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故乡第二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故乡第二课时同步测试题,共6页。
阅读(一)
故乡(节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
1.选出在本选段中运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
2.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又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请试做简要分析。
①“阿!闰土哥,——你来了?……”
②“老爷!……”
3.试找出选文中的两处对比,分析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
4.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拓展(二)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②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③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④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⑤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⑥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将难逃一劫,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⑦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⑧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⑨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学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⑩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他们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⑪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是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⑫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⑬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⑭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⑮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⑯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⑰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⑱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⑲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有删改)
1.分析文章标题“飘逝的风筝”的含义?
2.文中第⑨段写道“鹞爷又想到过去”,鹞爷想到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鹞爷的形象。
4.本文第⑤段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是对环境的描写,试比较两处描写的作用的异同。
链接材料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节选自鲁迅《故乡》 )
参考答案
(一)
1.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2.第①句是我见到多年未见的好友闰土时说出的话,省略号表现“我”久别重逢闰土时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一时无从说起,我的心情是欣喜、惊异、悲凉、疑虑、感慨等复杂心理。第②句是见面时闰土说出的第一句话,表现了闰土见到“我”时欢喜而凄凉、恭敬而隔膜的矛盾心理。
3.通过少年闰土与水生脸色的对比以及“银项圈”有无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日益困苦、窘迫的境遇。“我”与闰士的隔膜和水生与宏儿的“松松爽爽”的“一路出去”毫无隔膜的对比,表现了“我”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希望。
4.原先的好朋友变得如此的隔膜,让“我”觉得可悲;是社会和生活的重压使得这么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年英雄”变得像“木偶人”一般,是封建的等级观念在“我”与闰士之间造成了厚厚的“障壁”。这更是可悲的。
(二)
1.“飘逝的风筝”一语双关,既指小男孩不小心放丢飘走的风筝,也指渐渐消逝的乡村文明——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的现象。
2.①自幼学扎风筝,经他手的风筝活灵活现,给归途的人以慰藉;②后来成为民间艺人,中外闻名;③手艺失传,儿子只学了点皮毛,就去城里开店赚钱。
3.①从文中“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可以看出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的人;②从鹞爷回绝儿子到城里去赚大钱的提议,可以看出鹞爷的淡泊名利和对传统技艺的坚守;③从“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孤独而渴望亲情的留守老人。
4.相同:都写出了村庄的荒凉,没有生机。
不同:第⑤段的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村庄的破败,还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戕害;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链接材料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写杨二嫂、闰土发生巨大变化做铺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故乡第一课时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既然”在文中的意思是,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故乡第三课时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