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2 地貌的观察 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2 地貌的观察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2 地貌的观察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资源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资源分析】
    本节“山岳地貌”讲述了一些地理原理,为让它通俗易懂,编者已在书中配备有大量的插图和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还寻找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名山大川的资料、图片等,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突破难点,我还自制了海绵教具,设计了“折筷子”实验,用以形象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设计思想】
    1.授课时强调将地理现象生活化来理解,通过筷子和粉笔演示,海绵模型,断层动画演示加强学生对褶皱、断层知识的理解。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运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动画设计,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山岳地貌的形成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体验,让学生将亲自动手演示的学习过程升华为知识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过程。
    【教学目标】
    1.识别常见的山岳地貌。
    2.描述常见的山岳地貌并说明其主要特点和成因。
    【重点难点】
    1.山岳地貌的形态特点。
    2.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海绵、筷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播放《中国名山》
    学生观看,
    欣赏山之美。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主题一:
    褶皱山
    1.出示喜马拉雅山、人
    一皱眉头产生的皱纹图片。
    2.用海绵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并动画
    演示引出褶皱形成的概念。
    3.出示褶皱的基本形态示意图。
    4.出示《新华字典》中
    “背”和“向”的含义,请四名男生上台 表演背斜和向斜。
    5.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如何区分背斜和向斜,及其形态。
    6.出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景观图,指导学生“折筷子”实验,探究其成因。
    7.联系热点新闻“济莱
    高铁”,结合所学的
    理论知识和示意图探究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学以致用。联系语文课学习的“赵州桥”,分析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1.识别喜马拉雅山的岩层形态和人的皱纹的图片
    2.观察教师用海绵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动画,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褶皱
    的形成。
    3.根据褶皱的基本
    形态示意图,
    说出其形态。
    4.根据背和向的
    含义,观看学生的表演,加深对背斜和向斜的理解。
    5. 结合示意图
    分析如何区分背斜和向斜。
    6.结合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景观图,小组合作做“折筷子”实验,
    探究其成因。
    7.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找水、找石油、找天然气等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海绵模拟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褶皱的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直观教学,学生表演,形成感性认识,化繁为简,突破难点,让学生更深刻透彻理解。
    3.联系热点新闻,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理解背斜向斜的应用。
    4.联系语文课上学习的“赵州桥”,分析问题,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转承
    联系褶皱山,当岩层
    施加的压力超过岩层
    的承受能力,岩层会
    发生断裂,就会形成
    断块山。


    主题二:断块山
    1.提问:岩层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
    2.以动画演示配合
    教师讲解说明断块山形成过程,并以我国华山、庐山以及汾渭谷地为例展示断块山形成的地貌形态。
    1.通过教师引导
    思考:岩层会
    断裂错开。
    2.能分析断块山
    形成过程,掌握
    断层形成的地貌类型及特点。
    1.由褶皱山自然过渡到断块山的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2.动画演示地壳运动较直观的为学生说明断块山形成过程和特点。
    主题三:火山
    播放火山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参考课本说出火山的成因和特点。
    出示长白山天池图片。
    观看火山的相关视频,并结合课本学习火山的成因和特点,欣赏我国
    的火山美景。
    1.火山这部分内容为简单,观看视频的方法,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火山的相关知识。
    2.学生欣赏长白山天池的图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乡土地 理教学:
    岱崮
    地貌
    播放山东特有的岱崮地貌的宣传片,并出示图片和材料,小组讨论岱崮地貌的形态特点和成因。

    欣赏岱崮地貌的宣传片,结合
    图片和材料,
    小组讨论岱崮
    地貌的形态特点和成因。
    岱崮地貌是山东特有的山岳地貌,体现学习身边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总结
    歌曲
    巧记
    结束语:情感
    教育
    总结本节课知识
    内容,板书山的轮
    廓图。
    播放《年轮》改编
    的地理歌曲
    这节课我们对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总说做人似水、做事如山,希望同
    学们拥有山的沉稳大气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回顾本节课所学,加深理解
    和记忆。
    欣赏歌曲,巧记
    本节课所学知识。
    通过总结形成对课堂知识点的一个总体结构,形成山地轮廓图,加深记忆。
    歌曲是学生喜爱
    的流行歌曲,既让
    学生听到了喜欢
    的歌,也学习了
    地理知识。
    情感教育,升华了主题!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