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重要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多少( )
解析:草原、森林等面积越多,森林覆盖率越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能力越强,所以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好坏,绿地面积是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A
2.下图为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组成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B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
(2)A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 )
A.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长
C.就业困难、生活贫困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张
(3)B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 )
解析:(1)A国青壮年个体及老年个体较多,而年幼个体相对较少,其人口发展趋势应该不断减少。属衰退型。B国年幼个体数明显高于青壮年及年老个体数,且年老个体所占比例最少,所以其人口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属增长型。
(2)A国因人口要减少,所以不会出现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长、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现象,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等情况。
(3)B国因人口数量将增长很快,当务之急应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1)衰退型 增长型 (2)A (3)A
综合·应用
3.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与部分国家森林覆盖率的比较表分析完成:
我国与部分国家森林覆盖率的比较表(1991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92年。
①表中国家除埃及和英国比我国低外,其他国家都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②埃及的森林覆盖率为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1987年5月6 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灭火采用了人工降雨、化学和爆炸灭火、开辟防火带、_________等方法。
(3)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_________资源。1998年6月至8月,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据专家分析,造成洪灾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大气气候异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为因素。
(4)从长江洪灾的原因中,我们得到什么哲学启示?
解析: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国家环境好坏的重要判断标准。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可以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使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小。人类实践活动要遵循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1)②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缺水 (2)人工扑打 (3)环境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4)人类实践活动要遵循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4.下图为1982年某省人口的年龄结构(按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图中各横柱表示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数目,纵轴由下向上表示年龄由小到大。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人类的性别比例类型为______________,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体上看,人口种群年龄组成基本是________型,因而控制人口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因为从总体趋势来说,出生率______________死亡率。
(3)图中Ⅰ的两个年龄组的横柱较狭,说明此时人口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从社会角度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Ⅲ(35~45年龄组)减少的历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人口动态受各种_________的影响,将在年龄锥体中反映出来,并保持得相当持久,影响以后的发展趋势。
(5)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人口种群密度大小。图示可见,_________是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主要信息。
(6)人口政策的制定以__________为科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种群数量的变化。通过读图分析其消长的原因,与其他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有相同之处,因为人类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遵循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受自然因素制约;也有不同之处,人口数量的变化还受人口政策及社会的制约。人类制定人口政策时,应以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为科学依据。
答案:(1)1∶1 男性产生1∶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即X、Y配子,且它们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2)增长 大于 (3)出生率下降 计划生育政策限制 (4)战争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社会因素 (5)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6)生态学
回顾·展望
5.(2010广东高考,28)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A.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加
解析:臭氧层被破坏,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强,人受到较强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农作物受到照射则引起减产。
答案:AD
6.(经典回放)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1)在1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作用下会大量减少。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者。
~8.4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NH3氧化成和,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所释放的___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__,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实践发现,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3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无氧呼吸把和还原成N2,无氧呼吸除释放能量外,还为还原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___。
解析:该试题考查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生物新陈代谢的特点。在1级反应池内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空气,在细菌、原生动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使有机物减少,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可以利用在1级反应池内分解者产生的NH3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但是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分解者大量繁殖,和硝化细菌形成竞争关系,同时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等物质使pH改变,抑制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生物进行无氧呼吸时,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相同,产物是丙酮酸和还原性的[H],因此反硝化细菌无氧呼吸过程中为还原反应提供了氢。
答案:(1)异养需氧型 分解 (2)能量 有机物 (3)异养生物大量繁殖,抑制硝化细菌生物生长繁殖 (4)氢国家
森林覆盖率(%)
国家
森林覆盖率(%)
埃及
美国
印度
罗马尼亚
日本
法国
巴西
中国
加拿大
英国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达标测试,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