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单元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84512/0-17316358728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单元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84512/0-1731635872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单元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84512/0-17316358729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单元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单元测试,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都是烃的衍生物B.都有固定沸点
C.都易溶于水D.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有关基本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鉴别蚕丝和纤维素,可以在火焰上灼烧,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是纤维素
D.植物油一定能使溴水褪色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利用酒和水的密度不同,蒸馏提高酒精度
B.斑铜制作技艺:在铜中掺杂金、银等金属,斑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C.桑蚕丝织技艺:蚕丝的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桐油纸伞制作技艺:桐油(由桐树种子压榨而得)的主要成分是烃
4.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油脂、糖类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棉、丝、毛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产生沉淀,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5.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AB.BC.CD.D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将、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7.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油脂的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
D.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乙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8.下列有关化工生产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高温下铝还原MgO冶炼镁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产肥皂
C.工业制备硫酸的吸收塔中,通常从上口喷淋稀硫酸吸收气体
D.食品工业生产中,可在奶粉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铁、维生素C等营养强化剂
9.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B.油脂属于酯类
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10.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或RNA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12.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基本结构单元相同
C.互为同分异构体D.都是天然高分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在人体内能水解成葡萄糖B.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呈蓝色
C.葡萄糖和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1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且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试管中加入2mL 10% 溶液,滴加5滴5% NaOH溶液,得到新制的。再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C.一分子甘氨酸和一分子苯丙氨酸()可能形成两种二肽
D.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乙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1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6.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
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17.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
B.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
D.溶液和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1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20.下列由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2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C.CD.D
三、填空题
23.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下图Ⅰ所示。已知A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相对分子质量为28;物质S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都富含S,S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G。
(1)G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利用如图Ⅱ所示装置制备E,装置中溶液M为___________,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4.化合物F是合成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Tazverik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②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水解,含苯环的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1。
(4)E→F的转化需要化合物X,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R表示烃基)。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5.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
(1)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再加水稀释,沉淀又溶解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C.D.
(2)不同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沸点低的植物油
C.油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食用油长时间放置会因水解而变质
(3)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0%的稀硫酸,加热3~4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稀硫酸。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加碱中和后的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要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观察到溶液变蓝,则没有完全水解。
26.羟吲哚()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体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b在一定条件下可向试剂a转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c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G不能与溶液发生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羟吲哚经水解可得到2-氨基苯乙酸。2-氨基苯乙酸的熔点123 ℃明显低于3-氨基苯乙酸的熔点147 ℃。
解释2-氨基苯乙酸熔点低于3-氨基苯乙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机物K与E经上述合成路线相同的步骤可制得羟吲哚的衍生物以4-氯甲苯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可制得K。写出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甲苯→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K已知:苯环上的、—C1会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COOH、会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
四、实验题
27.草酸(HOOC-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利用淀粉制备草酸的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水解”及“氧化”步骤中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2)“氧化”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
①仪器Q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三口(颈)烧瓶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已知在20℃、70℃时,草酸的溶解度依次为9.5g/(100g水),84.5g/(100g水),则粗草酸“精制”需采用的提纯方法为___________。
(4)探究的性质:
①向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可得出草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______(填“强”或“弱”)。
②向草酸中加入足量和适量浓硫酸加热,产生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该生成物为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烃,选项A错误;
B.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都为混合物,没有固定沸点,选项B错误;
C.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都难溶于水,选项C错误;
D.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A.蒸馏是利用了酒和水的沸点不同,不是密度,A错误;
B.斑铜为铜的一种合金,熔点低于纯铜,B错误;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正确;
D.桐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5.答案:C
解析:A.酒精,水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由操作和现象不能检验是否含水,A项错误;
B.产物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产物中含不饱和烃,不一定是乙烯,B项错误;
C.将一定量的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可说明非金属性:S>Si,C项正确;
D.蛋白质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为渗析过程,D项错误;
答案选C。
6.答案:A
解析: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A项正确;
B.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
C.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为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
D.单糖为最简单的糖,不发生水解,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A.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A错误;
B.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B正确;
C.油脂属于有机物,一般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错误;
D.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A.油脂分为油和脂肪,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故B正确;
C.油脂是混合物,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C正确;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D正确;
答案选A。
10.答案:B
解析:A项,芦苇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正确;B项,聚氯乙烯可以由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但聚氯乙烯受热释放出有毒气体,不能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错误;C项,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正确;D项,大豆蛋白纤维是以食用级大豆蛋白粉为原料,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容易降解,正确。
11.答案:A
解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也有些RNA,B正确;
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溶液褪色,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基本结构单元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故两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淀粉在体内在对应酶的作用下先水解产生麦芽糖,最终水解为葡萄糖,A正确;
B、淀粉遇碘水可以变蓝,是特性,纤维素不行,B错误;
C、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是,C错误;
D、在允许范围内添加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是许可的,D错误;
故答案选A。
14.答案:C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但二者的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故两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而选项中描述的量是溶液过量,不符合碱性环境,故不能产生相应现象,故B错误;
C.可以是甘氨酸的氨基与苯丙氨酸的羧基反应形成二肽,也可以是甘氨酸的羧基与苯丙氨酸的氨基反应形成二肽,故C正确;
D.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D错误。
答案选C。
15.答案:A
解析: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木糖醇不含有醛基或酮基,不属于糖类,A错误;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之间以氢键相连,B正确;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C正确;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属于超分子,D正确。
16.答案:D
解析:A.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是混合物,选项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作用的产物,属于酯类,选项B正确;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作用的产物,属于酯类,选项C正确;
D.油脂结构中的烃基有些是不饱和的,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7.答案:C
解析:A.糖类中单糖不能水解,糖类中的二糖和多糖、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故A错误;
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通式为,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且都是混合物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油脂全称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故C正确;
D.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NH4Cl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使蛋白质析出固体;溶液中含有重金属铜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
答案选C。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BD
解析:A.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脱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从手中掉落,A项不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符合题意;
C.淀粉中加稀硫酸水解后需要先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不挥发,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所以非金属性:S>C>Si,D项符合题意;
本题选BD。
20.答案:BD
解析:A.麦芽糖本身就具有还原性,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A错误;B.ZnS和CuS为同类型的沉淀物,ZnS溶解而CuS不溶解,说明硫化铜更难溶,更小,B正确;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原溶液中也可能存在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D.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萃取碘水中的碘,D正确;故选BD。
21.答案:AC
解析:A.向包有粉末的脱脂棉上滴2滴水,脱脂棉燃烧,能够证明与水的为放热反应,A正确;
B.乙醇易挥发,加热促进乙醇挥发,所以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醇、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产生乙烯气体,B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水溶液显碱性,C正确;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悬浊液,继续加热,否则稀硫酸与氢氧化铜浊液反应,干扰了检验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AC。
22.答案:BC
解析:A.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在170℃时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生成的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验操作及现象可得到结论,A不符合题意;
B.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再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淀粉,则淀粉可能部分发生水解,B符合题意;
C.铜与稀溶液反应生成,在试管口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C符合题意;
D.等浓度的碘离子与氯离子,碘离子优先与少量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碘化银,则说明,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3.答案:(1)葡萄糖;羟基
(2);加成反应
(3)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解析:(1)由分析可知,G的名称是葡萄糖,B为乙醇,其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D为乙酸,结构简式为;A含有碳碳双键,和水加成生成B乙醇,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若实验室利用图Ⅱ装置制备乙酸乙酯,装置中溶液M为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乙酸和吸收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24、
(1)答案:
解析:A中上的C原子采取杂化,其余C原子均采取杂化。
(2)答案:取代反应
解析:的反应可理解为中取代了中上的。
(3)答案:
解析:由条件②知,分子中含有、,还剩余2个C原子、一个N原子和一个Br原子;根据手性碳原子和对称原则可先写出,但含有苯环的水解产物为。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2:2:1,不符合要求,故要减少含苯环的水解产物的氢原子种类,增强分子的对称性,可想到若水解产物是,其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4:2=2:1,符合要求;继续推断苯环上的另一个—OH只能来自—Br的水解,则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4)答案:
解析:D→E和E→F两步反应条件完全相同,故化合物X的结构可模仿,容易写出X的结构简式为。(5)从碳链和官能团两个角度对比原料和目标产物,确定合成路线流程图,注意参考流程中的反应条件,将两个含苯环的结构相连接。
(5)答案:
解析:
25.答案:(1)B
(2)丙三醇(甘油);C
(3)①
②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碘水
解析:(1)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再加水稀释,沉淀又溶解,称为蛋白质的盐析;蛋白质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离子、宇宙射线、高温会变性,蛋白质变性不可逆,所以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是,其中硫酸铜和硫酸会使蛋白质变性,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现象,故填B;
(2)在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共同产物是甘油;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为饱和油脂,常温下一般为固体,沸点较高,故B错误;
C.油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
D.食用油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故D错误;
故选C;
(3)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水解;检验是否完全水解,则需要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淀粉,所用试剂为碘单质,其操作为:取少量未加碱中和的水解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则没有完全水解。
26.答案:(1)醛基
(2)
(3)++
(4)
(5)
(6)
(7)2-氨基苯乙酸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其熔点较低,而3-氨基苯乙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点相对较高
(8)
解析:(1)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不稳定,异构化生成的A的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为醛基。
(2)由已知信息和B的分子式可知,试剂a为HCHO,B的结构简式为。
(3)B被氧化生成的D为,由D、E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推知,D和试剂b生成E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则试剂b为,E的结构简式为,D→E的化学方程式见答案。
(4)试剂a为HCHO,试剂b为,在Cu、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催化氧化生成HCH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见答案。
(5)对比E、F的结构简式,并结合试剂c的分子式可推知,试剂c的结构简式为。
(6)G分子比F()分子少2个碳原子,且G不能与溶液发生反应,说明G分子中不含羧基,结合G的分子式及羟吲哚的结构简式()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
(7)2-氨基苯乙酸()中的氨基和羧基容易形成分子内的氢键。3-氨基苯乙酸()中的氨基和羧基距离较远,而且苯环位阻较大,主要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降低,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升高,故2-氨基苯乙酸熔点低于3-氨基苯乙酸。
(8)流程图中,试剂c()与E()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羟吲哚(),有机物K与E经上述合成路线相同的步骤可制得羟吲哚的衍生物,对比和及试剂c的结构简式知,有机物K的结构简式为,用制备时,由于苯环上的、—C1会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COOH、会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故应先用酸性溶液将氧化成(中间产物1),新的取代基就只能位于—C1的邻位,然后再发生硝化反应,将转化为(中间产物2),最后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K()。
27.答案:(1)碘水;水浴加热
(2)球形冷凝管;;
做安全瓶,防止倒吸;吸收尾气中的NO和,防止污染空气
(3)重结晶
(4)强;
解析:(1)淀粉遇碘变蓝,“水解”时,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若无蓝色出现,则说明水解完全;“水解”及“氧化”步骤中加热的温度均低于100℃,可采用水浴加热;
(2)由仪器Q的构造可知,其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3)由题干信息可知,草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故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实现粗草酸的精制;
(4)向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即,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得出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向草酸中加入足量和适量浓硫酸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乙二酸二乙酯具有芳香气味。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酒精中加入少量钠块,有气泡产生
酒精中含有水
B
将石油裂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溶液,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产生了乙烯
C
将一定量的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S>Si
D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变性
A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属于糖类化合物
B DNA的两条多聚核苷酸链间通过氢键形成双螺旋结构
C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D 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聚集形成的胶束属于超分子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目的
A
将浓滴到滤纸上
滤纸变黑
验证浓的吸水性
B
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
生成银白色金属
证明葡萄糖有还原性
C
将石灰石与石英混合后加强热
产生无色气体
比较碳、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D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钠
生成无色气体
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与烃基氢原子的活泼性
选项
A
B
实验操作或设计
实验目的
定容后摇匀溶液
制取少量
选项
C
D
实验操作或设计
实验目的
检验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再调节pH呈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
证明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B
向2份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少量等物质的量的ZnS和CuS固体,ZnS溶解而CuS不溶解
证明
C
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D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包有粉末的脱脂棉上滴2滴水
脱脂棉燃烧
与水反应放热
B
浓和乙醇混合加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溶液
紫红色褪去
产生乙烯气体
C
某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悬浊液,继续加热
无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没有发生水解反应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至170℃,并将产生的气体干燥后再通入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再加入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发生水解
C
向稀溶液中加入铜片并加热,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铜与稀溶液反应生成
D
向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滴的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蛋白质优秀单元测试练习,文件包含第6章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6章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612油脂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612油脂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611糖类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611糖类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