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共20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竖版世界地图的出现是对使用了400多年横版世界地图的突破。如图为竖版世界地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90°N,150°WB. 60°S,120°WC. 0°,60°ED. 0°,120°W
    2. 乙地所在的大洲及其特点为( )
    A. 大洋洲,濒临四大洋B. 非洲,年平均气温高
    C. 欧洲,平均海拔低D. 南极洲,跨经度最广
    3. 图中周长最长的虚线及其地理意义分别是( )
    A. 北回归线,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B. 南回归线,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C. 北极圈,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D. 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0°纬线)上;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甲地位于0°经线以东,位于60°E,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南极洲,不濒临北冰洋,A错误;年平均气温低,B错误;平均海拔高,C错误;跨经度360°,故跨经度最广,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周长最长的虚线是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明末清初,我国商人开辟了一条著名的茶叶贸易通道,称为万里茶路。如图为万里茶路及世界茶叶主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万里茶路( )
    A. 是陆上贸易通道B. 途经印度洋
    C. 向东到达欧洲D. 途经三个大洲
    5. 茶叶主产区( )
    A. 南半球多于北半球B. 大多分布在亚洲
    C. 主要分布在南温带D. 均位于高纬地区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万里茶路途经亚欧大陆,是陆上贸易通道,A正确;没有途经印度洋,B错误;向西到达欧洲,C错误;途经亚洲、欧洲两大洲,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茶叶主产区南半球少于北半球,A错误;大多分布在亚洲,B正确;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北温带,C错误;均位于中低纬地区,D错误。故选B。
    【点睛】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北极圈至北极点是北寒带,南极圈至南极点是南寒带。
    如图为亚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部高,东西低B. 中部低,四周高
    C. 以高原、山地为主D. 中部高,南北低
    7. 图中苏伊士运河( )
    A. 连接了地中海与黑海,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B. 连接了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 连接了阿拉伯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D. 连接了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8. 与青藏高原相比,长江中下游平原( )
    A. 纬度低,降水少B. 地势低,气温高C. 面积大,耕地少D. 距海远,河流少
    【答案】6. A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势在中部的青藏高原处于较高位置,而东西两侧的地势较低,因此地势特征为中部高,东西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部是红海,北部是地中海,所以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较低的海拔高度,地势低于青藏高,气温较高,B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较低,降水较多,距离海洋较近,河流也较多,耕地面积广阔,ACD错误。故选B。
    【点睛】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海沟位于大洋的( )
    A. 东部B. 西部C. 边缘D. 中部
    10. 在海底地形中,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是( )
    A. 海岭和海沟B. 大陆坡和海岭C. 大陆架和海盆D. 海岭和海盆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海沟通常位于大洋的边缘地带,靠近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的交界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海岭和海沟是板块交界地带的典型地形,海岭多位于板块张裂处,海沟多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
    如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B. 两极地区降水量多
    C. 赤道附近降水量少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
    12. 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高,降水难以形成B. 海拔低,水汽难以凝结
    C.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D. 植被少,降水难以存留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A错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C错误;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岭的阻挡,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C正确;气温高、海拔低、植被少等,虽然可能对局部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影响,但并不是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BD。故选C。
    【点睛】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说来,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多雨的季节为绿色,降水少的季节被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图1是薄荷岛景观图(局部),图2为当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薄荷岛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
    14. 薄荷岛( )
    A. 气温年较差大B. 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C. 降水分为干、湿两季D. 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15. 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 3~4月份B. 5~6月份C. 7~8月份D. 9~10月份
    【答案】13. D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薄荷岛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A错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薄荷岛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A错误;降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B正确,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欣赏咖啡色“巧克力山”是要在当地的干季,最佳时间是每年的3-4月,其他选项的时间降水较多。故选A。
    【点睛】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受夏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植被类型是热带季雨林。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萨米恩托相比,艾森港( )
    A. 海拔更高B. 低温期降水更少C. 年降水总量更大D. 位于北半球
    17. 造成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相差悬殊,艾森港位于热带B. 中间有高山,艾森港位于迎风坡
    C. 距海远近悬殊,萨米恩托深居内陆D. 人为影响,萨米恩托人口数量多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艾森港与萨米恩托相比年降水总量大,该地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坡,C正确。艾森港海拔高度为10m,海拔更低,A错误;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知,低温期降水更多,B错误;结合纬度位置可知,艾森港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西侧艾森港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东侧萨米恩斯位于背风坡降水少,B正确;两地纬度相近,纬度差异不大,A错误;两地均靠近海洋,C错误;气候受人为影响小,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传统民居墙体的厚度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如图为欧洲部分城市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的五个城市( )
    A. 伦敦1月平均气温最低B. 柏林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C. 冬季距离海洋越近气温越低D. 夏季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气温低
    19. 自伦敦至基辅,传统民居墙体厚度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A. 逐渐变厚B. 先变薄,再变厚C. 逐渐变薄D. 先变厚,再变薄
    20. 影响墙体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夏季风
    【答案】18. D 19. A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得,伦敦距大西洋最近,受海洋的影响,该城市1月平均气温最高,A错误;基辅的气温年较差最大,B错误;冬季距离海洋越近气温越高,C错误;夏季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气温低,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内陆气候由海洋性过渡为大陆性,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的变化,墙壁厚实,有利于御寒。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受海陆位置影响,自大西洋沿岸到内陆气候由海洋性过渡为大陆性,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纬度位置、地形、夏季风不是影响墙体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等。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海陆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地形因素:地势(海拔)高,气温低;地势(海拔)低,气温高。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第Ⅱ卷(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17日,菲律宾境内某地(5.55°N,125.15°E)发生6.8级地震。菲律宾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同学们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左侧主图是由两幅图叠加而成的,这两幅图的名称是____(双项选择)
    A. 菲律宾气候图B. 菲律宾交通图
    C.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D.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2)此次地震的发生地(5.55°N,125.15°E)靠近图中____(填序号)。
    (3)通过探究,同学们了解到:菲律宾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其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____(挤压/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4)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____(双项选择)
    A. 地球表层大致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B. 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C. 各大板块的位置均固定不变D.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5)当地震发生时____(双项选择)
    A. 在家里,可躲在卫生间的角落B. 在高楼,应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C. 在教室,可躲在墙角或课桌下D. 在室外,可迅速躲进周边建筑
    【答案】(1)CD (2)④
    (3) ①. 太平洋 ②. 亚欧 ③. 挤压 (4)AD (5)AC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六大板块、板块运动的影响、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例“板块边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该图既展示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又涉及板块边界及板块运动方向等板块相关内容,所以答案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CD正确,AB错误。故选CD。
    【小问2详解】
    ①②纬度位于10°N以北,③维度位置靠近10°N,此次地震的发生地(5.55°N,125.15°E)靠近图中序号④。
    【小问3详解】
    菲律宾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其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地带。
    【小问4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球表层大致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AD正确;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而不是板块内部,B错误;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而不是位置均固定不变,C错误。故选AD。
    【小问5详解】
    当地震发生时,在家里,可躲在卫生间的角落,因为卫生间空间小且有管道支撑,A正确;在教室,可躲在墙角或课桌下,这些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C正确。在高楼不能乘坐电梯迅速撤离,因为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故障,B错误;在室外应远离周边建筑,防止建筑倒塌伤人,D错误。故选AC。
    22. 地球表层最大的差异是陆地和海洋。北京某校学生围绕“陆地与海洋”展开研究性学习。如图为世界及两大陆地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海陆分布格局的认识。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结合图中甲、乙两大陆的位置和地形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大陆,东临____洋、西临印度洋;北与亚洲隔海相望;西部为高原,中部为____(地形类型),东部为山地,从东西方向看,地势东西高,中部____。
    ②乙大陆,地处北半球,以____带(五带)为主;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____洲相望;中部为平原,西部和东部为____(地形类型)。
    【答案】(1) ①. 海洋 ②. 海洋 ③. 多 ④. 七
    (2) ①. 太平 ②. 平原 ③. 低 ④. 北温 ⑤. 亚 ⑥. 山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及两大陆地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到世界海陆分布格局、澳大利亚和北美洲两块大陆的位置、地形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根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从南北半球看,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多,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多。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南回归线穿过甲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位于热带和南温带。澳大利亚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与亚洲隔海相望。澳大利亚大陆西部为高原, 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为东西高、中间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乙北美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和热带。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北美洲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
    23. 如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特大城市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____(单项选择)
    A. 等温线较密集的地区B. 热带沿海地区
    C. 亚洲、欧洲、北美洲D. 大陆内部地区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____地区向____地区逐渐降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____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____℃以上,主要原因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____(平直/弯曲),请简述原因。____
    (5)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高于/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答案】(1)C (2) ①. 赤道 ②. 两极 ③. 纬度
    (3) ①. 热 ②. 20
    (4) ①. 平直 ②.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
    (5) ①. 低于 ②. 地形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及特大城市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人口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等温线较稀疏的地区,A错误;多分布在温带沿海地区,BD错误;多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C正确。故选C。
    【小问2详解】
    因为随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因此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由于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以上。
    【小问4详解】
    根据图上信息显示,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南半球有大面积的海洋,性质比较单一,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更加平直。
    【小问5详解】
    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由于海拔高,因此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24. 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图,图2为巴黎、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____气候、_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
    2024年夏季奥运会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2)巴黎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
    (3)与北京的气候相比,巴黎的气温年较差____(大/小),冬季气温更____(高/低),降水季节变化____(大/小),冬季降水更多。
    (4)某同学查阅资料,收集了欧洲意大利罗马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见下页表1),并将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结合下表的数据,将图3补充完整。
    (5)一则关于意大利罗马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请你结合表1的信息,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罗马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原因。
    【答案】(1) ①. 热带雨林 ②. 热带草原
    (2) ①.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3) ①. 小 ②. 高 ③. 小
    (4) (5)可信;意大利罗马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图、巴黎、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读、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根据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地处欧洲西部,位于大西洋沿岸,受大西洋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北京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北京的气候相比,巴黎的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气温更高,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降水更多。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该图缺少1月和2月的数据,罗马1月和2月的气温分别为7.6℃、8.2℃,降水量分别为81mm、95mm,将这些数据补充完整,如下图所示。
    【小问5详解】
    意大利罗马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可信,因为意大利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冬季多雨型气候,冬季降水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考查目标
    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3.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6.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7.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A卷面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的90%
    (满分90分)
    B过程性评价
    (满分10分)
    学业成绩总评=A+B
    (满分100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13页;其中第Ⅰ卷6页,第Ⅱ卷5页,答题卡2页。全卷共二大题,24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在第Ⅰ卷、第Ⅱ卷指定位置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7.6
    8.2
    12.2
    14.8
    18.8
    21.1
    降水/mm
    81
    95
    80
    62
    51
    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1
    23.9
    20.8
    16.8
    14.4
    13.5
    降水/mm
    2
    18
    63
    85
    105
    99

    相关试卷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科目2024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试卷pdf、地理期中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明德教育集团初中联考初二地理试卷pdf、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考试答案docx、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考试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