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5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5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5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6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6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64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66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节选)ppt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64046/0-173129490668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全册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图文ppt课件,共19页。
1.初步把握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2.反复诵读、品味哈姆莱特的独白,初步体会哈姆莱特的情感,把握哈姆莱特的形象
威廉·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1564年4月26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 人。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主要情节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全剧共五幕。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留学德国时,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叔父克劳狄斯阴谋毒死了他的交亲、骗娶了主后、算夺了王位的罪行;他回国后,老国王的鬼魂显灵,嘱其复仇。为了拯救国家并为父报仇,遂决心担负起量整朝纲的重任。于是哈姆莱特装疯卖傻,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已经知道真相,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说的话是各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
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他。哈姆莱特半路上逃回丹麦,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他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躲避,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奥菲莉娅:波洛涅斯的女儿。她与哈姆莱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莱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乔特鲁德: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迪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莱特的仇恨。她替哈姆莱特误喝下了克劳迪斯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
克劳迪斯: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莱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人物关系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是母子,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矛盾;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雷欧提斯:原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因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
第一部分(开头至“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吧,陛下”)第二部分(“生存还是毁灭”至“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第三部分(“恋爱!他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至结束)
1.课本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以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戏上演前,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的话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
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2.阅读课文中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探究: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怎样心理状态?
表现了对两个问题的思考: 一个是生死问题 一个是思想和行动的关系 哈姆莱特此时忧郁彷徨,心事重重,陷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索中。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哈姆莱特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内心。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奥菲利娅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极力赞美哈姆莱特,使他近乎完美。在奥菲利娅心中,哈姆莱特过去是一个机智勇敢、英俊、有知识、有理想的王子。
结合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对全剧的介绍,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哈姆莱特的个性。
哈姆莱特是一个富有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了英雄的个性,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一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的责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一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的人。这种复杂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1.通读全剧,思考: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1.通读全剧,思考: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①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②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③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
2.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合作探究,性格决定命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英国谚语,《哈姆莱特》剧情梗概,全剧简介,全剧情节梗概,快乐有理想的王子,奉为典范的父亲惨死,挚爱的母亲迅速改嫁,发小给敌人做了卧底,恋人成为试探的工具,人物性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作品背景,作品简介,字词积累,剧情梗概,结构梳理,精读探究,戏剧冲突,舞台说明,戏剧三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