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解析版).docx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原卷版)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原卷版)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原卷版)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解析版)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解析版)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解析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9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p " " \h \z \u
    \l "_Tc159876479" PAGEREF _Tc159876479 \h 2
    \l "_Tc159876480" PAGEREF _Tc159876480 \h 3
    \l "_Tc159876482" 考点一 微粒的性质及应用 PAGEREF _Tc159876482 \h 4
    \l "_Tc159876483"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PAGEREF _Tc159876483 \h 4
    \l "_Tc159876484" 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PAGEREF _Tc159876484 \h 4
    \l "_Tc159876485" 二、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 PAGEREF _Tc159876485 \h 4
    \l "_Tc159876486" 三、分子和原子 PAGEREF _Tc159876486 \h 4
    \l "_Tc159876487" 四、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性质 PAGEREF _Tc159876487 \h 5
    \l "_Tc159876488"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PAGEREF _Tc159876488 \h 6
    \l "_Tc159876489" 考向01 构成物质的微粒 PAGEREF _Tc159876489 \h 6
    \l "_Tc159876490" 考向02 用微观知识解释变化和性质 PAGEREF _Tc159876490 \h 7
    \l "_Tc159876491" 考点二 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 PAGEREF _Tc159876491 \h 8
    \l "_Tc159876492"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PAGEREF _Tc159876492 \h 8
    \l "_Tc159876493" 一、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PAGEREF _Tc159876493 \h 8
    \l "_Tc159876494" 二、 浓氨水的挥发 PAGEREF _Tc159876494 \h 8
    \l "_Tc159876495" 三、实验改进 PAGEREF _Tc159876495 \h 9
    \l "_Tc159876496"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PAGEREF _Tc159876496 \h 9
    \l "_Tc159876497" 考向01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PAGEREF _Tc159876497 \h 9
    \l "_Tc159876498" 考向02 实验改进 PAGEREF _Tc159876498 \h 10
    \l "_Tc159876499" 考点三 原子和离子 PAGEREF _Tc159876499 \h 13
    \l "_Tc159876500"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PAGEREF _Tc159876500 \h 13
    \l "_Tc159876501" 一、原子的构成 PAGEREF _Tc159876501 \h 13
    \l "_Tc159876502"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PAGEREF _Tc159876502 \h 13
    \l "_Tc159876503" 三、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 PAGEREF _Tc159876503 \h 14
    \l "_Tc159876504" 四、相对原子质量 PAGEREF _Tc159876504 \h 14
    \l "_Tc159876505" 五、离子 PAGEREF _Tc159876505 \h 15
    \l "_Tc159876506"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PAGEREF _Tc159876506 \h 15
    \l "_Tc159876507" 考向01 原子的构成 PAGEREF _Tc159876507 \h 15
    \l "_Tc159876508" 考向0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PAGEREF _Tc159876508 \h 16
    \l "_Tc159876509" 考向03 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 PAGEREF _Tc159876509 \h 17
    \l "_Tc159876510" 考向04 离子 PAGEREF _Tc159876510 \h 18
    \l "_Tc159876511" 考点四 元素 PAGEREF _Tc159876511 \h 19
    \l "_Tc159876512"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PAGEREF _Tc159876512 \h 19
    \l "_Tc159876513" 一、元素的概念 PAGEREF _Tc159876513 \h 19
    \l "_Tc159876514" 二、元素的分类 PAGEREF _Tc159876514 \h 19
    \l "_Tc159876515" 三、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PAGEREF _Tc159876515 \h 19
    \l "_Tc159876516" 四、元素符号 PAGEREF _Tc159876516 \h 20
    \l "_Tc159876517" 五、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的联系 PAGEREF _Tc159876517 \h 20
    \l "_Tc159876518"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PAGEREF _Tc159876518 \h 20
    \l "_Tc159876519" 考向01 元素的概念 PAGEREF _Tc159876519 \h 20
    \l "_Tc159876520" 考向02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PAGEREF _Tc159876520 \h 21
    \l "_Tc159876521" 考向03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PAGEREF _Tc159876521 \h 21
    \l "_Tc159876522"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 PAGEREF _Tc159876522 \h 22
    \l "_Tc159876523"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PAGEREF _Tc159876523 \h 22
    \l "_Tc159876524" 一、元素周期表发现 PAGEREF _Tc159876524 \h 22
    \l "_Tc159876525"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PAGEREF _Tc159876525 \h 22
    \l "_Tc159876526" 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PAGEREF _Tc159876526 \h 23
    \l "_Tc159876527" 四、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PAGEREF _Tc159876527 \h 23
    \l "_Tc159876528"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PAGEREF _Tc159876528 \h 23
    \l "_Tc159876529" 考向01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PAGEREF _Tc159876529 \h 23
    \l "_Tc159876530" 考向02 元素周期表与微粒结构示意图综合 PAGEREF _Tc159876530 \h 24

    考点一 微粒的性质及应用
    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铁、铜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二、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
    1. 分子极小,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受热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 分子间有间隔
    (1)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大。
    (2)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3)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4)同种分子构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三、分子和原子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解释: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的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微观示意图:
    4.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四、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
    (1)宏观方面:没有新物质产生,一般只涉及三态的变化。
    (2)微观方面:分子本身大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2.化学变化
    (1)宏观方面: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方面: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
    3.结论
    (1)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2)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从微观示意图获得重要信息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从宏观、 微观两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
    (2)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
    (6)汞由汞原子构成;
    (4)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5)一个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向01 构成物质的微粒
    【例2】(2023·云南省中考真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
    【变式2-1】(2023·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变式2-2】(2023·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B. 水
    C. 氯化钠D. 金刚石
    考向02 用微观知识解释变化和性质
    【例2】(2023·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真题)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变式2-1】(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宏观拼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变式2-2】(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考点二 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
    一、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1.品红的扩散
    A、操作: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少量的品红,静置一段时间。
    B、现象:溶液自上而下逐渐变红
    C、结论:品红分子在水中不断运动
    二、 浓氨水的挥发
    (1)装置A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装置B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装置C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原理是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进入空气中,并逐渐运动到烧杯A中,与蒸馏水结合又形成了氨水;
    2. 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
    ①②
    (1)实验①中白烟首先在靠近浓盐酸一侧产生,说明 相同条件下,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块;
    (2)装置②观察到的现象为C中酚酞变红速率比B 中快;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三、实验改进
    考向01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例1】(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A烧杯内的溶液逐渐变为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实验说明 。
    (2)图2: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a管内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图3: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变式1-1】(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BC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写一种)。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除酚酞以外)。
    【变式1-2】(2022·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 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1)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
    (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考向02 实验改进
    【例2】、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 (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 (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 ,微粒的性质是 。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拆除装置前,向装置内注入HCl或H2SO4防止氨气逸散。
    【变式2-1】(2023·偃师市一模)(1)(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微粒的性质进行了甲乙丙三个实验:
    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甲无明显现象,实验乙溶液变红,说明 。实验丙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
    (2)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3)改进后的实验中,滴入少量浓氨水后,可观察到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 (填“放热”或“吸热”)。
    (4)(二)另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产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 ,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推断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
    (5)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6)请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7)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
    【变式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_______________,乙烧杯_________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原子和离子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 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 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2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3. 原子结构排布规律:
    每一横排,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除稀有气体外,每一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三、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注意】
    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但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与最外层8个电子的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与最外层2个电子的其他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
    四、相对原子质量
    1. 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
    2. 近似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五、离子
    1. 离子的定义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 Cl-、 Cu2+ 、SOeq \\al(2-,4)等。
    (2)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按照一定的个数比例组成的整体,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作为一 个整体参与反应,常见的原子团离子如下表所示:
    2.形成过程
    3. 离子的分类与书写
    (1)离子的形成与分类
    离子的形成eq \b\lc\{\rc\ (\a\vs4\al\c1(原子eq \\ac(\s\up5(失电子),\s\d0(———→))阳离子\b\lc\{\rc\ (\a\vs4\al\c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 原子eq \\ac(\s\up5(得电子),\s\d0(———→))阴离子\b\lc\{\rc\ (\a\vs4\al\c1(质子数

    相关试卷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讲义)-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讲义)-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共25页。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38 微量,09,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47,09,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