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 海水的性质 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 海水的性质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 海水的性质 教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 海水的性质 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新课讲解,课堂总结,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圈层之一,而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中,海水的理化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教材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微观表现,同时对第三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海水性质的时空分布规律”没有在新课标中提及,却是课标要求的隐含条件,为本课重点内容。
    重点:理解海水的温度存在的时空变化规律难点:理解海水的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笔记本、白纸、彩笔
    一、课程导入
    海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壳形成的初期,经过漫长的地壳变动、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广泛的生物运动,改变着海水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出示视频:我国的 372 潜艇遭遇海底断崖
    2014 年某个夜晚,我国的 372 潜艇正潜向大海深处。半夜,艇内响起警报:掉深了!这次掉深可不是普通的掉深,而是遇到了海底断崖,就像疾驰的汽车突然遇到悬崖一样。在潜艇急速下沉过程中,全艇官兵沉着应对,最终化解了这次险情。2014 年,海军授予 372 潜艇一等功;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签署命令,授予海军 372 潜艇“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荣誉称号。
    【师】:“海底断崖”是怎么回事?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生】:(可能的答案)可能和海水的密度变化有关。
    【师】:地球表面约有 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海水温度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易激发学生兴趣,带着问题观看可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出新课标内容。
    二、新课讲解
    1.海水温度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教师讲授】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海水温度。
    海水吸收的热量来源还包括地球内部经过海底地壳传递给海水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衰变释放的热量和其它天体产生的辐射能量;
    海水支出的热量还包括海水向大气传导热量以及海面辐射;
    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
    【师】: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分布主要表现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两个方面: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 50 页太平洋 170°W 附近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提问学生
    海水的温度垂直方向上有何分布规律?为何如此分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掌握读图方法。
    教师展示太平洋 170°W 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师】:规律:1km 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km 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原因:海洋表层水温差异大,纬度不同海洋辐射不同,受太阳辐射影响大;但海水热导率低,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 51 页世界大洋 8 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提问学生海水的温度水平方向上有何分布规律?为何如此分布?。
    【师】: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高,日照强度大,则太阳辐射越强,因此海水温度也较高。
    北太平洋表层水温最高:①热带和副热带面积最广;②北部地形封闭,仅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北冰洋冷水对太冰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小。
    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水域较为狭窄,广大水域在南半球。大西洋:北段地形开敞,受北冰洋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响明显。
    【拓展】世界最冷的海和最热的海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探讨,归纳总结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海水的温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是多方面的。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海洋中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图,提问学生海洋中垂直方向上生物有何分布规律,为何如此分布?
    【师】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表层海水水温较高,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因此海洋生物聚集。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及资料:鳀鱼的洄游
    鳀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小型鱼类。每到冬天,就会从渤海向南游至黄海南部或东海北部的栖息地过冬,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越冬洄游鱼类。
    【师】: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人类的渔业活动。海水温度还有哪些影响呢?出示北极航道图片。
    高纬度地区,因气候寒冷,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可见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影响海洋运输。
    【师】:我们知道气候是影响人口聚落分布,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海水的温度状况会不会影响气候呢?
    出示图片:“兰州和东京气候的比较”
    【教师活动】:与兰州相比,东京的气候有何特点?为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东京最冷月月均温在 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 8 月份,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远远大于兰州;东京距海近,水汽比较充足,受海洋影响大,海水热容量大,升温和降温速度较慢,温度变化幅度小,使东京的气温季节变化比处于内陆地区的兰州小。
    【师】: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的大,且海洋占全球表面积的 2/3。因此,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二、【板书设计】
    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
    1、海水温度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2、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3、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海洋生物的分布;②海洋渔业活动;③海洋运输;④调节大气温度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借助板书、板图和思维导图归纳知识体系,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反馈解疑答惑。
    【学生活动】补充笔记,提出学习过程中困难的地方和存在疑问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回顾课程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合理把握课程内容。四、课时作业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第 1 小题。
    1.甲处海水温度低,主要原因是()
    A.淡水注入B.海水上泛C.受陆地影响大D.天气复杂多变
    B【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地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可推测为为当地夏季,夏季该地盛行离岸的西南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由海岸向外海流动,深层冷海水上升补偿,导致水温偏低,B 正确;淡水注入不易影响海水温度,A 错误;该区附近受陆地影响差异不大,C 错误;天气是复杂多变,是短时间影响,
    D 错误。故选 B。
    下图示意海水温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 2-3 题。
    2.图中能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3.形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热力性质C.大气环流D.海水导热率
    2.A 【解析】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海水的深度与温度的关系上可将海水分为三层结构:上层为混合层,此层中温度是均匀变化的;中间层为温跃层,此层温度急剧下降;最下一层位于温跃层下,海水的温度较平稳地下降。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递减,在深度1000 米以内递减速度较快,深度 1000 米以上递减速度变慢,海水温度保持稳定,故图中能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①,A 正确。
    3.A【解析】曲线③反映了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海水温度较高,而高纬度地区则相反,海水温度较低,所以海洋表层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形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选 A。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读“北半球海水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 4-6 题。
    4.图中海洋热量收支平衡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大约是()
    A.赤道附近B.20°—30°C.30°—40°D.极地附近
    5.关于海洋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运动
    B.热量在低纬度海区有盈余,高纬度海区盈亏
    C.赤道附近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附近海区热量支出较多
    D.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6.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B.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C.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高于高纬度海区
    D.通过水循环平衡不同纬度海区间热量收支的差异
    4.B【解析】海洋热量收支平衡的点即海水热量收入等于支出的点,对应图中的横坐标,读出纬度为
    20°—30°,B 正确,ACD 错误。故本题选 B。
    5.B【解析】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的热量来源。主要支出是蒸发,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A 错误。据图可知,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有盈余,且随纬度增加盈余大致减少;中高纬度海区热量盈亏,B正确。热量收入最多的纬度大致在北纬
    15°—20°,热量支出最多在北纬 20°附近,CD 错误。故本题选 B。
    6.C【解析】低纬度海区热量有盈余,表层海水温度较高;中高纬度海区热量盈亏,且随纬度盈亏增多,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且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正确。由于不同纬度海水热量收支的差异,通过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形式实现不同纬度间的热量交换,故 A、D 错误。与同纬度近岸海区相比,大洋中部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比近岸海区小,B 错误。故本题选 C。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1.课标原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
    1.人地协调观: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质对人类的影响。
    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
    2.课标解读: 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的影响
    化过程,体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前,要建立在对海水性质的概念、影响因素
    3.区域认知: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温度在全球或局部海域的分
    及分布规律等方面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具体
    布特点。
    要求包括通过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结合不
    同季节、不同维度的海水温度分布图表,分
    4. 地理实践力: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析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说明影响海水
    的意识和能力。
    温度的主要因素,最后掌握海水的温度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及人类对它们的应用。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深化探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