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联系写作背景,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学习重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前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古人的眼中,旅行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触动。他们将所见所感融入诗行,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深的触动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首古诗,便是这样一些在旅途中捕捉到的美景。它们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感受那些在途中遇见的难忘风景,体会他们笔下的世界。
知识积累
1.曹操(155年—220年),字 ,沛国谯(qiá)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 、 合称“三曹”,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代诗人。现存诗不多,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3.李白(701年—762年),字 ,号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感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歌语言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著称,后世誉为“ ”,与诗圣杜甫并称“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4.马致远(约1251年—1321年以后),号 ,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 、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
学习过程
任务一:朗读诗歌,疏通诗意
活动1:朗读诗歌,感知情境
1.朗读正音:听朗读音频,给你读不准的字注音。
2.感知情境:再次朗读诗歌,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从下面的几幅图画中选择最贴合诗句的、最符合你想象的一幅,装饰你的学习任务单。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活动2:了解诗体,划分节奏
结合资料链接与老师的讲解,进一步了解诗歌体裁,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不同体裁的朗读节奏。
资料链接:
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散套(又叫套曲、套数)。
活动3:理解诗意,明确时令
1.结合注释疏通诗意,将你对诗句的理解补充在学习任务单中。
2.这四首诗都是诗人见到美景,触景生情后所作,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大有不同。你能根据诗句判断诗人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请分析四首诗歌,完成下列表格。
任务二:秋日之歌——“豪迈”与“凄苦”
《观沧海》与《天净沙·秋思》都是写秋景,为何在诗人笔下同一季节的景物却有这么大的不同?请结合资料链接,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品味景物特点,并请结合资料链接,分析诗歌中的情感。
资料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秋风吹拂,他的心情像海中洪波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融汇到到眼前的景色里,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1.《观沧海》中,请你说说诗人是如何描写海的宏伟和海的气概的?作者只是单纯描写海的景色吗?
2.《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任务三:春日之思——“家乡”与“友人”
《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虽然都是写春景,但是一个是初春,一个是暮春。在景物的选取上,二者也大有不同,两位诗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资料链接,完成表格。
资料链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王湾是洛阳人,中了进士后,于吴、楚之地任官,离家难归。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1.《次北固山下》中,颈联和颔联写江上之景,对偶精妙,尾联写天边之景,雁群北归,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的体会。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各句分别写景、叙事、抒情,请你找出来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
任务四:品思乡之异,悟情景关系
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和《次北固山下》,哪一首诗的愁绪更浓重一些?如果用色彩去表现,你分别会用什么色调?请简述理由。
任务五:以声绘景,以诵传情
“以声绘景”美文朗诵会古诗部分就要开始了,这一次比试的题目,就是你刚刚学过的四首诗歌,请选择其中一首,在朗诵任务卡中进行相关设计与说明,并依据你的任务卡完成朗诵。其他小组根据朗读评价量表进行评分。
学习小结
请你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诗歌内容。
布置作业
1.完善学习任务单,做好积累。
2.请将任务四中的朗读成果,制作成音频或视频,并提交。
3.将在四首诗中任选一首,用一段200字的文字描绘诗中的画面,作为学习任务单的小结。
4.你还知道哪些在春日或秋日所写下的诗歌,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并分享给你的同桌。题目
类型
《观沧海》
古体诗
《次北固山下》
五言律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言绝句
《天净沙·秋思》
元曲小令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目
依据
时令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创作背景
主要景物
景物特点
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背景
主要景物
景物特点
思想感情
朗诵任务卡
朗读设计
画出重音、停顿,并设计朗读的体态、手势、表情等。
朗读说明
结合诗歌内容说明朗读设计的理由
朗读配乐
根据诗歌的内容、情感或意境,选择恰当的朗诵配乐。
朗读评价量表
选手序号
朗读设计
画出重音、停顿,并设计朗读的体态、手势、表情等并进行说明。(20)
朗读正确
(20分)
熟练流畅
(20分)
情感表达
(30分)
配乐选择
(10分)
总分
(100分)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0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沁园春雪学案设计</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a href="/yw/tb_c14666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