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73分)
广东省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0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得折叠。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境内的文明遗址中,都出土了少量的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器物,如广丰社山头遗址的卷沿深腹盆、敞口深腹外饰凸棱平底盆,就与二里头二期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夏王朝统治范围到达江西 B.江西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迟滞
C.区域之间存在着文明交流 D.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江西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相似的,这表明在当时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明交流,C项正确;虽然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与二里头文化中的器物相似的,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夏王朝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江西地区,排除A项;考古发现有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表明当时江西地区已经与其他先进文化区有所交流,这意味着江西地区的文明发展并不迟滞,排除B项;虽然各地文化有交流,但仅江西境内发现的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不足以证明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2.学者们对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后认为,当时已经呈现出公共权力不断强化的趋势。其直接依据是在遗址中发现了()
A.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宏伟古城与宫殿C.精美的丝织品残片 D.众多的陶器碎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公共权力强化一般指国家或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增强,能够调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大工程。宏伟古城与宫殿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必须要依靠公共权力要调动人民参与活动,公共权力强化才能完成此项工程,B项正确;大量的炭化稻堆积可能是个体行为,不需要公共权力介入,排除A项;出精美的丝织品残片和公共权力的行使无关,排除C项;众多的陶器碎片可能是个体生产行为,不需要公共权力介入,排除D项。故选B项。
3.殷墟的考古发掘确认了其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史记》中关于商朝帝王世系的记载在该遗址得到验证,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历史坐标。这表明()
A.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 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考古发现改变历史认知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史记》中商朝帝王世系记载在殷墟发掘后得到验证,这充分表明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它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实物证据、验证文献记载、拓展研究视野,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历史,D项正确;历史结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排除A项;考古发掘不需要与文献记载的内容互证也有其价值,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考古发掘对史书的验证,而不是“改变历史认知”,排除C项。故选D项。
4.西周时期,辨别血统祭祀祖先和天神,成为当时国家行政的要务。天子祀天祭祖,各级各姓封君贵族均有从祭和助祭的义务。当异姓封君贵族履行从祭与助祭义务之时,其原有族群背景便被极度淡化了。这可用于说明,西周时期()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遗存 B.分封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礼制构建家国同构 基础 D.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的宗法制下,周天子被视为大宗,同姓封君贵族与天子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而异姓封君贵族通过婚姻等方式也被纳入到一血缘网络之中。西周统治者通过礼制在祭祀活动中不断强化家国同构体系。各级贵族在礼制的约束下,将对家族的责任与对国家的义务相统一、政治与礼制相互配合,巩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架构,使西周的统治更加稳固,C项正确,排除B项;西周时期,家国同构,政治与家族紧密结合。祭祀活动是这种统治架构的体现,强调的是天子对整个国家和家族的统治,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巩固这-统治结构展开,不存在原始民主所特有的权力分散和多元决策机制,排除A项;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贵族,他们在祭祀中的行为和地位都遵循宗法制的等级规则。这不仅在宗族内部明确了等级,而且将这种等级秩序延伸到了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层面,使宗法制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排除D项。故选C项。
5.威严而神秘的饕餮纹多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以后,青铜器纹饰则呈现了富丽生动的画面,如宴乐、采桑、攻战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冶铸技艺的提高 C.周王室的衰微 D.现实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春秋以后,青铜器纹饰则呈现了富丽生动的画面,如宴乐、采桑、攻战等可以看出,纹饰的变化主要是社会生活变化的体现,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生活的变化,D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井田的瓦解,排除A项;纹饰的变化不能反映冶铸技艺的提高以及周王室的地位的变化,排除BC 项。故选D项。
6.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文化影响迅速扩大 B.孕育着走向统一的趋势
C 华夏民族认同正式形成 D.南北文化交流大大加强
【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兼并与战争,各个分散的小国和部落逐渐被几个大的势力所吸收或征服,这种现象表明了在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B项正确;虽然中原文化的影响力确实在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核心变化,排除A项;华夏民族认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题干并未直接反映这一时期华夏民族认同已经正式形成,排除C项;南北文化交流虽然有所加强,但这并不是题干描述的主要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下表所示是战国时期部分改革家的主要变法思想和主要措施。这些变法()
A.为集权政治形成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各国富国强兵的目标
C.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时代特征 D.加剧了争霸战争的惨烈程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纷开展变法,李悝在魏国采取了打击世卿世禄制的举措,申不害在韩国采取了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吴起在楚国收回被分封超过三代的贵族子孙的爵禄,这些措施为君主集权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材料无法得出各国富国强兵目标的实现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法思想结合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都是法家学派的集权主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变法思想对争霸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国家
变法主
导者
变法的思想和主要措施
魏国
李悝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韩国
申不害
人君“无为”,以免暴露智欲,为臣下所乘,而“独断”以考核臣下。“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
楚国
吴起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其爵禄,令贵人徙实旷虚之地
8.东周以来,周王室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知识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转而趋向平民化发展,这一转变()
A.加速了政治集权体制的形成 B.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
C.导致了礼乐制度的彻底瓦解 D.说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周王室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知识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转而趋向平民化发展”及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促进了民间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繁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B项正确;政治集权体制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基础的变化,争霸兼并战争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与私学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井田制逐步瓦解,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变坏,礼乐制度也逐渐瓦解,C项与私学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标志是分封制到郡县制,与私学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9.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借鉴了西周地方管理
【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封”的金文释义是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体现了封疆割据“郡”的金文释义是为君主管理地方,体现了中央集权。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B 项正确;郡县制为地方管理制度,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家统一,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没有借鉴西周地方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10.秦统一后,以秦国度量衡为基础,制定新的度量衡制度,由官府制作统一标准的度量衡器发放到全国,每年对度量衡进行检定,对度量衡不正者要绳之以法。秦朝的做法旨在()
A.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D.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以秦国度量衡为基础,制定新的度量衡制度,可得出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可以减少地方割据和分裂的可能性,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题干信息主要反映了秦朝通过统一度量衡制度来促进商品交换和流通,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度量衡的标准化,而不是直接的行政控制,排除B项;虽然统一度量衡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题干并没有直接提到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秦朝大兴土木,人口流动频繁,“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这一现象反映了
A.统一王朝的建立 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大兴土木,人口流动频繁”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之所以能够大兴土木,修建大型工程,主要是因为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国家组织能力强大,因此才出现材料“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的现象,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组织能力强大,不是统一王朝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没有关系,排除AC两项;材料“人口流动频繁”强调的是人口流动性强,这和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12.汉儒刘向曾指出:“(汉文帝)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泛指教育)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给,所谓治安之国也”。据此,刘向主张()A.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 B.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 D.进一步强化汉朝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刘向认为西汉初年在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实现经济恢复发展,但教育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对百姓的教化、对社会风俗的引导还存在不足,因此主张大兴儒教,发展文教事业,教化社会风气,以此进一步强化统治秩序,D 项正确;刘向并未提及儒、道之外的其他学派,并非意在恢复百家争鸣,排除A项;刘向强调了休养生息政策存在的局限,主张调整政策,排除B项;刘向主张崇尚儒学而非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3.汉初的侍中,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是皇帝的亲信。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 D.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权势出宰相右矣”可知,题干核心思想是侍中由汉初掌杂事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决策机构,而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沦为外朝执行机构,内外朝制度下,内廷制衡外廷,这种调整适应了汉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并非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代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4.为保障丝绸之路贸易的顺利进行,西汉在边疆地区设置了不同机构。该做法有利于()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简况
方位
贸易路线
机构设置或开发地区
西北
沙漠丝绸之路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
A.郡国并行制的推广 B.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普及
C.汉王朝疆域的扩大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机构、发展生产、保障贸易顺畅等做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西汉在丝绸之路沿线实行封国制,排除A项;设置机构和开发边疆地区与大一统思想普及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在丝绸之路沿线设机构是汉王朝疆域扩大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5.《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伎乐,列乎深堂。”这些现象()
A.巩固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B.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
C.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世家豪门的奢侈生活,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地方势力的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导致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内容,排除A项;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涉及明确的起点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豪门氏族的发展,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6.由如表可知,汉代()
东北
草原丝绸之路
乐浪四郡、南匈奴
东南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九郡
西南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夷
医书
中医医德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人与天地相应也”
A.中医以儒学为理论基础 B.中医伦理与儒学相融通
C.中医思想充满政治色彩 D.儒学逐渐取代黄老之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表格“人与天地相应”“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等信息可知,上述医书内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所以可推知汉代中医伦理与儒学相融通,B项正确;汉代中医与儒学有相融通之处,但中医的理论基础多以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等为主,儒学思想不能作为诊治疾病的理论依据,排除A项;汉代中医中带有政治色彩,但“充满”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儒学与中医伦理的关系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高,但不能说明就“取代”黄老之学,排除D项。故选B项。
17.西晋建立后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增加封国户数,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B.导致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晋初年,大肆分封同姓王,并且地方诸侯国独立性强,最终削弱了中央集权,酿成八王之乱,A项正确;东晋时期的政治基础是门阀政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管控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排除C项;地方诸侯割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8.东晋初,琅邪王氏当权,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后有“庾与马,乱天下”“桓与马,争天下”“谢与马,安天下”,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士庶之科有别 B.藩镇割据分裂
C.士族专权严重 D.皇权政治加强汉代枚乘《七发》
通过互相问答医药养生知识,表达其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据题干,士族在东晋政治中具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与皇室并列,这反映了士族专权严重的历史现象,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士族在政治中的影响力,并未直接涉及士庶之分,排除A项;藩镇割据出现在唐朝中后期,与本题时空背景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皇权受到士族政治冲击,有所式微,排除D项。故选C项。
19.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南朝刘宋时期百姓安居乐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时期,荆州、扬州物产丰富,纺织业发达,说明当时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有所发展,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刘宋政权的统治是在南北朝对峙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0.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先后在平城南郊和洛阳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孝文帝旨在()
A.学习汉族文化礼仪 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宣扬儒家正统思想 D.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模仿汉代建立明堂,祭先祖、“布政事”,这一举措旨在宣示政权的正统性,C项正确,“学习汉族文化礼仪”是表面现象,排除A项;“推动各民族的交融”与材料主旨“北魏皇帝祭祀”不符,排除B项;“宣扬儒家正统思想”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1.考古工作者研究北朝墓志发现,北方诸多民族包括鲜卑、匈奴、柔然、高车等皆存在祖述炎黄的现象。如鲜卑族的拓跋、宇文、慕容、步六孤氏、贺兰氏、纥豆陵氏、贺娄氏等族群皆以黄帝苗裔自诩。匈奴的呼延氏、屠各刘氏也以轩辕氏之后自称。这些现象的存在()
A.说明鲜卑族的封建化程度最高 B.反映出中原先进文明具有向心力
C.体现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 D.为减缓民族间的冲突提供了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中国)。从材料看到,北方诸民族崇敬认同中原人文始祖黄帝,这反映出中原先进文明具有向心力,B项正确;A项“鲜卑族的封建化程度最高”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材料内容没有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行对比,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将拓跋氏等改为汉姓,“孝文帝改革”的说法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内容一定程度上为减缓民族间的冲突提供了保障,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22.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在复习某一阶段历史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与这一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相符的是()
A.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 B.区域开发与民族融合
C.“盛世”与“危机”并存 D.传统主流思想的巩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南下,北方的汉民族向南方迁徙,促进了南方开发,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区域开发与民族融合,B项正确;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是先秦到秦汉时期,排除A项;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盛世”,排除C项;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佛道思想冲击了儒家思想,传统主流思想衰微,而非巩固,排除D项。故选B项。
23.隋炀帝在都城长安之外,营建东都洛阳,以此居“天下正中”,“水运发达,足以号令中原”,随即开凿大运河,南通江都,形成长安、洛阳、江都三都制。这些举措客观上()
A.加速了建立统一政权的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经济文化互补
C.取代了长安政治重心的地位 D.违背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形势【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的联系,促进了跨区域经济文化互补,B项正确;隋朝本身属于统一政权,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跨区域经济文化互补,排除C项;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24.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 B.审美标准的趋同
C.戏曲艺术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题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胡风潮流的追求,无法说明审美标准趋同,排除B项;元代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排除C项;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5.历史上,唐朝妻子提出离婚的不在少数,女方再嫁也不为失节,这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映了唐代()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B.传统婚姻发生质变
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儒家伦理道德沦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朝妻子提出离婚的不在少数,女方再嫁也不为失节”“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及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理念开放,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形成了女子离婚或再嫁成风的社会现象,这体现了社会风气较为开放,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传统婚姻发生质变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B项;唐代女性的婚姻相对比较自由,但并不能说明男女社会地位平等,表述有误,排除C项;唐代婚姻中,贞洁观念较为淡薄,并不能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沦丧,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6.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云:“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韩愈《送陆歙州诗序》云:“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B.北方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C.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下降 D.南方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及所学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南方经济逐渐发展,江南地区赋税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南方的经济实力增长迅速,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方长期动荡和战乱频繁的相关信息,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土地兼并在南方也同样存在,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南北经济地位的巨大变化,排除B项;丝绸之路主要是对外经济交流的通道,其重要性下降主要影响的是对外经济贸易,与国内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27.开元以来,逐渐出现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换将领的现象。后来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这一状况的出现()
A.提高了武将的忠诚度 B.缓解了统治危机
C.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 D.削弱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开元以来边将久任,节度使兼统数州且州刺史尽属之,这使得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地方权力的膨胀必然会削弱中央集权,D项正确;边将久任且拥有的权力过大,不一定能提高武将的忠诚度,反而可能会使他们滋生野心,排除A项;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藩镇割据,从而加剧统治危机,排除B项;虽然在一定时期节度使可能对边疆地区稳定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国家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28.“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A 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可知,两晋时期担任中正官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主要来自于士族,这有利于士族对选官的控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情况,阶层流动受限,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后期选官只看门第,不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使得两晋时期门第观念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使世族控制地方选官,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29.唐初承袭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构成宰相集体。唐太宗时,出现了他官参与国政的现象,如时任秘书监的魏征以“参预朝政”的头衔共商国是,成为宰相之一。至唐高宗以后,为宰相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定制。这一变化()
A.表明三省六部制已名存实亡 B.反映了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C.有效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导致唐朝冗官问题逐渐加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构成宰相集体”“出现了他官参与国政的现象,如时任秘书监的魏征以参预朝政'的头衔共商国是,成为宰相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太宗、高宗时有低级官员以头衔形式充任临时宰相来参议朝政的现象,皇帝以此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反映了君主集权统治的加强,体现了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B项正确;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唐高宗以增加宰相人数的形式进一步削弱相权,但三省六部制仍旧发挥作用,排除A项;增加宰相人数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唐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冗官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30.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
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C.抑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 D.导致土地私有制度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A项正确;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两税法加剧了土地的兼并,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私有制材退出历史舞台,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新的帝国体制由于秦帝国只存续了十五年,它所建立的帝国模式带有浓厚的实验色彩,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延续下来,在汉初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当时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强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确定性。至汉武帝时,终于完美地解决了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帝国体制”是什么?概括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秦国原有制度的基础;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说明:彻底改变了地方上的行政制度;实现了由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任答3点)
(3)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决措施: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使王国势力大大削弱;实行附益之法、酎金夺爵等,借此削藩;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在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在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任答3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有利的条件:根据材料一“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根据材料一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得出秦国原有制度的基础;根据材料一“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得出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说明 根据材料一“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郡县制的影响可知,郡县制彻底改变了地方上的行政制度,实现了由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体制根据材料二“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新的帝国体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决措施:根据所学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使王国势力大大削弱;实行附益之法、酎金夺爵等,借此削藩;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在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在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为后来隋唐大规模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淡进与升华》
材料二南朝时,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和牛耕,通过深耕细作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絭、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它们与水稻交错播植。地广人稀的丘陵山地和河海滩地也成为农田。土地上不但种植谷物,而且种植菜蔬、竹木、果品、药物等。南朝农业经济形成了江南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等六大著名稻作区。稻作区的扩大和水稻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低下地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东汉末年至魏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系列战乱发生了。这些战乱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又在废墟之上形成了十六国分裂局面。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江南。因此,当中原的良田美畴被铁蹄践踏之际,周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其中,势头最猛的是江南。随同中原人民的南迁,包括汉魏及西晋的礼、乐、政、刑等典章和文物在内的中原文化也被带到江南,六朝政权便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虽然江南的政权更迭频繁,但是社会比北方安定。
-摘编自李凭《南贫北富局面的转变及相关经济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特点。
【答案】(1)方式: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流向边疆;北民南迁;汉化改革。(答出三点即可)
(2)表现: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多;耕地面积扩大;形成多个著名的稻作农业区。(答出任意2点)
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北方农作物品种在江南传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答出任意2点)
(3)特点:社会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南北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方式:根据材料“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可知少数民族内迁;根据材料“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可知中原汉族流向边疆;根据材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可知北民南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还有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表现:根据材料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和牛耕,通过深耕细作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可知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作物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絭、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它们与水稻交错播植”可知农作物品种增多;根据材料“地广人稀的丘陵山地和河海滩地也成为农田”可知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南朝农业经济形成了江南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等六大著名稻作区可知形成多个著名的稻作农业区。
原因:根据材料一“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根据材料“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絭、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可知北方农作物品种在江南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东汉末年至魏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系列战乱发生了”可知社会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根据材料“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江南”可知人口流动频繁;根据材料“当中原的良田美畴被铁蹄践踏之际,周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势头最猛的是江南。随同中原人民的南迁,包括汉魏及西晋的礼、乐、政、刑等典章和文物在内的中原文化也被带到江南,六朝政权便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可知南北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