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如图为北京某市民拍摄的日落景观照片,照片中位于长安街西延线的新首钢大桥、大桥正西的定都阁和太阳三景同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能够正确反映拍摄者位置的示意图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 该景象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①春分—清明之间②芒种—夏至之间③白露—秋分之间④冬至—小寒之间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新首钢大桥、大桥正西的定都阁和太阳三景同框,拍摄者应位于最东方,大桥位于中间,定都阁位于最西端,图乙丁符合位置分布,甲丙错误;由图可知,定都阁海拔较高,且位于桥拱内,说明拍摄者与桥的位置较近,丁的比例尺小于乙,实际距离大于乙,定都阁由于距离较远,视觉效果上会看到比较矮,丁不符合实际情况,D错误,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意某市民拍摄的北京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景观,图中长安街西延线为东西走向,此时太阳照耀着西山定都峰顶的定都阁,说明此时太阳在正西方向,这天可能是春分或秋分,太阳从正西落下,①春分—清明之间可能出现此景象;A正确;芒种—夏至之间,白露—秋分之间,太阳从西北落下,冬至—小寒之间,太阳从西南落下,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二分日,除极点外,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地表岩石中元素抗风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钙、镁等活动性元素极易随水发生迁移。活动性元素在风化壳中的含量比值对揭示化学风化强度及重建古气候环境有重要指示作用。如图为太行山王莽岭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区域( )
A. 山体主要由变质岩构成B.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C. 峰丛林立,地势起伏大D. 多宽而浅的U形谷
4. 研究显示,该地区风化壳中活动性元素占比不足10%,推测其形成的环境特征为( )
A. 干热B. 暖湿C. 干冷D. 冷湿
5. 图中古宽谷面在地质历史时期起伏和缓,海拔在1100米左右,推测其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抬升②火山喷发③海水侵入④流水侵蚀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3. C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山体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而非变质岩,A错误;由图的指向标可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错误;由于图示地区石灰岩广布,流水的溶蚀较强,地表形成峰丛林立,地势起伏大的地表特征,C正确;图中多V形的深谷而不是U形谷,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由材料“地表岩石中元素抗风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钙、镁等活动性元素极易随水发生迁移。活动性元素在风化壳中的含量比值对揭示化学风化强度及重建古气候环境有重要指示作用”可知,该地区风化壳中活动性元素占比不足10%,说明当时的化学风化强度较强,降水多,气温高,活动元素随水迁移多,导致风化壳中的活动元素含量低,推测当时的环境特征是暖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古宽谷面曾经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和缓,说明当时的流水侵蚀较弱,后来地壳抬升,流水的侵蚀加强,经过长时间的侵蚀,海拔下降,地表起伏增大,①④正确;图中没有岩浆岩,没有火山喷发,不靠海,②③错误,故选C。
【点睛】风化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
如图为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推断甲、乙、丙、丁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
①碳吸收、排放变化②地表反射率变化③大气逆辐射变化
④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变化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
A. ③⑤②①B. ①④⑤②C. ①②④③D. ⑤③④①
7. 据图示原理推断,近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最可能使( )
A. 全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B. 全球碳吸收总量增加,温室效应减弱
C. 黄土高原地表反射率降低D. 黄土高原地区蒸腾作用增强,加剧干旱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会影响温室效应强度变化,因此甲代表碳吸收、排放变化,是①;植被覆盖率变化导致下垫面变化,水汽含量变化影响丁,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升温,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因此丁代表大气逆辐射变化,是③;地表反射率越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低,因此下垫面变化影响地表反射率变化,从而影响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变化,因此乙代表②,丙代表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植被的反射率低,近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最可能使黄土高原地表反射率降低,C正确;主要影响黄土高原局部地区,对全球气温影响小,A错误;植被可以起到固碳作用,黄土高原固碳作用会导致全球碳吸收总量增加,但是如果碳释放超过碳吸收,温室效应还是会增强,B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蒸腾作用增强,水汽增多,气候更湿润,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二是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如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 )
A. 由北向南气压逐渐降低B. 甲地吹偏西风,风力比乙地大
C. 乙地位于冷锋锋后,大雪纷飞D. 台风受冷锋推动,向东南移动
9. 防治台风灾害,地理信息技术作用是( )
A.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测台风位置B.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分析台风影响
C. 利用遥感技术制定防灾减灾紧急预案D. 利用海洋考察船实地观测风向风力变化
【答案】8. B 9. B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北部有一个低压中心,气压由北向南先升高,南部有一个台风中心,是低压中心,气压再逐渐降低,A错误;甲地附近气压西高东低,因此吹偏西风,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风力比乙地大,B正确;乙地位于冷锋锋前,C错误;台风东北方向有副热带高压脊,推动台风向西移动,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利用遥感技术可获取台风中心位置和内部结构的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生产台风路径,预测台风,A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生成台风路径,可以分析台风所影响到的地区,模拟分析台风影响,B正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C错误;利用遥感技术可观测风向风力变化,D错误,故选B。
【点睛】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的大小划分为六个等级,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图1为秦岭—大巴山区域图,图2中甲、乙、丙、丁代表太白山和神农架不同坡向的山地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表示神农架阴坡垂直带谱的最可能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1. 调查显示,该区域山地灌丛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针叶林带,主要原因是灌丛草甸带( )
A. 生物量较大B. 坡度较大C. 植物种类少D. 气温较低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神农架位于秦岭以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坡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对应乙,阴坡气温相对阳坡低,基带应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对应甲,A正确;B错误;丙丁的基带都是落叶阔叶林带,应为太白山的的阴阳坡,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山地灌丛草甸带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活性弱,有机质的分解少,积累多,因此,有机质的含量高,D正确;生物量针叶林大于山地灌丛草甸带,A错误;坡度较大,有机质容易流失,B错误;植物种类相对山地灌丛草甸带多,C错误。故选D。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1、规律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刺槐是中国暖温带季风区广泛分布的常见树木。如图为华北地区刺槐某物候现象多年平均始期、末期与某影响因素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日序是指距离当年1月1日的天数
12. 图中横坐标代表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纬度B. 海拔C. 气温D. 降水
13. 推测该物候现象最可能是( )
A. 开花B. 落叶C. 叶片变色D. 果实成熟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由两图可知,这一物候现象始期与末期与这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值越高,始期越早,末期也越早,纬度越高,始期越晚,A错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始期也应越晚,B错误;气温与始期和末期有正相关关系,C正确;降水对始期和末期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开花与气温有正相关,气温高,花期来得早,结束得也早,A正确;落叶气温高,落得迟,B错误;气温越高,叶片变色越晚,C错误;果实成熟没有始期和末期之分,D错误;故选A。
【点睛】刺槐为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根据地域分布不同,又叫洋槐、胡藤、刺槐花、刺儿槐等。
科隆群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龄大体从西北向东南越来越老。生活在科隆群岛的企鹅是唯一的赤道区企鹅。20世纪70年代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岛上企鹅数量锐减。如图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科隆群岛(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B. 降水量比同纬度南美洲东岸多
C. 各个岛屿随板块运动向西北方向移动D. 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大洋西侧
15.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科隆群岛企鹅数量锐减的原因有( )
①水温异常偏高,生存环境变化②副热带高压增强,降水量减少
③鱼类大量死亡,食物来源不足④飓风频发,导致出现海啸灾害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科隆群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说明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壳不稳定,A错误;受秘鲁寒流影响,导致空气湿度降低,从而使得降水减少,降水量比同纬度南美洲东岸少,B错误;据材料可知,岛龄大体从西北向东南越来越老,说明各个岛屿随板块运动向东南方向移动,C错误;科隆群岛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大洋西侧,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水温异常的偏高,改变了热量条件,企鹅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企鹅的觅食和繁殖,①正确;该地水温升高,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加强,降水量增加,②错误,AC错误;冷水性鱼类无法适应较高的水温,要么大量死亡,要么游向更深更冷的海域,食物来源不足,③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引发的,飓风不能导致海啸灾害,④错误,B错误。综上,①③正确,故选D。
【点睛】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8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高温酷热天气。图1为浙江省2024年8月上旬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1)描述浙江省2024年8月上旬平均气温距平的分布特征。
据气象部门分析,2024年夏季的极端天气与“热穹顶”现象密切相关。“热穹顶”是指高空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而引发的高温事件。图2为“热穹顶”示意图。
(2)说明“热穹顶”对浙江省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
在一定时间内,最高温度达到一定高度会发布不同等级的高温预警: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发布黄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发布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发布红色预警。下表为2024年8月3日至5日浙江省两城市天气信息。
(3)在两城市中任选其一,从预警等级和防御措施建议等角度撰写高温预警信息。
【答案】(1)8月上旬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中部盆地地区偏高幅度最大,东部沿海地区偏高幅度较小等。
(2)热高压停留时间长,造成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热高压控制区,气流下沉增温;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高压控制,不利于与外界冷空气交换等。
(3)可从不同人群、不同天气等角度提出防御措施,合理即可。如: 杭州:杭州市连续3日最高气温持续在40℃以上,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降温,户外工作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内在外暴晒等。 或衢州:衢州市连续3日最高气温持续在37℃以上,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降温,户外工作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内在外暴晒,并注意可能的短时大风、强降水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2024年8月浙江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分布图等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温分布、“热穹顶”高温天气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的颜色可判断,浙江的8月上旬气温的距平分布有如下特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中南部偏高明显;中部盆地地形,气温距平的幅度变化最大,东部沿海地区偏高幅度较小。
【小问2详解】
热穹顶现象是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高压与附近低压之间的大气环流形成了稳定的“Ω”型,高压像个罩子一样把热空气盖在热浪发生区域,同时阻止了冷空气进入,导致温度持续升高,从而引发热浪或超级热浪事件;受热高压的控制,气流下沉增温,加剧高温天气;由于长时间的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热量多,气温高。
【小问3详解】
高温预警信息可针对不同和人群和不同的高温天气预警等级来进行撰写。根据表格的信息可以发出如下的预警:杭州:杭州市连续3日最高气温持续在40℃以上,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降温,户外工作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内在外暴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水分等。衢州:衢州市连续3日最高气温持续在37℃以上,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降温,户外工作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内在外暴晒,并注意可能的短时大风、强降水等。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法国地形图及巴黎和马赛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与巴黎相比,说出马赛的降水特征,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说明大西洋对法国气候特征形成的作用。
【答案】(1)与巴黎相比,马赛降水总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降水较少原因:马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巴黎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等。
(2)法国位于大西洋东岸,盛行西风,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气候特征深受大西洋影响,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气温年较差小,终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对平均;北大西洋暖流势力较强,影响范围较大,导致气温偏高,易形成降水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法国地形图及巴黎和马赛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载体,考查气候类型,气候的成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巴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马赛是地中海气候,与巴黎相比,马赛降水总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降水较少。原因:马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巴黎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全年均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问2详解】
大西洋对法国气候特征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风影响:法国受大西洋暖湿的西风影响,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使得法国的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终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对平均。洋流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法国沿海,对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法国气候的温和湿润特性。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大孔兑”是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的十条产沙支流,以高含沙量著称,每年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图1为“十大孔兑”流域示意图。
“十大孔兑”在暴雨期易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在下游地区泛滥成灾。
(1)结合地貌和河流特征,说明“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
“十大孔兑”河谷形态受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图2为风水交互作用下河谷形态的演变过程示意图。
(2)结合示意图,说明“十大孔兑”河谷形态的季节演变过程。
近年来,“十大孔兑”部分地区实施拦沙换水生态治理工程,通过拦洪滞沙减少入黄泥沙和黄河输沙用水量,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说明拦沙换水工程对“十大孔兑”自然环境有利影响。
【答案】(1)河流自南向北流,上游流经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地势起伏较大,搬运大量泥沙;中部流经库布齐沙漠,大量沙土成为河流沙源;上游集水面积大,来水多;夏季多暴雨,河流水位上涨快等。
(2)风季,风力作用将沙尘搬运、堆积在沙丘一侧及河谷中,使河谷变窄,河床升高;雨季,多暴雨,水流冲刷河谷,带走大量沙土,使河谷变宽、河床降低等。
(3)拦截入黄泥沙,减少泥沙含量,改善水质,缓解河道淤积,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增加水资源供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流水文特征和当地的生态问题为材料,涉及温带大陆性气候整体性的表现、河流含沙量多少、洪涝灾害原因、生态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利用材料读图分析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游十大孔兑上游为植被稀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抗蚀能力弱,林草植被结构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地势起伏较大,搬运大量泥沙;中游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荒漠化严重,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大量沙土成为河流沙源;十大孔兑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常出现强度极大的暴雨,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和洪水上涨速度;上游支流多,集水面积大,来水量大。
【小问2详解】
十大孔兑河谷形态的季节演变过程主要受到风力和水流两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这些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春季:春季风力作用最为强烈,尤其是在冬季风的上风向地区,风力作用将沙尘搬运、堆积在沙丘一侧及河谷中,使河谷变窄,河床升高,导致河谷形态发生变化。夏季(雨季):夏季降水量集中,水流作用增强,尤其是在南部黄土沟壑区,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使河谷变宽、河床降低等,河谷形态发生变化。
【小问3详解】
拦沙换水工程对“十大孔兑”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建设拦沙坝和引洪滞沙工程,每年可以减少入黄泥沙,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拦沙换水工程不仅减少了泥沙进入黄河,还通过生态治理工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增强防洪能力:通过拦沙坝和引洪滞沙工程的建设,增强了防洪能力,减少了山洪灾害的发生,保护了沿岸的耕地和棚圈等基础设施。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盐湖锂资源产业基地。锂元素来自那陵格勒河上游沿昆仑山断裂分布的富锂热泉水,那陵格勒河从昆仑山携带锂元素经山前冲积扇至下游盐湖区富集。如图为柴达木盆地那陵格勒河流域富锂盐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1)说明那陵格勒河流域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说明那陵格勒河下游盐湖锂元素浓度高的原因。
金属锂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金属”,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材料中广泛应用,是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3)说明加强锂矿资源开发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
【答案】(1)河流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陡峭,河流流速较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下游流经山麓地带,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等。
(2)上游山区热泉水中富含锂元素;径流携带锂元素至下游盐湖区;下游盐湖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盐湖地势低洼,无河流流出,锂元素流失少等。
(3)加强开发锂矿资源,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给,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降低我国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锂矿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金属锂及湖卤水型锂矿形成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国家安全、矿产资源形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主要受到地形和河流动力学的影响。当那棱格勒河从高山流下,河流流速较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进入开阔平坦的地区时,由于河床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水流呈放射状向外流动,搬运能力减弱,携带的碎屑物质逐渐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上窄下宽的扇形冲积堆,外形似扇,称为冲积扇。
【小问2详解】
那棱格勒河下游盐湖锂元素浓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源富含锂元素:那棱格勒河源头是昆仑山的火山口湖(温泉),富含锂、镁等各种矿物元素。这些丰富的矿物元素常年随着河水进入东台吉乃尔湖,并在湖中富集,形成了高浓度的锂元素。蒸发作用:那棱格勒河下游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该地区气候极度干旱,蒸发作用强烈。蒸发作用使得湖水中的锂元素浓度逐渐升高,形成了高浓度的锂盐湖。盐湖地势低洼,无河流流出,锂元素流失少等。
【小问3详解】
加强锂矿资源开发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锂矿资源开发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从而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通过增加国际市场的供应,可以减少国内锂矿资源的开采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保障国家环境安全;通过加强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提升国家的工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通过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锂矿资源供应市场,可以保障国家的战略储备,确保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资源短缺情况下,国家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各种挑战。
2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海洋表面暖海水加热液氨使之汽化,推动涡轮机发电;同时利用深层冷海水将发电后的蒸汽冷凝为液体,形成循环。海洋温差能发电需要建造大型设备和管道,设备寿命通常较短。据估算,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成本为0.15~0.25美元/千瓦时,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大致为0.05~0.17美元/千瓦时。在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为20℃时,发电效率为6.7%。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图1为世界部分海域大洋表层和深层海水温差分布图。图2为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示意图。
(1)绘制热带地区沿180°经线的大洋表层和深层海水温差分布示意图。
(2)结合资料,评价在我国南海大规模开发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可行性。
【答案】(1) (2)优点:南海纬度低,海水温差大,海洋温差能丰富;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缺点: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洋温差的分布特征,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可行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绘制热带地区沿180°经线的大洋表层和深层海水温差分布示意图,首先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代表180°经线,纵坐标代表海洋温差,再去根据图例确定参数。接下来读取海水温差数值,首先确定南北回归线的海水温差数值,再读取18℃、20℃、22℃、24℃、26℃海水温差数值分布的纬度分别是多少,在图中定好点,再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可从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成本、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评价。由上题可知,热带地区海水温差大,南海纬度低,海水温差大,海洋温差能丰富;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海洋表面暖海水加热液氨使之汽化,推动涡轮机发电;同时利用深层冷海水将发电后的蒸汽冷凝为液体,形成循环,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且可以再生,发电量稳定;但在海上建设发电厂,对技术要求高,海洋温差能发电需要建造大型设备和管道,设备寿命通常较短。据估算,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成本为0.15~0.25美元/千瓦时,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大致为0.05~0.17美元/千瓦时,投入成本高,在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为20℃时,发电效率为6.7%,能量密度小。
城市名称
天气状况
8月3日
8月4日
8月5日
杭州
晴,30~41℃
晴,30~42℃
晴,28~40℃
衢州
晴,27~39℃
雷阵雨转晴,29~39℃
雷阵雨,27~39℃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共1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2023届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