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图1是我国1978-2012年不同类型气象灾害年均发生频次图,图2是中国近20年气象灾害影响类型分布图。
读两幅图回答1-2题
图1 我国1978-2012年不同类型气象灾害年均发生频次
图2 中国近20年气象灾害影响类型分布
1.1978-2012年间我国( )
A.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
B.与降水相关的灾害发生频次减少
C.风暴类灾害的发生频次变化不大
D.人类活动是导致各类灾害的主因
2.各类气象灾害( )
A.发生次数与死亡人数成正相关
B.直接损失大小与灾害频次无关
C.直接损失与死亡人数完全一致
D.不仅有直接灾害也有次生灾害
二、材料分析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0%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1)说明图中A、B两地干旱的主要发生时间。
(2)图中C地干旱灾害较为严重,简析该地干旱形成的自然原因。
三、综合读图题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下图为“2017年3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除地域差异明显外,据图概括我国3月气象灾害还具有哪些特点?
2.西北地区3月沙尘天气多发。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南方大部分地区3月气象灾害多发。为减轻其影响,当地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4.每年5月前后,华北地区一般会面临哪种气象灾害?运用雨带移动规律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D
2.答案:(1)A地:春季(3~6月)。B地:7、8月。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多发;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表起伏大,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缺乏(存留时间短、储藏条件差)。
解析:(1)A地位于华北地区,每年春季,该地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随着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表缺水,造成严重的春旱;B地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每年7、8月份,该地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降水稀少,形成伏旱天气。
(2)C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该地区位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少,而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加之该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缺乏,因此易形成旱灾。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也是该地干旱发生的原因之一。
3.答案:
1.分布广、种类多;
2.受亚洲高压影响,3月气温回升,多晴天,地表变得干燥;冬季风势力仍较强,风力较大;隔壁、沙漠面积大,沙尘来源丰富,风力作用明显。
3.加强监测预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加固堤坝;修建水库(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
4.春旱(旱灾)。5月雨带还停留在南方,尚未到达华北地区,降水少,出现旱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介绍有关自然灾害知识,本章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感触较多的,每年度会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只限于现象,而对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没有系统的了解。高一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地理基础知识,有了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认识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兴趣。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对概念进行说明,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自然灾害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本节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他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熟记洪涝、台风和寒潮等气象灾害的过程及其带来的危害。
2、过程和方法: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以及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气象灾害的存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人类认识自然灾害、抵御自然灾害和减少灾害损失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届学生是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他们地理知识的学习已经时隔一年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不陌生,但是他们也很难理解。高一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地理基础知识,有了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此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旺盛、参与意识强的时期。需要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难点: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法;
2.多媒体展示法;
3.演示讲解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新课导入
教师板书
学生看书100页图6.1,并
阅读图解。
师生同时活动,进入新课学习。
2分钟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1.何为洪涝灾害?(写板书)
学生看书100页图6.2,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地理概念,学生看书能找到。教师给予指导。
3分钟
教师承接,并提问:2.洪涝灾害的分布及形成原因?(写板书)
学生看书100页第二自然段,并阅读书中内容后回答。
该题较容易,学生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2分钟
提问:3.洪涝灾害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学生看书100页图6.2,并阅读书中第三自然段;101页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回答。
学生看图回答,以提高其读图能力。
3分钟
提问:何为干旱灾害?
学生看书101页图6.4,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学生看图回答,以提高其读图能力。
3分钟
提问:干旱灾害对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学生看书101页最后自然段,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学生根据书中的材料分析后回答,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分钟
提问:干旱灾害的分布是怎样的?(写板书)
学生看书102页第二自然段和表6.1,并阅读书中思考题回答。
提高学生的分析图表的能力。
10分钟
提问:何为台风?有何灾害现象?(写板书)
学生看书10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6.5,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2分钟
提问:台风的分布有何特点?(写板书)
学生看书103页第三自然段结合图6.6,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阅图和分析能力。
2分钟
提问:何为寒潮?有何特点?(写板书)
学生看书104页第一自然段和图6.7,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2分钟
提问:寒潮的分布及其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学生看书104页第二、三自然段和图6.7、6.8,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提问: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哪里影响哪些地区?
学生看书105页第一自然段和图6.9,并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阅图和分析能力。
小结
教师引导
学生根据板书总结本课内容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分钟
练习和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利用练习册作练习
检查学习效果
2分钟
七、教学反思
八、板书设计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一、洪涝灾害: 三、台风灾害:
1.概念: 1.概念:
2.分布: 2.台风常伴的天气:
3.危害: 3.分布及路径:
二、干旱灾害: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1.概念:
2.主要表现: 2.发生时间:
3.分布: 3.危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传说故事,激趣导入,故事链接、分享感动,旱灾之名,旱灾之位,旱灾之因,旱灾之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优秀教案及反思,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