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7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7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7页。
第一部分:课内基础
愚公移山① 《列子》
太行、王屋②二山,方③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④之南,河阳⑤之北。
【注】①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②[太行、王屋]山名。太行山在山西和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yuán)曲与河南济源之间。③[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④[冀(jì)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⑤[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愚公者,年且①九十,面山而居。惩②山北之塞③,出入之迂④也。聚室而谋⑤,曰:“吾与汝⑥毕力平险⑦,指通豫南⑧,达于汉阴⑨,可乎?”杂然相许⑩。其妻献疑⑪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⑫,如太行、王屋何⑬?且焉置土石⑭?”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⑯,叩石垦壤⑰,箕畚⑱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⑲氏之孀妻⑳有遗男 EQ \\ac(○,21),始龀 EQ \\ac(○,22),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EQ \\ac(○,23)。
【注】①[且]将近。②[惩]苦于。③[塞(sè)]阻塞。④[迂(yū)]曲折,绕远。⑤[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⑥[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⑦[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⑧[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⑨[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⑩[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许,赞同。⑪[献疑]提出疑问。⑫[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魁父,小山名。⑬[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⑭[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对于“之于”。隐土,古地名。⑯[荷(hè)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荷,肩负、扛。⑰[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叩,敲、打。⑱[箕(jī)畚(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⑲[京城]复姓。⑳[孀(shuāng)妻]寡妇。 EQ \\ac(○,21)[遗男]指死了父亲的孩子。 EQ \\ac(○,22)[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 EQ \\ac(○,2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焉,语气词。
参考译文: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①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②。以残年余力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④,其⑤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⑥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⑦,曾不若⑧孀妻弱子⑨。虽⑩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⑪也,而山不加增,何苦⑫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⑬。
【注】①[叟]老人。②[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甚,严重。惠,同“慧”,聪明。③[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④[毛]指草木。⑤[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⑥[长息]长叹。⑦[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⑧[不若]不如,比不上。⑨[弱子]幼儿,小孩。⑩[虽]即使。⑪[穷匮(kuì)]穷尽。⑫[苦]愁苦。这里指担心。⑬[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参考译文: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和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加高度,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①闻之,惧其不已②也,告之于帝③。帝感其诚④,命夸娥氏⑤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⑥,一厝雍⑦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⑧焉。
【注】①[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②[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③[帝]指神话中的天帝。④[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⑤[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⑥[一厝朔(shuò)东]一厝放在朔方东边。厝,放置、安放。朔东,朔方东部,今山西北部一带。⑦[雍]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⑧[陇断]山冈隔绝。陇,高地。断,隔绝。
参考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愚公移山》与《卖蒜老叟》(10分)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节选自《卖蒜老叟》)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分)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2分)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6分)
友人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人。其人天下之士,幼有异才,学无不览,文章俶傥①清淡出一时,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学。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俯眉暂仕②,历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其为节也如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焉。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卒官,春秋二十有八。与余有青云之交③,非直衔杯酒而已。
(节选自江淹《袁友人传》)
【注】①俶傥:卓异不凡。②仕:为官。③青云之交:喻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B.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C.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D.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2分)
(1)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卒官,春秋二十有八。(4分)
4.作者对袁炳的读书和写作赞赏有加,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愚公移山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9分)
1.C(A.叩:敲打磕;B.且:将近况且;C.之:代词;D.许:赞成,赞同,同意左右。)
2.B(B.始:才。)
3.C(C.甲文段没有运用对比。)
4.(4分)
(1)(2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2分)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尽力气向老人打去。
参考译文:
乙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十分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怪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16分)
1.(3分)
(1)这样(2)只是(3)委屈自己
2.(3分)A
3.(6分)(1)俸禄所得,都分散给别人赡养父母。
(2)他编撰《晋史》,非凡的功业没有完成,不幸死在任上,年纪二十八岁。
4.(4分)(1)读书:博览群书,有所取舍;(2)写作:文章卓异不凡,文风清新恬淡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袁炳,字叔明,是陈郡的阳夏人。这人是有才德非凡的文人,小时候就有出众的才华,学习上几乎没有不读的书,写的文章洒脱豪迈,清新脱俗超出当时的人。用心读书,不拘泥于篇章字句。常常徘徊于松柏之下,咏诵诗书,志气高昂而不受拘束,平生不与俗人交往。低头屈服于时势暂且为官,历任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得到的俸禄,全部散给他人用来赡养老人。他为人的节操如此,几百年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着手撰写《晋史》,这一大的功绩尚未完成,不幸逝世在官位上,只活了二十八岁。与我有高远之志的友谊,并非仅仅是举杯饮酒而已。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数百年未有此人
关联教材: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1)此:___________
非直衔杯酒而已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直:①一直;②只是;③当,对着。
(2)直:___________
俯眉暂仕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俯眉:低下头。
(3)俯眉: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8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5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3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