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的描述关系;
    3.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4.会根据选择不同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一 机械运动与参照物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飞翔的小鸟、疾驶的列车航行的轮船等。
    特别提醒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一般将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是各种运动形式中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1.参照物的概念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例】(2023·邵阳)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云朵B. 地面C. 机翼D. 座椅
    【变式1】 (2023·潜江、天门)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都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天舟六号B. 天和核心舱
    C. 神舟十五号D. 神舟十六号
    【变式2】(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竹排B. 江岸C. 房屋D. 青山
    【变式3】(2023·齐齐哈尔)《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岸边的树B. 舟C. 舟上的标记D. 水流
    要点二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图所示,观察列车里的乘客,若以车外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乘客和列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乘客是静止的。因此,判断同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分析
    3.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1)相对运动:影视剧拍摄时,为表现演员向某方向运动,可以让其背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也能达成想要的拍摄效果。
    (2)相对静止: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以方便同步观测和全球通信。
    【例】(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变式1】(2023·怀化)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______(选填“山”或“轻舟”)。
    【变式2】(2023·益阳)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B. 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 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 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变式3】 (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1.2 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本节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的描述关系;
    3.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4.会根据选择不同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一 机械运动与参照物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飞翔的小鸟、疾驶的列车航行的轮船等。
    特别提醒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一般将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是各种运动形式中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1.参照物的概念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例】(2023·邵阳)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云朵B. 地面C. 机翼D. 座椅
    【答案】D。
    【解析】A.如果以云朵为参照物,飞行时飞机的机翼相对于云朵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则机翼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时飞机的机翼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则机翼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研究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自己作为参照物,否则物体永远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以飞机上座椅为参照物,飞机的机翼相对于飞机上的座椅,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则机翼是静止的,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座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 (2023·潜江、天门)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都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天舟六号B. 天和核心舱
    C. 神舟十五号D. 神舟十六号
    【答案】D。
    【解析】“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都将完成交会对接,如果景海鹏是静止的,景海鹏相对于参照物的的位置不变,则参照物可以是神舟十六号,而景海鹏相对于天舟六号、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五号的位置是变化的,不是参照物,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竹排B. 江岸C. 房屋D. 青山
    【答案】A。
    【解析】研究机械运动时,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的运动,所以应选青山之外并且与青山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3】(2023·齐齐哈尔)《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岸边的树B. 舟C. 舟上的标记D. 水流
    【答案】A。
    【解析】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剑与树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剑是静止的,故可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故A符合题意;
    BC.以舟或舟上的标记为参照物,剑与舟或舟上的标记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剑是运动的,故不能确定剑落水的位置,故BC不符合题意;
    D.以水流为参照物,剑与水流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剑是运动的,故不能确定剑落水的位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要点二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图所示,观察列车里的乘客,若以车外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乘客和列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乘客是静止的。因此,判断同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分析
    3.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1)相对运动:影视剧拍摄时,为表现演员向某方向运动,可以让其背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也能达成想要的拍摄效果。
    (2)相对静止: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以方便同步观测和全球通信。
    【例】(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C.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飞船也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航天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远离发射塔,飞船与发射塔位置发生变化,飞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2023·怀化)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______(选填“山”或“轻舟”)。
    【答案】①. 运动;②. 轻舟。
    【解析】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要看对象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说明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变化了就是运动的。
    [1]竹排在江中游动,以青山上某一个固定的点或固定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可以观察到相对于江中的竹排,青山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2]人站在轻舟上,人和轻舟在同步运动,人相对于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变式2】(2023·益阳)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B. 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 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 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的位置发生改变,树枝是运动的,故B错误;
    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故C正确;
    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的位置发生改变,鸟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3】 (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汽车里的人相对于驾驶员和路旁的小学生来说截然不同呢?
    分析
    这是由于汽车里的人以驾驶员为自己或汽车为标准,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示说驾驶员没有动;但如果还以汽车为标准,看到小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示说路旁的小学生发生了运动
    结论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原则
    说明
    排己性
    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若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则它永远是静止的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选定,就意味着该物体是静止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
    不唯一性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若选择了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可不指明参照物;若选取其他特殊物体为参照物,则必须指明所选取的参照物
    具体性
    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不能是抽象的事物,如“天空、宇宙”等
    同一性
    当有多个研究对象时,应选取同一参照物,如果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就会引起混乱
    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示例:我们说站岗的哨兵是静止的,是以地面或房屋为参照物的,而实际上哨兵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
    通常所说的静止,只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描述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因而,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地描述
    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汽车里的人相对于驾驶员和路旁的小学生来说截然不同呢?
    分析
    这是由于汽车里的人以驾驶员为自己或汽车为标准,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示说驾驶员没有动;但如果还以汽车为标准,看到小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示说路旁的小学生发生了运动
    结论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原则
    说明
    排己性
    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若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则它永远是静止的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选定,就意味着该物体是静止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
    不唯一性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若选择了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可不指明参照物;若选取其他特殊物体为参照物,则必须指明所选取的参照物
    具体性
    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不能是抽象的事物,如“天空、宇宙”等
    同一性
    当有多个研究对象时,应选取同一参照物,如果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就会引起混乱
    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示例:我们说站岗的哨兵是静止的,是以地面或房屋为参照物的,而实际上哨兵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
    通常所说的静止,只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描述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因而,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地描述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参照物,的速度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后复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运动,参照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共3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