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l "_Tc10860" 一、考情分析2
    TOC \ "1-2" \h \u \l "_Tc21905" 【课标要求】 PAGEREF _Tc21905 \h 2
    \l "_Tc19118" 【考查重点】 PAGEREF _Tc19118 \h 2
    \l "_Tc31051" 【主要题型】 PAGEREF _Tc31051 \h 2
    \l "_Tc31754" 【命题趋势】 PAGEREF _Tc31754 \h 2
    \l "_Tc10860" 二、知识建构2
    \l "_Tc24251" 篇目1:《黄鹤楼》 PAGEREF _Tc24251 \h 3
    \l "_Tc7074" 篇目2:《使至塞上》 PAGEREF _Tc7074 \h 4
    \l "_Tc20538" 篇目3:《钱塘湖春行》 PAGEREF _Tc20538 \h 5
    \l "_Tc24083" 篇目4:《饮酒》 PAGEREF _Tc24083 \h 7
    \l "_Tc24470" 篇目5:《春望》 PAGEREF _Tc24470 \h 8
    \l "_Tc11681" 篇目6:《雁门太守行》 PAGEREF _Tc11681 \h 9
    \l "_Tc18114" 篇目7:《赤壁》 PAGEREF _Tc18114 \h 10
    \l "_Tc1327" 篇目8:《渔家傲》 PAGEREF _Tc1327 \h 11
    \l "_Tc20374" 篇目9:《浣溪沙》 PAGEREF _Tc20374 \h 12
    \l "_Tc10860" 三、方法总结13
    \l "_Tc13700" 中考古诗词鉴赏内容理解做题技巧 PAGEREF _Tc13700 \h 13
    \l "_Tc24299" 四、考场练兵14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
    篇目1:《黄鹤楼》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问题梳理】
    1.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2.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 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诗歌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篇目2:《使至塞上》
    【主题思想】
    诗作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诗歌鉴赏】
    1.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请分析颔联中的景、事、情。)
    ①使用比喻的修辞,以“飘飞的蓬草”和“北飞的大雁”自比,刻画了一个肩负使命、只身远行的悲壮英雄形象。
    ②即景生情,表现了作者只身出塞的孤独落寞和受排挤的愤懑。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是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①“直”字写出了烽烟冲上云霄的挺拔坚毅;“圆”字写出了夕阳悬于地平线上的苍凉庞大,更显沙漠之苍茫;“大”字写出了沙漠的辽阔,“长”字写出了黄河的绵延。
    ②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点线面结合,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的开阔胸襟。同时使用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边塞诗中的地名,极具艺术表现力。首联用“居延”表现山高路远,烘托① 的心情,而尾联中的“萧关”和“燕然”也并非实指,暗示② 。
    2.清人黄培芳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中的“自然”?
    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篇目3:《钱塘湖春行》
    【主题思想】
    诗作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和“家家”好不好?)
    ①“早”和“新”、“几处”和“谁家”,体现了春天初至、万物初长的特点;“争”字使用拟人的修辞,和“啄”字一起,生动写出了莺儿争阳、燕儿筑巢的兴奋和忙碌,表现了早春从沉睡到苏醒的生机勃勃和春光的宝贵。
    ②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景的喜爱之情,也暗含珍惜春光之意。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字写出了百花“东一团,西一簇”的初放状态,“浅”字写出了春草柔嫩的初长状态,紧扣初春特征,展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
    “渐欲”和“才能”照应“乱”和“浅”,点明早春时令,化静为动,蕴含着早春欣欣向荣的趋势,给人以鼓舞。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篇目4:《饮酒》
    【主题思想】
    诗作描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明诗人避开尘世的喧嚣后,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诗歌鉴赏】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明了什么道理?(如何理解这句诗?)
    使用设问的修辞,道出了心境与处境的辩证关系:只要心灵超脱,居所自然能远离尘世烦扰。这体现了诗人超尘脱俗、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见”换成“望”好不好?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见”字传神地写出了“发现远山”的自然和不期而遇,(和“悠然”一起)营造出物我合一、自由愉悦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恬淡自得和宁静闲适。(“望”字更像有意为之,具有目的性,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简明理由。
    篇目5:《春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阳春三月所看到的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思亲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把“深”换成“生”好不好?)
    ①“破”字和“春”字形成强烈对照,突出了国都沦陷的惨状;“深”字写出了草木疯长蔓延的状态,侧面表现了长安城的荒无人烟。
    ②渲染了萧条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生”字只表明草木生长,无法突出国都沦陷后草木乱长的荒凉。)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颔联是如何抒情的?)
    春花绽放,春鸟啼叫,本该给人以欢快和愉悦,但作者感伤时局,忧伤离别,看到花开而溅泪,听到鸟鸣而惊心。“花无情因人而溅泪,鸟无恨因人而惊心”,作者移情于物,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作者对国都沦陷的悲痛和对家人离散的忧伤。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题目是“春望”,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春景?
    2.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是哪三个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篇目6:《雁门太守行》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极力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诗歌鉴赏】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有人认为这句诗“既有黑云,不应有甲光”,请解释。)
    ①“黑云”使用比喻的修辞,连同一个“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和来势汹汹;“欲摧”使用夸张的修辞,极言兵临城下、防线将破的危急形势;“金鳞”使用比喻的修辞,连同一个“开”字,形象地写出了守城将士的临危不惧和严阵以待。
    ②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气氛,衬托出将士们的艰难处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句诗中的“满”和“凝”字极富表现力,请分析原因。)
    ①“角声满天”使用夸张的修辞,从听觉角度极言两军交战的冲天气势,突出战争规模之大;“燕脂”“紫”和“凝”字从视觉角度展示战场的血流成河和牺牲重大,突出战争之惨烈。
    ②描绘了残酷的战斗场面,渲染了萧瑟悲壮的战地气氛,表现了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忠勇。
    3.赏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①“临易水”使用“燕丹易水别荆轲”的典故,渲染了萧瑟悲壮的战地气氛,也点明了交战地点。
    ②“声不起”使用夸张的修辞,极言天气寒冷,突出了作战环境的恶劣。
    ③表现了将士们义无反顾、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
    4.赏析“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诗使用了什么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使用“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纳士”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和忠勇,也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报效国家的志向。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从炼字或修辞方法的角度,对“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进行赏析。
    (2)“誓扫匈奴不顾身”与本首诗中的哪一句语意相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篇目7:《赤壁》
    【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郁闷。
    【诗歌鉴赏】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看似平淡却不平淡,请分析原因。(这首诗的开头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①从一支不起眼的“折戟”写起,暗示此地曾有历史风云变幻,交代兴感之由;用“铁未销”表明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
    ②“磨洗”和“认”使用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凭吊古迹、思索历史的诗人形象
    ③为下文的论史和抒怀做铺垫。
    2.请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妙处。(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
    ①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反面落笔,以小见大,用两个美女的命运变化假设历史变迁,既委婉又形象。
    ②一反传统看法,将历史成败归功于偶然的东风,提出“英雄成功总靠某种机遇”的独到观点,暗含对周瑜的不屑。
    ③含蓄表现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懑。
    【例题剖析】阅读《赤壁》,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 诗(从内容主题角度),诗中 这一小物引发了诗人联想史事的思绪,“东风”是指代 (事件)。
    (2)诗歌的最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赏析。
    篇目8:《渔家傲》
    【主题思想】
    这首词记述了梦中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诗歌鉴赏】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这句诗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和千帆,景象已经极其壮丽,又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①“接”和“连”字把天幕低垂、波涛汹涌和云雾弥漫自然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图;“转”和“舞”字化静为动,既写出了作者在船中仰望银河的颠簸感受,又描绘出无数舟船破浪前进的画面。
    ②营造出浪漫梦幻、雄伟瑰丽的境界,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础。
    (全句既有生活真实感,又有梦境虚幻性,)
    2.“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的“殷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如何理解其中的“归”字?
    “殷勤”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神形象。这其实是作者在孤独无依中,想象出的自我安慰和情感寄托。
    “归”字表明作者好似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又返回家园。这其实是作者历经漂泊之苦后,对美好归宿的渴望。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对词中“仿佛梦魂归帝所”一句中的“归”字做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词人梦想到“三山”中去的原因有哪些。
    篇目9:《浣溪沙》
    【主题思想】
    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易逝;下阕写落花、归雁,抒发伤春怀人之情。
    【诗歌鉴赏】
    1.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词包含了哪些意象?这句词蕴含着什么哲理?)
    ①(修辞角度)使用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宛如天成。
    ②(意象角度)“落花”点明暮春之景,表达伤春之意;“燕归”点明时光流逝,表达物是人非之感。
    ③(情感角度)融情于景,作者把自身感受融入自然现象,以“无可奈何”流露出对繁华易逝但无力挽回的伤感和无奈,用“似曾相识”传达出看到旧物重来的喜悦和欣慰。
    ④(哲理角度)生活不会因美好消逝而变得虚无,因为美好还会重现。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尾句言有尽而意无穷,请谈谈你的理解。)
    “独”字突出了作者在萧条暮春中只身踱步的孤独寂寞,在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惆怅伤感之外,衍生出无限悲凉。
    “徘徊”将作者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和美好事物的深深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新”“旧”对比,表达出景物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B.“几时回”折射出词人内心那种企盼西下的夕阳返回又知其难返的复杂心态。
    C.“独徘徊”的“独”意为“独自”,道出词人独享于徘徊小园香径的欣喜之感。
    D.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耐人寻味。
    2.宋史评价晏殊的作品“闲雅有情思”,简要分析画线句中的“情”与“思”,
    中考古诗词鉴赏内容理解做题技巧
    【题型阐释】
    题型阐释: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闯关策略】
    赏析古诗词,内容理解是前提,只有先弄懂诗词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而想象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领悟其主旨,才能进一步踏入审美的妙境。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
    内容理解,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
    譬如“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考场上答题时,可先推想词典里“望”的义项,应该有四项:(1)向远处看,如眺望;(2)心中所愿,如盼望、期望;(3)拜访,如看望、探望;(4)有名的,人所敬仰的,如望族、声望。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第一、二两联,主要是写景,其实也就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他望到了什么呢?他望到的是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第三、四两联,写作者内心的想法以及表现在行动上的细节,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他心中的期盼: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如此我们就知道了春望的“望”,既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也是写作者心中所愿,有“望见”和“期望”两层含义。
    有时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饮酒》中,如果是世俗追逐富贵之人,都喜欢热闹,希望自己家门庭若市。倘“无车马喧”,门庭冷落,难免孤独与寂寞。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归隐田园,就是为了实践自己“淡泊宁静,心无尘杂”的人格理想。即使身居人境也能尘杂不染,是因为他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摒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哪里还会因为“无车马喧”而“孤独与寂寞”呢?
    初中阶段,是培养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学习古诗词,同学们不妨用点文言文学习的“笨”方法,从题目到正文,先一句句把意思弄清楚,再进一步深层理解。
    (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两次用到“归”字,其含义有何不同?
    2.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结合词中内容,任选角度,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2023·陕西咸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甲】【乙】两首诗歌内容和杜甫生平经历,说说诗中两次“望”的感情有何不同?
    (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其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6.结合语境,从炼字的角度,说说“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

    相关试卷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

    这是一份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原卷版docx、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解析版docx、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讲 八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7讲 八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7讲八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7讲八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3讲 九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3讲 九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3讲九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3讲九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