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欣赏四季美景,领略自然风光,学校开展了“漫步四季·浏览风光”语文实践活动。你作为活动组织者,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风光欣赏】
    下面是小语为本次活动第一个环节“欣赏四季风光”写的开场白,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四季更迭的画卷缓缓展开,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丰收、冬的静密,每一幅画面都是大自然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让我们一起,用眼睛哺捉色彩,用心感受温度,跟随季节的脚步,探索自然的奥秘,让心灵在美景中得到滋养和升华。
    1.请确认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
    (1)________画卷(A.juǎn B.juàn)
    (2)真挚________(A.zhì B.chì)
    2.阅读开场白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静密________ (2)哺捉________
    【答案】1.(1)B (2)A
    2.(1)“静密”改为“静谧” (2)“哺捉”改为“捕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画卷:huà juàn,成卷轴形的画;比喻动人的壮丽场面或动人的景象。故选B。
    真挚:zhēn zhì,真诚恳切(多指感情)。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静密——静谧:安静,形容寂静无声或忧愁的模样。
    (2)哺捉——捕捉:捉;在很短的时间内感觉到或发现。
    【文人情韵】
    3.下面是安安为本次活动第二个环节“领略文人笔下的四季”收集的资料,请补充完整。
    四时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总能牵起文人的思绪:(1)初春时节,我们跟随王湾停宿北固山下,但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于红日初升、新春已至之景中悟哲理;(2)暮春之际,我们与杜甫在江南共赏落花,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感慨与友人的重逢;(3)秋景荒凉,我们陪伴马致远羁旅他乡,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之景,红日西沉,游子漂泊在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一时悲伤到了极致;(4)秋高气爽,我们随曹操登上碣石山,领略“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观沧海》)的波澜壮阔之景;(5)比起古代文人的满怀愁绪,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则充满了生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_____________(《春》)。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洪波涌起 (5)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影片欣赏】
    下面是小西为学校影音社拍摄的风景纪录片《春花秋月,夏云冬雪》拟写的解说词,请修改完善。
    ①春天, ;夏日, ;秋季, ;冬天,银装素裹,雪花纷飞,清寂而纯洁。②四季更迭,即使是时间的流转,也是生命与自然的交响曲。③让我们跟随镜头,感受每一个季节独有的韵味,体会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共同探索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无限美好。
    4.原稿第③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请你解释错误原因并将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原稿第①句中有三个语句排序混乱,请你将它们按照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A.白云悠悠,绿树阴浓,蝉鸣声声入耳
    B.万物复苏,草木初长,桃花笑东风
    C.金风送爽,月色皎洁,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6.原稿第②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4.“巧夺天工”错误,“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而这里形容大自然,应该用“鬼斧神工”。
    5.B、A、C
    6.“即使……也……”改为“不仅……而且……”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它强调的是人的技艺高超,能够制作出比天然事物更加精妙的东西。在这段解说词中,描述的是大自然的四季景色,如春天的万物复苏、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风送爽和冬天的银装素裹等,这些都是自然本身的状态和变化,并非人工所创造。因为“大自然”的景色是天然形成的,不存在人工雕琢胜过天然的情况,所以在这里使用“巧夺天工”是不合适的,属于用词不当。结合语境,应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大自然。“鬼斧神工”侧重于形容大自然的神奇、巧妙,自然力量造就的奇妙景观,非常符合描述大自然景色的语境。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选项B中“万物复苏,草木初长,桃花笑东风”,万物复苏和桃花盛开等景象是春天的典型特征,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开始生长发芽,所以B应排在春天的位置。
    选项A中“白云悠悠,绿树阴浓,蝉鸣声声入耳”,绿树成荫和蝉鸣通常出现在夏季,夏季气温较高,树木茂盛,蝉也在这个季节活跃,所以A应排在夏天的位置。
    选项C中“金风送爽,月色皎洁,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风送爽和丰收的喜悦是秋天的象征,秋天天气转凉,秋风习习,也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所以C应排在秋天的位置。
    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对应的应该是B、A、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强调假设的情况出现时,后面的结果依然成立。在原句“四季更迭,即使是时间的流转,也是生命与自然的交响曲”中,“四季更迭”并不是假设的情况,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是时间的流转”和“是生命与自然的交响曲”之间是并列关系。这里需要用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如“既……也……”等,因此这里应将“即使……也……”改为“既……也……”或者“不仅……而且……”。
    【作品研读】
    7.下面是“名著中的四季”展览中的一个展板,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朝花夕拾》系列展板中有一些空缺部分,请补全资料。
    【答案】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冬天比较的无味;下雪后,因为人来得少,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不相宜,但在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后,用竹筛捕鸟是很有乐趣的。这表明了冬季的百草园也有独特魅力。(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朝花夕拾》中,描绘四季景物的篇目很少,只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描绘了百草园四季的景物,《藤野先生》中对东京和仙台的四季稍有提及,但未进行详细描写。本题考查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冬季的描写来进行作答。
    原文为“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可据此进行概括或直接引用作答。
    示例:冬季的百草园的一片荒凉,但是雪一下,就是另一景观:积雪覆盖了地面,鲁迅在闰土父亲的带领下,和几个小伙伴来到这里,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小伙伴们高兴地大叫起来,欢蹦乱跳地去竹筛下捉鸟。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 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材料二】①提起书法、谈到书法圣地,西安碑林,是难以被忽略的地方。
    ②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 ,原为保存唐开元年间镌刻的《十三经》《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至今的各类碑石、墓志共4000余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③《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 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效均不等。
    ④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道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⑤《颜勤礼碑》,唐刻石,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的神道碑。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墓碑。碑文内容追述颜氏家庭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之业绩。
    ⑥《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行37字,计1667字。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剜剔,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⑦《集王圣教序》,碑题“大唐三藏圣教序”,唐代行书碑刻,唐代僧人玄奘自西域取回佛经翻译完成后,请求皇帝为所译经文作序。 《集王圣教序》内容即唐太宗所作序文,太子李治作的记和玄奘写的谢表和心经。
    ⑧玄奘的弟子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刻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材料三】①数字化背景下,键盘输入正在代替笔墨书写。书法艺术虽然面临一些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某平台数据显示,仅2023年一年,该平台书法类内容创作者增长161%,播放量增长93%。经常浏览书法内容的用户中,18~40岁的占72%。中青年是书法爱好者中的绝对主力。
    ②在今天,如何运用多元手段,让书法艺术“活”起来呢?
    ③央视的《中国书法大会》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通过再现书法家的人生轨迹、书学经历、社会活动及其历史经典,将文物上的书法文字生动再现,这些或刚健厚重,或雅逸洒脱的汉字,便有了生命力。有些展馆运用3R等数字化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从“游于其外”变为“本乎其内”,在游目骋怀间如临其境,沉醉其中。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手段,可真正实现汉字书法艺术的数字化转型。
    ④除了数字化手段,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法之美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依托馆藏碑帖精品,推出抱枕、文件夹、帆布袋等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还有一些年轻设计师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审美风尚,创新设计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服饰、摆件等。传统与潮流的融汇,不仅让书法艺术绽放新光彩,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8.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三幅碑文分别为【材料二】中三幅碑文(《曹全碑》《颜勤礼碑》《集王圣教序》)的哪幅?并任选一幅说明理由。
    9.结合【材料三】分析,数字化背景下,我们怎样才能让书法艺术“活”起来?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古代对写字的正确称呼,任务是“如”,即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B.当字能够“因情生文,因文见情”时,它便升华到艺术境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C.西安碑林始建于1087年,因其建造历史悠久,收藏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故名“碑林”。
    D.多样的文创产品传递着文化艺术之美,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能够感受书法的魅力。
    【答案】8.示例:第一幅碑文为《集王圣教序》,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充分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符合文中对《集王圣教序》的表述。第二幅碑文为《曹全碑》,其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整,与文中对《曹全碑》“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的描述相符。第三幅碑文为《颜勤礼碑》,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与文中对《颜勤礼碑》特点的介绍一致。(任选一幅说明理由即可)
    9.①运用多元手段,如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将文物上的书法文字生动再现;②运用数字化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③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法之美融入日常生活,如推出文创产品,让年轻设计师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进行创新设计等。 10.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鉴赏书法作品与理解运用材料内容。
    观察三幅图可知,图一的字体端正平稳,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相间,符合【材料二】第⑧段“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刻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中对《集王圣教序》的表述,故图一的碑文为《集王圣教序》;
    图二的字体结构对称,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线条流畅柔美,富有变化。符合【材料二】④段“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道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中对《曹全碑》的表述,故图二的碑文为《曹全碑》;
    图三的字体结构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立开阔雄劲,符合第⑥段“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中对《颜勤礼碑》的表述,故图三碑文为《颜勤礼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三】第③段“央视的《中国书法大会》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通过再现书法家的人生轨迹、书学经历、社会活动及其历史经典,将文物上的书法文字生动再现,这些或刚健厚重,或雅逸洒脱的汉字,便有了生命力”可知,让书法艺术“活”起来,我们可以运用多元手段,如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将文物上的书法文字生动再现;
    结合【材料三】第③段“有些展馆运用3R等数字化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从‘游于其外’变为‘本乎其内’,在游目骋怀间如临其境,沉醉其中。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手段,可真正实现汉字书法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可知,让书法艺术“活”起来,我们可以运用数字化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结合【材料三】第④段“除了数字化手段,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法之美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依托馆藏碑帖精品,推出抱枕、文件夹、帆布袋等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还有一些年轻设计师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审美风尚,创新设计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服饰、摆件等”可知,让书法艺术“活”起来,我们还可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法之美融入日常生活,如推出文创产品,让年轻设计师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进行创新设计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材料内容。
    C.“因其建造历史悠久,收藏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故名‘碑林’”的表述不正确。结合【材料二】第②段“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至今的各类碑石、墓志共4000余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可知,因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的银行存款
    凯瑟琳·福伯斯
    ①每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钱分成好几摞。
    ②“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③“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银币。
    ④“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⑤“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⑥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
    ⑦妈妈点点头。这个时候,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⑧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⑨我忘不了住在街那头的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情景。我们看见几个不认识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怜的简森太太眼泪汪汪的。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A)这时戴格玛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还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马上我觉得又能喘气了。
    ⑩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妈有一次圣诞节时从挪威寄给我们的。(B)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用过。
    ⑪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我们一致同意。
    ⑫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⑬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
    ⑭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当我看到几个小妹妹眼睛里的神情时,又加了一句:“昆斯廷、戴格玛和凯瑞恩帮我一起看。”
    ⑮“好。”妈妈说。
    ⑯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⑰把沙发搬进厨房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这样才可以把前面一间房子租出去。在罢工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的报酬是一大袋快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告诉他,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
    ⑱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⑲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家了。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我对她说:“妈妈,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
    ⑳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21)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22)“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23)“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帐上了。”
    (24)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有删改)
    11.文章中的“妈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请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A)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2)(B)处画线部分中的“小银行”和“大银行”分别指什么?
    13.文章结尾妈妈说:“哪里有什么存款”“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这一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从前文找出两处伏笔。
    14.文章第⑨段讲述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事情有何作用?
    15.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人认为“妈妈”不应该欺骗家人,也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帮助家人渡过了难关,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1.①妈妈是一个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从她每周六晚上仔细归置爸爸工资袋里的钱,把钱分成好几摞,分别用于各种开支可以看出。②妈妈是一个坚强、有担当的人。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她想办法应对,如让孩子们一起帮忙干活,自己也去做兼职,努力维持家庭生计,避免动用银行存款。③妈妈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她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给家人带来温暖和信心,如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等话语。④妈妈是一个重视孩子教育、有远见的人。她同意莱尔斯上商学院,虽然经济困难,但还是努力想办法支持孩子的学业。
    12.(1)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性格特征:写出了戴格玛的善良、懂事,在“我”害怕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表现出她对家人的关心和在困难面前的坚强。(2)“小银行”指西格里姨妈寄来的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里面装着家里应急用的钱;“大银行”指妈妈声称在银行里的存款,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它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家庭的经济保障和安全感,也是妈妈激励家人共同克服困难的一种方式。
    13.伏笔:①妈妈在归置爸爸工资袋里的钱时,总是把钱分成好几摞,每一笔开支都计算得很清楚,最后钱堆变得越来越小,却总是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暗示妈妈可能并没有真正的银行存款。②当莱尔斯上大学的费用不够时,妈妈闭紧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表现出妈妈对所谓“大银行存款”的谨慎态度,也为后文妈妈没有存款埋下伏笔。③在家庭面临各种困难时,妈妈和家人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赚钱、节省开支,如妈妈去面包房帮忙、爸爸刷瓶子、孩子们做兼职等,而不是直接去银行取钱,说明妈妈可能并没有依赖银行存款来解决问题。
    14.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具生活气息和真实感。②通过简森一家的遭遇,衬托出“我们”家对经济稳定的担忧和害怕,为下文写妈妈的银行存款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以及家人共同努力维持生计做铺垫。③与“我们”家的情况形成对比,突出了妈妈在家庭经济困难时的智慧和担当,以及家人团结一心的重要性。
    15.示例一:我认为妈妈的做法是善意的谎言。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妈妈声称有银行存款,给家人带来了安全感和希望,让大家有信心共同面对困难。这种谎言激励着家人一起努力,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节省来维持生计,最终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家庭也度过了难关。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可能会隐瞒一些家庭的困难,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所以,妈妈的谎言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和责任,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示例二:我认为妈妈不应该欺骗家人。虽然妈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诚实的印象。而且,家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共同面对困难,而不是通过欺骗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们知道了真相,可能会感到失望和伤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倡导诚实和信任,即使面对困难,也应该通过真实的沟通和共同的努力来克服。(观点明确,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①段“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可知,每星期六晚上妈妈仔细地归置爸爸那点微薄的工资可以看出,她认真地规划每一笔钱的用途,将钱分成好几摞,分别用于房租、副食商店、孩子的需求等,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银币或镍币,体现出她对金钱的谨慎使用,深知家庭收入有限,需要精打细算来维持生计,由此可看出妈妈是一个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
    结合第⑧段“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第⑪段“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第⑯段“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可知,妈用“银行存款”的说法给家人带来安全感和希望,让大家在困难面前有信心。当莱尔斯上大学费用不够时,妈妈不轻易动用“大银行”的存款,引导家人一起想办法,体现了她的智慧、坚强和担当;
    结合第⑰段“把沙发搬进厨房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这样才可以把前面一间房子租出去。在罢工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的报酬是一大袋快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告诉他,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可知,在家庭面临经济困难时,如罢工期间,爸爸没了工作,妈妈积极应对,她去克茹帕的面包房帮忙,把得到的快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处理后食用,爸爸去奶制品公司刷瓶子拿发酸的牛奶做奶酪,一家人努力维持生活,这些都体现出妈妈在困境中不低头,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用坚强的意志支撑家庭度过难关,突出了妈妈的乐观、积极;
    结合第⑩段“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第⑪段“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知,当莱尔斯提出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尽管莱尔斯上大学的费用还不够,但妈妈尽力为莱尔斯筹钱,体现了妈妈是一个重视孩子教育、有远见的人。
    【12题详解】
    (1)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从“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可以看出这是对戴格玛的动作描写,通过“伸”“抓”这些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戴格玛的行为。而“我们银行里有存款”则是语言描写,直接体现了戴格玛对家庭经济状况的一种自信,体现了戴格玛在困难面前的坚强,结合第⑩段“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可知,戴格玛的动作和语言更是对“我”的安慰和鼓励,减轻“我”的恐惧和紧张,表现了戴格玛的懂事、善良以及对家人的关心。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⑩段“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妈有一次圣诞节时从挪威寄给我们的。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可知,这个盒子就是“小银行”,它是家庭内部用来存放应急资金的容器。在家庭成员有突发的、急需用钱的情况时,如昆斯廷摔断胳膊、戴格玛得重感冒买药等,就从这个盒子里取钱。因而“小银行”指西格里姨妈寄来的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里面装着家里应急用的钱;
    结合第⑦段“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第⑧段“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第⑨段“我们银行里有存款”,第⑯段“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第㉔段“哪里有什么存款,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可知,“大银行”在孩子们心中是一个在城里的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妈妈一直用“大银行”存款的说法给家人信心,让大家在面对经济压力时不慌张,努力维持家庭经济稳定,虽然实际上它并不存在,但它是家庭经济安全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家庭有足够的储备可以应对重大的经济困难,是妈妈激励家人共同克服困难的一种方式。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伏笔写作手法。
    伏笔一,如第⑦段“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是伏笔,妈妈每次在分配完爸爸的工资后,都会这样说。正常情况下,如果真的有足够的银行存款,在钱不够用的时候,应该会直接考虑从银行取钱,而妈妈却总是强调不用取钱。这就暗示了可能银行里并没有存款,她只是在努力避免动用根本不存在的钱,通过合理安排家庭开支来维持生活。
    伏笔二:如第⑩段“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文中重点提到了这个“小银行”,而且强调在有急需的时候就用里面的钱,而不是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从真正的银行存款中支取。这暗示了真正的银行存款可能并不存在,或者是金额很少,家庭主要依靠这个“小银行”里有限的钱来应对突发情况,为最后揭示没有银行存款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
    简森一家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遭遇和“我们”家形成鲜明对比。简森一家在经济困难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我们”家因为妈妈的精心安排和“银行存款”带来的心理安慰,没有陷入这样的绝境。通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妈妈的智慧,以及妈妈对家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它让“我”产生了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从而引出戴格玛那句“我们银行里有存款”,也强调了“银行存款”在“我们”心中的安全感象征,也为后文围绕是否动用“银行存款”展开的一系列情节做了铺垫;
    同时它展现了经济困难对家庭的巨大威胁,这种情节使得文章富有生活气息,读来真切,而妈妈营造的“银行存款”的安全感以及一家人共同努力维持这种安全感的情节,体现了家庭在困境中团结一心、积极应对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撑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关键作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作答时应先明确观点,一种认为“妈妈”不应该欺骗家人,这是从诚实的角度出发;另一种认为是善意的谎言且帮助家人渡过难关,这是从谎言的积极作用角度来看。需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生活经验来确定自己倾向的观点。
    如果认为“妈妈”不应该欺骗家人:可以指出诚实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保持真实和坦诚。在文中,妈妈一直说银行有存款,让家人误以为有经济保障,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家人之间的信任。例如,如果孩子们后来知道真相,可能会觉得被妈妈欺骗了,从而对妈妈的行为产生质疑。而且长期的虚假信息可能会在未来面临真正的经济危机时,让家人更加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一直依赖着一个不存在的“存款”心理安慰。
    如果认为是善意的谎言:要强调妈妈的谎言出发点是好的。她通过说银行有存款,给了家人一种安全感和希望,让大家在面对经济困难时不至于恐慌。文中提到当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时,“我”感到害怕,而戴格玛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我”马上觉得又能喘气了,可见这个“谎言”在困难时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同时,妈妈利用这个“谎言”激励家人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如莱尔斯想上商学院费用不够时,大家纷纷想办法挣钱、节省开支,最终渡过难关。妈妈的谎言促使家人团结协作,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从结果来看是有积极意义的。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一步说明。例如,如果支持善意的谎言:可以举例在生活中,当家人面临重大考试、疾病等压力时,我们可能会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你一定行的,没问题”,即使实际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但这种善意的谎言可以给人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就像在一个家庭面临经济困境时,家长可能会告诉孩子 “我们会好起来的,不用担心”,从而让孩子能安心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促使家长自己更加努力地去改善经济状况。
    如果认为不应该欺骗家人:可以说在生活中,诚实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谎,孩子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导致家庭中缺乏信任。比如父母答应孩子一件事但没有做到,却用谎言来掩饰,当孩子发现真相后,会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以后在沟通和相处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在家庭中遇到困难时,应该通过坦诚的沟通,让大家一起面对真实的情况,共同寻找解决办法,这样可能会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面对现实的能力。
    示例观点及理由:
    观点一:这是善意的谎言,帮助家人渡过了难关。
    理由:妈妈说银行有存款,虽然是谎言,但这个谎言给了全家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如莱尔斯上大学费用不够、家庭经济紧张等情况,这个“存款”的存在让大家觉得有希望,不至于陷入绝望。它激励着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莱尔斯决定去打工,爸爸戒烟,孩子们也帮忙做事赚钱。正是这种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氛围,让家庭一次次避免动用不存在的“存款”,最终渡过了难关。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当家人身患重病时,我们可能会对他隐瞒病情的严重程度,用善意的谎言鼓励他积极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谎言往往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所以妈妈的谎言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和责任,是有积极意义的。
    观点二:“妈妈”不应该欺骗家人。
    理由:诚实是家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信任,保持真实。妈妈一直说银行有存款,但实际上却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家人的欺骗。虽然短期内可能让家人感到安心,但如果家人后来知道了真相,可能会对妈妈产生失望和不信任的情绪。而且在面对真正的经济困难时,依赖一个虚假的“存款”可能会让家人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和应对能力。在生活中,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谎,孩子也会学会说谎,这会破坏家庭的诚信氛围。比如父母答应给孩子买礼物却没有兑现,还用谎言推脱,孩子会觉得被欺骗,以后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可能会产生隔阂。家庭中遇到困难,应该通过坦诚的交流,让大家一起了解真实情况,共同承担和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所以妈妈不应该用谎言来欺骗家人,而应该选择诚实面对,共同寻找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 (2)太丘舍去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何陋之有
    C.择其善者而从之D.夫君子之行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9.你认为元方最后“入门不顾”的做法对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6.(1)约定 (2)舍弃 (3)同“否” (4)拉,牵拉
    17.C
    18.(1)(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2)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19.示例一:我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对他的不满和抗议,这是维护自己和父亲尊严的行为,也体现了元方的直率和刚正不阿。
    示例二:我认为元方的做法不对。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应该原谅他,给人改过的机会,而不应“入门不顾”,这样显得有些失礼和绝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舍去;
    (3)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4)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拉。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
    “下车引之”句意:(友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代指元方。
    A.人名中的一个字;
    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C.代词,代指“善者”;
    D.结构助词,的。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待,等待;至,到;去,离开。
    (2)日中,正午;无信,没有信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认为做法对:“待君久不至,已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失信于陈太丘,又当着元方的面指责其父亲,确实行为不当。元方“入门不顾”,是对友人这种不守信、无礼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这一行为展现出元方维护自己和父亲尊严的坚定态度,以及他直率、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在当时的情境下,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如此清晰地分辨是非,并以果敢的行动表达自己的立场,令人钦佩。
    认为做法不对:友人在听到元方的指责后“惭”,并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惭愧,有悔改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元方“入门不顾”则显得有些失礼和绝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友人已经知错,就应该给人改过的机会,而不应如此决绝。这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懂得宽容和谅解,给他人留有余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我认为元方的做法有一定合理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诚信和礼仪极为重视。友人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这些准则,元方以“入门不顾”表明自己的立场,给友人以深刻教训,有助于强化社会的道德规范。
    示例二:我认为元方的做法虽有些偏激但也有无奈之处。元方只是个七岁的孩子,面对大人的失信和无礼,可能不知如何更好地处理,“入门不顾”也许是他在情绪激动下的本能反应。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于是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四)(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请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诗歌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
    21.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0.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画面描述符合诗句内容,语言生动即可)
    21.修辞手法:拟人。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之情。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绘诗歌中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与适当的描写。结合给出的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柳絮落完,子规鸟发出声声凄婉的啼鸣。抓住“杨花”“子规”两个意象,具体描写“落尽”和“啼”的状态和画面。
    示例:庭院的柳絮纷飞,枝头上已经寥寥无几,枝叶间传来杜鹃的啼鸣,声声泣血,哀转久绝。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作者把明月看成知心人,让明月把自己对友人的关心、牵挂、同情带给友人,并伴随友人一路同行;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诗人的“愁”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时光匆匆而逝,当我们站在中学的校门前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独立,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会多了一份烦恼,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pdf、九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pdf、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pdf、2_八年级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