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1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2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6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7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9说“木叶”精品课件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结全文7,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满树的叶子,水分很充足,木板木料,碧绿鲜活生机,黄色干燥具体,枝繁叶茂浓阴匝地,表层义深层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木”的艺术特征和“木叶”的艺术形象。
    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 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树叶”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树叶可简化为“叶”(润泽绵密);“木叶”使人有“木料”、“木头”、“木板”的联想,很少想到叶子(枯黄干燥)。
    “落叶”:春夏之交包含水分的繁密叶子;“落木”: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清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 “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讨论: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说说下列意象 的区别。1.树—木2.树叶—木叶3.落木—落叶4.落木—木叶
    树:繁茂枝叶 层层浓阴
    叶:绵密 层层浓阴 与树有相似的联想
    木:落叶因素 疏朗 木质 干燥 透着黄色 联想到树干
    落叶:春夏之交水分(属于雨) 繁密
    木叶:属于爽朗的晴空清秋 飘零 疏朗的气息属于风 微黄 干燥
    落木:无清秋气息(寒冬)无绵密之意 干黄 比木叶更空阔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树”与“叶”形象十分一致,不排斥,不能带来秋的肃杀气息。满树黄色,叶子还长在树上,缺少飘零之感。“木”能够带来落叶的衰败微黄与死寂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悲凉气息和衰败飘零之感。
    落叶:给人的感觉是湿润的,含有水分绿色未退尽之感。落木:在于“木”能够展示衰败干燥和微黄沉暮的姿态,让人联想到疏朗肃杀的清秋气息。
    木叶:具有典型的清秋性格;兼有“木”的微黄与干燥和“叶”的绵密,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体。落木:比“木叶”更空阔,连“叶”所保留下的一点点绵密生机之意都洗尽了。
    在林庚先生笔下,“木叶”具有怎样的内涵?(找出与“木”相关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辞洞庭兮落木,去岑阳兮极浦。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的飘零中透着些微黄
    空阔疏朗中透着清秋气息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为何不把“树”换成“木”呢? “树”给人繁密、层层浓阴的联想,与后一句的“绿叶发华滋”,嫩绿的树叶中开出了繁密的花朵的意境很相宜;若换成“木”,带来的则是干燥、疏朗的意象,与后句繁密的绿叶与鲜花相矛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把”落木”换成”落叶”效果如何? 明确:不宜更换。 “落木”是一种寒冷萧条,干黄空阔的深秋意境,给人一种苍茫孤独飘零之感。切合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换成“落叶”环境便发生变化,变成了细雨绵绵,繁茂的密树,如此多雨的春夏之交,又怎么会有无边的落叶呢?明确有悖当时的情境。
      由于民俗习惯和作家前后互相的影响,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往往在同一物象上反复寄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对这一类的意象,我们应该牢记。此外,还需要注意诗歌的炼字、注意诗歌中的“一字之差,相差千里”的效果,以及诗歌中意象背后的暗示性。
    本文从“木叶”入手,分析了“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从而得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结论。文章语言浅显易懂,把深奥的诗歌规律巧妙的诠释出来。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它在于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朱光潜《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作者,概括每段内容,整体感知,文本探究,研读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关于作者,整体感知,关键句,全文思路,研究探讨,得到启示,拓展研究,古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暗示性,说“落花”,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古诗常见意象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