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4《背影》教学实录
展开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背影》预习过了,从课文中读出了哪些信息?生:父亲对我很照顾,送我去车站,给我买橘子。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生:作者以前对父亲不理解,后来被父亲的背影感动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师:关注了课文的核心事件,发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很好!有没有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或者觉得文章中有些内容其他同学可能不太重视?生:我看了一些资料,好像说这篇课文不是赞美父爱的,但我读不明白那些资料上的观点,我觉得作者就是在回忆父亲对自己的爱。师:你读的应该是当代研究者的文章,这其中涉及新文化运动以及朱自清家庭纠纷等背景性知识,一会儿我们会探究的。生:课文最重要的内容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作者已经20岁了,父亲为什么不让作者去买,而是坚持自己去买?师:这是个问题,课文中确实说了,“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行为的?生:我觉得可能是父亲觉得我买不好,也可能是他习惯于主动做事。师:或者也因为在父亲的心目中,作者始终是小孩子,是需要他呵护照顾的对象。哪位同学再谈谈,你觉得学习《背影》时最该关注的内容是什么?生: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师:你关注的是课文的教育意义。如果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角度看,最该关注什么?生: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师:哪些描写?表达要尽量准确。生: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我觉得动作写得很好,需要学习。生: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应该重点关注。因为文章写的是两年多时间中发生的事,但只集中写了买橘子这很短时间内的故事,其他的仅三言两语地介绍一下。师:很好!你关注了文章的结构与详略安排。只是,你为何认为写的是两年多时间?生:课文第7段中写了,“最近两年不见”。师:前面还有一个句子呀,“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文章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买橘子那年”加上“近几年”再加上“最近两年”。实际上是八年时间,买橘子是1917年,写文章是1925年。二、细节研读,辨识手法师:《背影》中,最打动你的内容是什么?请把它读给大家听,然后陈述被打动的理由。生:最打动我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内容。(生读该段)父亲自身行动艰难,却为了我而来回受累,我从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被这段内容打动的?举手示意一下。(环视班级后,提问两生)你被打动的原因是什么?生:作者写得很细致,我好像看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举动。生:课文好像只有这一处写得很详细,其他内容没打动我。师:你这理由很充分啊,其他的没打动我,剩下的这块内容,便是唯一选择了。既然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段文字,被这段文字打动,我们便先研读这段。请把这段文字自由诵读一遍。(生读,但很快变成了齐读)师:读得很整齐,但这样读不好,自由诵读应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着读、读出自身的理解。下面,请大家把这段文字中的动词圈出来,思考一下,哪一个动词用得最精彩。(组织交流)生:我最喜欢“探”。“探”有试探的意思,父亲因为胖,行动不便,所以需要试探一下自己能不能从月台上爬下铁道。生:我喜欢“缩”。“攀”和“缩”是连续的两个动作,好像每个人往高处爬都得是“攀”和“缩”,但“缩”更能显示出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师:父亲从这边的月台“探身下去”时,会是什么样的具体动作,是一跃而下,还是其他什么动作?生:应该是两手扒住月台,把身体慢慢往下放。师:非常精彩!先“探”再“扒”最后“放”。作者为何只写“探”而没写后面两个动作?生:······师: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作者就要这样写,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不写后两个动作啊。是不是?想一下,父亲去买橘子时,我在哪儿?生:车厢里。师:坐在车厢里的我,能否看见父亲从月台下到地面的动作?(有学生认为能看见,有学生认为看不见)师:这是生活常识。就如老师站在讲台上,看不到你在课桌下的手在做什么,因你的动作被课桌挡住了。作者写父亲下月台时,只写观察到的“探”的动作,不写观察不到的其他动作,这是一种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再思考一个问题,父亲买橘子时的这一连串动作美吗?(有学生认为美,理由是动作中有父爱;有学生认为不美,因为动作不协调,比较难看)师:暂时把动作中的情感撇开,只把这一连串的动作组合成一个电影镜头,父亲的身手不矫健,甚至笨拙,显然不美。作者为什么不把父亲的动作写得美一点,把父亲塑造得强大一些,这样写是否丑化了父亲?生:我认为作者是写真实的内容。事实就是这样,他就这样写。师: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叫“为尊者讳”。意思是说不在言语中说尊长的不好。就算是必须说,也要换成委婉含蓄的表达,或者一笔带过。朱自清为什么不把这并不优美的动作一笔带过,而是特意铺展开来详写?生:如果父亲行动很敏捷,那他去买橘子就不能让我感动,也就没这篇文章了。师:你的意思是,越是把父亲的行动写得艰难,越能体现其动作背后的情感的深厚。这很有道理。哪位同学在预习时研究过,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生:细节描写,抓住典型的动作来描写。师:是细节描写,但还可以更具体地区分,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细节。(生沉默)师:这段文字使用了两种写作技法,分别是“铺陈”“白描”。(屏显)铺陈:详细地叙述。《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属于最具代表性的铺陈。具体到《背影》中,就是把见到的动作都详细地描绘出来。白描手法:中国绘画中,以淡墨勾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者,谓之白描。将其应用于文学创作,即指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把情感藏到文字的背后。师:这一段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衣着呢?把“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删了,文章不是更紧凑吗?生:刚才那位同学说了,这段文字是写真实的所见。父亲去买橘子时,作者最先看到的是在月台上行走的父亲的背影,关注的是他的服装。父亲下月台、穿过铁路再爬上对面月台时,才关注他的动作。师:很好!你是从父亲的行动过程来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我们也常说,写真实不等于实录,要根据需要取舍材料。父亲的服饰,对于情节的发展、情感的表达或者主题意义的呈现,有没有作用?如果写成“他戴着黑帽,穿着黑马褂,深青色棉袍”行不行,有什么差别?生:我认为不能把“布”省略。因为穿黑布、深青布衣服一般是穷人,有钱人都是穿绫罗绸缎,而且颜色很显眼。师:对,你一下子就抓到了要害。写父亲的衣帽,强调布的材质,说明经济上困难。生:最后一段写“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和这一段的父亲的服饰形成了前后呼应。师:你是从文章的结构来分析的,也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吗?生:前面写了他给我做了紫毛大衣,但他自己却穿布衣服,说明父亲虽然没有钱,但还是特别关心我,给我买好衣服穿。师:真棒!你发现了父子间服装上的差异,并分析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这样,父母自己舍不得穿名贵的衣服,却舍得给我们买。这就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无私的爱。通过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课文中看似随意写的一句话,其实是有目的的。像这样有目的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找看,哪些句子也具有特殊意义?生:第2段中只写了父亲说的一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现出父亲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师:这句话是很有特色,但要说是镇定、勇敢和乐观,好像有点不太符合特定的情境。要注意前面的“祸不单行”这个词。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归纳这句话中体现出的人物个性更准确。可以四人一讨论小组研究一下。(学生合作探究)生:作者单独写这一句话,是为了写父亲对作者的安慰,其实父亲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生:我们觉得除了安慰作者,父亲也是用这句话给自己打气。师:分析得很好。其实不妨这样去想:你期中考试考得很差,父亲对你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还有机会,下次努力考出好成绩。他说这句话时,肯定谈不上勇敢和乐观,而是在安慰你,也安慰自己。他的内心中或许有不满意,但他藏起来不说,只安慰你。当然,朱自清家的变故,很大程度上是父亲的原因,他说这句话时,也有一点儿自我减压的成分。生:我认为第4段开头第一句话也有言外之意,作者说“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句和“背影”其实没什么关系,但它对表现那个时候的作者很有用。作者在家庭经历巨大变故的情况下,到南京依旧和朋友去游逛了一天,也说明作者那是其实不懂事。师:你发现了一处老师没注意的内容,真厉害!是啊,不写这一句话,对整个故事没有任何影响,但作者偏偏把它写出来,除了事实如此,也确实能发现作者还不具备承担家庭重担的能力。你认为父亲有没有同我一起游逛?生:我认为没有。因为后面说父亲“事忙”,本来都不准备过江送作者。师:我也这样认为,父亲是到南京找工作的,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还有很多欠债要还,没时间更没心情去游逛。生:父亲送作者到车站后,课文没有具体描写“我”说的话,只写了父亲说的三句话,这三句话也都有特殊意义。比如,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说明父亲怕“我”遇到问题处理不好,不放心。“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不放心“我”的行李,担心丢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担心“我”路上的安全,要“我”来信报平安。师:这三句话确实很有味道。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是母亲表达这样的内容,会如何说?生:母亲肯定会唠唠叨叨地说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坐在车里不要出去,外面风大,当心感冒了什么的。生:母亲也会让我到那边来信。第一个句子,母亲可能会说,让你爸跟你去,他经验丰富。师:你很有经验啊,是不是你母亲经常这样说?把思路拉回课文中,作者为什么只写父亲的这几句话?父亲又为什么如此表达?生:课文中父亲其实说了很多的话,只不过其他的话都是作者介绍的,没有把话直接写出来。我认为这几句话单独拿出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关心。被作者省略的其他话,应该还是表达关心的,不用写太多。师:有人认为这三句话虽然也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但更多是用来表达一种不满的。因为这三个句子中,父亲都是用命令式的语气在下达任务,而且把作者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甚至让他别乱走当心走丢了。同学们觉得这样的观点对还是错?生:爸爸好像都喜欢这样说话,现在的父亲也是这样。生:我觉得不一定是表达不满。作者的父亲可能习惯了这样说话。生:其实,在父亲的心中,作者并未长大,父亲永远担心他遭罪,所以便想帮他把一切都安排好。只不过作者其实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便有了矛盾。师:你认为这三个句子的背后藏着一种矛盾?生:是的,而且课文最后一段也直接告诉我们存在矛盾了。师:很棒,能够联系前后文进行赏析,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个问题无法形成统一答案,谁知朱自清当时怎么想的呢。我们解读课文,重要的是合情合理,经得住推敲。再研究一个细节:第4段中,为何两次强调“踌躇了一会儿”?让父亲“踌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生:前面说过了,父亲到南京是找工作的,需要到处跑,其实没时间送作者,但又不放心作者,所以表现为“踌躇”。师:为什么要写两次?生:两次写“踌躇”,说明父亲内心很纠结。师:那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如果父亲不需要找工作,不是有很多事要办,他就不会踌躇,而是直接送我去车站?生:应该是。师:送“我”去车站,和找工作养活一家人,还欠账,哪个更重要?生:我觉得如果“我”很小,不送过去可能会走丢了,那么送“我”更重要。现在“我”20岁,而且坐火车来回多次,父亲也知道,所以送“我”不重要。师:是啊,其实“我”根本不需要送,父亲也知道“我”有独立乘车的能力,但还是把更重要的找工作放在一边,坚决要送“我”去车站。老师认为,这个细节的背后,除了父爱,还有其他因素。下面咱们就研究这其他的因素。三、梳理详略,认知主题师:《背影》的核心事件发生在南京浦口车站,文章为何要先写发生在徐州和扬州的事?又如何写发生在这两地的事?生:这两地发生的事,是时代背景。师:这里有写时代的内容吗?应该是这篇车站送别这件事的生活背景,跟时代可能有关系,但至少不是特别紧密的关系。两地的事,详略安排上有何不同?生:写徐州的内容中有具体的语言,写扬州的内容就是简单介绍。师:对,写徐州是稍详写,写扬州是略写。这两地发生的事,构成了文章的叙事背景。请同学们关注这几个句子-“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几个句子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说明父亲在徐州时借了很多钱,把工作也丢了,以至于回到扬州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还债,然后又借了新的债。师:你分析得基本正确,朱自清的父亲不是借了很多钱,而是挪用了很多公款,又还不上,所以被开除了。有资料介绍说,父亲亏欠的钱,朱自清一直到1940年以后还在替他归还。了解了这个背景,便可以发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更多是说给父亲自己听的。刚才老师说了,父亲坚持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的背后,除了父爱,还有其他因素,这个因素老师认为是父亲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拖累了全家,心中是有愧疚的,尤其是面对已经成年,且在北京读大学的长子。但他又放不下父亲的面子,不能向儿子直接承认错误,便用行动来表达这份歉疚,希望以此获得儿子的谅解。所以,他明知儿子不需要他送行,不需要他爬月台买橘子,却都坚持去做。师:第7段的前半部分中,作者写了这样的话-“家庭琐屑便往往要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为什么要写这些信息呢,不写不是更有利于表达父子间的深厚情感吗?生:这两句话是说父亲后来对作者不像车站送行时那么好了,经常发怒。生:说明父子间有矛盾,而且可能矛盾还很深。师:确实有很深的矛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一下,做全方位的了解,课堂上我们不拓展了。大家品味一下这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说“两年没见”或者“两年不见”,作者为什么中间加了一个“的”?生:······师:说不出来理由?这既涉及语法问题,还有词语的特殊意义问题。从语法看,加一个“的”,“不见”便成了一个事实,属于名词了。从词义看,“不见”和“没见”差别很大,“没见”是客观结果,“不见”可能是主观上不想见,行动上不去见。所以,“最近两年的不见”不是陈述父子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面了,而是说父子间有较大的矛盾,两年间不往来了。回到前面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写父子间的矛盾?生:可能是用矛盾和前面的爱护形成对比。师:那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生:解释父爱的可贵。正因为现在关系不好了,才会更想念原先关系好的时候。师:这样说好像很有道理。如果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思考,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表达父爱之外,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一些其他的道理呢?生: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朱自清写了这篇文章之后,他父亲看到了,然后他们就和解了。师:是的,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写过一篇文章《朱自清与<背影>》,详细地介绍了这件事。同学们注意到没有,闹了多年矛盾,以至于父子反目成仇,互不往来,如何化解这矛盾呢?父亲先写来了一封信,告诉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什么样的“重病”呢?肩膀痛,就是常说的肩周炎,俗称五十肩。父亲想和儿子和解,但依旧是放不下父亲的架子,便借口自己估计不久于人世了。希望儿子能放下心中的恨,实现两代人的和解。朱自清显然读懂了父亲的这个意图,但也不愿意直接就带着妻子儿女高高兴兴回家,而是也写一篇文章,回忆当年父亲的好,目的也是告诉父亲,儿子原谅你了,感恩你当年的好。有了这一段文字,老师认为《背影》的主题在讴歌父爱之外,更多表现的是父子间的和解。其实,一个人和别人间有矛盾了,要想真正和解,首先需要的是跟自己和解,跟生活和解,自己想明白了,放下了,然后才会与他人和解。这也是我们学习《背影》的价值。四、走近作者,寻觅意义师: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我们再探究一个问题:《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生讨论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推荐发言)生:八年前,“我”对父亲的言行不认可,后被买橘子时的细节打动而潸然泪下,此后八年间父亲因“老境颓唐”“情郁于中”,“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最后因为接到父亲的来信,回忆起八年前的这段往事,用文章与父亲达成和解。师:对,达成和解。请注意,和解不代表认为正确。朱自清的父亲可能最终也没觉得朱自清的行为是正确的,朱自清也最终没有觉得父亲的行为是正确的。但他们是父子,是亲人,所以需要和解。和解是求同存异,彼此理解。五、走进心灵,建构价值师:一封信、一篇文章,修补了父子间八年的嫌隙,透过《背影》的故事,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下课时间已经到了,课后请把这个问题写成一篇短文,下节课咱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