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两部分,共8页,27道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所示为一田径运动场,最里圈跑道的周长是400m,运动员经常在跑道上训练。
1. 下列描述运动员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 位移B. 时间C. 速度D. 加速度
2. 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是100m,则其位移的大小是( )
A. 0B. 50mC. 100mD. 400m
3. 一运动员沿最里圈跑道跑一圈回到出发点,该运动员通过路程和位移大小是( )
A. 路程是0m,位移是0mB. 路程是400m,位移是0m
C. 路程是0m,位移是400mD. 路程是400m,位移是400m
4. 一运动员某次在直跑道上训练时,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8m/s2
B. 4~10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8m/s2
C. 0~4s内加速度的大小小于10~13s内的加速度
D. 10~13s内加速度的大小小于13~20s内的加速度
5. 一运动员某次在直跑道上训练时,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位移的大小是32m
B. 4~10s内位移的大小是64m
C. 10~13s内位移的大小是6m
D. 10~13s内位移的大小是30m
【答案】1. B 2. C 3. B 4. D 5. D
【解析】
【1题解析】
位移、速度、加速度均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属于矢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属于标量。
故选B。
【2题解析】
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是100m,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故选C。
【3题解析】
一运动员沿最里圈跑道跑一圈回到出发点,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为400m,位移为0。
故选B。
【4题解析】
A.0~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4~10s内,图线的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10~13s内的加速度为
即0~4s内加速度的大小大于10~13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
D.13~20s内的加速度为
即10~13s内加速度的大小小于13~20s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5题解析】
A.0~4s内位移的大小为
故A错误;
B.4~10s内位移的大小
故B错误;
CD.10~13s内位移的大小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墨经》一书中记载了利用斜面提升重物的方法,这一方法在现代生活中仍然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装载货箱时,常会在卡东车尾处斜搭表面均匀的长直木板,工人施加一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货箱沿水板推入车厢。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货箱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推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
6. 关于货箱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重力和推力
B 受重力、摩擦力、压力和推力
C. 受重力、摩擦力、下滑力和支持力
D.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推力
7. 将货箱沿木板推动中,关于货箱和木板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箱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变小
B. 货箱所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C. 货箱对木板的压力小于木板对货箱的支持力
D. 货箱对木板的压力大于木板对货箱的支持力
8. 将货箱沿木板推动中,货箱受到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为
A. B.
C. D.
9. 将货箱沿木板推动中,若只减小夹角θ,其他条件不变,货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将( )
A. 减小B. 增大
C. 不变D. 无法判定
10. 工人卸货时也常利用斜面将重物从高处滑下。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沿着表面均匀的长直木板下滑,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1、2,3号货箱与直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6. D 7. B 8. C 9. B 10. A
【解析】
【6题解析】
货箱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木板对货箱的支持力、木板对货箱的摩擦力和已知力推力。
故选D。
【7题解析】
AB.货箱在木板上运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货箱对木板的正压力不变,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A错误;
CD.货箱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货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错误。
故选B。
【8题解析】
垂直木板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货箱受到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为
故选C。
【9题解析】
货箱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若只减小夹角θ,则摩擦力增大。
故选B。
【10题解析】
根据
可知
故选A。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未与地面碰撞)。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忽略空气阻力。
11.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 )
A. 匀速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运动D. 匀减速直线运动
12. 若选取抛出点作为位移О点,则小球在内的位移为( )
A. 0mB. C. 5mD. 10m
13. 小球在内速度变化了( )
A. 10m/sB.
C. 20m/sD.
14. 定性研究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定性研究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1. C 12. A 13. D 14. A 15. C
【解析】
【11题解析】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此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最高点后速度为0,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整个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选C。
【12题解析】
小球抛出后,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速度减为0,则所用时间为
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在内的从出发点运动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0。
故选A。
【13题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小球初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对称性可知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也为10m/s,方向竖直向下,则小球在内速度变化了
故选D。
【14题解析】
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先减速后反向加速,故速度与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故选A。
【15题解析】
小球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图像为抛物线;下降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图像为抛物线,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此过程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16. 在上述条件下,该车在启动“全力自动刹车”情况下,若车未与障碍物相撞停下来,则该车的末速度为( )
A. 0B. 2m/sC. 5m/sD. 10m/s
17. 在上述条件下,该车在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该车应设计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 2.5mB. 12.5mC. 20mD. 25m
18. 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得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 1sB. 1.67sC. 2.5sD. 8.3s
19. 若该车在“全力自动刹车”过程中,如图所示是关于该车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和时间t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 用某种交警测速仪对汽车进行测速,其工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汽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
B. 超声波的速度为
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D.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16. A 17. B 18. C 19. D 20. C
【解析】
【16题解析】
若车未与障碍物相撞停下来,说明该车末速度为0。
故选A。
【17题解析】
由
取车速为,该车应设计的安全距离
故选B。
【18题解析】
刹车的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刹车时间最长
故选C。
【19题解析】
A.在刹车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式为
可见不是线性关系,故A错误;
B.在刹车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变,故B错误;
C.由
得
可见不是线性关系,故C错误;
D.由
得
是线性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20题解析】
AB.由图乙可知,超声波在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和,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
或
故AB错误;
CD.由图甲和图乙可知,被测汽车通过位移为时,所需时间为
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动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 − t图像如图乙所示。从F − t图像可以看出在1.0 ~ 1.2 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选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在实验过程中,若木板加速运动,在2.0 s后,力传感器的示数________(选填“>”<”或“=”)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答案】静摩擦力 =
【解析】由图可知,在1.0 ~ 1.2 s时间内,木板和物块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在2.0 s后,木板和物块发生相对运动,则物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对物块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2. 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如图所示。A、B、C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测得A,C两点间距离为6.40 cm。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纸带做_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纸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答案】加速 0.32
【解析】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纸带运动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做加速运动;
A点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纸带的平均速度为
23.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
(1)他作出弹簧弹力F与其伸长量x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通过图像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N/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指针固定在弹簧中间位置的B点比固定在弹簧末端的A点测得的劲度系数k偏大,如图丙所示。请简述理由_________。
【答案】(1)25 (2)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解析】
根据可知图像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小问2解析】
在弹簧末端的A点测得的劲度系数相当于两个在弹簧中间位置的B点的弹簧串联后的劲度系数,设在弹簧中间位置的B点测得的劲度系数为,根据
解得
则串联弹簧的伸长量为
当作一个弹簧时,设劲度系数为,则有
可知指针固定在弹簧中间位置的B点比固定在弹簧末端的A点测得的劲度系数k大。
三、计算及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第24题、第25题各6分、第26题,第27题各8分,共28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结果。有数字计算的题,结果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 小明研究石块的运动,他先让质量为1 kg的石块A1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再将A1和质量为2 kg的另一石块绑为一个整体A2,使A2从原高度处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1下落第1 s末速度v;
(2)A2下落第1 s内的位移x。
【答案】(1)v = 10 m/s,方向竖直向下
(2)x = 5 m,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小问1解析】
重物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与质量无关,则A1下落第1 s末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
【小问2解析】
A2下落第1 s内的位移为
方向竖直向下。
25.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启动后在平直的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地面上的两条标线A、B。已知汽车长,加速度,通过标线A所用的时间为,刚到达标线B的速度。求:
(1)汽车刚到达标线A的速度大小;
(2)两条标线A、B之间的距离x。
【答案】(1)2m/s
(2)11.25m
【解析】
【小问1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
【小问2解析】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
26. 国庆节前,小明推开沙发打扫房间地面的卫生。如图所示,所受重力的沙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用的力推沙发,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回答以下问题:
(1)当时沙发做什么运动?请你做出判断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论证。
(2)小明经多次实践尝试得出结论:当时,无论F力多大,沙发都不会动。请你对小明的结论做出判断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论证。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解析】
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时,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为
力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沙发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问2解析】
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角,则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若要物体静止不动,应该满足
变形得
如果满足
即
则此时无论F多大,物体都会保持静止。
27. 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D,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t,△D与△t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比如,在运动学中的加速度,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加速度对时间变化的快慢,用符号j来表示,常用来表示在汽车刹车或启动过程中乘客的舒适程度。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基于你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t=2s时,求该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大小j;
(2)若该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t=0时,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3s末恰好减为0,求0~3s内其速度的变化量△v;
(3)若该汽车以如左图中的加速度情况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如右图中定性画出汽车前3s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1)
(2) (3)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在2s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变化率”为
该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大小
【小问2解析】
根据
可知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大小,可得0~3s内其速度的变化量
【小问3解析】
由(2)分析可知汽车在3s末速度为
做出图如下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