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思想】
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以写作为落脚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的第三篇课文,在自主赏析的同时,可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诵读和尝试创作。《乡愁》抒写思想愁绪,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感情——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新诗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充分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其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学生的欣赏易停留在表面,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美。同时,学生对诗句词语的改动及诗句的续写有一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的感情外化为具体形象的艺术构思。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尝试改写及仿写。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物象的特点及对表现乡愁的作用。
2.体会乡愁的变化及特点。
五、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六、教学方法
朗读法 练习法 发现法
七、资源及工具
多媒体环境 视频《余光中朗读》 朗诵配乐
八、教学时数
1课时
九、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二)教学实施
1.读诗入境
⑴朗读,注意“啊”和“那”的读法。
⑵听读,初步感受“乡愁”的意境。
2.改诗品味
⑴换字
问题:如果把“小小的”换成“小的”?诗歌读起来会有什么不同?
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深的海峡
提示:叠词的表达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起强调作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读起来更和谐,在表情达意上也更有效,更能传达出强烈而沉重的情感。
⑵叠用
问题:叠词的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乡愁是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湾浅浅的海峡
提示:
“一枚枚邮票”就表明诗人是经常寄信,很可能乡愁就淡了,“一张张船票”就感觉经常回去,思念就少了。“一枚邮票”“一张船票”更能凝聚对母亲对新娘的思念。“一方方坟墓”“一湾湾海峡”不符合实际,所以是错误的,不应该这样写。
叠词确实能使音韵和谐,情感表达细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叠词都是合适的,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用叠词的,叠词运用必须适切。
3.写诗汇情
问题:如果在本诗四节后面再续第五小节的话,应该怎么写?
⑴ ,乡愁是一块薄薄的屏幕,我在外头,儿子在里头。
A.到最后 B.而将来 C.将来啊
⑵将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
提示:要续写的第五小节应该是情感的另一次突进,可以回顾上面四小节的思路及写法。
未来是高科技的时代,以电脑或手机作喻体来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很新鲜也很贴切。诗人余光中2011年在福建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时,应邀续写了《乡愁》第五节:‘将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
余光中自己续得好,认为他写出了将来祖国统一后,台湾与大陆之间有一座桥,可以互相来往了。
判断续写得好不好,不能断章取义,而要联系全诗,并考虑本诗的主旨和情感。尤其要注意续写要求—在本诗原有的四小节基础上续写第五节,而不是另起炉灶。同时明确“乡愁”的含意种思而不得的情感。
(三)结束语
《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有一种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会心有灵犀,穿越古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乡愁永远像一首澎湃的歌。
十、作业设计
读余光中《乡愁四韵》或其他“乡愁”作品,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核心素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