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1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2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3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4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5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6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7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2024)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会观察实验吗,液态的水,实验记录,块状的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粉末状的胆矾,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二氧化碳气体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比如雪融化、放烟花、蜡烛燃烧等。这些变化又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何区分它们呢?
    轻轨电车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接触点常用的原料是石墨,请你推测石墨具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呢?
    1.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认识归纳整理的应用。
    2. 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身边的物质应用了哪些用途。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探究实验 1 水的沸腾
    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观看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 2 胆矾的研碎
    探究实验 3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探究实验 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像实验1和实验2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像实验3和实验4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想一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提示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问题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思考】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方法1 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方法2 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3 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例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例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C.挥发性 D.可燃性

    例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作导线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粮食酿酒C.玻璃破碎 D.湿衣晾干
    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碘升华 B.铜生锈C.研磨固体 D.海水晒盐
    3.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瓷器破碎 B.葡萄酿酒 C.铁锅生锈 D.木炭燃烧
    4.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导电性C.溶解性 D.挥发性
    5.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里。①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氧气不易溶于水;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重;④将纯氧吹入炼钢炉中,可以提高炉温,用于炼钢;⑤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丝、木炭等物质发生反应;⑥氧气具有氧化性。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1.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A.利用煤燃烧发电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D.利用水力发电
    2.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④伐菥烧炭南山中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⑥白玉为床金作马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用序号回答)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相关课件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实验记录,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学习目标,例题1,例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熟悉与实验有关的图标,石蜡熔化,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实验步骤,生成蓝色沉淀,古诗词中的物质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变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常表现为,准备好了吗,考考你,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