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9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6页。
    第一部分:课内基础
    桃花源记① 陶渊明
    晋太元②中,武陵③人捕鱼为业。缘④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⑤,落英⑥缤纷⑦,渔人甚异⑧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⑨。
    【注】①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 = 2 \* GB3 ②[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③[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④[缘]沿着,顺着。⑤[鲜美]新鲜美好。⑥[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⑦[缤纷]繁多的样子。⑧[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⑨[欲穷其林]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很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①,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②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⑥。阡陌交通⑦,鸡犬相闻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⑨如外人。黄发垂髫 = 10 \* GB3 ⑩,并怡然自乐。
    【注】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②[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③[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④[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⑤[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⑥[属]类。⑦[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⑧[相闻]可以互相听到。⑨[悉]全,都。 = 10 \* GB3 ⑩[黄发垂髫(tiá)]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参考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全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见渔人,乃①大惊,问所从来。具②答之。便要③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④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⑤邑人来此绝境⑥,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⑦。问今是何世,乃⑧不知有汉,无论⑨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⑩所闻,皆叹惋⑪。余人各复延⑫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⑬:“不足⑭为外人道也。”
    【注】①[乃]于是,就。②[具]详细。③[要]同“邀”,邀请。④[咸]全,都。⑤[妻子]妻子儿女。⑥[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⑦[遂与外人间(jià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⑧[乃]竟然,居然。⑨[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⑩[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⑪[叹惋]感叹惋惜。⑫[延]邀请。⑬[语(yù)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⑭[不足]不值得,不必。
    参考译文:(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①,处处志②之。及郡下③,诣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注】①[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②[志]做记号。③[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④[诣(yì)]拜访。
    参考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①刘子骥②,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③往,未果④,寻⑤病终。后遂无问津⑥者。
    【注】①[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②[刘子骥]名驎(lín)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③[规]打算,计划。④[未果]没有实现。⑤[寻]随即,不久。⑥[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参考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桃花源记》与《以百姓为甲兵》(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房玄龄①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②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③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上:指唐太宗。③乂: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
    (3)诚不可缺: (4)阅府库甲兵: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2分)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2分)
    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昪(biàn)。⑤械:特指枷锁、镣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1.给画波浪线句子断句,请用“/”标出来。(限三处)(3分)
    卧 百 余 日 复 起 耳 至 老 不 聩 亦 无 瘢 痍
    2.文中有三个词语,文栋不理解,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3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2分)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4.有人认为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4分)
    答案:
    桃花源记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1.(2分)祖先躲避战乱;隋炀帝失天下
    2.(4分)(1)与外界隔绝的地方(2)竟然(3)确实(4)查看
    3.(4分)(1)(2分)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3分)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4.(3分)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参考译文:

    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最后还是丢掉了江山。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12分)
    1.(3分)卧百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
    2.(3分)A害怕;B就,于是;C空闲,闲暇。
    3.(2分)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4.(4分)勇武有谋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明辨是非、胸怀宽广:王舆虽然与甄廷坚关系不和,但依然坚信他的清白,并为他献计脱险。
    参考译文:
    王舆是合淝人。王舆起初担任小军官,跟从周本攻打危全讽。临近战斗,周本查看敌军的水栅,部罢安排各位将领,指着旁边山头的一座小营地,对王舆说:“你前去替我攻下那里。”王舆唯唯应答,但从脸色上看不想前去。周本说:“你害怕前去吗?”王舆说:“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周本大喜说:“你也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吗?我本来是自己前去攻打,现在就把它作为你的功劳,劳烦派遣你前去。”王舆乘着轻便船只,突袭攻破敌军的前锋部队,于是排除水栅进入敌营,各路人马相继进军,敌军大败溃逃。
    王舆和监军甄廷坚关系不和,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南唐烈祖李昪派使者用枷锁把甄廷坚抓回去。王舆探询知道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甄廷坚,趁机为他谋划说:“你如今只有在今天乘坐轻便船只,回到朝廷等待治罪。”甄廷坚感到害怕,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就听从了他的计策。到了金陵,遇到赦免得以免罪。
    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箭从左边耳朵射出,好像立刻死去。王舆被搀扶着回到营地,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进攻颍州,王舆倚着营门,拿着剑驱使士兵登城。城上发射石块,射中营门以及一半的铠甲,都碎烂了,而王舆没有受伤,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
    方法指引
    文中语句
    字词解释
    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1.dàn①畏难,害怕。②敬,敬畏。③通“瘅”,劳苦。2.dá ④惊惧。
    尔惮往耶
    惮: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遂排栅入
    遂: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
    不暇为他谋
    暇: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3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13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6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08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08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5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04七年级上册《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04七年级上册《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