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催化剂,分解反应,学习目标,课堂练习,知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氧气是空气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氧气,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氧气是怎样得来的?
实验过程: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1)导管口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少。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人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反应速率非常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常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反应速率非常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常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实验过程:(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15)(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都是由一种物质经过反应后生成多种物质。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例如,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分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知识点:知识点制取氧气的方法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
例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 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解析】A中为了收集的氧气更纯净,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做法正确;B中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壁出现的小水珠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因此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做法正确;C中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做法错误;D中为防止冷水倒吸入热的试管致使试管炸裂,所以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做法正确。故C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 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解析】A中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选项错误;B中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选项正确;C中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选项正确;D中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选项正确。
例题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B.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C. 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
【解析】为了防止试管因局部受热而炸裂,在给试管加热时,需要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A对;由于刚放出来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所以在收集氧气时应该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B对;为防止气体在移出水面的过程逸散到空气中,在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应该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对;为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倒流于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实验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D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制取氧气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验证方法,验满方法,放置方法,按体积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工业制氧气,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如何实验室制氧气,3反应速度适中,实验探究一,探究实验二,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制取氧气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氧气的用途,学生实验,活动一探究解疑,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再质疑,得出结论,活动三构建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