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学课件).pptx
    • 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学设计).docx
    • 原卷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解析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导学案).docx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4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5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6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7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8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优秀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优秀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学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学设计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导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深化理解,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把握本文中苏洵的论证逻辑,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3.赏析《六国论》与《阿房宫赋》不同的艺术特色。4.学习文中体现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以史为鉴、针砭现实的家国情怀。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大器晚成
    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北宋所处的时代和战国有何相似之处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通读文章,理清基本论证思路
    1.如果苏洵以“六国破灭论”为副标题,请你帮他拟一个正标题,拟如何拟?为什么?
    以地赂秦,丧钟长鸣——六国破灭论赂秦丧国,呜呼哀哉——六国破灭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文章中心论点
    2.朗读全文,圈画彰显文思的句子,为每一段落提炼一个中心句,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请用表格的形式展现。
    研读文本,体会严密论证逻辑
    小组合作: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需要完成以下三个小任务。1.朗读该段内容,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圈画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两位同学完成)
    2.各组回答相应问题:第一组: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第二组: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第三组: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第四组: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3.学贵有疑,大胆提出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1.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一位同学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圈画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破灭:灭亡兵:武器利:锋利弊:弊端赂:赠送财物【表赠送】:遗 赠 馈 予授 致 施 归 给 与 赏 赍 贻 饷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或:不定代词,有人互丧:彼此相继灭亡。互,由此及彼。率:全都,一概。耶:吗以:因为丧:灭亡盖:连词,大概因为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译文: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回答问题: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分论点一)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二)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以:凭借攻:动词作名词,攻占的方法取:获取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大的则:就获:获得邑:小城镇
    城:大城池较:比较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字结构)其实: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亡:所丢失的土地(所字结构)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译文: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固:本来【表本来】:固 素(素不相识) 思:回想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和父辈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暴:同“曝”,暴露以:相当于“而”,才视/遇:对待举:拿以:连词,来芥:小草
    译文:那么这样看来,秦国最大的欲望,各诸侯国最大的祸患,本来都不在于战争啊。想想他们的先人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这么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很不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草芥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一起床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更加】:益 愈 重 况 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繁:多。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暴秦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犯它们就越厉害。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判:决定。颠覆:灭亡。理固宜然: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事:侍奉。薪:柴火此言得之:这话对了
    译文:所以双方还没有交战,强弱、胜负就已经断定了。以至于六国发展到灭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这话说对了。
    古今异义词: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②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③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特殊句式: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②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
    2.回答问题: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可以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来回答。
    ①战胜而得——受贿所得②战败而亡——贿赂所亡(从数量上,对比论证)③创业之艰——割地之易④地有限——欲无厌(从程度上,对比、事实论证)⑤薪不尽——火不灭(从道理上,比喻、引用论证)
    1.一位同学朗读第三段,一位同学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圈画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
    译文:齐国人未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援助五国呀。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 始:才。 速:招致。
    译文: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保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去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再:两次。却之:使退却(使动用法) 洎(jì):及,等到。【等到】:比 比至 及 迨 逮 比及 洎 徂 伺 俟以:因为
    邯郸为郡:指秦灭赵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殆:①危险 ②大概,恐怕 ③几乎 ④精神疲倦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诚,实在。
    译文: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了五次仗,两败三胜。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两次打败了他。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不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别国灭得差不多的形势下,可以说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打败仗而亡了国,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假如从前。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 【表假使 如果】:当 籍 令 使 而 今 假 即 倘 藉 如 自 第 或 微 脱 向尚易量:容易估量。
    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人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在领兵打仗,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抗衡,结局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
    特殊句式: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
    2.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苏洵对三个国家的感情色彩有何不同?请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
    1.一位同学朗读第四、五段,一位同学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圈画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咽:吞咽
    译文:唉!如果把各国贿赂秦国的土地用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吃饭都吃不下去了。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势:优势。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为……所 :固定的被动句,“为”表被动日、月: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为:治理,动词
    译文:可悲啊!六国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可以:可以凭借苟:如果从:跟随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其势弱于秦:介宾短语后置句,“其势于秦弱”下:指在六国之后。
    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跟随六国灭亡的老路(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的下面了!
    2.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两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鸣呼……以趋于亡”——评论六国灭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对比论证:明比六国与秦国,暗比宋朝和辽、西夏。谈论古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苏辙《六国论》: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苏轼《六国论》:“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六国得以暂时生存,还是因为善待了 “士”。秦国“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秦国不善待士,所以导致了灭亡。
    有同学对苏洵的《六国论》提出质疑,六国破灭的原因有很多,为何苏洵重点论述“弊在赂秦”呢?作者论六国时为何不作纯客观分析,而是对六国“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在秦和六国之间,作者为何仇视秦国而亲六国?请你结合苏洵所处时代背景回答。
    ①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强敌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②苏洵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意思是行文要评论当世重大紧要的事件,并实施在当今。③《六国论》属于史论文体,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苏洵的《六国论》用严密的逻辑发理性之声,但也饱含强烈的感情,请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从文中找出饱含感情的语句。
    ①语气词“呜呼、悲夫”。“呜呼”一句后面跟着的是“以赂秦地封谋臣,以事秦心礼奇才”,如此好的设想最终未能实现。六国已是过去式,但面对北宋朝廷的不作为,作者非常惋惜、无奈。而“悲夫”句后面跟着“日削月割”,说明一天天、一月月底悲蚕食,作者焦灼、无奈之情非常明显,所以发出“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样的强烈愤慨。
    ②“弊在赂秦”与“弊在赂秦也”,一句话出现了2次,却只有一字之差。起句的“弊在赂秦”是为了提出中心论点,鲜明简练;而后句的“也”是在判断句中表示肯定语气,表示更坚定强烈的语气,增加主观感情色彩,巧妙地表达了苏洵对六国破灭的沉痛、叹惋之情,流露出对宋朝当政者的警告之意,也体现出苏洵作为士子的担当、爱国意识。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分别是赋、论文体的千古佳作,这两篇文章各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⑴《阿房宫赋》:①整齐和谐之美。“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连续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句句蝉联,又句句夸张,蝉联中有夸张的形象,而这些夸张的形象构成了句式的蝉联,句句相接,环环相扣,似大河狂涛,奔涌而至。字字列举秦皇耗费民资之多,句句暗陈人民饱受灾难之深。
    ⑴《阿房宫赋》:②抑扬跌宕之美。运用了大量的双声、叠韵词以及双声兼叠韵的词,如:“地势”“五步”“蜀山”“参差”“逦迤”“精英”等,全文共计三十多组。声母的特点是短促,韵母的特点是舒长,声音的组合含有相同或相似的语音成分,或促节,或荡漾,或兼而有之,使得音节更富于起伏变化。
    ⑴《阿房宫赋》:③悠扬回环之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这里除了用虚词“也”谐和音律外,“荧”“镜”同属“根”韵;“鬟”“兰”同属“山”韵;“过”“所”同属“波”韵。这种韵法,一方面虚词“也”作为单音字重复使用,给读者以声韵的变化色调匀整感,另一方面,拖长虚词“也”的韵脚的语音吟诵,可以收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特殊效果。
    ⑵《六国论》:①故用设问,立论周密。在《六国论》一文中,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弊在赂秦”之后就故意用了一个设问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疑问也正是别人的疑问,所以作者在别人未问之前自己首先发问,并给了一个明确答复:“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使文章的立论更完备,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苏洵往往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后能从细小处入手,自觉地替别人提出疑问并加以回答,以消除人们的疑惑,也使自己的论点更完美周全。
    ⑵《六国论》:②善用夸张,感染力强。比如作者在论证“赂秦而力亏”这一分论点的时候,就把历史上发生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事实缩小到一两天之内:“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这种夸张的说法突出了割城数量的众多和次数的频繁,同时也说明了苟且偷安者狼狈的窘态和一时的安宁。
    ⑵《六国论》:③巧用比喻,说理透彻。比如文章有这样一段引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引用苏代的话比喻三国企图用割让土地的办法制止秦国的入侵,必然会导致六国的灭亡。这种善打比方的说理形象生动,具体感人,易打动人、说服人。再比如“如弃草芥”“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等,都是以形象的比喻说理,既表现了六国子孙割地态度的轻率,也包含了作者鲜明的憎恨感情。
    千年前的的那篇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六国论》,记录了苏洵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他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他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崇敬景仰。
    学校“经典诵读”文化月活动中,准备开展“阅读经典,感怀使命——我心中勇担使命的人物推荐”活动。请你结合本文的作品与作者,为你推荐的人物苏洵写一段推荐词。要求:①结合作者的作品内容,②至少借鉴一种作品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整句、比喻、对比),③字数不少于100字。
    第四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五段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轶事典故,创作背景,注释注解,全文翻译,文言字词,文学赏析,课后作业,六国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意字音,文体知识,公元和公元前的区别,《六国论》写作背景,破灭灭亡,兵武器,利锋利,弊弊端,赂割地贿赂,而连词因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四川眉山三苏祠,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力亏,不赂者盖失强援,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一,分论点二,举例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教案+导学案+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