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 ,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5)思乡是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 ”表达了思乡的惆怅;李益在受降城上慨叹“ , ”道尽无限的愁思;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 , ”饱含着愁苦的泪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踏上 的阅读之旅。鸟儿 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与轻风流水yìng hè着;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瘫痪的史铁生和母亲 jué bié,鼓起了“好好儿活”的勇气;刚去书塾的鲁迅向寿镜吾先生行礼时,仿佛能够看到先生hé ǎi地在一旁答礼;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相遇,迎来了 的生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yìng hè( )(2)jué bié( )(3)hé ǎi(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美不胜收 花枝招展 迥乎不同
B.美不胜收 呼朋引伴 截然不同
C.美妙动听 花枝招展 迥乎不同
D.美妙动听 呼朋引伴 截然不同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困难,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B.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C.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困难,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D.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当然也会有新感受,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5.了解称谓。请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选择和它们相应的称谓。(2分)
(1)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2)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
(3)普通百姓相交( ) (4)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A.布衣之交 B.忘年之交 C.君子之交 D.莫逆之交
6.抒写感悟。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友谊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是 , ,愿这份美好的友情陪伴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小题。(18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拜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⑥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①拜饮尽欢而别。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有删改)
【注】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馔(zhuàn):饭食。⑦升堂:登上大厅。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乃共克期日
B.过中不至/尊君在不
C.元伯具以白母/白雪纷纷何所似
D.若然/未若柳絮因风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9.请用三条“/”给句子断句。(3分)
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阅读【乙】文,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3分)
小语:读了【乙】文,我知道在张劭眼中,范式是一个(1) 的人。
小文:你说得对,我还知道【乙】文对张劭母亲的语言描写的作用是:(2) 。
11.两篇选文都借事说理,都阐述了什么道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10分)
往事依依(节选)
于漪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物,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
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
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分)
13.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品味下列语句。(3分)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14.选段中作者说“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你认为大声朗诵对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15分)
好雨知时节
陈爱民
①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沙沙绵绵、洋洋洒洒,仿佛把偌大的江南织在一个清新、活泼、润朗的网里。
②春雨是赶着趟儿来的。连续几天,雨总是不紧不慢地飘着,开始是毛毛雨,看不见,拂在脸上,是丝丝的凉意。接着,雨下得大起来。雨滴落在水面,砸出好看的波纹。过些日子,枯瘦的河流丰腴起来,一座座山从苍翠转为碧翠,再过一阵,那就是葱葱茏茏的景象了。一场春雨一场暖,初春的天空是灰茫茫的神情,到清明时候,明亮的光芒就会四处闪烁。
③雨的滋润,颇有力量,使得那些花啊、草啊不甘落后。昨天,坡上还只是冒出草的短芽,毛茸茸的;今早,草的嫩绿就连成了片。勃勃的生机是挡不住的。
④春雨中最美的风景,还是在田野。雨下得欢,下得勤,柳树的风姿就全在轻轻浅浅的烟雾里了,迷乱着人的眼。紫云英随风起伏,形成的波浪像跳着华尔兹,这是在踩着雨点的节奏。布谷在雨里的鸣叫有些低沉,但一直稳健,它们飞得快,一眨眼就到山那边了;白鹭喜欢做独行侠,翅膀抖落水珠,轻轻盈盈起落,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的老师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的动作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
代课老师
(2)
(3)
对新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仿佛在展示着天生丽质。站在高处望,感觉雨水像被精心设计的宏大背景:雨水摇一摇身段,眼前的水墨画就颤悠悠动一下;雨下得久,这轻灵的一幅画就成了大写意,洇①向四周,洇向远方。
⑤一犁好雨伴春来。雨的好,还反映在农事农活上。春耕、春播、春种是一刻也耽误不起的。育秧的活儿完成得早,秧田被整理得熨帖光滑,隔成长方形的一块块,秧谷撒下去,被软软的泥含住,秧谷落得不深,过几天就蹿出了苗;为防寒潮,秧谷上铺了一层苔藓,再加盖薄膜。插秧也在加快,男女老少齐上阵,唱着山歌比着赛,几天工夫,山沟里亮光光的梯田就青了。
⑥闹春耕,正在增加很多新内容,尤其是今年,农家有了更多“宝贝”,比如犁田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大家总结得有些“牛气冲天”:过去春耕靠水牛、黄牛,累啊;现在舒服啦,“铁牛”“飞牛(无人机)”干活又好又顺溜,痛快!春雨沁润着田野,扑面而来的,还有滚滚的现代化气息。
⑦雨不会闲着,地里也闲不着。菜园子已经被锄头翻弄了一遍,栽瓜种豆,每家每户忙得不亦乐乎。到谷雨时节,雨会下得很从容,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豌豆等将纷纷挂果,它们较着劲,看谁飞快鼓起来、胖起来、靓起来,热闹得紧。
⑧“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还等啥呢?抖擞抖擞筋骨,融入原野,干活去!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2日)
【注】①洇(yīn):液体落在纸或其他物体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
15.阅读全文,谈一谈作者笔下的春雨为什么说是“好雨”。(4分)
16.有人认为文章第④段写柳树、紫云英、布谷、白鹭等动植物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3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1)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沙沙绵绵、洋洋洒洒,仿佛把偌大的江南织在一个清新、活泼、润朗的网里。(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昨天,坡上还只是冒出草的短芽,毛茸茸的;今早,草的嫩绿就连成了片。(标出语句中重音,并说明理由)
18.优美的写景散文往往是饱含感情的,体会文章结尾一段作者所抒发的感情。(4分)(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下面对名著《朝花夕拾》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五猖会》里,当“我”一气将父亲要求背的《鉴略》背出时,“我”很有成就感,我和他们一样高兴,尤其是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
B.《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写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父亲的病》一文中,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虽然医生开出的“药引”无比独特,但是作者还是充分肯定了医生在治疗父亲病情的努力与付出。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20.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如果你是鲁迅,你会把哪些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把哪些人拉入“黑名单”,请各举一人,结合人物形象特点简述理由。(4分)
(1)加入“朋友圈”的人名: ,理由: 。
(2)加入“黑名单”的人名: ,理由: 。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50分)
史铁生的母亲用她的爱与包容,让史铁生重燃了生活的希望,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有这样的母亲,幸福!安妮·莎莉文老师用她的耐心和智慧激发了海伦·凯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重塑了她的生命,有这样的老师,幸福!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有人对你产生过重要影响呢,你是否以他/她为幸?
请以“有你,真的很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
一、
1.(1)东临碣石
(2)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3)强欲登高去 应傍战场开
(4)学而不思则罔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1)①应和 ②诀别 ③和蔼
3.B 4.D 5.DBAC
6.一幅赏心悦目的画 美妙动听的歌
二、
7.A【解析]A.约定;B.进/已来;C.告诉/白色;D.如果/如。
8.(1)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张劭)说:“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约定。”
9.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10.重诺言、守信用 侧面烘托范式的诚信
11.两篇选文阐述的道理与《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观点相似,都阐述了与人交往要诚信的道理。
参考译文:【乙】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和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个人一起请假回家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应当返回,我将到您家拜谒令尊令堂。”于是一起约定了见面的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母亲,请母亲准备酒食来等候范式。母亲说:“两年前分别,千里之外定下的约定,你何必这么认真地相信呢?”张劭说:“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约定。”母亲说:“如果这样,我应当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来到,二人一起登上大厅拜见饮酒,尽情欢饮,然后分别。
(1)从此喜欢上了辛弃疾的词
把深深的情感凝注在眼睛里
同学们全被深深地打动
这句话是动作描写,通过“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这一动作,写出了老师被词中情怀深深感染,情不自禁的情状,感染力强,对'我'影响深远。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 春雨仿佛把偌大的江南织在一个清新、活泼、晴朗的网里。
16.不能删。第⑥段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写出了社会的进步,赞美了伟大的新时代。
17.(1)连用三个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更强调了春雨之多,连绵不断。
(2)重读“还”“就”,强调草生长速度之快,侧面体现春雨滋润万物,带来旺盛的生命力。
18.表达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以及要抓住宝贵的时机去拼搏奋斗的急切心情。
19A
20①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帮“我”添改讲义,帮“我”处理匿名信事件;
②衍太太 衍太太唆使“我们”吃冰,怂恿“我”回家偷首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潮州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docx、2024潮州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答题卷docx、2024潮州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西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