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2份,原卷版+解析版)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4 记承天寺夜游(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4 记承天寺夜游(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4记承天寺夜游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4记承天寺夜游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有所语 语:告诉
B.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
C.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
D.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左臂挂念珠倚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相与步于中庭 行者休于树
D.何处无竹柏 水何澹澹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 )
A.景色之美B.朋友之乐C.赏水之趣D.贬谪之苦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B.盖竹柏/影也
C.舍中/掩关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B.予欣然从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C.归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归D.放杖而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岛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
C.【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
D.【甲】文中“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乙】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 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吾侪:我们这类人。③畚镭: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遂至承天寺/遂迷,不复得路B.率其徒/率妻子邑人
C.轼庐于其上/南阳诸葛庐D.过家不入/人恒过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11.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2.甲文中苏轼自嘲为“闲人”,乙文中苏轼“很忙”,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一闲一忙中,你读出怎样的苏轼?
(2023·安徽池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①,都人游者,翁然②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③,禽鸟厌之,百卉芜谢。余购以月俸,茨墙剪阖④,易檐改途⑤。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⑥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
【注释】①堂皇:广大的堂厦。②翕然:忽然,突然。③颓弛:这里指荒芜。④茨墙剪阖:修补围墙,修剪花草。⑤易檐改途:更换房檐,改变用途。⑥夭阏:堵塞。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
(3)易其义:_____________
(4)君子不必仕: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15.【甲】文作者赏月后抒发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作者从自己买院、修园及辞官等经历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都体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三模)小陆想要了解黄州生活对苏轼的影响搜集了一些材料,请你参与探究。
元丰二年。苏轼因写诗获罪入狱,幸免一死。十二月,被贬黄州,担任闲职。
元丰三年。二月,抵达黄州,寓居定慧院。
【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正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③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
是日剧饮⑤而归。
(《游沙湖》)
元丰四年。居临皋亭,生活困窘,在东坡开荒十亩。
元丰五年。在东坡修五间草堂,自题“雪堂”。常与客饮酒,出行。
【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⑥。夜阑风静縠纹⑦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注释】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歌:这里指词,此词词牌为《浣溪沙》。④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⑤剧饮:痛饮。⑥营营:指追求名利。⑦縠(hú)纹:形容水波细纹。
元丰六年。十二月。
【丁】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七年。四月,离开黄州,赴汝州。
17.阅读语段(乙),请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因往相田
(2)而颖悟绝人
(3)余戏之曰
(4)是日剧饮而归
1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限三处。
有 王 逸 少 洗 笔 泉 水 极 甘 下 临 兰 溪 溪 水 西 流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20.小陆发现苏轼在黄州期间心境发生了变化,请举例分析。
21.请你结合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及其诗文,推断苏轼旷达胸怀形成的原因。
(2023·云南·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2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
③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_____ ④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_____
23.翻译下面句子。
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24.【甲】文中“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手法,很有人情味。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5.【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2023·河南许昌·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①,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②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③;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④、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
【注释】①过洞庭:这篇文章是作者罢官北归,途经洞庭湖时所写。②沙:指金沙堆。③相夺:相映争辉。④阆(làng)风、瑶台、广寒之官:均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6.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中的“念”是“考虑,想到”的意思,点明了作者起行的缘由。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遂”是“于是,就”的意思,直言二人趣味相投。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是“只是”的意思,增添了“闲人”的意蕴。
D.“当亦如是而止耳”中的“耳”是“罢了”的意思,表现出作者的失望悲观之情。
27.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8.甲文段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微妙而复杂,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29.甲乙两文写月光时运用了哪些相同的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
(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为乐者(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1.翻译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黄州寒食帖
苏轼
①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②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32.解释下列带点句
(1)年年欲惜春 ( )
(2)雨势来不已( )
3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小 屋 如 渔 舟 濛 濛 水 云 里 空 庖 煮 寒 菜 破 灶 烧 湿 苇。
34.《黄州寒食诗帖》(下图为部分内容)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对它的书法判断和书法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小篆,字形特点是:匀圆齐整、粗细一致、平衡对称。
B.这是楷体,字形特点是:字体方正,规整平直,结构整齐。
C.这是行书,字形特点是:大小兼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D.这是隶书,字形特点是:略微宽扁、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35.你们小组在做“苏轼的为官之路”的专题研究时,了解到《黄州寒食帖》写于公元1082年,《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公元1083年,根据原文你会发现苏轼写这两篇文章时的心境有什么异同?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东坡食汤饼》)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3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门置/箸而叹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念/尤与为乐者
3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道旁有鬻汤饼者
B.大笑而起/黄门置箸而叹
C.相与步于中庭/相遇于梧、藤间
D.共买食之/东坡已尽之矣
3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自比“闲人”,透露出虽感慨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出乐观旷达的胸怀。
B.【乙】文写苏家父子二人道旁吃汤饼的事情,苏轼的言行表现出他虽遭贬但是豁达、乐观、洒脱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都是写苏轼被贬谪后的生活,都用到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两文在最后都以议论作结。
D.【甲】文以第一人称写作者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人物,“大笑”写出了人物风采。
3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②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柳宗元《愚溪诗序》)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争辩。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故 更 之 为 愚 溪
4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名之以其能____________
②今予家是溪____________
③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④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
4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3.苏轼称自己和友人是“闲人”,而柳宗元说自己以“愚”触罪,请结合文本,分别探究“闲”“愚”这两字背后作者的内心情感。
44.如果你是导游,需要向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介绍愚溪,请根据【甲】文内容撰写一段导游词,不超过60字。
(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
【甲】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晚游六桥①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⑤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六桥:在西湖苏堤上,②岚:山中雾气。③勒:制,这里是推迟花期的意思。④午、未、申三时: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⑤夕舂(chōng):指落日。
45.【甲】、【乙】两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别为______、______。
4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
47.对【丙】文画横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当时对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去了。
B.我当时对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离开。
C.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
D.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
48.【乙】文作者抓住月光______的特点进行描写;【丙】文作者则从花、柳、______和______等角度来写“月景尤不可言”。
49.【甲】诗作者的游历过程,是从一派_________的景象开启的;联系选文标题和内容,【丙】文作者描写的是_________。
50.【甲】诗作者在尾联中表达的愿望是______;【乙】文作者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寄予在文“______”一词中;【丙】文结尾画波浪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的审美情趣。
(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记雪月之观(节选)
沈周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①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②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③然可爱。寒浃④肌肤,清人肺腑。
因凭栏楯⑤上。仰而茫然⑥,俯而恍然⑦;呀⑧而莫禁,眄⑨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⑩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⑪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⑫之以飞遨八表⑬,而返其怀。汗漫⑭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⑮,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⑯矣。仍归窗间,兀坐⑰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⑱数日则又荒荒⑲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注释】①囿:局限。②滉:波动。③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④浃(jiā):透。栏楯(shūn):栏杆扶手。⑥茫然:迷蒙不明。⑦恍然:模糊不清。⑧呀(xiā):张大了口。⑨眄:看,望。⑩太素:相当于现在的“宇宙”。⑪敷:铺陈。⑫挟:依仗。⑬八表:指极远的地方。⑭汗漫:没有边际的。⑮衰飒:衰落。⑯二鼓:二更天。⑰兀坐:独自端坐。⑱改:更。⑲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5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2)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
5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夜已过二鼓矣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而返其怀 则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D.顾所得不亦多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5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54.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在景物描写中都运用了A______的修辞方法,两文都写到了月,写出月具有的共同特点是B_____(请用自己话概括);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两文抒发的共同情感是C______和D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狼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3陈太丘与友期行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3陈太丘与友期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4 记承天寺夜游(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