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第4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机械效率,斜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3.4 简单机械(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能正确判断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的公式及计算;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科学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学会比较。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探究实践: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中,分析总结简单机械的效率。
态度责任:学会合作和交流,体验成功探究带来的乐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通过学习体会提高机械效率对节约能源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难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识别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九上第三章第4节,本节主要内容:杠杆、杠杆的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杠杆、滑轮、斜面都是重要的简单机械,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经过科学抽象出杠杆、滑轮的概念,初步体会科学教学中建立科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了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如何计算。
本节内容拟用4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杠杆的概念及杠杆五要素;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杠杆的平衡及应用;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第4课时主要内容是斜面和机械效率。
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活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
课
导
入
如图所示,用这三种方式将沙子提到二楼,其中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什么?直接提升重物和使用简单机械提升重物做的功相同吗?
观察图片,思考使用简单机械是否能减少做功
新 知 讲 授
一、机械效率
方式①做的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功、克服人体重力做功、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方式②做的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方式③做的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克服口袋重力做功
我们的目的是将沙子提到二楼,那么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属于提升重物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功,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
而克服人体、桶、动滑轮、袋子的重力等做的功均属于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人的拉力F(动力)对动滑轮(机械)所做的功,叫做总功。
功 = 有用功 + 额外功
W总=W有+W额
由于存在额外功,因此,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
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比较三种方式的优略
①W有=G沙h=100N×6m=600J
W额=G人h+G桶h=400N×6m+20N×6m=2400J+120J=2520J
W总=W有+W额=600J+2520J=3120J
②W有=G沙h=100N×6m=600J
W额=G动h+G桶h=10N×6m+20N×6m=60J+120J=180J
W总=W有+W额=600J+180J=780J
③W有=G沙h=100N×6m=600J
W额=G动h+G袋h=10N×6m+5N×6m=60J+30J=90J
W总=W有+W额=600J+90J=690J
三种方式的有用功相同,均为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额外功①>②>③,故方式③付出的能量最少。但不论用哪种机械,都会出现额外功,均比不使用任何机械所需做的功多。故: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功的原理)
注意事项:
①明确工作目的,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竖直拉物体,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有=Gℎ;
横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W有=fs;
②注意特殊条件,如忽略摩擦,或动滑轮重力等条件,若无特殊条件,额外功一般为克服机械自重做功、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③总功的求法: W总=W有+W额、 W总=Fs(注意:F是人施加的力,s是力的作用点通过的距离)
思考与讨论:
(1)在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有哪些额外功?你希望额外功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额外功包括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克服绳子重力所做的功。额外功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功,因此额外功越小越好。
(2)请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角度,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进行分析。怎样描述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
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说明利用机械工作的效率就越高,或者说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科学上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若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η为希腊字母,汉语拼音读做yita。机械效率习惯上用百分比表示。)那么:
η=W有用W总×100%
由于有用功一定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70%,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在使用机械时,总是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以提高机械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与讨论:
机械功率与机械效率有什么区别?
机械效率与功率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机械效率则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功率大的机器,效率不一定高。比如内燃机车功率高达数万瓦特,但效率却只有30%~40%,而电动玩具车功率只有几瓦特,但效率却可达80%。
二、斜面
你是否看到过如图所示的搬运货物的情景?斜放的平板构成了一个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它可以更省力地将货物从低处搬运到高处。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时也同样存在着一个效率高低的问题。
活动:
(1)如图所示,将1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度h。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力。
(3)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斜面把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上述步骤2次。
(5)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斜面的倾斜程度
小车重力G(牛)
斜面高度h(米)
沿斜面拉力F(牛)
斜面长s(米)
有用功W有用(焦)
总功W总(焦)
机械效率η
较缓
10
0.2
4
1
2
4
50%
较陡
10
0.4
6
1
4
6
67%
最陡
10
0.6
8
1
6
8
75%
斜面的计算公式
W有=Gh、W总=Fs
η=W有W总×100%=GℎFs×100%
由实验数据可知,对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斜面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做功,额外功是克服斜面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根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接触面光滑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故斜面倾斜度越大,额外功越小,故有用功的占比越大,即机械效率越大。
思考与讨论:
怎样求出斜面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呢?
W额=fs,W额=W总−W有,fs=W总−W有
f=W总−W有s
总结三种方式做的功有哪些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和关系
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知道使用简单机械不能省功
思考机械的利用率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了解减少额外功能增大机械效率
能区分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计算机械效率
了解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知道原因
了解怎样求斜面的摩擦力
课
堂
练
习
例1.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大,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大,做功越多
C.机械效率越大,功率越大
D.机械效率越大,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小
【答案】D
【解析】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其大小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没有关系,故A错误;
B.机械效率越大,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机械效率反映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比大小,功率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两者无关,故C错误;
D. 由公式η=W有W有+W额×100%可知,机械效率越大,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比越大,则额外功在总功中占比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例2. 如图所示,有一个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一个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则( )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拉物体的速度越快,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C.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90%
D.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答案】D
【解析】A.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无转化关系,故A错误;
B.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有用功W有=Gh=16N×0.3m=4.8J,总功W总=Fs=5N×1.2m=6J,则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4.8J6J×100%=80%,故C错误。
D.克服阻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6J-4.8J=1.2J,f=W额s=,故D正确。
故选D
例3. 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小金用800N的拉力花2s的时间把物体沿斜面匀速移动了4m,提升高度为h为2.5m。(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绳子自由端的速度4m/s
B.拉力所做的功大小为5000J
C.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为78.125%
D.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150N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4m=12m,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st=12m2s=6m/s,故A错误;
B.拉力所做的功W总=Fs=800N×12m=9600J,故B错误;
C.有用功W有=Gℎ=2000N×2.5m=5000J,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5000J9600J×100%=52.08% ,故C错误;
D.因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额外功即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9600J-5000J=4600J,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W额L=4600J4m=1150N,故D正确。
故选D
例4.如图所示为某汽车起重机利用卷扬机吊起物体A的示意图。卷扬机把质量为2.7×103kg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卷扬机牵引力F为104N,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2)动滑轮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3000W(2)3000N(3)90%
解:(1)由图知道,n=3,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nv物=3×0.lm/s=0.3m/s,则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P=Fv=10N×0.3m/s=3000W;
(2)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F=1n(mg+G动),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nF−mg=3×104N−2.7×103kg×10N/kg=3000N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mgℎFs=mgℎFnℎ=mgnF=2.7×103kg×10N/kg3×104N=90%
课
堂
小
结
1.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必须要做的功,用W有表示;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用W额表示;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用W总表示。W总=W有+W额(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
(2)科学上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
注意:①机械效率表示的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能反映有用功或总功的多少;
②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③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有用功,如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减小额外功,如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尽量减小摩擦力等。
(4)斜面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它省力但费距离,其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100%=GℎFL×100%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斜面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斜面光滑无摩擦,则无额外功,有用功等于总功。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反
思
评
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节 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杠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