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批注一, 批注二,了解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1. (2分) 朋友,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朋友,可能是与你志同道合的伙伴; 朋友,可能是陪伴你左右的物品; 朋友,还可能是时空隧道里相遇的知音。在“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中小语展示了《说文解字》中关于“朋”字和“友”字的两幅图。请你据此猜想“朋”字和“友”的早期含义。
2.(3分)重音标注的位置不同,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请你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完成标注重音的任务。 (重音用着重号下标)(着重号是“.”)
①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不是王老师,也不是张老师)
②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中学阶段是全新的开始)
③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不是小学阶段,也不是大学阶段)
3.(2分)9月30日是革命烈士纪念日,同学们到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雄,致敬先烈。小语吟诵了一副对联表达此时的心情,小文觉得“神州”“大地”两个词值得反复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
4.(2分) 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方位名词的一项 ( )
A.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B.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D.冬日灰蒙蒙的太空中,雨变得透明。
5.(3分)小语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七语(上) 期中 第 1 页 共 8页(1) 容易读错的字 A.徜(cáng) 徉 B.混为一谈(hún)
(2) 容易写错的词 A.翻来复去 B.云宵
(3) 容易说错的话
A.小明到小雯家找她的弟弟玩,问小雯:“舍弟在家否? ”
B.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6.(8分)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小语注重诗词曲名句的积累,请你帮他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海日生残夜, ①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夜发清溪向三峡, ④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曹操在《观沧海》中抒发自己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 ⑦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⑧ 。 ”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4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7. (2分)批注一:诗歌一、二句通过描写田家“流水” “ ” (摘录诗中词语填空)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氛围。
8.(2分) 批注二:诗歌三、四句借景抒情,运用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A(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①司马牛①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此何惧? ”
②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B(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
七语 (上) 期中 第 2 页 共 8 页子何患C( )无兄弟也? ”
(选自《论语·颜渊》)
【注释】①司马牛,相传为宋国大夫桓魋(tuí)的弟弟。传说他的哥哥桓魋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宋逃亡到鲁。
9. (4分)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0. (3分) 请将“乎” “之” “矣”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11. (2分) 请用 “/ ”为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 (2分) 请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两句中选做一句)
①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3分)全新的初中生活中,或许也有同学正困扰于暂时没有结交到新的“兄弟朋友”。结合【甲】【乙】选文,说说你将如何劝导有类似困扰的同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8分)
胶东的春天
①胶东的春天,是踮着脚尖来的。像蹑手蹑脚的恋人,总是在惊喜中突然到来。本是天天盼望的事情,如今说来就来了。就像浑水中的鱼儿,一下子游进清冽的泉里,猝不及防的惊喜,总是把我们冲得不知所措。等缓过神时,早已被这激流冲出了很远。
②出了城,轻装简行,随便朝哪个方向,随意翻过一两道山梁,或许还要蹚过一条小溪,就走进开阔的田野。走在乡间土地上,脚下是绵软的,踩惯了水泥路,你的脚部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环顾四野,菜田塑料大棚的薄膜已经卷起,露出潮湿的泥土,无遮拦地晒着太阳。
③菜园里,最先绿过来的是几垄芽葱,接着是几畦菠菜、韭菜、芫荽。土豆芽儿和南瓜芽儿,开始还小心翼翼,顶一片黄土坷垃①,好奇地探出头来,见周围有了动静,就迫不及待地拱出来。最先开的是萝卜花和白菜花。萝卜花的紫是淡雅的紫,含蓄而浪漫; 白菜花的黄是浓艳的黄,娇小而热烈。豌豆花开得晚些,但开得很快,像梦一样快,梦一样五彩缤纷。有花开,自然有蝴蝶来,蝴蝶是会飞的花。最性急的是小草们,春风一唤,就冒冒失失地钻出来,田埂、路边、渠畔,挨挨挤挤,推推搡搡,各不相让。绿是那种鲜绿,近看并
七语(上) 期中 第 3 页 共 8 页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温故而知新
结合语境推断
(2)四十而不惑
联系上下文
(3) 内省不疚
课内迁移 (吾日三省吾身)
(4) 君子何患
查字典:①灾难;②忧虑;③害(病)
____。(填序号)
不显眼,远望却是芊芊莽莽一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粉混合的气息,那气息使人陶醉,也催人相思。置身这样的环境,难免会有蛰伏已久的东西,从心底慢慢被唤醒。
④这个季节的太阳是一年中最妖娆的。煦暖的阳光下,站上高坡,眺望田野,一边是麦苗漾起的绿浪,一边是犁铧翻起的土浪。往更远处看,看见花了吧?红的、 白的、粉的,开成了一片,分不清哪是桃花、梨花,哪是杏花、樱桃花,仿佛漂亮的云锦围在山腰,整个山野都平添了几分妩媚。整个胶东都是一片花海,花海里隐现一些小黑点,在花枝间移动——那不是蜜蜂,是整枝疏花的果农。
⑤天常是晴的。仔细看,空气中有细微的水汽蒸腾,丝丝、缕缕,若竖琴之弦,被阳光的手指轻柔地弹拨着。如果心境足够清静,你会听到细微的“咝——咝——”声,那是地层苏醒的声音。整个大地,都在这声响中醒来。酥润的泥土富有弹性,期待着种子落上去,发芽,生长。
⑥这个季节里最忙的要数农家人。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块地种什么,那块地种什么,何时种能赶上好行情,好多事情要在这几天定夺。忙碌的人们在农事里出没,有时,路上的停住脚步,园里的停下劳作,熏风里传送着一问一答,语气里透着好心情。胶东的春天是悠缓的,处处弥漫着轻松闲逸的气息; 胶东的春天也是躁动的,时时流露出迫切的期望。
⑦趁惠风和畅、墒情②正好,赶紧把希望和梦想的种子播下吧,在这个春潮涌动的时节,等待一场场春风春雨,将它们催发……
(张行方/文有删改)
【注释】①坷垃(kē lā): 泥土块。②墒情(shāng):土壤中的干湿状况。
14. (2分) 阅读第①段,说说胶东春天的来临有何特点。
15.(2分) 阅读文章②至⑥段,概括主要内容,填写下表。
16.(2分) 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提示:可从词语,修辞等角度赏析)
土豆芽儿和南瓜芽儿,开始还小心翼翼,顶一片黄土坷垃,好奇地探出头来,见周围有了动静,就迫不及待地拱出来。
17.(2分) 文章调动各种感官描写了胶东春天的景色,试从文中分别找出与下列感官角度相应的一个句子。
【示例】视觉:环顾四野,菜田塑料大棚的薄膜已经卷起,露出潮湿的泥土,无遮拦地晒着太阳。
听觉:
嗅觉: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8-22题。(11分)
母亲的跨越
①请母亲去饭店吃饭。
七语 (上) 期中 第 4 页 共 8 页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第⑥段
出城所见,总写春色。
(1)
眺望田野,
绿浪花海。
(2)
春日农忙,悠缓躁动。
②母亲要跨上我的电瓶车并不容易。她的双腿已经僵硬,她试着把腿抬高,显然跨不上去,她又吃力地抬得更高,像在努力挣脱无形的阻力。可双腿依然不听使唤。我只好下车,让车身歪向她一边,她终于缓缓地跨过车座,坐了上来。
③母亲晕车,腿脚也不太好,出门唯一能乘坐的便是电瓶车,为此我专门买了一台。
④到了饭店,我先下车,再请母亲下来。母亲下车比上车更困难:一只脚先落地,可另一只脚却怎么都顺不过来,因为腿太僵硬了。我只能调整车姿,几乎把车子放倒了,母亲才将脚顺了过来。
⑤母亲的腿脚变得不利索,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年轻时可不是这样。
⑥她年轻时,父亲在邻近的镇上教书,只有周末才回家,平时里外大小活计全都由母亲一人张罗。那时母亲的腿脚多么利索呀,走起路来总是健步如飞,脚下生风。她挑水、挑粪、挑稻、挑红薯,路并不好走,沟沟坎坎也是难免,可她总是如履平地,轻松地跨越沟坎、豁口、 洼地。
⑦我小时候,母亲多次背着我,跨越过溪流,翻越过高山,去看望父亲。母亲的脚步又轻又稳,虽然山路崎岖坎坷,但是她从不踉跄。伏在母亲背上的我,感觉是那么平坦舒适。她一步就跨过了洼地,我在她的背上,随她一起轻轻跃起,又稳稳落下。
⑧母亲还曾带我跨越过洪水豁口。有一年村里发大水,村里人都踏上了逃难之路。母亲带我朝高处的山上跑,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一条露出水面的埂路可走。但埂路的中间,有一处被洪水冲开了,出现了一个较宽的豁口,翻滚着汹涌的河水,泥沙随水而下。有几根浮木,匆匆在洪水里晃了一晃,就不见了。
⑨那豁口,尚未成年的我,是无论如何都跨越不过去的。于是母亲将我驮上背,后退了数十步,然后飞奔助跑了起来,跑到豁口边缘,只见她脚一点地,飞一般地一脚跨了过去! 母亲一跃而起,我和母亲好像长时间停留在半空中,她正背着我飞跃一条巨河。我仿佛听见母亲深重的呼吸,也听见洪水猛兽一般的咆哮。母亲的腿并不长,却能从豁口上惊心动魄地一跃而过,她是从哪里获得的勇气和力量呢?
⑩我九岁那年,父亲因被人诬告而停职,回家务农。可一介书生,哪里擅长种田耕地啊,很多农活都干不好。母亲手把手地教他,带着他一起跨越“农事”的坎。
⑪母亲还克服重重困难,跨越各种阻碍,陪着父亲上诉。父亲最终沉冤得雪,得以重返讲台。
⑫父亲被停职的那几年,我们家的沟沟坎坎也较多。好在有母亲,她比父亲更坚强,带领一家人跨越了病痛,跨越了委屈,跨越了贫寒,跨越了苦难,跨越了生活给我们这个家设下的一道又一道坎。风雨没有击倒这个飘摇的家,是母亲,带领我们跨越了那些年的风风雨雨。
⑬我孩子上幼儿园时,母亲来到城里帮着接送。那时她腿脚还利索,接送小孩、买菜、干家务,忙里忙外,在我和爱人忙得无暇顾及家里时,帮我们跨过生活的“忙乱之坎”。
⑭再后来,我们搬到别处住了,独居的母亲从此深居简出,越来越老的她,身上的病都出来了,尤其是腿脚上,经常夜里疼痛,走起路来越来越吃力,每一步都像是在试探,直到确定脚下安全,才敢小心翼翼地踩上去。有时,走完
七语(上)期中 第 5 页 共 8 页一步,另一步久久迈不出去,那些脚印好像已经疲倦。她常常就这样孤单地停在风里,等待一个脚印歇足了,追上来,接着赶路。
⑮可是步履蹒跚、再也不能跨越沟坎的母亲,依然是母亲呀! 母亲把她矫健的步伐交给了岁月,交给了家庭,交给了我们,她交出了生命里最为珍贵的东西。曾经,是她带着我们跨越童年和青年的沟沟坎坎;如今,该换我们带着她跨越晚年的坎坎沟沟了。
(立新/文,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第1期,有删减)
18.(2分) 全文围绕“母亲的跨越”写了哪几件事? 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全文情节,完成填空。
19. (2分) 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我在她的背上,随着她一起轻轻跃起,又稳稳落下。
20. (2分) 谈谈你对《母亲的跨越》这个题目的理解。
21.(2分)文章结尾写道:“曾经,是她带着我们跨越童年和青年的沟沟坎坎;如今,该换我们带着她跨越晚年的坎坎沟沟了。”请你谈谈这种对称句子这样写的好处。
22. (3分) “你入学时的新书包有人为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为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为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为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歌曲《母亲》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 请你写一个印象深刻的小片段。 (不少于50字)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8分)
【甲】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 ……
【乙】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 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
七语(上) 期中 第 6 页 共 8 页①母亲带“我”去看父亲, 背着“我”跨过路上的坎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父亲蒙冤停职, 回家务农, 母亲带着他跨过“农事”的坎;
④父亲上诉, 母亲陪着他跨越各种阻碍;
⑤家里处于多事之秋, 母亲带领一家人跨越那些年生活中的一道道坎;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如今母亲年迈、腿脚不便, “我们”应帮她跨越晚年的坎。
……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角角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丙】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以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丁】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节选自《朝花夕拾》)
23.(2分) 小语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来分享他的阅读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帮助小语把图中①③处应填写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 》②“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③
24.(2分)假如鲁迅先生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都生活在现代,巴黎奥运会前夕,组委会特邀鲁迅先生携友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朝花夕拾》中的人物纷纷致电鲁迅先生,请求前往,请你帮助鲁迅先生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同行者,(或者鲁迅会拒绝谁成为同行者)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和选文片段,阐述理由。
备选人物:A. 长妈妈 B. 衍太太 C. 藤野先生 D. 范爱农
25.(2分)请仿照示例,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精读或略读的? (示例除外)
七语 (上) 期中 第 7 页 共 8 页读书方法
示例
精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 为
何连用两个感叹句, 表达怎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26.(2分) 小文展示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朝花夕拾》封面。她和小语就此展开讨论哪个做封面更好。她们各执一词,于是向你请教,你认为哪个做封面更好? 并说说你的理由。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互联网改变和丰富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在很多人看来,网络交友有利也有弊。请你就这个话题,分享你的观点。 (不少于 70字)
任务二:下列是小雯同学写的一首赞美友情的小诗,请你补全诗句。
提示:从②③④中选两个小节完成,每小节不少于三行。
28.(50分) 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以《我家的故事》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请以《谢谢你给了我 》为题,先补充题目,然后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有人说,家是装修奢华的大房子; 有人说,与家人一起便是家;有人说,未来的家是智能的……你心目中的“家”是怎样的呢? 请以“心中的家”为话题,发挥想像,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 ②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七语 (上) 期中 第 8 页 共 8 页略读
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篇目略读或精读。
①那一天,你把友谊的痣,
点在我的额上,
从此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
②那一天, 你把友谊的花,递到我的手上,
③那一天,你把友谊的琴,
④那一天, ___________
汉川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测评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不唯一,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
1.(2分)“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表示平等、志同道合、关系紧密的内涵。
“友”字由并列握在一起的两只手演变,表示结交、合作、互助、友好的内涵。
(每个字的含义说出其中的一点即可)
2.(3分)①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是王老师,也不是张老师)
②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阶段是全新的开始)
③魏老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是小学阶段,也不是大学阶段)
3. (2分)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 大地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 神州
4.(2分)C “下雪”的“下”是动词。
5.(3分)①ch áng hùn ②覆 霄 ③A. “舍弟”改为“令弟” B.删掉“长时间”或“一直”
6.(8分)①江春入旧年。②随君直到夜郎西。③枯藤老树昏鸦,④思君不见下渝州。⑤正是江南好风景,⑥一夜征人尽望乡。⑦日月之行,⑧若出其里。
7. (2分) 高花 宁静祥和
8.(2分) 拟人 对夕照晚景的喜爱和留恋,以及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
9.(4分)(1) 旧的知识, 学过的知识(2)迷惑, 疑惑(3) 自我检查、反省(4)②
10. (3分)A( 之 ) B( 矣 ) C( 乎 )
11. (2分)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果划的是第二种,划对两处也可得分)
12.(2分) ①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吗?
②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13.(3分)同学,如果你懂得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如果自己做人做事坦荡,符合礼法,问心无愧,那么终会赢得他人认可,不必忧惧暂时的孤独。(意符即可)
【参考译文】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吗? ”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
14.(2分) 悄无声息 来得突然
15.(2分) (1)菜园缤纷, 四处草绿。(2)水汽蒸腾, 大地苏醒。
16.(2分)示例一:“顶”“探”“拱”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土豆芽儿和南瓜芽儿破土而出时的可爱情态,表现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示例二: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土豆芽儿和南瓜芽儿破土而出时的可爱情态,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7.(2分) 听觉:如果心境足够清静,你会听到细微的“咝--咝--”声,那是地层苏醒的声音。
嗅觉: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粉混合的气息,那气息使人陶醉,也催人相思。
(答文中其他句子亦可)
18.(2分)②村里发大水,母亲驮着“我”跨越洪水的豁口;
⑥“我”和爱人无暇顾及孩子和家里时,母亲帮“找们”跨过生活的“忙乱之坎”;
19.(2分)“轻轻”稳稳”两个叠词体现了母亲年轻时腿脚利索、身形稳健,让小时候的“我”感到安全与舒适,也与后来母亲年老时腿脚僵硬形成对比,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心疼。
20.(2分) 文章主要记叙母亲跨越沟坎、战胜困境的往事;“跨越”是母亲一生直面困难、勇敢无畏精神的写照; 抒发了作者对勇敢坚韧、无私奉献的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说出两点即可)
21.(2分)童年和青年时代,母亲是“我们”的引导者和保护者,带领“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今,母亲年岁已高,身体状况已不复从前,“我们”应当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帮助她渡过晚年的难关和挑战。(意符即可)
这种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 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语义表达 1分,语音美感1分。意近即可)
22.(3分)示例一:我在学校遇到了一些挫折,心情非常低落。回到家后,我一言不发地走进房间,关上了门。母亲察觉到了我的异样,轻轻地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她坐在我的床边,温柔地握住我的手,静静地听我倾诉心中的委屈和烦恼。她没有批评我,也没有指责我,只是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我:“孩子,人生中总会遇到挫折,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母亲的话如同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新找回了勇气和信心。
23. (2分) ① 《父亲的病》 ②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对年幼无知时光的深切怀念。
24. (2分)示例一:长妈妈。【甲】段中“哥儿,有画儿的 ‘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长妈妈善良、淳朴、热情且关心孩子,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本书成为鲁迅先生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影响着先生的一生。先生对长妈妈怀有敬意、愧疚和无比的怀念,一直想找机会弥补和感激,因此可能会选择长妈妈出行。
示例二:藤野先生。【丙】段中“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表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佩之情。因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平等对待学生,鲁迅先生来自中国,遭遇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却得到了藤野先生热情无私的指导和帮助,鲁迅先生对此十分感激,藤野先生的照片也一直被挂在墙上,夜深之时给予了先生创作的勇气,因此可能会选择藤野先生。
示例三:范爱农。【丁】段中“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两个“愈”字写出了范爱农的凄苦无助。范爱农是一个为人孤傲,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不满黑暗社会,一生追求革命,但备受迫害,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实现自己爱国之志。鲁迅先生一直对他的离世很愧疚。奥运盛会,范爱农定会迫不及待想要去现场观看,先生应该会满足他的心愿,带范爱农出行。
示例四:衍太太。“衍太太”在《父亲的病》《琐记》中出现过。共记叙了五件事,分别为:《父亲的病》中,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琐记》中,她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在孩子们跌倒时却又故作姿态; 鼓励小孩子吃冰; 怂恿孩子看不健康的书籍; 怂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鲁迅对她表面上赞扬,实际心中却是鄙视、憎恶的态度。因此可能会拒绝衍太太成为同行者。
24.(2分)(答案不唯一,意符即可)
示例:我选择“精读”的阅读方法。---精思。
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差异? 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心路历程? 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与写作《朝花夕拾》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主题等也合理)
我选择“精读”的阅读方法----细品。
示例:“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有画儿”,这个词写出“我”随口提到的事她都记在心上,体现了阿长对“我”的关心。
“三哼经”。这个词写出了阿长不认识字,侧面体现其买书过程的不易,突出阿长对我的关心。
“买来了”。这个词写出阿长实现“我”心愿后激动的心情,体现了阿长的淳朴善良。
示例:“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两个“愈”字写出了范爱农的凄苦无助。
我选择“精读”的阅读方法----鉴赏。
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我选择“略读”的阅读方法。
示例一:阅读前:
(1).了解背景:在略读《朝花夕拾》之前,你可以先花几分钟了解一下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作品。
(2) .制定计划:确定你打算用多长时间略读完这本书。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时间安排,将书分成若干部分,每天或每周完成一部分。
示例二:略读过程
(3).浏览目录:先快速浏览《朝花夕拾》的目录,了解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和主要内容。这可以让你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也方便你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找到感兴趣的章节。
(4).快速阅读章节标题和开头结尾:对于每个章节,先阅读标题,然后快速浏览开头和结尾部分。这样可以了解章节的主题和大致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5).抓住关键信息:在略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如人物、事件、主题等。可以用铅笔在书上划出重要的段落或句子,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查找。
(6).忽略细节:略读时不要过于纠结于细节,可以跳过一些描写性的段落和冗长的对话。重点关注作者的观点、情感和主题表达。
示例三:阅读后
(7).回顾内容:略读完《朝花夕拾》后,花一些时间回顾一下整本书的内容。可以通过回忆目录、关键信息和自己划出的重点段落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8).思考主题:思考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这些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感受,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9).交流分享:与朋友、同学或老师交流你对《朝花夕拾》的略读感受和思考。这可以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作品,也可以激发你对阅读的兴趣。
26.(2分)示例一:①图一这个封面是鲁迅的图像,点出了本书的作者; ②背景是江南水乡的建筑,符合浙江绍兴的背景特征,因为《朝花夕拾》所写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鲁迅家乡浙江绍兴的事,因此这个做封面更好。
示例二:①图二这个封面是小孩嬉戏的场景,符合青少年生活的内容; ②《朝花夕拾》大多数内容都是鲁迅对自己青少年生活的回忆,因此这个做封面更好。(意符即可)
27. (5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
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
(1) .拓展社交圈:
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极大地拓展了社交范围,让你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增长见识。
丰富社交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交平台或群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满足特定的社交需求,如音乐爱好者可以加入音乐交流群,共同分享和探讨音乐。
(2).方便快捷:
随时交流: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还是在闲暇的周末,都能轻松保持联系。
多种交流方式:网络交友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方式,如文字聊天、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地沟通。
(3) .增强自信:
展示自我:在网络上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和兴趣爱好,通过发布动态、分享照片等方式吸引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
获得支持: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以向网络上的朋友倾诉,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
(1) .真实性难以保证。
信息虚假: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成分,有些人可能会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的照片、资料等,导致交友过程中存在风险。
伪装身份:不法分子可能会伪装成他人进行交友,以达到欺骗、诈骗等目的,给交友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2) .缺乏深度交流。
表面交流:网络交友往往以文字聊天为主,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容易导致交流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性格。
情感淡漠:由于网络交友的虚拟性,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更加随意和冷漠,缺乏真正的情感投入,难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3) .安全风险。
隐私泄露: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给交友者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在聊天过程中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网络暴力:如果在网络交友中发生矛盾或冲突,可能会遭受网络暴力的攻击,给交友者带来心理伤害。此外,网络暴力还可能会影响到交友者的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示例二:
那一天,你把友谊的花,
递到我的手上,
从此馥郁的芬芳萦绕着我。
那一天,你把友谊的琴,
放在我的身旁,
从此悠扬的旋律陪伴着我。
那一天,你把友谊的星,嵌在我的天空,从此璀璨的光芒指引着我。
那一天,你把友谊的火,燃在我的心底,从此炽热的力量推动着我。
那一天,你把友谊的印,烙在我的灵魂,从此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我。
28.(50分)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古诗文积累,填写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