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综合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在介导上产生空穴(空穴是指共价键上流失一个电子,最后在共价键上留下空位的现象),在室温条件下可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其工作原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工艺可能生成副产物氢气
C.生成氨气的总反应:
D.上产生,上产生(标准状况)
2.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以下反应能量变化符合图像所示的是
①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②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③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④铁片与盐酸的反应
⑤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⑥铜与浓硝酸反应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①③⑥
3.下列判断或分析错误的是
A.图1表示的反应可能是铝热反应
B.加入固体,反应的平衡不移动
C.向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的值逐渐减小
D.已知:,,则相关物质的能量可用图2表示
4.已知:丙烯(CH3CH=CH2)与HCl可发生反应①和②,其能量与反应进程如下图所示:
①CH3CH=CH2+HCl→CH3CH2CH2Cl
②CH3CH=CH2+HCl→CH3CHClCH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均为加成反应
B.反应①、②的Ⅰ步过程均吸收能量
C.CH3CH2CH2Cl比CH3CHClCH3稳定
D.CH3CH2CH2Cl与CH3CHCl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5.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50mL0.55ml/LNaOH溶液与50mL0.50ml/L盐酸改为50mL0.65ml/LNaOH溶液与50mL0.60ml/L盐酸,所得中和热的数值保持不变
B.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
C.测了盐酸溶液温度的温度计未洗涤立马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会使得△H偏小
D.实验中可使用相同浓度的氨水替代氢氧化钠溶液
6.热化学离不开实验,更离不开对反应热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3可知,△H1小于△H2
B.将图1虚线框中的装置换为图2装置,若注射器的活塞右移,说明锌粒和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向图1的试管A中加入某一固体和液体,若注射器的活塞右移,说明A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D.由图3可知,△H3=△H1+△H2
7.臭氧层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百分数
B.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为
C.原子是反应的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降低
8.常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够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9.工业上制硝酸原理如图所示:
信息:①N2(g)+O2(g)=2NO(g) ΔH=+182kJ•ml-1
②4NH3(g)+5O2(g)=4NO(g)+6H2O(g) ΔH=-903kJ•m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硝酸选择氨气氧化制得NO,也可以选择氮气氧化制得NO
B.反应②通常在760~840℃和Pt(铂)-Rh(铑)合金网催化剂下进行,目的是让催化剂活性最大以提高NO生成速率
C.为避免硝酸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常用Na2CO3吸收尾气
D.氨氧化法制硝酸产生的大量余热可以用于发电,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
10.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下图一致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反应B.稀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C.与晶体反应D.钠与水的反应
11.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的反应一定要加热B.物质A、B、X、C中X最稳定
C.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D.①②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12.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
B.稳定性:IM1>IM2>IM3>IM4
C.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
D.总反应的催化剂为
13.在载人航天器中,的再生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① ;
②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
B.
C.
D.反应②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1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B.断裂1ml A-A键和1ml B-B键,放出a kJ能量
C.A2的总能量一定低于AB的总能量
D.每生成1ml AB(g)吸收的能量为0.5(a-b)kJ
15.能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通过化学反应等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间的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相同
B.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水能、风能、潮汐能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D.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成功地合成了氨气,该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提升练习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H>0,则稳定性:金刚石 石墨(填“>”、“=”或“”、“=”或“0,这是易错点。
21.(1) 第三周期,第ⅥA族
(2)氢元素的负化合价是-1价(或氢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达到饱和结构)
(3)
(4)①
(5)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6)2Al+2OH-+2H2O=2AlO +3H2↑
(7)2Al+Fe2O3Al2O3+2Fe
(8)Fe(s)+2/3 O2(g)=1/3 Fe3O4(s)ΔH=-375kJ/ml
(9)NH3 + H3O+=NH+ H2O
【分析】已知A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物质,A是H;根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D一定是S,E一定是Cl,F一定是O,则B一定是Na,C一定是Al。
【详解】(1)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由于氢元素的负化合价是-1价(或氢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达到饱和结构),因此有人主张把它放在第ⅦA族。故答案为:氢元素的负化合价是-1价(或氢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达到饱和结构);
(3)B的单质与D的单质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硫化钠,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4)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氢化物的沸点:D低于F,正确;②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A~F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S的最大,错误;③氯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气态氢化物稳定性:E比D稳定,错误;④钠的金属性强于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B大于C,错误,答案选①;故答案为:①;
(5)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答案为: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6)铝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 +3H2↑;
(7)C的单质与元素M的红棕色氧化物N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即铝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
(8)已知铁的燃烧热为375kJ/ml,则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s)+2/3O2(g)=1/3Fe3O4(s)ΔH=-375kJ/ml。故答案为:Fe(s)+2/3 O2(g)=1/3 Fe3O4(s)ΔH=-375kJ/ml;
(9)根据反应NH3+H3O+=NH+H2O可说明NH3结合质子的能力强于水。故答案为:NH3 + H3O+=NH+ H2O;
22. 弱 金刚石
【详解】一定条件下,金刚石转化为石墨释放出能量,则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又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弱;金刚石和石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均是放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更高,故放出的热量更多。
23.
【详解】与焦炭、 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TiCl4,放热4.28 kJ,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24.(1)物理量
(2)吸收或释放
【详解】(1)焓(H):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在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焓变,常用单位kJ/ml或kJ·ml-1。
25. 436 243 679 431 862 -183kJ·ml-1 E1 E2 反应热 放热
【详解】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根据图示,1mlH—H键断裂吸收436kJ能量,1mlCl—Cl键断裂吸收243kJ能量,1mlH—H键和1mlCl—Cl键断裂共吸收679kJ能量;1mlH—Cl键形成放出431kJ能量,2mlH—Cl键形成共放出862kJ能量,故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679-862=-183kJ·ml-1。
①根据图示,E1表示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热量,E2表示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热量,E1与E2的差值表示反应热。上述反应过程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将一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片刻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CuSO4溶液,观察铁片表面的现象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B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向Al(OH)3 沉淀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观察沉淀变化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D
用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盐酸,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数据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共价键
键能
436
243
194
432
299
153
946
463
391
元素代号
B
C
D
E
F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02
0.099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6、-2
+7、-1
-2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1ml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化学键的总能量变化
H—H
吸收 kJ
共吸收 kJ
Cl—Cl
吸收 kJ
H—Cl
放出 kJ
共放出 kJ
结论
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A
A
A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课后作业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同步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反应热 同步检验,8 kJ,13kJ•ml﹣1,2kJ•ml﹣1,8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