定物质甲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若测得3.2g甲完全燃烧后共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是 g。
    【答案】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122.8。
    【解答】解: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甲,因此甲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
    若测得3.2g甲完全燃烧后共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是8.8g+7.2g﹣3.2g=12.8g。
    22.【2023重庆B真题】 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一氧化铅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氧原子______。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
    (3)一氧化铅(PbO)中Pb的化合价______。
    (4)O2、H2O、Cu、X共同作用生成铜锈【Cu2(OH)2CO3】,X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答案】(1)4O (2)SiO2 (3) (4)C
    【解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氧原子表示为4O;
    (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3)一氧化铅(PbO)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一氧化铅中Pb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一氧化铅(PbO)中Pb的化合价表示为;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铜锈【Cu2(OH)2CO3】中含有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反应物O2、H2O、Cu中含有铜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表示为C。
    23.某物质在密闭容器内隔绝空气加热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由_________元素组成,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__元素,8gA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2gCO2和18gH2O,则该物质由_________元素组成。
    【答案】 碳、氢、氧(或C、H、O);碳、氢(或C、H); 氧##O;碳、氢(或C、H)
    【解析】物质在隔绝空气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的氧气中只有氧元素,而生成物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6g+2g=8g,恰好等于A物质的质量,所以8gA物质中不含有氧元素,因此该物质中含有碳、氢元素,故填:碳、氢、氧(或C、H、O);碳、氢(或C、H);氧(或O);碳、氢(或C、H)。
    24.填空:
    (1)下图是 CO 与 O2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数字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请填空: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______关系;
    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______关系;
    ③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______关系。
    【答案】(1) ④⑤ 化合反应
    (2) 并列 并列 交叉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故填:④⑤;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①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故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②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故两者属于并列关系;
    ③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两者属于交叉关系。
    25.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Cl2)、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2H2O2H2↑+O2↑;
    (2)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气(Cl2)、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6.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或“不符合”)。若改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来验证质量守恒,用甲装置 (填“能”还是“不能”)验证,两者反应的现象是 。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前一种情况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总质量
    【答案】(1)偏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符合;能;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浮力增大。
    (3)①②⑤⑥。
    【解答】(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原因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若改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来验证质量守恒,用甲装置能验证,两者反应的现象是。
    故答案为:偏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符合;能;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前一种情况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浮力增大。
    故答案为: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浮力增大。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
    故答案为:①②⑤⑥。
    四、分析与计算(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7. 【2023湖南株洲真题】偶氮甲酰胺(化学式为C2H4N4O2)是一种在工业中常用到的发泡剂,可用于瑜伽垫、橡胶鞋底等生产,以增加产品的弹性。偶氮甲酰胺也是一种常用的面粉改良剂,在面粉中使用可以使面包更筋道、有弹性,从而改善面包的口感,也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1)偶氮甲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偶氮甲酰胺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1)116 (2)7:4
    【解析】(1)偶氮甲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4×4+16×2=116;
    (2)偶氮甲酰胺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7:4。
    28.2022年5月4日中午,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假如每名队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若在实验室中用双氧水(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4.8k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1)4.8kg=4800g,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800g÷1.43g/L≈3356.6L。
    故答案为:3356.6。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4.8kg
    x=10.2k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2kg。
    物资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物资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期末测试卷02(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期末测试卷02(原卷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