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0 浮力考点精练(附答案),共35页。
    1.(2023•菏泽模拟)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问题时,制作了一个空腔“浮沉子”,将其放入一个底面积为、水深为的薄壁柱形容器内,刚放入水中时,浮沉子恰好悬浮,此时水深为,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由于渗漏,空腔内开始进水,最后空腔充满了水,浮沉子沉底且完全浸入水中,此时水的深度降为,已知水的密度为。则所制作的浮沉子
    A.质量为
    B.质量为
    C.材料的密度为
    D.材料的密度为
    2.(2023•广饶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最大
    B.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
    D.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最大
    3.(2023•青羊区校级模拟)由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抵达深海10909米。下列有关“奋斗者”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
    B.它能自由的浮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C.要使悬浮的“奋斗者”号上浮,应对水舱注水
    D.浸没后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变
    4.(2023•新化县模拟)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在甲中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在乙中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A.B.C.D.无法比较
    5.(2023•宁化县模拟)如图,用细线将木块底部与容器底面相连,木块浸没在密度可改变的盐水中盐水的密度始终大于木块的密度下列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随盐水密度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
    C.D.
    6.(2023•湖北模拟)小明同学在家帮助妈妈做家务,他在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瓷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为碗在水中位置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瓷碗能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瓷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瓷碗甲底部受水向上的压力比瓷碗乙底部受水向上的压力大
    C.瓷碗沉入水底时所受的浮力比漂浮时的大
    D.瓷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比漂浮时的小
    7.(2023•海淀区校级模拟)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面计算出的石料有关物理量错误的是
    A.石料的质量为
    B.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C.石料的密度为
    D.当石料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不变
    8.(2023•莱西市一模)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质量等于的质量
    B.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所受的浮力
    9.(2023•桂阳县二模)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A.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B.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C.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D.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10.(2023•洪山区模拟)最大容积为的烧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烧杯内有质量为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的可乐罐缓慢浸入烧杯中,直到烧杯溢出水的质量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烧杯溢出水的质量为时,可乐罐的浮力大小是
    B.整个过程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一直变大
    C.整个过程中烧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一直变大
    D.整个过程中可乐罐对手的作用力一直变大
    11.(2023•市中区一模)如图,同一小瓶内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水,浸没水中后发现:小瓶在甲图中上浮,在乙图中下沉。如果浸没时小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则
    A.B.C.D.无法判断
    12.(2023•张家港市校级模拟)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盛放在同样的容器中,将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浸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现将密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则
    A.,△△B.,△△
    C.,△△D.,△△
    13.(2023•龙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乙两图中水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和,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B.,,
    C.,,D.,,
    14.(2023•仓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漂浮着一个放有铁球的烧杯;若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C.容器中的水面会下降一些
    D.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15.(2023•江岸区模拟)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容器的底面积为,整个过程中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
    B.铝块的体积是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D.液体的密度是
    16.(2023•石景山区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潜水艇”的下潜过程。“潜水艇”在水中位置时漂浮;当水舱中再充入一部分水时,“潜水艇”逐渐下沉,稳定后停留在水中位置。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下潜过程中浮力变小
    B.“潜水艇”下潜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
    C.“潜水艇”在位置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位置受到的浮力
    D.“潜水艇”在位置受到的重力等于在位置受到的重力
    17.(2023•武汉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B.小烧杯中水的质量
    C.铁块受到的浮力
    D.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18.(2023•蓬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块冰漂浮在密度为的液面上,当冰熔化时,液面高度会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9.(2023•安次区校级模拟)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这几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木两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
    B.四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C.四个小球所受重力的关系是:
    D.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
    20.(2023•安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将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后,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B.、放入前,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关系是
    C.、放入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关系是
    D.、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二.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3•金州区模拟)为了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小明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水和金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金属块受到的并记录。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底部在水中的深度并记录。
    ③,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底部在水中的深度并记录。
    ④用公式计算金属块受浮力并记录。
    (2)由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变化时,(填“变”或“不变”,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2.(2023•吉林二模)如图是小明“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
    (1)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物块的重力为;
    (2)小明将物块从图甲位置下降至图乙位置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继续增大物块所处的深度,物块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当它与容器底部接触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4)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控制相同;他发现液体的密度改变,而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小明想出下列四种实验改进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填字母)。
    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
    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
    换用精确度更高的测力计
    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23.(2023•重庆二模)小开要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图1是他的实验过程。
    (1)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由图、、三图可知,浮力大小与有关;由图、三图可知,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
    (2)由图、、三图可知,浮力大小与有关;还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3)小开受上面实验的启发,制作了一个测质量的装置,如图2甲。刻度标在底面积为透明薄壁柱形容器外壁,先加水至“”刻线处,再将被测物体放入水中漂浮时,水位处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则“”刻线上方处对应的刻度值为;
    (4)利用该装置还可测量物体密度:将物体放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静止时示数为;然后将物体放在上方,如图2丙所示,静止时示数为;最后将物体放入水中,如图2丁所示,静止时示数为,则物体的密度(用、、、表示);
    (5)小南发现该装置测量质量误差较大,为提高准确度,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方案:。
    24.(2023•秦都区校级一模)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和,饮料瓶、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的示数和的示数都在变化,且、示数的变化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该小组记录到重物在浸入水中前和完全浸入水中后(未接触溢水杯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和,已知水的密度为,则该重物的密度为。
    25.(2023•宽甸县模拟)小丽用装有沙子的柱形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小丽列举了以下三个常识,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2的是猜想(填序号)。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依次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①装有沙子的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则装沙子的塑料瓶重。
    ②通过、实验两图的实验数据,可知在图状态下,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
    ③通过、、实验步骤,(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原因是。
    ④通过、、实验步骤,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体积有关的前提是确定了浮力大小与无关。
    ⑤通过、、实验步骤,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的关系。
    26.(2023•大安市校级模拟)小金在学习浮力时认识了密度计,接下来是他对密度计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1)他将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和酒精中静止如图甲、乙所示),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图(选填“甲”或“乙”中的液体是水。
    (2)接着小金将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自制了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
    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
    ①小金制作的密度计如图丙所示,则刻度值在(选填“”或“”点。
    ②在使用过程中,小金发现细铜丝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铜丝的形状,并把细铜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则杯中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仍在处”。若仍按照原来的刻度读数,测得的密度值将面(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2023•市北区校级模拟)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1所示,依次将体积为的物体缓缓浸入某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的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1)分析图2发现,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物体密度为,若把该物体直接放入此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
    (3)当时,物体受到浮力为,下表面所受压强为;整个过程,物体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与其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应该是图3中的。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23•灌云县校级模拟)2021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亚“南伽拉”402号潜艇在巴厘岛附近海域训练。
    (1)下潜过程中,潜艇受到海水压强的变(选填“大”或“小”。
    (2)在某一深度,由于潜艇老旧,艇身破裂沉入海底,应印度尼西亚请求,中国派出“永兴岛”号打捞船展开救援。如图甲所示,打捞船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1.1秒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海洋该处的深度是多少。
    (3)打捞船利用绳子以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吊起一块潜艇残骸,绳子拉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取,不计海水对残骸的阻力,问:残骸的密度有多大?
    29.(2023•青山区校级模拟)全球第一座十万吨级的半潜式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在我国山东烟台交付使用,如图1所示,它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配备了满足科学调查及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多种类型大型实验室。
    (1)“深海一号”竖直漂浮在海面上静止,假设每个立柱的底面积均为正方形,边长为,当立柱浸入水面下深时,四个立柱底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多少?(设
    (2)借助于“深海一号”这一海上平台,科技人员在海面上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浮漂式海上风电系统装置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装置漂浮在海面上时可看做以下情景(如图2所示):一块长方体浮在水面上,然后在长方体上面放铁块,当铁块的质量为时,长方体恰好浸没在水中(如甲)。科技人员拿走上面的铁块,想用细线把另一个铁块系在这个长方体下面,也使长方体恰好浸没在水中(如乙),求出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铁块的密度是
    30.(2023•高安市二模)如图为中国新一代通用型导弹驱逐舰169号(武汉舰),它是型导弹驱逐舰。其满载时的排水量约为,当驱逐舰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自身总重力的0.01倍。(海水密度近似取求:
    (1)在水面下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驱逐舰满载时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4)同向并驾齐驱的驱逐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答案】
    【解答】解:、浮沉子放入前,水的体积为:,浮沉子悬浮后,总体积为,则排开水的体积和浮沉子体积相等,即;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由浮沉条件可知,悬浮时,,则浮沉子的质量,故错误;
    、浮沉子渗水后,沉底后水深为,则浮沉子外壳排开水的体积为;
    依据密度公式可得,浮沉子材料的密度,故错误,正确。
    故选:。
    2.【答案】
    【解答】解:由题知,、、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相同;
    、由图可知,、、三个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根据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故错误;
    由图可知,和处于漂浮,处于悬浮,则由浮沉条件可知:,,,由于,所以;由于正方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可知,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故错误;
    、因正方体分别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说明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等于正方体排开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为,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补充了它排开的水的重力,能看出三个容器内总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故正确;
    、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即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据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故错误。
    故选:。
    3.【答案】
    【解答】解:.由浮沉条件可知,“奋斗者号”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错误;
    .“奋斗者号”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变,在水中自由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故正确;
    .要使悬浮的“奋斗者”号上浮,则浮力要大于重力,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只能减小重力,所以应从水舱向外排水,故错误;
    .浸没后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深度增大,由可知,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错误。
    故选:。
    4.【答案】
    【解答】解: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
    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①
    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
    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②
    由①②可得:

    故选:。
    5.【答案】
    【解答】解:、因为木块浸没在盐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可知,与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故错误;
    、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可知与成正比,故错误;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由此可知,与成一次函数关系,故正确;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盐水及木块的重力之和,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由此可知,与成一次函数关系,故错误。
    故选:。
    6.【答案】
    【解答】解:、瓷碗是空心的,所以瓷碗能漂浮在水面上,不能说明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错误;
    、瓷碗甲底部所处的深度小于瓷碗乙底部所处的深度,根据水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小于瓷碗乙底部受水的压强,根据可知瓷碗甲底部受水向上的压力比瓷碗乙底部受水向上的压力小,故错误;
    、由于瓷碗浸没时是下沉,浮力小于重力,而漂浮时与瓷碗重力相等,所以瓷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故错误;
    、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乙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可知,瓷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比漂浮时的小,故正确。
    故选:。
    7.【答案】
    【解答】解:
    、由图象知,段拉力大小不变,此时石料未接触水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石料的重力,
    则石料的质量,故项说法正确;
    、段拉力逐渐减小,说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在点恰好完全浸没,此时钢绳的拉力为,
    则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故项说法正确;
    、石料的体积
    则石料的密度,故项说法错误;
    、当石料浸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项说法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答】解:、在乙液体中,漂浮,则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下沉,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比较可知,的密度小于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的质量小于的质量,故错误;
    、由图可知,在甲液体中球下沉,则,在乙液体中漂浮,,所以,故错误;
    、由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实心小球在甲乙液体中均下沉,根据,可判断小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故错误;
    、由图甲知、两球在甲液体中都沉底,由于、两球完全相同,所以、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根据可知,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所受的浮力,故正确。
    故选:。
    9.【答案】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当时,,,则:
    甲的密度,
    乙的密度,
    已知,则:,,
    所以松手稳定后,甲下沉、乙漂浮;故错误;
    (2)设甲、乙的体积为,
    此时甲受到的浮力:

    此时乙受到的浮力:

    由于,
    所以,,故正确,错误。
    故选:。
    10.【答案】
    【解答】解:.烧杯内水的体积,
    溢出水的体积,
    烧杯的容积,
    可乐罐缓慢浸入烧杯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可乐罐受到的浮力,故错误;
    .将可乐罐、烧杯、水看做一个整体,整个过程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的重力、烧杯中水的重力、可乐罐的重力及手对可乐罐压力之和,溢水前其他力不变,可乐罐受浮力变大,手对可乐罐压力也变大,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开始溢水时手对可乐罐压力继续变大,因为有水溢出所以水的重力减小,手对可乐罐压力变化量等于可乐罐所受浮力变化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手对可乐罐压力增加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保持不变;则整个过程压力先变大后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故错误;
    .整个过程中,水面一直在烧杯口,水深不变,根据可得,烧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不变,故错误;
    .整个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可乐罐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对可乐罐受力分析,可乐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手对可乐罐的压力,则手对可乐罐的压力不断增大,手对可乐罐的力与可乐罐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可乐罐对手的作用力一直变大,故正确。
    故选:。
    11.【答案】
    【解答】解:同一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知小瓶受到的浮力相同,即,故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答】解:因为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则甲、乙两密度计所受浮力相同,由图可知,甲液体中密度计排开的液体体积大于乙液体中密度计排开的液体体积,根据可知甲、乙液体的密度;
    将密度计取出后,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故减小的压力相等,又因为,由△可知,△△。
    故选:。
    13.【答案】
    【解答】解:(1)由图和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玩具鸭放入后水的深度仍然相同,
    根据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
    (2)因甲、乙两个玻璃缸完全相同装满水时,水的质量相等,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甲、乙两个玻璃缸装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由于玩具鸭子在水中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即玩具鸭的重力与溢出水的重力相等,所以漂浮着玩具时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相等,由于玻璃缸完全相同(底面积相同),则由可知,此时两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
    (3)甲、乙两缸中装满了水,玩具鸭子漂浮,根据图示可知,甲缸中鸭子排开水的体积大,根据可知,甲缸中鸭子受到的浮力大,即:。
    故选:。
    14.【答案】
    【解答】解:当铁球放在烧杯中,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等于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重力;
    当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时,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烧杯受到的浮力等于烧杯受到的重力,由于,所以铁球在水中沉入水底,根据物体沉底的条件可知,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铁球受到的重力,即此时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小于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重力;
    、根据可知,当、一定时,变小,变小,所以当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时,烧杯和铁球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当铁球放在烧杯中,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时,烧杯和铁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可知,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水面将下降,根据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小,故错误,正确;
    、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水、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所以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保持不变,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错误;
    、当铁球放在烧杯中,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当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时,此时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由此可知,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错误。
    故选。
    15.【答案】
    【解答】解:.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导致液面上升,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压强变大,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铝块此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可求铝块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此时的2倍,则浮力为,故错误;
    .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压强增加,则放入铝块后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为△△△,
    放入铝块后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为△△,
    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增加是由于放入铝块,因此铝块的重力为△,
    由可得,铝球的质量:

    由可得,铝球的体积:
    ,故错误;
    .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铝块的重力与浮力之差,则为,故错误;
    .因为物体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则根据可求,液体的密度为,故正确。
    故选:。
    16.【答案】
    【解答】解:、“潜水艇”下潜过程中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排开水浮力不变,故正确;
    、“潜水艇”下潜过程中浮力小于重力,故错误;
    、“潜水艇”在位置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在位置受到的浮力,根据可知“潜水艇”在位置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位置受到的浮力,故正确;
    “潜水艇”在水中位置时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当水舱中再充入一部分水时,“潜水艇”逐渐下沉,稳定后停留在水中位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已知“潜水艇”在位置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位置受到的浮力,故“潜水艇”在位置受到的重力小于在位置受到的重力,故错误。
    故选:。
    17.【答案】
    【解答】解:.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不变,故错误;
    .由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
    则小烧杯中水的质量,故错误;
    .甲图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溢水杯和水的总重力;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溢水杯重力、水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减去排开水的重力;因为乙图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则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正确。
    故选:。
    18.【答案】
    【解答】解:冰块漂浮在液面上,所以,,
    即:,则:;
    冰熔化成水之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所以,,即:,
    则;
    因为,则:,
    所以液面下降。
    故选:。
    19.【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铜球漂浮、铁球悬浮,二者一定是空心的;铝球下沉、木块漂浮,可能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错误;
    、由图可知,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根据可知,四个小球所受浮力发大小关系为:,故错误;
    、由于铜球、木球漂浮,铁球悬浮,铝球沉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则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为:,
    根据可知,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20.【答案】
    【解答】解:、由于和的体积相等,放入和后,液面相平,可以判断,由于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故错误。
    、、放入前,由于甲容器是上窄下宽,所以甲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乙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由于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故错误。
    、物体在液体中悬浮,则,物体在液体中漂浮,则,所以,所以,由于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根据得,,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重、物体重的总和,
    由于容器的质量相等,则两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质量相等,则液体的重力相等,物体的重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则、放入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关系是,故错误。
    、物体和的体积相等,如图,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又因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故正确。
    故选:。
    二.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答案】(1)①重力;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③向烧杯中加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2)不变。
    【解答】解:(1)实验步骤:
    ①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并记录。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并记录。
    ③向烧杯中加水,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并记录。
    ④用公式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并记录。
    (2)通过上述实验,由水的深度变化时,,不变,就可以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①重力;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③向烧杯中加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2)不变。
    22.【答案】(1)1.8;(2)减小;(3)增大;0.8;(4)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甲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小明将物块从图甲位置下降至图乙位置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物块进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也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增大,可以观察到“容器内水面上升”现象;
    (3)利用可知继续增大物块所处的深度,物块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根据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图丙中物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图乙中所受的浮力,即;
    (4)当物体两次都浸没时,,浮力变化△△,要想增大两次的浮力之差,可以增大两次的密度差,或者增大物体的体积,选项、可行;换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力计,可以使示数变化更明显,更容易观察到浮力的变化,故选项可行;多次实验并不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不可行;故选:。
    故答案为:(1)1.8;(2)减小;(3)增大;0.8;(4)排开液体的体积;。
    23.【答案】(1)1.4;排开液体的体积;、;
    (2)液体的密度;1.1;
    (3)100;
    (4);
    (5)减小容器的底面积。
    【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是,由图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根据称量法知道,此时物体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由、两图知道,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也不同,故由、、三图知道,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深度,故图、、符合题意;
    (2)由、两图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也不同,故由、、三图知道,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由图知道,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由图知道,物体受到盐水的浮力:

    由以上两式解得:

    (3)物体放入水中漂浮时,,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由知道,此时“”刻线上方处对应的刻度值:

    (4)由图乙可知,物体的质量为,由图丙可知,物体和总质量为,则物体的质量为,由图丙可知,物体的体积为增加的水的体积,即

    则物体的密度为:

    (5)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小容器的底面积,测量时液面变化更明显,测量更准确。
    故答案为:(1)1.4;排开液体的体积;、;
    (2)液体的密度;1.1;
    (3)100;
    (4);
    (5)减小容器的底面积。
    24.【答案】(1)测量空桶的重力;;(2)0.2;只通过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偶然性;(3)体积;(4)相等;(5)。
    【解答】解:(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先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再称出物体排开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但题目是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所以需要减掉小桶的重力,因此遗漏的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实验时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然后测出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求出受到的浮力,最后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从而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因此合理的顺序为:;
    (2)由实验步骤、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由于只测了一组实验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有偶然性,所以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做完一次试验后,需要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3)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保证了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浮力大小;
    (4)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重物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由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重物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薄塑料袋内水的重力越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薄塑料袋的质量忽略不计时,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相等;
    (5)重物在浸入水中前和完全浸入水中后(未接触溢水杯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和,则重物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由可得,重物排开水的体积为:

    重物的质量为:

    因为重物全部浸没,所以,
    则重物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1)测量空桶的重力;;(2)0.2;只通过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偶然性;(3)体积;(4)相等;(5)。
    25.【答案】(1)2;(2)①4;②1;③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不能;④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⑤液体密度。
    【解答】解:(1)小丽列举了以下三个常识,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2“轮船从江里驶入海里,船身会上浮一些”的是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2)①装有沙子的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则装沙子的塑料瓶重;
    ②通过、实验两图的实验数据,可知在图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
    ③通过、、实验步骤,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
    ④通过、、实验步骤,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体积有关的前提是确定了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⑤根据称重法分析、、实验步骤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2;(2)①4;②1;③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不能;④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⑤液体密度。
    26.【答案】(1)相等;乙;(2)①;②仍在处;偏小。
    【解答】解:(1)密度计在水、酒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因为,
    可知:.则由图可知:装水的容器是乙;
    (2)①因为,所以密度计放在植物油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
    即刻度0.9应该在点;
    ②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
    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不变。密度计排开液体的总体积一定,由于铁丝在玻璃管外时要排开一部分液体,所以铁丝在玻璃管内时,玻璃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由可知,在浮力一定时,测得的液体密度值与甲相比,要偏小。
    故答案为:(1)相等;乙;(2)①;②仍在处;偏小。
    27.【答案】(1)排开液体体积;(2)5;3.9;(3)1.1;440;。
    【解答】解:(1)物体浸没在水中之前,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浮力越大,当完全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由图2可知,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重力,故;
    根据知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
    若把该物体直接放入此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所以容器底的支持力;
    (3)当时,物体受到浮力为:;
    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下表面所受压强:;
    根据可知,物体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随其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成正比,选项中符合。
    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体积;(2)5;3.9;(3)1.1;440;。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答案】(1)大;
    (2)海洋该处的深度是;
    (3)残骸的密度有。
    【解答】解:(1)下潜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可知潜艇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大;
    (2)海洋该处的深度;
    (3)从图中可知残骸的重力为,
    残骸的质量,
    残骸全部浸没时的拉力为,
    残骸全部浸没所受浮力,
    残骸的体积,
    残骸的密度。
    答:(1)大;
    (2)海洋该处的深度是;
    (3)残骸的密度有。
    29.【答案】(1)四个立柱底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2)这个铁块的质量是。
    【解答】解:(1)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力;
    (2)由甲图可得,
    由乙图可得,
    二式相减得①

    化简得③

    将③代入数据。
    解得。
    答:(1)四个立柱底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2)这个铁块的质量是。
    30.【答案】(1)在水面下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3)牵引力的功率是;
    (4)同向并驾齐驱的驱逐舰内侧的海水流速变大、压强减小,而此时驱逐舰外侧的海水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驱逐舰推向内侧,易出现两舰相撞的危险。
    【解答】解:(1)在水面下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2)满载时,驱逐舰受到浮力:

    (3)驱逐舰匀速直线航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驱逐舰的重力:,
    牵引力,
    牵引力的功率是;
    (4)同向并驾齐驱的驱逐舰内侧的海水流速变大、压强减小,而此时驱逐舰外侧的海水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驱逐舰推向内侧,易出现两舰相撞的危险。
    答:(1)在水面下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3)牵引力的功率是;
    (4)同向并驾齐驱的驱逐舰内侧的海水流速变大、压强减小,而此时驱逐舰外侧的海水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驱逐舰推向内侧,易出现两舰相撞的危险。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
    1.6
    1.8
    0.5
    0.3
    常识
    猜想
    常识1:空玻璃瓶会漂浮在水面上,装满水的玻璃瓶会沉入水底。
    常识2:轮船从江里驶入海里,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觉得身体越来越轻。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3 内能考点精练(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3 内能考点精练(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般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春风拂面,花香恰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1 功和机械能考点精练(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1 功和机械能考点精练(附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09 压强 液体压强考点精练(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09 压强 液体压强考点精练(附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压强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